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湖江
质疑考试之后给教师排名
◎李湖江
每个学期,各中小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进行期中、期末考试,之后还要对考试进行质量分析。那么,质量分析的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常理来讲,质量分析应该分析试题的难易度、学生答题的状况以及今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但是,本人注意到,一些学校召开质量分析会议时,给每位教师发一张纸,上面赫然印着各个班级各门学科的平均分,同时还印出任课教师的名字。整个会议期间,校长认真宣读各个班级各学科的平均分以及任课教师的名字,而全校教师则安静地坐在下面,鸦雀无声。
会议持续的时间不长,只有半小时左右;内容也只有一项,就是校长宣布考试成绩。会议结束之后,教师们匆匆离开。在接下来的一节课上,你会听到从许多教室传来教师愤怒的声音,大致是学生考得不好,给老师和家长丢脸之类的话。之后的几天,学生都拿到一张成绩单,拿回家给家长签名;还有一部分学生,需要邀请家长到学校与教师谈话。
考试之后给教师排名,本人听到之后是大跌眼镜。也许,校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想通过给教师排名让教师对教学有所触动,督促自己多花点时间在教学上,提高整所学校的教学水平。但是,考试之后给教师排名的负面作用也毋庸置疑。
首先,容易导致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既然校长在考试之后给教师排名,让一些教师脸上没面子,那么教师就要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正好,学生成为了教师发泄情绪的最好渠道。有些教师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让学生罚抄等,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其次,容易导致教师给学生排名。既然校长给教师排名,那么有些教师也就想着法儿给学生排名,而且正大光明地将成绩单贴在墙上。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而且,一旦这种排名的风气盛行起来,也会让其他教师纷纷效仿,致使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学生的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就会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第三,容易导致教师出现心理问题。有数据显示,现在的许多教师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在有些教师的心理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校长的这一举措很可能使得一些教师的心理问题雪上加霜。在学校,学生主要是由教师来教育的,如果教师出现了心理问题,学生是很容易受到影响的,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最后,容易导致应试之风卷土重来。新课程提倡实行素质教育,提倡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校长给教师排名,容易给教师产生这样的误区:校长衡量教师的主要标准是考试成绩,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目标。于是,人本化的课堂没有了,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在背、在讲、在练。小科目不上了,所谓的主课就在默许下大胆闯进教室,剥夺了学生学习艺术、地理、生物等科目的权力。于是,素质教育成了空中楼阁,应试教育的风气卷土重来。
校长向教师要分数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给教师排名的做法是否应该缓行,或是换一些其他的、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于师生成长的方式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坛丘中学)
(责任编辑: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