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7-03-14 16:02杨琳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周长课堂教师

杨琳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自我教育,让学生热爱学习,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让学生做到有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师要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习,对学习感兴趣,能讓他们感到学习是快乐的。只有学生有这样的意识,他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激活教学内容,构建有效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就是从直观到抽象,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出各种问题和故事情境,让学生愿意参与到里面,发挥他们的有效能动性。让学生产生一种要学习的想法,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学,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感知圆的周长,我先让学生动手制作圆的模型,用手摸一摸,然后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样的线?”上课时,我让学生用绳子测量或者用圆滚动测量,学生特别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发现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测量、计算、动脑思考,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交替进行,学习的积极性高,兴趣足。整个教学内容是在师生和谐讨论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给予的是:激活教材,引领学生,指导学生,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再如:在教学“7的认识”时,为了使学生认识7,同时还要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我想首先要用好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图景,感知7的意义,认识7,并清楚地看到7在生活中所代表的事物。这样教就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观察的能力,同时又把7深深地印到了脑海里,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认识7。学生自己利用摆小棒、计数器、刻度尺、画点子图等多种表现方式来认识、感知7的存在。通过这一段内容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起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二、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

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需求,那就是被认可,被表扬,希望自己是一位创造者,是一位发现者。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是这样调动学生的:“下面我们以25+8为例,同桌两个人为一组,借助手中的小法宝(小棒、卡片、计数器),来试着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看看谁最会动脑筋,方法最奇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活动,他们在积极思考。我再次追问:“同学们真爱动脑筋,通过自己摆一摆,同桌议一议,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选你最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伙伴听。”学生既思考了算法,明确了算理,又在多样的算法中进行了优化。

再如,在教学“比例尺”这部分知识时,如果将这节课直接与分数(倍数)应用题“挂钩”,从“转化”的角度进行教学,则只须稍加训练、点拨,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之效。

出示例题后,我先帮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题中“比例尺是1:6 000 000”的含义:

(1)分数——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2)倍数——实际距离是图书距离的6 000 000倍;

(3)长度——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的6 000 000厘米(60千米)等。

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展开讨论,进行多项求解。

由(1)得:15÷ =

90 000 000厘米=900公里;

由(2)得:15×6 000 000=90 000 000厘米=900公里;

由(3)得:6 000 000×15=90 000 000厘米=900公里;或者直接这样计算60公里×15=900公里。

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的计算速度提高,还培养了学生的推测能力,更激起了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与以往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研究的热情,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三、激活自我评价,使学生会学

学生的注意力非常短,如何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要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时刻对学生做出积极、合理的评价,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让他们感到数学学习很快乐。

如,在“有趣的图形”实践活动课中,我先后组织了“在钉子板上围出漂亮的多边形”“七巧板拼图大赛”“万花筒设计大赛”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活动之后举行了成果展示会,为学生开展自评、互评活动铺路;再由学生个人自选展示作品,放在展品中进行参评,使互评、自评有机结合。作品展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挑出代表自己最佳水平的作品,向教师、同伴、家长展示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促进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和自信心,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四、激活分层指导,使学生善学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一定层次的。一个班级中学生层次不同,他们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所以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差异,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各有所得,无论是情境创设还是学习目标都应该制订不同的层次,让学生全面参与,使学生善学。

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分为3个层次。即:

1.学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能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2.了解求近似数时,保留到某位所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后,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求近似值。

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深入研究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有效课堂,积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虹桥第一小学)

编辑∕宋 宇

猜你喜欢
周长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巧算周长
周长小诊所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