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政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2017-03-12 03:37:42高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政和素质教育素质

高华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陕西西安 710114)

浅析高校思政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华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陕西西安 710114)

随着教育建设的大力宣扬和发展,我国的教育机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深化,但是放眼全局,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众所周知,我国高校的一贯教育作风是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缺乏促进这方面教育的完备规划和体系,许多高校都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快了在该方面的教育研究步伐,本文浅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促进高校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与素质教育;关系;策略

事实上,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快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积极发展的中流砥柱。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在于对学生道德意识、思想高度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表面上看不出二者的关系,但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 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涵与联系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使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领悟到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为目标,继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将部分社会或者阶级观念传输至教育对象,完成社会意识向个人意识的转化。其二,在出现对立的思想政治意识的情况下,思政教育有利于促使原有的内心需要占领主动地位,并有效抵御或者消除对立思想的影响。其三,放眼到整个社会,思政教育可以对人们自身调控机制进行有效完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舆论、行政等调节手段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产生背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指根据个人的实际特征,鼓励良好的品德或者行为保留下来,并且使这些特征继续保持下去的教育过程。素质教育的重心倾向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立足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也是新形势下对人才的必然要求。

加强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因为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人的能力,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将学生的先天素质激发出来,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出学生立足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后天获得的素质,而我们之所以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是因为它的内容和功能。

2 我国的教育现状

高校的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在我国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工作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下,高校的思政和素质教育所面临的艰难境遇致使其发展受限。其一,高校在对学生的思政和素质教育方面缺乏明确的理论方向,该方面教学内容空洞,导致学生在缺乏理论引导的情况下,没有形成确切的素质理念。第二,高校的思政和素质教育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学校及学生对其认识不足,缺乏关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象、目的、要求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高校思政和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3 思政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3.1 思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站在培养国家接班人和保卫国家和平的高度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思政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因此,各高校要持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不断研究,不断进步,持续增强高校学生抵御对立思想的能力,提升鉴别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越走越远。

3.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政教育

在全国工作会议中,相关领导人就提出教育工作者要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各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牢牢掌握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相一致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力引导大学生与国家同命运、共奋斗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充分突出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思政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从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从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角度渗透思政教育工作,为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创造条件。

4 高校思政教育与素质教育面临的困难

4.1硬件设施

纵观全局,我国在思政和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困难,最为严重的就是硬件设施的匮乏。其一,就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和素质教育而言,只有极少数高校拥有大型、系统、独立的素质教育教室,而且这些学校一般分布在较为发达的省会或者地级城市中的重点学校中,所以,思政和素质教育在普通省市乃至农村的普及程度可想而知。其二,专门对思政教育和素质理论进行分析的书籍、参考资料、视频较为匮乏,这主要是因为思政和素质教育影响力低下,最现实的问题是在社会和学校中,相关人士对思政和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方式都是空洞的讲授,这直接造成了学生无心于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学习。

4.2 师资队伍

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的能力强弱对教学成果都有着直接影响,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高的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从长期来看,我国将思政和素质教育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上,这就给专业教师在一般院校任职时对思政和素质教育的普及造成了困扰。

4.3 资源配置

各高校在思政和素质教育相关的资源配置上也存在很大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人对思政和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不够甚至存在偏颇。我国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中,普遍存在思政和素质教育专业教师缺乏的状况,并且该方面的理论指导资源也存在严重不足。从思政和素质教育本身出发,不管是大众还是仅仅经过初步培养的教师,他们对思政和素质教育的认识都处在初级阶段,其教育实质不仅仅是思想上的,更是一种内涵的表达。

5 促进我国高校思政和素质教育的策略

5.1 深化课程改革

当下,高校的思政和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困难,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当前课程改革内容的分析,深化课程改革内容,这就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将其逐步融入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把这种融合体现在体育和素质教育的融合上,不与音乐课融合是因为音乐课素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更深层次地探究音乐内容,而体育课不同于音乐课,它可以在大型场馆中单独进行,除此之外,还因为体育是一种适合大众参与的活动,普及条件简单且便利,在实际融合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要注意按照素质和体育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进行层次划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开教学。另外,为了改善学校在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上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可以请相关专家和专业教师进行素质教材的编写,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2 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力量是保障一所学校综合教学成果的中坚力量,全面加强高校的师资建设对改善当前的教育困境具有直接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赘述如何加强高校的师资建设:第一,充分挖掘本校教师中具有专业素质教育背景的老师,并适当调整教学任务,为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课的教授。第二,筛选思政和素质教育教学效果优良的院校,并从中借用优秀教师,来辅助本校顺利进行相关教学工作。第三,高薪聘请高水平的思政和素质教育工作者,或者外聘具有相关能力的志愿者、辅导机构教师等方法来完成本校学生的学习活动。

6 结语

由此可见,要有效改善我国当前思政和素质教育的现状,要从加强师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解决,对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对解决措施进行完善,并且可以作为参考甚至衍生出更多、更有效的解决策略,有助于促进我国思政和素质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1]周玲.高校思政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9):24.

[2]蔡芳.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浅议[J].民生周刊:学术版,2014(7).

[3]林雪梅,韩雄哲.浅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联——以延边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33-34.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7)04(a)-0006-02

高华(1973,10-),女,陕西西安人,法律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政和素质教育素质
方政和
南风(2020年5期)2020-08-04 05:49:34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政和苏区精神的内涵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2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政和白茶
商业文化(2016年29期)2016-04-11 01:34:39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政和白茶
商业文化(2016年35期)2016-02-06 07:13:59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