高段聋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7-03-15 16:47刘伟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现状对策

刘伟

[摘 要] 聋生由于听力缺失,导致他们思维能力发展缓慢、学习数学难度大,尤其到了高段(七年级~高三年级),出现了数学学习基础差、不想学等状况。因此要分析高段聋生数学学习现状、成因,开展个别化教育,让人人学“能学会的数学”;整合教材内容,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注重生活体验,让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以重树聋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高段聋生能有学好数学的能力,并爱上数学、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 高段聋生;数学学习;现状;对策

聋生由于听力的缺失,使得他们认知水平差,思维发展迟缓,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差。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唯其抽象,才使以视觉形象为主要信息来源的聋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当中尤其到了高段(七年级~高三年级),聋生们往往望“数”兴叹,数学课40分钟对他们来说如坐针毡、度日如年。

一、高段聋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一)基础差

高段聋生普遍数学学习基础差,而且差生面广,有些聋生对小学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都一知半解。部分聋生运算方法掌握得不够好,不能合理使用运算方法,只求运算快,不求正确率,有的甚至做两位数的加减法都要求助计算器;遇到难题时,缺乏探究精神,思维也不够缜密,审题能力差,不会举一反三,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使是一些学习基础较好的聋生,也会有顾此失彼,思维不严密的情况。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的聋生,学习任务更难完成,学起来非常吃力。

同时,高段聋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还大多要依赖教师,仍然呈现出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习惯,期望教师帮助归纳、概括,而不重视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注重结论;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模仿,生搬硬套,把题目稍作改动就不会解答。他们关注的往往是结果,只关注这道题的解题过程,不愿意去思考这类问题的解决角度,不会知识迁移。此外,他们不会合理地做课堂笔记,通常是教师写什么,他们就抄什么,把“抄”代替了“记”,用“记”代替“听”和“思”,这样,笔记虽全,但收效甚微。

(二)不想学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段聋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不足,兴趣缺乏。在特教教学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数学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专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但当站在讲台上满腔热情地传授知识时,聋生却反应冷淡,课堂气氛沉闷。有时甚至聋生会打断教师,问这样的问题:“数学这么难,学它干吗?以后我走上社会工作这个有什么用?老师求求你不要教了,教我们一些以后生活中用得着的吧。”

在聋生中,能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命运的少之又少,因而大部分聋生都希望通过在聋校的学习能学到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然后走上社会就业。聋生进入到高段之后也意味着离走上社会的时间近了,他们也更希望在学校能多学到一些今后走上社会能用得着的本领,对数学学习自然也不例外。对于高段数学教学来说,如果只侧重于向聋生展示数学的逻辑性和推理性,而不能通过教学使聋生学到更多在今后社会生活用得到的数学,学生自然也兴致索然,不想学,不愿学。

二、成因分析

(一)个体差异大

由于聋生的生理缺陷,因而聋校在班级配置中一般都限定每班不超过12人。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管人数不多,但每个班级的聋生还是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每个班里的孩子入学年龄相差悬殊,相差五六岁是常事,甚至相差十多岁的也不少,导致了班级里聋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业水平差距很大;另一方面,每个聋生的个性特点也差别很大,智力发展不均衡,有的不仅存在听力残疾,还存在一定的智力发展迟缓。同时,还有一部分中途插班的聋生,这部分聋生因为其父母不愿意让周围的亲戚朋友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残疾,因而在他们小的时候把他们送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就坐,他们不仅学习跟不上,而且还表现为心理极度自卑,自我封闭。家长只好承认现实,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来就读,这部分聋生与一直在聋校就读的聋生差距也很大。

(二)教材没有“量身定制”

审视现行的聋校数学的教学状况,其教材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也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聋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与现实。目前,聋校的数学教材版本还停留在1995年出版的一套教材上,20多年来一直没有修订。普校版的教材虽然日新月异,但在内容的编排、教学的进度和课时安排上想在聋校全面实施也存在较大的难度。现在的聋生有不少进入到聋校后,从一年级到高三一直在其中学习,他们进入到高段之后逐步开始学习浙教版《数学》七~九年级的内容。由于普教的教材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难,因此普通学校学生一个课时能学完的内容聋生往往需要三个课时,而且也只能学些最基础的知识,每个学期也只能上几个章节,因而直到聋生高三毕业,才正好学完普校初三的数学课程。这期间,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几何证明题和函数问题时,聋生们大多是紧锁眉头,无所适从。

三、对策

(一)开展个别化教育

班级学生差距大是现实,为了使每一位聋生都能在现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人人都能学“能学会的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制订较为详尽、系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计划的拟订应体现阶梯性和层次性,可以以时间为单位进行细分,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以一学年为阶段,拟订学生发展的目标和主要教学措施;短期目标可分为学期目标、月目标和周目标。学习内容的制订为“菜单”模式,不拘泥于某一册教材,而是学生哪里不会教哪里,哪里欠缺补哪里,哪里有兴趣学哪里,哪里需要学哪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让数学教学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学到知识,学到他想学的内容和他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知识。

(二)整合教材内容

必须从聋生的现实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在原有的聋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聋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今后的发展需要,精选普校各个版本《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补充到聋校教材中来,而对于各种证明、函数等在生活中运用很广泛却又很难弄懂的知识则降低难度,增加课时。学校和教师要从聋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聋生“量身定制”,让他们學“有价值的数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学教学落到实处,让聋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想、学有所得。

(三)注重生活体验

《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聋生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产生生活经验缺乏、认识水平不高、知识掌握与生活联系不紧密、不会融会贯通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激活聋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其自主探索、交流、深化,并互相沟通,逐步构建知识网络。

自卑、缺乏信心也是聋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大部分聋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兴趣缺失,少数聋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在很大程度上注重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重树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相比较以前按部就班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聋校数学教学,必须根据聋生的特殊需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和今后走上社会所必需掌握的知识教给他们,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喜欢数学。

只有以聋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才能使数学教学过程自然、顺畅,才能让聋生在更轻松的情况下就学会新知识,重新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使他们能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学习数学的素材,也渐渐地爱上数学,爱上学习,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