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祺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帮助西藏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中央作出了教育援藏的重大决策,并根据西藏实际,不断调整和丰富援藏内容。在职业教育方面,举办内地西藏班和大力推进对口援藏是两项最重要的援藏举措,在完善西藏职业教育体系,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提升西藏地区人口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援藏应深入贯彻国家的政策精神,抓准藏区实际困难,实现精准支援。帮助西藏职业教育实现特色化发展,促进藏区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能力提升,逐步探索政府援藏和市场援藏相结合的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援藏;内地西藏班;对口支援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4-0011-04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西藏北接青海、新疆,东邻四川、云南,其南部和西部分别与印度、锡金、缅甸、不丹、尼泊尔等国接壤,边境线约4000多公里,是通往南亚的门户,也是我国西南、西北的天然屏障,具有极其重要的边疆地理位置。西藏地处被喻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资源丰富,但地形复杂,加上空气稀薄,在发展经济方面先天不足。西藏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藏传佛教在此地有着深厚的土壤。从历史上看,佛教与地方政权结合,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推动西藏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但也经历了西藏上层反动集团的叛乱。针对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宗教强大、反动势力活跃但却又异常重要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行援藏工作,建立有效机制,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推进共同繁荣发展,实现民族自觉融合。在我国政府大力开展的援藏工作中,教育援藏尤其是职业教育援藏工作因其具有从根本意义上帮助西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功能而更具战略意义。
一、职业教育援藏工作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为帮助西藏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中央作出了教育援藏的重大决策,并根据西藏实际,不断调整和丰富援藏内容。在职业教育方面,举办内地西藏班和大力推进对口援藏是兩项最重要的援藏举措,为西藏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人才。
(一)大力发展内地西藏班成为西藏教育的有力补充
1984年3月,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发展西藏教育,加速培养西藏人才,单纯以西藏本地力量和从内地派人进藏办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必须打破封闭状态,形成立足本地力量辅以内地支援的多渠道办学方式。中共中央发出(84)22号文件,要求在内地举办西藏班并筹建西藏中学。文件指出“要采取集中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地省市办学,帮助西藏培养人才……以培养获得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其中少数优秀的可以选送高等院校深造。”[1]同年12月11日,教育部、国家计委颁发《关于落实中央在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的通知》,决定在兰州、成都和北京举办西藏学校,在内地16个中等以上的城市举办西藏班。1985年,全国16省市的西藏初中班同时开学。根据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等原则,1300名学生被选送到内地学习,这是西藏在内地办学的开始。
1987年9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援藏工作会议。会议对西藏内地办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989年,首届内地西藏班毕业生中,有862人进入中等专业学校,300人进入高中学习[2]。1989年开始,国家又在内地开办了普通职业技术学校和内地西藏高中班。为保障办学基本建设资金,国家共拨款3000万元[3]。1994年7月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确定认真贯彻“长期坚持,努力搞好,不断完善”的长远发展方针。会议要求不断改善内地西藏班办学条件,用好教育援藏补助经费。这次会议后,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地西藏班工作的意见》《内地中等专业学校西藏班(校)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推进办学规范化、制度化。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明确提出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程,要求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启动内地中职班。天津、河北、辽宁等内地12个省市的42所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的内地西藏中职班,首批招收了3000名学生[4]。
经过30年的发展,内地西藏班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只针对初中生,招收1300人;发展到涵盖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遍布北京、上海、广州21个省市137个班,在校生18000多人。同时,内地西藏班为西藏培养了大批的经济社会建设人才。30年来,累计培养32116人,其中中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4840人、中等专科学校毕业生6870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5247人[5]。
(二)对口支援助推西藏职业教育实现快速发展
如果说,大力发展内地西藏班是西藏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那么,对口支援则是西藏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式,全国18个省市、17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市,中央各部委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各部门。
2002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支援西藏工作会议,要求从2003至2007年,采取“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和“定点、包干、负责”的办法支援西藏。其中,要求内地18个省、直辖市重点帮助改扩建西藏地市所属的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2007年7月,教育部在拉萨召开了全国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部署会议,启动了新一轮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采取“分片、分校负责,定点对口支援,包干落实对口任务”的办法,由18个省、直辖市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市发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帮助西藏15所普通高中学校和7所中等职业学校。十几年来,各对口支援单位围绕基础建设、师资培训、行政管理队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交流等积极开展援藏工作。仅在2001-2010年间,国家推进的教育援藏项目就达551项,投入资金总额5.72亿元[7],极大地改善了西藏的办学条件。
这一时期,在内地学校的支援下,西藏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西藏历史上第一所高等职业学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06年,教育部、统战部、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意见》,明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2011 年6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的通知》,组建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组长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成员单位的高校团队对口支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组建由东北师范大学为组长单位,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为成员单位的高校团队对口支援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组长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为成员单位的高校团队对口支援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以“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的方式,支援西藏高职院校,全面提升了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职业教育援藏工作的成效分析
