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论林黛玉的生命意识

2017-03-12 22:43袁益梅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葬花宝钗落花

袁益梅

(广西财经学院 文传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论林黛玉的生命意识

袁益梅

(广西财经学院 文传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关键是她有着丰富深厚的生命意识。黛玉爱花惜花,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她爱写诗逞才,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诗中抒发生命的忧愁和孤独。她坚守知己之爱,把它奉为生命的最高价值和最后归宿。

花;诗;自我价值;孤独感;爱情

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主角,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具有永恒的魅力。黛玉虽有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尖酸刻薄、孤高自许、任性小气,经常迎风洒泪、对月伤心等缺点,但是读者还是非常喜欢她。原因何在呢?有人说,这是因为黛玉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美貌,还有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才,冠压群芳。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是黛玉具有丰富深厚的生命意识,这是黛玉区别于书中其他女性形象最为鲜明的特征。

一、林黛玉爱花惜花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咏花叹花,花是生命力的象征。耶稣说:所罗门王最富有的时候,他的全部宝藏加起来,还比不上一朵野地里盛开的百合花。百合花是生命。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正如诺贝尔所说:“生命是自然给人类雕琢的宝石。”黛玉爱花惜花,正是她珍爱生命的体现。

说起林黛玉,首先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一幅画面,就是黛玉荷锄葬花。《红楼梦》中关于黛玉葬花的部分一共有两处,即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和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第二十三回写宝玉在沁芳桥边桃花树下的石头上坐着,正在细细品读《西厢记》时,一阵风过,把树上的桃花吹下一大半,落得满身、满书、满地都是。宝玉不忍踩踏落花,便用衣服将花瓣兜起抖落到水中。当他回来,又见地上有许多花瓣,“正踌躇,只听到背后有人说:‘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回头一看,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好,好,来把这些花瓣扫起来,撂到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赃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儿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1]接下来,作者写黛玉和宝玉在桃树下共读《西厢记》,尔后二人便收拾落花,掩埋妥当。这一段描写富有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二知道人曾叹道:“黛玉……荷锄葬花,开千古未有之奇,固属雅人深致,亦深情者有托而然也。”[2]黛玉和宝玉两人不愿落花被践踏、被污染,所以想到葬花,这体现了他们对花的喜爱和怜惜,反映了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品质。

在第二十三回的结尾,小说写到黛玉读完《西厢记》掩埋落花之后,听到《牡丹亭》的曲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十分感慨缠绵,不觉点头自叹;又听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又想起“水流花谢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等句,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此段对黛玉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写出了黛玉青春和生命意识的逐渐觉醒。正如脂砚斋所云:“前以《会真记》文,后以《牡丹亭》曲,加以有情有景消魂落魄诗词,总是争于令颦儿种病根也。”我国古代的“落花”意象,往往与伤春情怀联系在一起,落花随流水一去不返,隐隐传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美妙的春光、美丽的生命,都随落花飘飘坠落。人们对落花的感慨,可以归结为美丽凋零引起的哀伤。深锁闺中的女性对落花尤为敏感,她们从落花身上看到衰老,看到死亡。因此,落花意象表达的是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是对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林黛玉敏感的性格加上凄凉的身世,更使她对落花有深刻的感悟。她通过落花看到生命的短暂易逝,所以她怜花惜花葬花,这其实蕴藏着她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黛玉的第二次葬花是在第二十七回, 黛玉误认为宝玉不理她而伤心,一边掩埋残花落瓣,一边吟唱《葬花吟》。《葬花吟》是林黛玉借花感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作,“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脂砚斋批语),同时也表现了林黛玉对生命本质的思索:一方面她认为,人的生存环境是孤独的、残酷的、荒凉的,“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另一方面她又认为,生命应该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应该保持生命的纯洁,坚持生命的本真。这是黛玉的生命体验,也是她生命的原则。林黛玉始终保持着未受到封建世俗所污染的率真纯洁的情感。她想哭就哭,想生气就生气,从不怕得罪任何人,也从不屈迎奉承别人。所以,贾府里的人都说黛玉小心眼儿、尖酸刻薄。其实这“小心眼儿”就是人最真实的表现,是人的自然天性。正如薛瑞生所说的:“谁也不会爱林黛玉身上的缺点,但谁也不会因林黛玉身上的缺点而拉开与她的距离。这也正是真的魅力,林黛玉的魅力。”[3]黛玉的自然纯真体现在“她有气便生,有话便说,有泪便掉,从不圆滑处世,从不迁就‘体察’。”[4]譬如袭人与宝玉的暖昧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谁也不说,怕得罪人。只有林黛玉,才会当面对袭人说:“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黛玉的话无疑会让袭人无地自容,袭人由此不喜欢黛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惜花怜花之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花是美的,花是自然的,花是纯结的,但花也是易落的。通过花,黛玉感受到生命的灿烂美好,但同时短暂易逝,也就给她带来了生命的感伤。在短暂的生命里,应坚持生命的纯洁、自由和独立,这是黛玉的生命体悟。

