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仪式课程内涵抢抓入学教育先机

2017-03-11 18:36张凤娥
辽宁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入学新生仪式

◎张凤娥

丰富仪式课程内涵抢抓入学教育先机

◎张凤娥

小学开设仪式课程是小学生人生的重要体验,是德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涵盖了“入学仪式”“成长仪式”“毕业仪式”等众多德育活动内容。其中,入学仪式尤为重要。入学仪式以学生为本,将尊重教育理念、生命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理念、多样化教育理念渗透到入学仪式课程的全过程;以实用为上,注重体现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归属意识的教育价值;以关爱为先,从身心特点上把握好角色过渡期、生理关键期、家庭关注期的教育契机。

仪式课程;入学仪式;德育;尊重;教育契机

仪式课程是指体现教育目的、经过精心设计而固定下来的具有较强仪式感的教育活动内容。它注重仪式背后存在的文化内涵,并且承载着某种象征意义。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仪式课程是小学生人生的重要体验,也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体现。同时,作为德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仪式课程已经成为校园内不可或缺的一项教育内容。一般而言,仪式课程涵盖了入学仪式、成长仪式、毕业仪式等众多德育活动内容。而入学仪式由于处在新生入学的起始阶段,幼小衔接的过渡时期,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笔者所在学校举办的入学仪式课程由来已久,其形式由三部分组成:即“尊重课程”、适应性课程和示范课程。经过不断探索与总结,这种形式的入学仪式课程所渗透的教育理念、体现的教育价值、蕴含的教育契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一、以学生为本,将教育理念渗透到入学仪式课程的全过程

以学生为本就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入学仪式课程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仪式活动帮助学生感知集体、融入集体、热爱集体,帮助学生转换角色,将教育理念渗透到入学仪式的全过程。

(一) 在入学仪式课程中融入“尊重教育”理念

“尊重教育”,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以树立其自尊、自爱、自信的心态,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其核心就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人格和权利、兴趣和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所在学校的入学仪式课程,处处体现着对家长、学生的尊重。比如通过平等公正的阳光分班,让师生间、教师与家长间感受和珍惜这份师生缘;尊重每一位家长的渴望和需求,第一次的新生家长会,学校会结合家长迷茫、焦虑的心理倾向,重点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幼小衔接策略、家校合作以及新生入学后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以此来减轻家长过重的心理负担;当新生面对陌生的学校环境产生种种不适应而哭泣的时候,教师及时地以爱心回报,不急不躁,像妈妈一样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其幼小的心灵。

(二) 在入学仪式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其目标在于使人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生命教育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关注其生理需求,如带领新生认识卫生间的位置,强调每节课间都要饮水、上卫生间,这是人的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要关注新生心理需求。陌生的学习环境会让新生产生畏惧感,他们会因内心的不悦而退缩。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一位新生的外在表现,了解其内心的需求,采用各种方法消除其内心恐惧,让其快快乐乐地上学。另外,还要关注新生的安全教育。新生手拉手进入会场、站排行走、上下楼梯,甚至饮水机的使用,都有要进行教育的内容。教师的每一次关注,都会帮助新生适应学校生活。

(三) 在入学仪式课程中融入主体性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肯定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并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内在的潜力和学习动力,使外在的、由客体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在适应性课程中,为了让一年级的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学习基本技能、和小伙伴们交朋友,为新学期顺利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做好准备,主要进行了以下活动:熟悉学校环境、礼仪教育、一日常规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安全教育、队列训练等,由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做,在玩中慢慢感受和体验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一位新生在适应性活动中,逐渐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真心愿意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从而初步完成了从幼儿到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过渡。

(四) 在入学仪式课程中融入多样化的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多样化的时代,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它表现在教育需求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这些都向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笔者所在学校的入学仪式课程不是简单的、形式化的一个活动,而是由层层递进的三方面教育内容组成的:尊重课程、适应性课程和示范课程,每一项活动都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功能。它是多年不断探索总结的结果,为使新生从进校第一天起就树立良好行为规范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实用为上,在仪式课程中注重体现多种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是人们有意识地掌握、利用、接受及享受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入学仪式课程不仅向学生传达了核心价值观,而且还体现了集体的意志、凝聚了团队情感,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学生在仪式的参与中找到了自我的归属,对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凝聚情感,培养集体意识

仪式课程是一种集体教育活动。在形式上表现为集中的时间、集中的地点、集中开展教育活动,实现教育投入的最大效益。在内容上表现为德育的教育价值观念是统一的,而且参与者作为集体的一员,往往会在仪式课程中产生一种归属感和集体意识,将微弱的个体力量提升为强大的集体力量。笔者学校开展的示范课程中,每一项活动都感染着新生。无论是与五年级的哥哥姐姐手拉手入场,还是其他年级的哥哥姐姐的在校行为规范的示范,或者自己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演节目、表达愿望,接受全校师生的祝福,贴心愿卡等,都在潜移默化中让新生有着强烈的情感归属和行动支持。在这种情感熏陶下,新生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从内心感受到融入集体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树立起共同目标,培养了集体意识。