经过30多年的推进,职业教育援藏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完善西藏职业教育体系,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提升西藏地区人口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促进西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2006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10年,内地西藏中职班开办;2013年,新建了拉萨市第一、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和阿里地区职业技术学校。截至2014年底,西藏全区有高等职业院校3所,在校生12174人,教职工总数793人;中等职业学校9所,在校生16719人,教职工总数807人;内地西藏中职班办班学校48所,在校生3013人;并且还有遍布全区的以师带徒、传承民间技艺技术技能的职业培训作业坊所。在内地的援助下,西藏基本形成了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四级职业教育网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二)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在对口支援政策引领下,西藏职业院校发生了全新变化,辦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据《西藏—援助与发展》公布的数据,在2012年的援藏工程当中,仅用于扩建西藏中等职业学校、新(改)建县城及以下农村中学、新建贫困县乡学校、新(改)建西藏有关高校教学楼、综合实验楼、体育馆、图书馆及学生宿舍、礼堂等投入的援藏资金就逾4亿元[8]。自治区还建立了以“国家支持为主,自治区统筹为辅,地方财政为补充”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目前,全区9所中职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均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生均29.44平方米,生均实训设备价值8634元,生均图书拥有量18.62册,校园网建成率100%,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7.12台。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在对口支援职教政策下,内地13省20所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支援西藏9所职业学校,各受援学校就合作办学、提升质量、培养培训教师等方面与各职教集团或对口支援学校签订了援助协议。比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对口支援和交流工作,搭建联合培养平台、为受援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支援受援校筹建重点实验室及开设国家级教师培训班。再如,墨竹工卡职教中心与南京市金陵职教中心采取“1+2”模式合作办学,开设汽车维护与维修专业,填补了西藏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一项空白。一些地区还在探索托管式职业教育帮扶模式和两地中高职贯通的政策突破。
(四)促进西藏地区人口素质提升
西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过去藏区农牧民不认可职业教育,但是在国家职教援藏政策推动下,农牧民群众的教育观念明显改变,非常踊跃地让子女去内地上学,或在本地区接受职业教育。自治区政府也加大投入切实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从2011年起,西藏对中职教育实施免费政策。免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年3300元。自治区把中等职业教育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全部纳入“三包”政策范围,补助标准每生每年2900元。自治区还每年给予内地西藏中职班每生1300元进出藏交通补助。近年来,西藏高职教育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中职教育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5%。“十二五”以来,参加职业培训的农牧民群众达20多万人次,为藏区农牧业生产发展和创收致富提供了大批技能人才。
三、完善职业教育援藏机制的几点建议
在内地援助下,西藏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西藏职业教育起步晚、底子薄,从全国层面看发展依然滞后,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教学设施装备、专业设置和教师配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急需内地协助解决的问题。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援藏应深入贯彻国家的政策精神,抓准藏区实际困难,实现精准支援。
一是要帮助西藏职业教育实现特色化发展。西藏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也是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的地区。内地职教援藏要把发展传统学校职业教育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民族手工业产业发展、青年农牧民就业培训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服务需求,合作开办民族传统绘画、服装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种植养殖技术、藏医藏药技术等具地方特色的专业项目,贴近实际办职业教育,服务西藏经济建设,传承西藏优秀文化传统。
二是以促进藏区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能力提升为重点任务。职教援藏工作是西藏职业教育的重要外部推动力量,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实现西藏职业教育真正拉近与全国的距离,必须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内地支援校要把理念提升与条件改善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贯穿对口支援工作全过程,通过援藏教师与当地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实施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教研培训,挂职交流等途径,将内地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经验融入西藏当地的教育发展中,激励和带动当地广大教师自觉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育品质。真正通过对口援助,实现职教发达地区的先进办学理念在西藏落地开花。
三是要逐步探索政府援藏和市场援藏相结合的路径。藏区内地办学、对口支援藏区等工作的顺利推行以及显著成就的取得,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工具使用是基本保障。但教育的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过度的行政主导,可能会导致教育发展违背教育规律。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前接见代表时讲话中要求,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既要加大政府支持,又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更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主导应该在社会整体,主要导向应该在“市场”。只有进一步深入探索如何引入市场的手段来解决西藏的职业教育问题,探索政府援藏和市场援藏相结合的路径,才能让西藏职业教育获得无穷的生命力。
参 考 文 献
[1]周润年.藏族教育[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吴晓蓉.内地西藏班(校)民族教育政策的流变及成效[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學版,2013(5):66-72.
[3]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西藏历史大事记(第1卷)[Z].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5.
[4]高毅哲等. 教育援藏的战略决策——12省市开办内地西藏中职班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0-09-22(01).
[5]王珍,王甜.内地西藏班30年为西藏培养人才3万多名[N].中国民族报,2015-08-04.
[6][7]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豪迈的跨越 奋力的腾飞——西藏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综述[J].西藏教育,2011(1):37-43.
[8]王丽萍. 援藏助推教育事业发展[N].西藏日报,2015-05-23(03).
Process and Resul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ssistance to Tibet
Zhang Qiwu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undertakings in Tibet to foster the talent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ade a great decision that was to support Tibet through education, and constantly adjust and enriching the supporting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environment of Tibe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inland Tibetan classes” and “contra-aperture assistance to Tibet program”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ibet supporting programs,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running conditions, improving level and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in Tibet. In the next stage, it is suggested to further carry out the spirit of national policy and grab the Tibetan practical difficulties, to achieve precise support. Furthermore, it is necessary to assist Tibet to realiz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self-development capacity of Tibet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gradually explore the path of combining government and market assistance.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assistance to Tibet; inland Tibetan classes; contra-aperture assistance
Author Zhang Qiwu, research associate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