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融合的思考

2017-03-12 14:17:53
林区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微课中职

(江苏省邳州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邳州 221300)

“微课”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融合的思考

王亮

(江苏省邳州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邳州 221300)

“微课”教学具有逼真、再现,交互,自动评价的特点,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融合网络技术的“微课”教学方式已被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所认可,能够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带来活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微课;中职学校;语文;融合;思考

“微课”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融合了网络技术的“微课”教学方式已深入中职学校语文课堂,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可以熟练地运用“微课”实施教学。随着“微课”教学方式运用的不断成熟,“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已被更多的语文教师所认可,“微课”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推广,而且给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活力。

一、“微课”教学的优势与特点分析

1.“微课”中的知识信息传递具有逼真、再现的特点

有利于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景描述,把难以表述的抽象内容直观化,能给学生创设可以体验的真实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思考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降低教师课堂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微课”教学资源具有交互性

对于学习基础不好的中职学生来说,能够自主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自己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中遇到问题后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随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每个问题,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微课具有自动评价的特点

“微课”教学资源中都设计了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能够实现自动评价,有效激励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方式通常采用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在激励学生参与学习项目任务的同时,也经常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好评,哪怕只讲了一个好的语句,也要提出表扬,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微课”与中职学校语文课教学融合的策略

1.运用“微课”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偏弱,并且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对语文的阅读、写作等没有兴趣。为改变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效果,教师必须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恰当运用具有信息技术特点的“微课”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可以体验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微课”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有了参与学习的意愿后,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融入学习情境中。由于“微课”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生除了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还可以随时在网络上点播观看,“微课”中的视频、动画、影视资料等多媒体资源带有一定的娱乐性,学生很容易被里面的画面、声音所吸引,不知不觉进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学习《荷塘月色》课文时,利用“微课”展示月下荷塘、荷塘四周的景色,让学生边观看边交流,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微课”的交互性,实施同步协作教学与学习

通过协作学习能够实现师生互动、学生联动,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指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探究和分析,并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合理利用“微课”的交互性,教师很容易完成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为实施协作学习做好准备;课堂上播放“微课”,并按照设计的画面安排讨论,各小组根据话题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由小组组长进行总结。在“微课”中还可以设定一些辩论的话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作为裁判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参与协作学习,学生还可以把讨论、辩论的过程整理发布在教学平台上,根据需要随时查阅,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

3.运用“微课”合理拓展教学空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微课”能够合理拓展教学空间,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内容,逐一理清重点内容,把学习难度降低到合适的程度,也满足了学生获取多种信息的要求。运用“微课”可以拉近时间、空间的距离,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世界各国文化,熟悉历史典故的含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微课”给学生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视频、动画,可以把抽象变为直观,把文字变为画面,把枯燥变为有趣,进而降低学习的难度。例如,在教学《三峡》时,文中用文字描写的三峡两岸风光,表现了作者对三峡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但实际上多数学生没有到过三峡,对作者描写的景观毫无认识,单凭文字理解很难达成教学目标。但通过“微课”展示的画面、解说的声音,学生就很容易感受作者的表达,不仅学习兴趣大增,而且感到学习轻松了许多。

三、“微课”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融合的不足与改进

1.制作“微课”的能力不足,与课堂教学融合不紧密

“微课”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但实际教学中发现,优质的“微课”教学资源还相当少,究其原因就是许多教师制作“微课”的能力不足,处理信息化素材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对一些新的软件还很生疏,制作“微课”时多数要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同时“微课”教学资源建设还包含了学习交流平台的完善、“微课”发布系统的管理维护等,这些都和“微课”的运用有着直接关系,课前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施。制作的“微课”过于简单、素材涵盖量少,最终导致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度差,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为发挥“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校要有目的地组织相关教师培训,及时掌握教学中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理清语文课程中的疑点、难点与重点,全面把握“微课”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点,设计制作出针对性强的“微课”教学资源,提高“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质量。

2.固化了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节奏,降低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微课”提升了教学效果,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师生互动的程度加强了,吸引了多数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运用“微课”组织教学活动,固化了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节奏,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微课”进行,不然就会打乱课前设计的环节,组织学生的活动也是既定的,一旦有了改变就会影响到教学时间,导致教学时间减少或拖堂。

因此,在制作“微课”教学资源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微课”的时长,一个“微课”的时间最好控制在8分钟左右,这个时长既能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又能保证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高效学习;同时,8分钟左右的时间在一节课时间内占比较少,对教师把控课堂的节奏影响就会减少,能够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充分运用“微课”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微课”与语文课程融合的重点是把“微课”当成学生探索问题、协作学习、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有效媒介,目的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微课”能够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1]樊慧.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6).

[2]石义堂.关于深化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9,(6).

[3]王馨,郭丽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0.019

G633.3

A

1008-6714(2017)10-0041-02

2017-08-30

王亮(1979—),男,江苏邳州人,讲师,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责任编辑:钱晓玲〕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微课中职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