(二) 规范行为,养成规则意识

仪式课程具有内在规范性,它对学生在仪式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定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模仿规范行为,调整并改变原有的不适宜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在仪式中,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改进自己不足的行为。在示范课程中,当老生拉着新生的手挺胸抬头、庄严地步入会场的时候,当老生与新生端坐在会场中间认真倾听的时候,当老生在新生耳边细语叮咛的时候,新生在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方面便不知不觉有了垂范引领,老生的自身行为给新生树立了榜样,也为新生更早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自我认同,产生归属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 (A.Maslow) 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作为社会存在的人,都希望归属或依附于一定的群体,以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友谊和忠诚。当个体在群体中的利益、地位、自我实现得以充分表现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被认同感,个体会觉得自己在这个群体里得到了肯定和激励,从而加倍为实现群体的总目标和利益而努力。正如在适应性课程中,尽管新生是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但是要让新生喜欢集体,尽快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还必须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来调动其积极性。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新生,根据其行为表现,会得到不同种类的宝贝卡。表现特别突出的还可以得到老师的一个拥抱,一个吻,一次帮老师办事的机会等等。被奖励的新生由此会产生一种自我认同感,为在集体中生活而感到自豪,并时刻保持集体行为高于个人的意识,产生一种归属感。

三、以关爱为先,把握好教育的契机

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其经典著作《什么是教育》 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要让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不仅需要我们具备专业的素质和技能,倾注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掌握丰富的经验和技巧,还要把握住合适的教育契机。

(一) 把握好“角色过渡期”的教育契机

新生在幼儿园时是被关注与照顾的对象,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活动中,教师的关怀都是无微不至。而到了小学阶段,教师不会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细心地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生活,新生难免产生心理落差。同时,家长通常会在语言上、行为上对新生有所暗示,让新生产生一种焦虑心理。针对新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避免在幼升小过渡期内产生问题,教师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在适应性课程中关注新生的心理落差,关注新生的学习生活。积极转变教育方式,用以游戏为主的养成教育活动,代替机械的、严格的规范训练。在游戏活动中,要进行课间律动,跳跳舞,唱唱歌,减缓幼升小的坡度。同时,教师也要像幼儿园的老师一样,关心、爱护每一名新生,让他们感到学校生活也是充满乐趣的,以促使新生积极转变心态,顺利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中来。

(二) 把握好“生理关键期”的教育契机

刚入学的新生观察力和理解力发展迅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学习能力明显增强,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能初步评价自己的行为,希望得到大人的赞赏,模仿力强,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示范课程中,笔者学校根据新生模仿力极强的年龄特点,通过观看其他年级的学生精心准备的在校行为规范等节目,充分地感受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是光荣的事。老生为新生作了榜样,新生就会争相模仿,以求获得教师的认同和赞赏。同时,在适应性课程中,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也会给予足够的肯定,当新生发现身边的榜样同样会得到老师的认同时,就会时刻提醒自己向榜样学习,并初步评价自己的行为,按教师的要求逐步掌握行为规范的相关内容。

(三) 把握好“家庭关注期”的教育契机

新生的成长过渡期,对家长们来说也是一个教育的过渡期。“每个孩子都要面临成长,而每位家长也都要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准备。”家长要在孩子心灵上创造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让他们渴望上学这一天早些到来,愉快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在两次家长会上,校长和教师分别向新生家长介绍了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新生入学须知和家校合作方法以及学校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区别等等。以此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要求家长在孩子的心理过渡期倾注精力,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引导新生学会自立,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全面提高孩子的思想品质,为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总之,小学入学仪式课程渗透着教育理念,体现着教育价值,蕴含着教育契机。只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用心地开展,就能促进新生健康、快乐成长。当然,入学仪式课程也不能一成不变,而应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当调整和创新,保留精髓,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1]张雪梅.仪式教育:为生命成长奠基[J].江苏教育,2013 (2).

[2]旷习模,杨小微.“幼—小”过渡期教育模式的探讨——小学教育整体结构改革实验报告之一[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 (1).

[3]李红真.学校常规活动仪式的文化解读[J].现代教育论丛,2008 (10).

[4]张志忠.文化良知、仪式感、诗性语言及其他——余秋雨散文艺术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04).

[5]范红宜.浅谈幼儿入学前的心理准备[J].石油教育,2000 (12).

[6]郭毅然.重复率与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导刊,2011 (1).

(责任编辑:李阳)

张凤娥,辽宁省实验学校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入学新生仪式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Talking strategies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