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卫东?林婕
摘 要 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指出存在职业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学校布局、课程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供需错位,质量不高,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的4方面问题,并提出增加职业教育有效供给;完善职业教育学校布局、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将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4-0062-05
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石,是我国战略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15年5月,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将制造业定位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并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制造业强国的崛起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研究“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职业教育应对策略,对于当前我国顺应经济发展形势,实现制造业强国崛起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目的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要。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发展原则,计划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五大重点工程”,重点布局航天装备、通讯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钢铁冶金装备、石油化工和家用电器等“七大优势行业”,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实施战略,通过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九大重点任务,到2025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制造业重点领域有突破性进展。
“中国制造2025”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创新是核心灵魂。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支撑积极推进。其二,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一条主线。“中国制造2025”旨在将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蓝图与“互联网+”的发展大势深度融合,制造业经过“互联网+”的融合改造,将形成一个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互联网为驱动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以及以信息物流为核心驱动、各生产要素之间端到端无缝协作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其三,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中国制造2025”将着重面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领域,发展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健全服务体系、强化产业支撑、建立创新机制,逐步培育形成智能制造生产系统。其四,质量是关键内核。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制造业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制造2025”坚持质量为先,努力提升质量控制技术,积极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着力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大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引导我国制造业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其五,人才培养是根本保证。“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基本方针之一,它强调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全面规划适应制造业强国崛起需要的研发、转化、生产、管理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要培养技术一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型人才,还要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并且要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适应制造业强国需要的素质高、技术硬、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与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承担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在“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下,更需要进行改革。从“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来看,职业教育目前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适应:
其一,职业教育有效供给不足。“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更离不开有效的职业教育供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从1978年至今已经累计为国家输送了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全国共有1.33万所职业院校,年招生规模1000万人,在校生近3000万人。职业教育招生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4%、高等教育的46%。职业院校中的1327所高职院校基本覆盖了全国每个地市和主要行业,1.19万所中职学校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县市区[1]。据统计,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行业中,新增从业人员有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2]。然而,据测算,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口约1.3亿人,其中技能劳动者约为8000万人,占比约为60%,10年间增加总量约为3000万人,每年职业教育向制造业输送技能劳动者要达到300万人左右。目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制造类大类专业毕业生总量在140万人左右,缺口有150多万人[3]。就职业教育人才机构而言,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有7000多万,初级工占60%左右,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仅占3.5%,这与发达国家高级工40%的比例相差甚远[4]。制造业强国崛起离不开高技能人才支撑,据国际劳工组织调查显示,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是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5]。在我国,从2005年至今,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劳动力,其求人倍率都已超过1,表明人才供给明显短缺且呈加剧的趋势[6]。从行业需要预测来看,2009-2020年我国制造业、建筑业集中了60%以上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但目前这两类人才的培养量僅占总量的14.37%[7]。
其二,职业教育学校布局、课程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供需错位。“中国制造2025”涉及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如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这些均需要大批高端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开放性不够,以职业学校为主的学制体系仍然相对封闭,缺乏对行业、企业参与的吸引力和规范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学校布局、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师资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的现象,不能很好适应技能型人才阶段性成长规律要求。职业教育与经济界、产业界联系不密切,服务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功能难以到位。
其三,职业教育质量不高。有效需求是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前提,而决定有效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的质量水平。质量是制造业强国的生命线,“质量为先”是“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内核。一流的质量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教育质量。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然而,近年来职业教育就业质量令人堪忧。据统计,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59%,低于本科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3个百分点;2014届大学毕业生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46%,而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43%[8]。就教师素质来说,尽管近年来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在逐步扩大,但与普通高中16∶1的生师比相比,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明显偏高,2012至2014年的生师比分别为26.05、26.37、25.01,这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