二、林黛玉爱诗逞才

林黛玉不仅爱花惜花,而且也爱诗。花与诗,构成了林黛玉精神世界感情生活的重要内容,突出地表现了林黛玉对生命的思考。毫无疑问,林黛玉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的诗词,据统计共8种25首1659个字,典型的代表作品是《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大部分都是长篇的歌行体。而同样富有诗才的薛宝钗却只有4种9首444个字,主要是律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呢?主要是因为她们的诗歌观念不同。宝钗认为诗词乃小道,女孩子不应写诗词,但是在参加集体活动时,你写我写,她就不得不写了。她认为女孩子主要应该做女工。如在第四十二回中,薛宝钗曾亲自开导林黛玉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绩的事才是。”第六十四回,当听到贾宝玉说要把她们闺中的诗写在扇面上时,薛宝钗便说:“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有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次之,其馀诗词之类,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到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这些话把薛宝钗的思想表明得非常清楚。薛宝钗是自觉地遵守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的。黛玉则不同,黛玉认为诗词是她生命存在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她生命价值之所在。她要通过诗词来抒发她那种幽怨的情感。她认为,我有诗才,就要展示出来,让别人赏识我,重视我。这种重视实现自己价值的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具有超前意识的。这是黛玉为什么那么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元春省亲,是贾府繁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大喜事,贾府上下都异常高兴。元春省亲有一个重要的节目,就是让众兄弟姊妹写诗。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结果,也被元春评为与宝钗并列第一。其实,薛宝钗《凝晖钟瑞》这首诗,是典型的应制诗,是歌功颂德之作。林黛玉的《世外仙源》则胜一筹,“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多有气魄。后来,黛玉又替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被元春认为是宝玉前三首之冠。

每次开诗会,林黛玉也是尽展其才。《红楼梦》中有记载的正式的诗会活动主要有:第一次由探春发起,名为海棠社,在这次诗社中诞生了著名的《咏白海棠》,其中以宝钗和黛玉二人的最为出彩。接着便是有名的菊花诗,黛玉一口气就写了三首,即《咏菊》《问菊》《菊梦》,夺得魁首。大观园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多位能诗善文的贾府的远房亲戚如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等的到来,让大观园诗社再兴,此次为即景联句,黛玉、宝琴、湘云最为活跃,作品也最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观园中再无诗会活动。次年初春时节黛玉写出《桃花行》,重建桃花社,众人填《柳絮词》,宝钗《临江仙》为尊,但“缠绵悲戚,让潇湘妃子;柔情妩媚,却是枕霞。”潇湘妃子即为黛玉,枕霞即为史湘云,意思是要说感伤深情的诗篇,还是黛玉写得好。接下来就没什么关于诗词的描写了,直到这一年的中秋,湘云和黛玉在凹晶馆联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成为绝唱。在小说描写的这几次诗会中,黛玉都文采飞扬、力压众人。黛玉在诗会上极力表现自己的诗才,不正是她期望别人赏识、重视自己的体现吗?

