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
——从《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看林语堂的女性观

2017-03-12 03:00张晋霞
文化学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京华烟云

张晋霞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旧瓶装新酒
——从《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看林语堂的女性观

张晋霞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京华烟云》创作于1938年,是林语堂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近代中国的风貌,而且为我们刻画了在近代中国历史风云变幻中的男男女女们。其中对于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显得尤为生动形象,在这众多的女性人物形象中,他对于姚家二小姐姚木兰的形象刻画,更是细致入微。本文试图从姚木兰这一形象入手,从而深入细致地分析林语堂先生的女性观。

《京华烟云》;姚木兰;女性观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同时还是语言学家、翻译家、哲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他曾作“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样一幅对联来评价他自己,其小说《京华烟云》是他用英语创作的一部小说,也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旨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京华烟云》所呈现的风貌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对其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体现得尤为深刻。尤其是他在小说中对于姚家二小姐姚木兰的形象塑造,更是诠释了他的女性观。

一、旧瓶

小说《京华烟云》中,作家对于姚木兰的刻画最为用心,在木兰身上倾注了作家对于理想女性的期待。姚木兰身上既体现了道家自然闲适的人生态度,又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关于女子忠贞贤德的传统,同时还体现了西方自由开放的精神。因此姚木兰的形象显得更加多元而立体,饱满而生动。

之所以将姚木兰比作“旧瓶”,主要是由于传统儒家文化对其造成的影响。传统儒家文化要求女子严格恪守传统“三从”“四德”,并竭力做成为一位“贤妻良母”,这些在姚木兰身上都有着强烈的体现。《京华烟云》中这样写道:“木兰在……智慧与知识的教育环境中长大。……母亲给了她世俗的智慧, 父亲给了她知识。”[1]这种“世俗的智慧”即指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女子的要求。木兰的母亲姚太太是一个本分贤良的母亲,她要求自己的女儿们要有女人主要的美德,例如节俭、勤劳、端庄、知礼、谦让、服从、育婴、烹饪、剪裁缝纫等,母亲的这些要求木兰都一一做到了。她不仅有着美若天仙的容貌,而且知书达理、孝顺父母、善理家事,她的女红,甚至连受儒家文化熏陶最为严重的曼娘都无法企及。可以说,在木兰身上,将传统儒家文化要求女子的“四德”即德、言、容、工诠释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木兰对于父命、夫命都是严格顺从的,有时尽管他们的命令有悖于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但她都极力顺从。例如:父亲让他嫁给荪亚而非她自己心爱的立夫,她尽管不快乐,但她很快又把这一切归结于命运,并且安心和荪亚生活在一起。在自己的爱女阿满死后,她一心想到南方生活,但迫于自己丈夫想要尽孝的想法,她还是等到婆婆死后才到南方定居。这一切无不说明传统儒家文化对其的影响。

与此同时,木兰也是一位贤妻良母。她在嫁给丈夫荪亚的时候,虽然知道自己和荪亚之间不是爱情,但却还是听从父命,做了荪亚的妻子。她把对于立夫的爱藏于心间,婚后精心侍奉公婆,伺候丈夫。木兰未追求自己的真爱,而是听从父命的行为,便体现了她的“旧”,木兰的“旧”,还体现在她给丈夫纳妾的主张上。纳妾本是一种封建残余思想,在这里却被木兰用自己的奇思妙想解释出另外一种味道,但究其实质,还是传统思想的残余,还是她“旧”的一面。

除此之外,作为母亲的木兰,便更深地体现了她的“旧”。木兰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这个女孩的出生不仅让曾家老少有所失望,而且木兰本身也有所失望,在木兰生下男孩之后,她总是偏向着儿子。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木兰也希望女儿阿满接受了她自己从她母亲那里得到的训练。木兰身上所渗透出的“母性”的力量甚至使她丈夫荪亚都感到不可思议,感叹道:“母性的力量,把她降低到与普通妇女了无差异。”[2]

这种母性力量的展示,便是作家林语堂传统的女性观的体现,他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我毫不怀疑地相信大自然创造女人,尤其期望她做母亲,而不仅做一个配偶;因此所赋予的心灵和道德本质,都是诱导之于母亲任务之类,而于母性中获得真正解释与和谐。”[3]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作家对于这种母性力量的赞扬。

二、新酒

木兰身上虽有着强烈的传统儒家文化的烙印,但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父亲姚思安对其的影响。姚思安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崇尚“向往自由,顺其自然”的老庄之道。在父亲的影响下,木兰被称为“道家女儿”。儒家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在父亲的影响下,木兰却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这与她认识甲骨文有着极大的关系。木兰会吹口哨,而且旋律优美,她也唱京戏,时而还和父亲相伴相和。在父亲的影响下,木兰没有缠足,还出去上新式学堂,也接受着时代的新思想。这一切,便使得木兰在一般的女子中脱颖而出,她虽然生活在一个富裕之家,却没有富家小姐身上的气息,她虽是一名旧家庭的女子,却时时表现出自己“新”的特质。