其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从我国制造业实际情况来看,企业普遍重视技术,但不重视流程管控,尤其是在技术研发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未来的制造业体系将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在产、学、研、用等多个层面来联合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为此,“中国制造2025”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首项扶持政策。同样,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也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现实需要。但是,我国职业教育机制改革严重滞后,例如,行业企业支持、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的机制不健全,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等方面的结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受到制約,有待进一步扩大,与产业结构、企业需求、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和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学校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还跟不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9]。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三、“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建议
(一)增加职业教育有效供给,满足“中国制造2025” 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规模和结构的要求
就中等职业教育来说,根据近3年来制造类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统计,2011年到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数量分别是541.1万、554.4万、557.6万,而制造类毕业生的数量分别是116.0万、96.4万、90.4万,制造业毕业生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分别是21.4%、17.4%、16.2%。可见,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制造类毕业生呈下降趋势,每年大约提供100万初级技能型人才,需要额外增加100万毕业生。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根据近3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制造类在校生和毕业生数量统计,2011年到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制造类在校业生的数量分别是127.96万、126.19万、124.29万,毕业生的数量分别为45.75万、43.07万、42.21万,制造类毕业生占高等职业教育总毕业生的比例分别是13.9%、13.4%、13.2%。可以看出,近3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造类毕业生规模趋于稳定,每年大约提供40万高级技能型人才,还有50万毕业生的缺口。
那么,如何增加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呢?日本的典型经验值得我国学习。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制造业强国崛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日本先后发布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中期经济计划》(1964-1968)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67-1971)。为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实现制造业强国崛起的目标,日本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振兴科学技术,为扩充科学技术教育,日本增招理工科学生,在近10年期间,每年增招理工科大学生16000名。为培养计划年度所缺少的44万初级技术、管理人员,针对工业高中,制定了定员增招计划。在三大经济计划实施期间,日本学校教育向产业界输送了一大批善于适应技术革新需要的熟练劳动力和各级科技人员,使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直接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水平[10]。根据日本的经验,笔者建议,主要进行四方面改革:一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定员增招计划。根据“中国制造2025”初中级技能型人才需求,按照“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原则,扩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渠道。如招收青年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往届初中毕业生、初中辍学生、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士兵等,采取免试入学、免费学习和定向就业等形式,同时鼓励东西部联合招生、城市农村联动,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办学资源和生源资源,有效保证中等职业教育供给;招收城市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保证这些人员在进入“中国制造2025”相关行业之前学到一技之长。二是实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计划。目前我国共有新建本科学校646所,超过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2015年培养的毕业生占全国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的45%,人数超过300万,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制造业行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如能转型发展,完全能满足“中国制造2025”技术类本科人才的需要。因此,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要共同设立转型示范学校专项资金,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鼓励具有制造业行业背景的地方本科院校积极转型,催生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满足“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三是实施“高端制造业合作伙伴”计划。“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具有国际视野、技术一流的高端制造业人才。因此,国家要实施高端制造业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或“青年千人计划”),给予优厚的待遇和宽松的创业环境,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服务和培养大批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种子教师”。四是实施高级现代学徒制计划。根据英国和瑞士等国家实施硕士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我国要启动高级现代学徒制计划,鼓励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生积极参与高级现代学徒制培训,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大批技术精湛、忠诚负责的具有现代“匠人”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二)坚持市场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完善职业教育学校布局、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规格的要求
首先,根据“中国制造2025”市场需要科学布局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是产业转移的基础平台,凭借职业教育平台,能改造传统产业的人才结构,转移衰落产业,适应产业新兴化与高端化的趋势,向市场提供高端领军人才和技能支撑人才。“中国制造2025”将“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作为九大任务之一,将会催生一批高端制造产业群,也会促使传统制造业产业自东向西进行梯度转移。所以,要根据“中国制造2025”市场需要,科学预测未来10年乃至30年制造业产业布局,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撤销等措施,加强职教资源的整合,合理布局职业院校的办学层次、地区分布和发展规模,为制造业产业在本地迅速壮大提供劳动力和技术上的保障。