“香菱学诗”说明黛玉不仅会写诗,而且会教诗。当香菱求教黛玉时,黛玉不仅没有像宝钗那样的囿于礼节规矩而拒绝,反而热情大方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约也还教得起你。”乐为人师,率真、自信溢于言表。黛玉道:“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第四十八回)黛玉告诉香菱先学王维、李白、杜甫,“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学魏晋六朝陶渊明等人的诗,一边自己细心揣摩,一边同师友一起讲究讨论,得了三昧,便可“就做起来,必是好的”。“香菱学诗”全面展示了黛玉深厚的学识和教育艺术。

黛玉爱写诗,不单单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是抒写自己的生命体验。黛玉的诗词大都来自心灵世界独特敏感的体验,这些体验不仅有来自客观环境的压迫,也有来自先天的敏感认识。容易消逝的青春,孤独凄苦的生活,人生难觅的知己,曲折坎坷的命运,这些都融入了黛玉的诗词里。在黛玉的生活中,诗词就是她的灵魂伴侣,能带给她最大的安慰。黛玉的诗词除了传达生命短暂的感伤之外,还有一种深沉的生命的孤独感。“娇羞默默同谁诉,倦依西风夜已昏”(《咏白海棠》,第三十七回),“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咏菊》,第三十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问菊》,第三十八回),“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菊梦》,第三十八回))等,在这些伤感的诗句之中,黛玉抒发的正是无人理解、知音难觅的痛苦的孤独感。随着小说情节的不断发展,这种痛苦也变得越来越强烈与沉重。在《秋窗风雨夕》(第四十五回)中,在多愁善感的黛玉看来,满目萧瑟的秋天本就已经让人感到伤心消沉了,淅淅沥沥的秋雨无疑在她心头更是笼罩了一层层悲伤凄凉的氛围。已经失去双亲的黛玉,在这凄风冷雨的夜晚,没有父母双亲的陪伴,独自一人品尝着深深的孤独。“花绽新红叶凝碧”,桃花夭夭,春意盎然,丝毫没有给林黛玉带来喜悦、生机。在她的眼中只有“帘中人比桃花瘦”、“凭栏人向东风泣”、“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寂寞帘栊空月痕”(《桃花行》,第七十回),都是消瘦、哭泣、憔悴、寂寞、感伤的调子。而一首《唐多令·咏絮》更是把这种痛苦宣泄得淋漓尽致。翻飞的柳絮,在宝钗看来,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充满豪迈爽朗之气,而在黛玉的眼中,只是“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漂泊孤独,沁入骨髓,直至唱出“冷月葬花魂”(第七十六回),才算完结。孤独感是黛玉对生命本质的体验。“孤独是人类的本质”。[5]黛玉不仅体悟到了生命的孤独,而且她也心甘情愿地耽溺于孤独之中。

三、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

《红楼梦》最动人心魄的部分无疑是宝黛的爱情悲剧了。黛玉对爱情的执着是其生命力旺盛的体现。爱情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爱情重视也代表了对生命的重视,不重视爱情,也就代表着对生命的漠视。爱情是黛玉生命的支柱和最高价值。黛玉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处处小心呵护自己的爱情,这无疑也是黛玉生命意识的体现。与黛玉相比,宝钗就没有什么生命意识了。在大观园中,主要都是女孩子,只有一个男孩子,就是贾宝玉。大家都喜欢他,也是人之常情,况且贾宝玉风流倜傥、温情脉脉,更是招人喜爱。“哪个少女不怀春?”薛宝钗也非常喜爱贾宝玉,可是她从来不表现出来,而且处处隐藏自己的情感。第三十四回写宝玉挨打之后,宝钗前来探视,“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这是全书唯一的一次宝钗对宝玉感情的吐露,仅仅说了半句,还是不小心说出口的。可见,宝钗是多么地克制自己的情感。宝钗克己复礼,信奉并遵循封建社会的一切制度。她认为,女孩子的婚姻应由父母做主,父母不在,也应由长兄做主,女孩子不应该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所以,她就不考虑自己的情感和婚姻之事了。由此可以看出,宝钗不仅对别人的生命冷漠(比如对于金钏之死),而且也对自己的生命冷漠。她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放在祭台上去祭祀封建社会的。

黛玉是为爱情而生的,她的生命就诞生在“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中。小说开头写到,“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宝黛的爱情是神缘,是宿命的,是先天的相互吸引,是本真的,是纯洁的。

