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自疑问开始
——《南京在哪里》的启示

2017-03-11 18:36张彩霞
辽宁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博学南京探究

◎张彩霞

思维自疑问开始
——《南京在哪里》的启示

◎张彩霞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甚至是终生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构建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改革的难点,也是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吕志青在《南京在哪里》中,用看似非常偶然的一个问题揭示了教育改革最为核心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南京在哪里》其实并不是一本有关教育理论的专著,而是一篇充满哲理性和寓言性的中篇小说。故事起于某中学的一节地理课,其貌不扬的侯老师将一张自己绘制的地图挂在黑板上后,问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奇怪的问题:南京在哪里?班里的“调皮大王”“学霸”们试图在地图中找到南京,可是,他们发现这张地图并没有标出南京的位置。这下,原本嘈杂的课堂因为陷入寻找答案的思考而逐渐安静下来,学生用心聆听着侯老师关于南京的种种解释,试图从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中找到答案。

意想不到的是,直到下课,侯老师也没有给出答案。他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寻找有关南京的信息。至此“南京究竟在哪里?”成为每个学生挥之不去的疑问,他们都像附着了一个巨大的能量旋涡,开始网络搜索、查阅图书、组建小组、交换掌握的信息。有人查出了秦淮河、《金陵春梦》;还有人挖掘到金陵女子大学,扯出了徐悲鸿、孙中山……看似漫无边际,却与南京有着不能割舍的渊源。学生坚信侯老师说的那句话:“线索是会分岔的,是会生发和裂变的”。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需要一个深思熟虑的创造性认识过程,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支撑。孔子也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些都强调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习者的重要性。然而,“问题”是什么及如何提出“问题”,却关乎教师的智慧和策略。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给出了“问题”的定义,标准认为:科学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为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样”的问题。教师的问题不能过于复杂,必须是学生通过观察和获取有关学科知识可以解答的;问题来自于教师,也可来自于学生,教材、网络更是问题的来源和渠道。

教师提出问题是需要智慧和策略的。标准指出“对产生于学生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策略”,标准强调了如何提出问题的策略。探究式学习理论认为:一个真正有效的问题是那种能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的关键“问题”。这个有效“问题”可以使学生忙于证据的收集,展开解释和求证的活动,根据已有的线索确定收集证据的方向,最后做出决策。在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和发现学习的乐趣,享受运用合理证据验证自己假设问题的体验,而这些收获无疑是最有价值的学习。

“博学之,审问之”是如何提出问题的最高智慧。古代哲人认为:为学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旺盛的好奇心才能“审问”,才能对所学加以怀疑和追问,博学是审问的坚实基础,审问是博学的高级阶段。这么看来,书中的侯老师必定是博学而好问的。我想,他一定是对南京了然于心的。

既然好的问题是一种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策略,为师者就得对发问胸有成竹,做到“三思而后问”。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博学南京探究
“南京不会忘记”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博学的猫头鹰
南京·九间堂
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