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
米洪瑞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智力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的研究虽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当前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仍存在着阅读时间少、数量少、格调不高及“功利性”倾向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学校和家庭必须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学校和家庭营造良好氛围。只有这样,高中生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价值才能够得到真正发挥。
高中;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还明确规定了初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籍和中学生古诗词必背篇目,并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的阅读总量。近年来黑龙江省的语文中考试卷中都会有一道文学名著选择题。此外,2017年开始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语文试卷中阅读题部分的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不再是二选一的关系,两道题均为必答题。因此,课外阅读的现实意义——高考得分不容忽视。从长远来看,多进行课外阅读还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并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当今社会阅读多元化,生活工作的快节奏,使高中生进入窘迫的境地,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着挑战。笔者编制了“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的高中生进行调查。主要包括被调查者是否喜爱课外阅读、能否很好地选择阅读书籍和制订学习计划、家长和老师是否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是否希望学校和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等方面的信息。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和有关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情况两部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和语文成绩等3个方面;问卷主体部分由20道题构成。
笔者通过网络发放了问卷。回收问卷207份,其中有效问卷207份。问卷的信息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分析应用统计学原理,采用频数分析、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分别考察被调查者人口统计学信息、问卷信度、研究维度和差异性检验。其中高一年级学生61人占29.5%,高二年级91人占44%,高三年级学生55人占26.5%,高二人数最多。语文成绩较好的56人占27%,中等101人占48.8%,较差50人占24.2%,语文成绩中等的人数较多。调查及SPSS分析的结果显示,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视听媒体锁定了学生大部分时间。网络时代学生除了阅读,还有更多的、更五彩缤纷的文化生活可供选择。视听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如果在电视、电子游戏上花费过多时间,必然无暇进行中外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
其次,“快餐型”“垃圾型”读物充斥着学生的阅读空间。当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读物不仅数量不够,而且内容庸俗。“快餐型”“垃圾型”读物,不仅抢占了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时间,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形成,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影响着全民族的素质。
再次,课外阅读指导存在着“功利化”的倾向。课外阅读的研究如今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课外阅读指导带有功利性色彩,这种功利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外阅读功能的发挥。
《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曾说过:“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性情,健全心理。”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兴致勃勃地学习这一知识,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能力。只有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凸显出来。教师在课上讲解课文的同时可以拓展延伸。例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教师找出《红楼梦》其他章节中对林黛玉外貌描写的语句,通过分析林黛玉的外貌描写来体会她的美,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采用分层次阅读的方法,由浅入深地进行指导,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引导学生做到学思结合。孔子就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维。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开阔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但是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做好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多向学生传授学习与阅读的好方法,并积极向学生推荐格调高、质量好、知识容量大的好书。此外,还要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自由地选择不同的图书,从而克服阅读的盲目性,提高阅读效果。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好的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层次,低级读物可以毁坏每一个人的德行情操。”高中生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是十分重要的。朱绍禹在1983年出版的《中学语文教育概况》中指出教师引导课外阅读的步骤为:“(1)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阅读;(2)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3)要及时地了解和研究课外阅读情况。”并指出课外阅读指导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阅读与休息的关系;校外与校内的关系;积极引导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与教师的课外阅读量密切相关。于源溟和周庆元在《课外阅读指导的反思与前瞻》中提到:“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虽然课外阅读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但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却存在着功利化的倾向。今后的课外阅读将向彰显塑造精神世界的价值,提倡个性化阅读,师生共同成长的方向发展。”
改善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单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也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氛围。建好图书馆,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首先,图书馆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购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书籍丰富馆藏。其次,要创设安静而有序的阅读环境,对学生进行图书馆知识教育,并开展“读书月”等活动,建立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品味到阅读成功的喜悦。第三,开设图书馆基础知识讲座,让学生学习文献检索知识,向学生介绍各类工具书及其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工具书排忧解难。理想的图书环境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丰富、安静、教育和激励”。
家庭是学生课外的主要学习场所。家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尤其是对课外阅读而言,家长和孩子共同体会、研讨、切磋和促进有着别人无法代替的优势。即使是家长无法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也要多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状态,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自觉改正自身的不良阅读习惯。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课外阅读的价值,改变“课外阅读是看闲书”的错误观念,给孩子买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争取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进步。
只有教师、学校和家庭都加入到促进高中生课外阅读的行列中来,才能给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有利于其全面、健康地成长。因此,学校和家庭要密切合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助读。
总之,课外阅读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思维的拓展和文学素养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的世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1]朱绍禹.中学语文教育概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2003.
[3]陈碧卿.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6).
[4]周庆元,于源溟.课外阅读指导的反思与前瞻[J].中国教育学刊,2003,(6).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0.017
G633.33
A
1008-6714(2017)10-0037-02
2017-06-27
米洪瑞(1993—),女,黑龙江肇东人,从事学科教学(语文)研究。
〔责任编辑:钱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