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丹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925)
基于“两库四过程管理”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潘丹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925)
本文分析实践教学的组成要素和管理内涵,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提出各项保障措施构建基于“两库四过程管理”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组成要素;四过程
教育部的各类指导性文件已经明确指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而如何建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但在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依然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满意度不高;教师对专业和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不清晰;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管理有待加强;实践教学文件和实践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和建立规范。要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本文试从实践教学的组成要素和管理内涵,结合实践教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与研究,分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提出行之有效的各项措施,构建基于“两库四过程管理”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涉及到的不仅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也有实践的内容与场所,即实践教学的组成应包括教师、学生、课程和实训室四大要素。而这些因素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他们之间存在各种关系,如何将这些因素很好地联系起来,使其作用最大化的发挥。这就需要清晰每个要素实现实践教学效果的载体。实践教学中的“教师”组成要素在实施教时,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应包括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建设;实践教学中的“学生”组成要素在学的过程中,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应包括学生的实训过程、职业能力、实训结果;实践教学中的“课程”组成要素,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的应包括课程的课程目标、实训项目、实训耗材;实践教学中的场所“实训室”组成要素,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的应是实训室的实训设备和实训管理,即实践教学的四大组成要素的载体包括实践技能、团队建设、实训过程、实训结果等十大载体。
实践教学包括四大组成要素和十大载体,实践教学的管理即指的是对组成要素和载体的管理;而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过程,是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种过程,那么,实践教学的管理内涵应包括实践教学的对象管理和过程管理。对象管理指的是对实践教学的四大要素进行管理,过程管理指的是对实践教学的过程进行管理,而实践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开设课程的实践教学开课计划、过程指导和学生实践结果,即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包括实践教学的计划审批、过程监控、过程指导、结果验收与评价四个过程。
建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而影响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包括很多方面,且影响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因素众多,如何结合专业将实践教学的组成要素、载体和四过程管理的作用均发挥出来,即建立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指的是某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所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第一,需明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考证目标、职业素养要求等;第二,需明确目标实现的途径或主体,包括开设课程、课程应开设的实训项目、校内外职业技能竞赛等教学活动;第三,需明确目标实现的基础,即条件,包括双师素质师资、实训管理员队伍和实训室建设条件等;第四,需明确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即保障,包括实践教学和其管理标准、实训室建设、管理和使用标准等;第五,需明确实践教学监控评价标准,其评价结果应反作用于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对实践教学开课计划的审订、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与评价、实践教学结果的验收、评价、展示与反馈、实践教学的整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条件、保障和评价五个方面构成。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五个方面如何建立并体现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并通过某种方式或工作载体进行展示和量化,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体系,应用文字、图片、表格等素材图文并茂的全面展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五个方面。通过这个体系图(见图1)的展示,应能够清晰展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各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应开设的实训项目、专业应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专业已有实训室和实训室的功能、实践教学相配套的系列制度、实践教学的监控评价体系等。
专业教研室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专业市场调研和问卷调查,明确岗位职业技能、典型岗位工作任务、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专题教研活动,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考证目标、职业素养要求等,并将这些目标和要求分解至各专业课程,确定每门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素养和考证要求,且设计好每门课程应开设的实训项目和项目实训结果形式及考核要求,从而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每门专业课程应开设的实训项目和实践教学要求等,即初步建立了专业实训项目库。同时,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和专业、课程改革需求,还需定期、动态、实时更新专业实训项目库。
专业教研室依据专业实训项目库,通过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发动全体教师,充分利用现有实训设施设备,开发并确定每个专业实训室可开设的实训项目,明确实训室可开设的实训项目清单、实训项目结果形式及要求、实训项目验收及评价标准等,并组织编写项目的实训指导书,从而初步建立每个专业实训室的实训项目库。同时,依据市场需求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条件改善,每学期还需不断实时更新实训室项目库。建立专业实训项目库和实训室项目库,即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内容和条件三个方面通过两个项目库的方式进行清单式的展示。
图1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示意图
学校职能部门应负责建立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管理的标准、实训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标准等制度,并建立实践教学和实训室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支撑实践教学的管理。二级学院应组织专业教研室通过专题教研活动学习实践教学相关的配套制度,同时,二级学院和专业教研室应制定与其专业和实训室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室相关的配套管理和激励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学习,明确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管理的标准、实训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标准,即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度保障。
任课教师依据专业实训项目库和实训室项目库,制定任教课程的《实践教学开课计划》,教研室主任和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应对其进行审批与指导,确保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开课计划》中实训项目源于专业实训项目库或实训室项目库。若计划开设的实训项目为新开发项目 (未列入专业实训库和实训室项目库),需通过严格的审核程序,通过审核后,将新项目纳入到相应的实训室项目库中,方可进行开课。
在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专业教研室和二级学院需不定期通过听课和巡查的方式进行过程监控与指导,确保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按照实践教学标准和制度要求,按照《实践教学开课计划》执行。在监督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任课教师或课程,要求其进行定期整改,在整改期需再次进行监督与指导直至整改合格。
每学期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展师生实训作品展和评比活动,所有专业课程的学生实训成果(或作品)均应参展,并将其参展情况和评比结果纳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中。通过组织开展学期实践教学成果展,促使全体师生和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按照《实践教学开课计划》实施教学。
通过严格落实实践教学的“四过程”管理,做到《实践教学开课计划》有审批、实践教学过程有指导和监督、实践教学结果有验收与评价,即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进行有效的落实。
综上所述,构建基于两库四过程管理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一项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工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高职院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专业教研室、专任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更加符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1]孙爱东.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3+4”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5,9(6):41-45.
[2]曾德伟,徐明华,沈洁.螺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5):222-224.
[3]焦烈,王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2):46-49.
[4]谭艳斌.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2):238-242.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7)04(a)-0093-02
广东省2015年度高职教育质量工程教学改革项目(GDJG2015158)。
潘丹(1980-),女,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及比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