其次,根据“中国制造2025”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无缝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需求。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使职业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世界上制造业强国崛起过程中都非常重视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例如,日本的高专学校及时采取措施,改组旧学科、添加新学科,以适应国家的发展。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则更针对社区经济,使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结构贴近社区需要。德国则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德国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对培训职业进行重新界定,1950年德国“双元制”的培训职业为776个,到1994年减少到370个[11]。所以,要根据“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的战略部署,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分析“中国制造2025”所涉及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特点、现状,结合制造业专业布局结构、规模和层次,动态把握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根据制造业产业成长规律和技术人才供求规律,科学有效地进行人才需求预测,从而确定制造业相关专业培养规模,促进专业结构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产业无缝对接,有针对性系统地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装备业和高科技产业急需的大批技术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确保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适应我国经济转型期制造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鼓励制造業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制订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并积极参与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将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努力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技能。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优势是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制造业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制造业由量到质的转变。现代社会发展和分工细化正在创造越来越多的新职业、新工种和新岗位。然而,岗位之间却有许多相同的职业功能模块,包括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等。随着工业发展进程中技能内涵不断变化,行业特定技能和行业通用技能不断更新和淘汰,核心技能却显得越来越突出。例如,在过去15年,美国共淘汰8000种岗位,同时又派生了6000种新工种[12]。所以,要坚持专业技能训练,要着力核心技能的培养,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终身教育观,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单纯的技能操作训练转变为在情景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使产业调整对学生现有技能的冲击限制在最小范围内,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其次,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注重评价内容科学化,职业院校教师的实绩和学术研究成果,主要看教师在产学合作和帮助企业技术提升和技术研发中的表现,以及取得专利的情况。学生评价中更注重毕业生进入职场的比例,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再就业的表现。产学合作项目注重研发成果专利数、产学合作总数和金额,以及产学合作人才培育的成效、教师到产业界获取的实际经验、学生到产业界实习的收获以及合作厂商的满意度等。鼓励市场化中介组织开展第三方认证,社会中介机构可以由制造业行业协会、民间团体和新闻媒体等构成。评估中介组织在与政府保持一定距离的条件下,具有相对独立性,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培养一批符合“中国制造2025”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通过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拓宽职业院校教师来源渠道,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从“中国制造2025”相关行业中聘请一批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技能的兼职教师。同时,政府可以出资购买教师企业实践岗位,让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观摩学习和实践,及时了解、更新专业知识和行业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管理协调机制的要求
首先,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国家要专门成立“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部门,积极统筹协调教育、就业、培训、经济、行业等工作,在社会用人制度、行业企业指导和参与制度等方面,破解制约“中国制造2025”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其次,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职业院校和制造业企业的合作要取得共赢的协同效应,必须建立多方合作、有意愿地形成互动机制。这除了产学双方的努力外,还要各级政府的积极参与,为职业院校和制造业企业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产学双方通过人才培养、员工素质提高、科技成果开发应用项目、资源整合等合作途径去获取共赢的协同效应。通过建立制造业产、学、研、用合作基地,职业院校能够将合作基地的培育融入办学理念,通过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在研发、应用、生产、服务以及技术攻关、教育培训等多层次与制造业企业、金融机构、风险投资等,进行协同合作,从而为培育稳定的产、学、研、用合作基地作出贡献。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德国“工业4.0”的产、学、研、用联合模式,一方面促进不同类型的产、学、研、用合作联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选择几个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试点,由创新意愿较高的企业牵头,联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或科研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联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參 考 文 献
[1][3][6]于志晶,等.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 2015(21):10-24.
[2]刘延东.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33-37.
[4][7]孙诚,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61.276.276.
[5]吴玲.“技工荒”凸显机制“短”[EB/OL].[2009-11-05].http://discovery. China.com.cn/news/comment/200911/05/cotent_18834133.htm.
[8]麦克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63.
[9]黄尧.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
[10]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日本的经济现代化与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137.
[11]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J].外国教育资料,2001(1):15-17.
[12]许正中,等.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03.
[13]王喜文.中国制造2025[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49.
On the Solutions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under the “Made in China 2025” Strategy
Fu Weidong, Lin Jie
Abstract The “Made in China 2025” issued in May 2015 put forward “three-step” strategy.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main connot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ade in China 2025”, 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ed 4 aspects of problems. Thus, it is suggested to increase effec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supply, adjust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 and curriculu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epen the reform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and promote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made in China 2025;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Author Fu Weidong, research associate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Lin Jie, undergraduate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