林语堂曾“以道家老庄之门徒自许”,因此他的女性观自然带有强烈的道家思想。在道家文化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它生长万物养育万物,并使万物各适其性,各取所需。因此,林语堂的女性观也强调“顺其自然”“顺应天道”。在他所塑造的理想女性姚木兰身上,那种逍遥闲适的人生态度,显得极为明显。

我们首先来看木兰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传统女子很少知道爱是何物,木兰在认识立夫之前对于“爱”的概念也是模糊的。她只知道曾家于自己有救命之恩,他和曾荪亚之间的婚姻是顺理成章,不可违抗的,但却在订婚之时,她发现了“爱情”的存在,她知道自己爱的人是立夫而非荪亚。她虽有短暂的不愉快,却没有反抗的想法。她顺应天命,做了荪亚的妻子,可以说全是道家文化对其的影响。

婚后的木兰虽然是一位合格的妻子,合格的儿媳,但她却从未停止自己的奇思妙想,她因此也被丈夫荪亚称为“妙想家”。木兰和荪亚逛公园,吃饭馆,这些都是当时传统妇女所不敢为的,而木兰却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中享受着婚姻的甜蜜,生活的愉快,而木兰在知道荪亚在外找了一个女学生做情人时,其做法与态度更是值得我们钦佩。她丝毫没有传统女子的怯懦,而是和父亲“釜底抽薪”,使荪亚及时回头。这种道家超然的情怀,使我们眼中的木兰更完美。

我们知道,林语堂曾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来形容自己,因此,他的女性观自然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木兰有到天津西洋教会学校求学的经历,这种经历使她接受了西方的开放意识和自由精神。这种为了爱情而舍弃一切的精神,强烈体现了西方女性爱情至上的观念。木兰这种对于爱情的执着和那种博爱的情怀,也是作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

三、林语堂的女性观

综上所述,在思想方面,林语堂受到儒家、道家以及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因此,作为林语堂心中的理想女性姚木兰,也受到这三方面思想的影响。从上文的叙述中我们得知,姚木兰身上既有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妇女忠贞贤良的美德,又有道家自然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还具有西方女性那种对于爱情的执着态度以及博爱的胸怀。这三者的完美结合,使姚木兰渐趋于完美。虽然在上文的叙述中将姚木兰称之为“旧瓶装新酒”,但却并不显得矛盾,反而在这种新旧结合中,使木兰显得更加得完美生动,但在这种完美中,我感到更多的,则是一种虚假。

“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男性作家的作品所刻画的妇女形象多是一种虚假的形象,这种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妇女并不相符,而只是反映了男性作家的性别偏见和置妇女于从属地位的愿望。”[4]因此,林语堂的女性观虽然显得美好,但是却是相对落后的,他依旧是在用男性的眼光来塑造自己理想的女性形象。这种将女性“天使化”的方法,本身就是对于女性的贬低与不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作家本人对于男性立场的维护。

虽不能否定林语堂在作品中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但也流露出了他的矛盾,他晚年在自己的自传中也曾写到自己是“一团矛盾”。一方面,他将女性作为自己作品的主人公,并在作品中对这些女性人物进行着深入细致的刻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男性作家文本中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本来就很少,而林语堂先生却打破这一惯例,他不仅将女性人物作为自己小说中的主角,而且从各个方面对这些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塑造。这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在其一生中,有几位女性对其造成了深重的影响,例如她的母亲、二姐、第一位恋人、妻子等,这些女性都以女性特有的品质温暖感化着林语堂,使其对女性有一种崇拜与敬畏的心理。

另一方面,他又从自己男性的立场出发,将这一个个女子都塑造到近乎于完美的程度。木兰作为林语堂先生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她身上吸收了儒家、道家以及西方文化对于女性要求的精华,她近乎于一个完人,但这样的人物形象也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可以找到,这一形象的塑造,是为了迎合男性欣赏的趣味,也从中折射出了男性对于理想女性的要求。

四、结语

总之,林语堂作为一代大师,他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一方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主张男女平等、女性独立等现代女性观;另一方面,又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他处于由传统知识分子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过度阶段,在文学作品中还处处表现出极强的男权意识。那些表面上美丽生动的女性形象背后,蕴含着他落后的女性观。

[1][1][2]林语堂.京华烟[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430.380.

[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178-179.

[4]邱云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3.

【责任编辑:王崇】

I246.5

A

1673-7725(2017)11-0008-03

2017-09-05

张晋霞(1989-),女,山西阳城人,助教,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京华烟云
山西药茶香飘京华
红色京华
烟云几许著苍山
从文化缺省补偿角度看《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复译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论《京华烟云》人物的命名方式
京华清明记忆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茶山烟云
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