黛玉进入贾府后,与宝玉一起吃喝玩乐,慢慢地两人由两小无猜发展到互有情愫,但是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二人也无法敞开心扉,他们的情感在隐微、曲折、试探中发展。小说第二十回中,黛玉和宝玉因为宝钗而发生口角,黛玉生气,宝玉讲了一番“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黛玉道:“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这是宝玉第一次确认自己与黛玉的特殊关系。但是,黛玉把宝玉作为自己生命的全部,她要求得到宝玉全身心的回报。这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由于不能正常交流,“却都是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第二十九回)。黛玉对宝玉的无数次试探、猜忌、误解,正是她执着爱情的表现。在经过了无数次外界与内心的风波磨合之后,宝、黛二人终于“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但是,黛玉的痛苦并没有因此而消除,是因为她“思想背景里有惘惘的威胁”(张爱玲语)。当宝玉与湘云议论“经济学问”时,宝玉道:“林妹妹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要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合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第三十二回)黛玉所担心与忧愁的,正是爱情的脆弱,生命的脆弱。然而可贵的是,黛玉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爱情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她仍执着地追求、呵护自己的爱情。小说第三十四回在宝、黛二人诉肺腑,明确心心相印、知己之爱后,宝玉派晴雯给黛玉送去两条旧帕子,晴雯不解,黛玉却明了宝玉的心思,收下这一定情之物后,黛玉一时五内沸然,便向那两块旧帕子上写道:“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黛玉的眼泪是为宝玉而流的。宝黛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宝黛爱情的基础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和价值观之上的知己之爱,势必会受到封建主义旧势力的扼杀。况且,封建社会的婚姻本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考虑儿女感情的,而是以家族利益为前提的。随着贾府日益衰败,贾薛两家都希望宝玉和宝钗结成“金玉良缘”,以贵护富和以富补贵。贾府的家长们也希望“德貌工言俱全”的宝钗来作宝玉的贤内助,主持家政,继承祖业。如此,象征着知己知心的“木石前盟”被象征着富与贵结合的“金玉良缘”取代了。视爱情为生命的黛玉,在得知爱情理想破灭后,她焚稿断痴情,泪尽而逝。正如蒋和森先生所说:“黛玉之死,才能说明她对现世人生之执着”,[6]才能说明她对爱情与生命之执着的热爱。

通观林黛玉真实的一生,她敏感细腻,对生命有着自己独特的体悟:她认为生命是荒凉孤独的,但她仍执着地热爱生命,追求生命的自由和纯洁,维护人格的独立和尊严,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把爱情作为生命的最高价值和最后归宿。这些构筑起黛玉醇厚的诗意人生,也是她的魅力之所在。王蒙先生在《红楼梦启示录》中说:“把林黛玉的悲哀仅仅说成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不善处世是不够的,林黛玉的悲哀更多的是一种超验的、原生的人的悲哀。”[7]也就是说,黛玉的悲哀具有普世的意义,是人的悲哀,是生命本质的悲哀。总之,林黛玉的生命意识体现在她对花的喜爱里,体现在她的诗词里,还体现在她刻骨铭心的爱情里。她对生命本质和价值的探索,无时无刻不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思考,让我们回味。

[1] 曹雪芹.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M]. 长沙:岳麓书社,2012.

[2] 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A].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3:93.

[3] 薛瑞生.捧心西子玉为魂——林黛玉论[J].红楼梦学刊,1993(3):72 .

[4] 韶华.谈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个性——评俞平伯“双美合一”论的错误观点[A].红楼梦问题讨论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298.

[5] 蒋勋.孤独六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

[6] 蒋和森.红楼梦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68.

[7] 王 蒙.红楼梦启示录[M].北京:三联书店,1991:91.

[责任编辑宋占业]

2017-07-12

袁益梅(1972-),女,河南光山人,广西财经学院文传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及文化。

10.3969/j.issn.1671-7864.2017.06.011

I207.411

A

1671-7864(2017)06-0035-04

猜你喜欢
葬花宝钗落花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红楼梦》里的三次葬花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归来落花拂罗衣
什么样的丫鬟才是好丫鬟
红楼戏的滥觞
红楼梦插曲《葬花吟》词曲浅析
背诵《葬花词》的丘成桐
过不去的过去终于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