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2017-03-11 20:04:28潘晓哲
吕梁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国梦职业生涯梦想

潘晓哲

(浙江科技学院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思想政治研究·

基于“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潘晓哲

(浙江科技学院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如何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针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梦想”的缺失问题,提出将“中国梦”分阶段、有重点地贯穿于大学生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不仅是民族梦,也是个人梦,二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将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中国梦”基础上,使“大学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梦。

一、“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最好舞台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就是每个当代大学生“个人梦”的实现过程,要引领大学生不断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科学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将梦付诸实践。

实现中国梦,要跨越“两个一百年”关键时间节点。第一个节点是建党100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的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昌明,文化更加繁荣,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在这几年,大学生面临人生的重大课题,完成学业、踏入社会、走向职场,甚至有的要组成家庭。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是同步的,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个节点是建国100年时要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距今还有30多年,正好是当代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基本完成时期。这个过程再次与“中国梦”的第二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同步,这也意味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必然的责任和神圣使命。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伴随着“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而成长起来的,与中国梦的实现时间节点是高度吻合的。当代大学生既是中国梦实现进程的参与者,也是发展成果的分享者。这就给了每个大学生梦想成真的机会、人生出彩机会、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是千载难逢的一个历史性特大机遇,中国梦更是创造一个民族经济复兴的特大机会,必将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一个最好舞台。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梦想”的缺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价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对职业价值教育突显不够,未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未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科学筑梦、顺利地圆梦[1]。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缺乏奉献的“梦想”

在大学校园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宣传标语非常常见,尤其在毕业季。西部迫切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去服务、建设和发展。基层又是大学生建功立业、接受社会锻炼的理想舞台,更是大学生实现青春梦想的沃土。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很难见到服务基层、服务西部、三支一扶项目的服务规划,缺乏奉献的“梦想”。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缺乏清晰“梦想”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目标的定位要在个人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状况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大学生职业规划目标比较模糊,如有的漫无目的从事兼职工作(做家教、发广告、搞推销等);有的盲目地考取与未来职业生涯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的今天觉得考研很有意义就买书复习,而明天觉得工作更有意思又投身于求职大军;有的毫无选择地参加各种校园活动,获得各种荣誉证书等。大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合理职业规划,缺乏清晰“梦想”。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缺乏创新创业“梦想”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调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全国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高校将创业教育视为“业余教育”,有的高校干脆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开展经商活动。在创业教育的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不少创业教育课成了教师在课堂上谈合同或办企业。有些学生可能自己有某种创业想法,但是对自己能力缺乏信心,对创业环境认识不足,认为凭借自身经验,无法对市场科学定位,社会创业环境不够成熟,学校缺乏专业指导,在不断怀疑中磨灭创业梦想。这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定位不够准确,缺乏创业知识的专业指导,意志不够坚定,对自己擅长之处不够自信,这将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缺乏“梦想”。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缺乏科学完整的“梦想”

科学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大学生对自我的探索;第二,大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探索;第三,高校教育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计划和奋斗目标[2]33-34。在现阶段,许多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往往是辅导员兼职此项工作,缺乏相关专家专业指导,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缺乏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且课程内容比较单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一般到高年级开设,没有贯穿到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在`面临着考研、考公务员还是找工作的选择时,很难说出具体目标,缺乏科学完整的“梦想”规划。

三、“中国梦”贯穿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自己对未来缺乏系统规划,更多呈迷茫状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的现实需求和变化趋势;任课教师要科学完整地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过程贯彻在大学生四年的梦想之中,分阶段、有重点地扎实推进。

(一)大一的“寻梦”阶段

青年学生怀揣着“梦想”走进大学校园,通过入学教育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明确所学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初步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就业情况,形成初步规划职业生涯意识。通过入学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了解大学生必备综合素质,本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就业实习单位,了解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与必备能力;与高年级学生、优秀毕业生进行座谈交流,听取学长们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经验,增强专业认同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梦想。

(二)大二的“筑梦”阶段

从大二开始逐步增强专业技能,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和相关的专业,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适度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其它专业辅修课,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框架。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建设、公寓建设和班团支部建设,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重视职业道德、职业发展教育和社会适应性训练综合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座谈会或专题讲座,名师指导、学长指引,深化大二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逐渐明确未来发展目标,认识到自己适合的工作领域,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选择职业,逐步补齐就业短板,不断对其构筑的职业梦想进行修正和调整。用中国梦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想和职业价值观,帮助大学生真正树立起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择业观,使他们真正树立起勇于从基层做起、艰苦创业的职业发展观[3]。

(三)大三的“追梦”阶段

该阶段要引导学生围绕大二阶段构筑的职业梦想,进一步明晰个人未来发展目标,深层次系统性规划职业生涯。结合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是出国深造,国内升学,直接就业还是自主创业,有针对性地学习、实践,逐步提升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组织与职业生涯有关的竞赛活动,如组织策划求职简历大赛、模拟面试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者大赛等;组织学生参观、研讨、调查、听讲座等,探讨在“中国梦”背景下就业前沿性话题;邀请一些有代表性企业家参与以上活动并予以点评。通过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单位用人标准、单位文化、岗位需求等,使同学们亲自感受到自己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还存在多大差距,能够更有目的地学习,做好相关职业准备。

(四)大四的“圆梦”阶段

学校对毕业生要加强实战性指导,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需要,提升就业创业成功率。首先,引导毕业生结合自身情况,客观自我评价,确定职业的期望;其次,开展“助力圆梦”等师生互助活动、就业专题讲座,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实战技巧,如笔试技巧和面试技巧等;三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就业服务与时俱进,线上线下相结合,及时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创业政策等服务,在校园内举办专场招聘会,建立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沟通的平台,充分发挥在“圆梦”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四、结束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引导大学生逐步提升自身能力的需要;是大学生个人成长与实现自身梦想的需要。只要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四年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个人梦”汇入“中国梦”,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就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1]魏东初.中国梦: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视野[J].思想理论教育,2014(4).

[2]翟盈.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3]方伟.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融合[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

Reflection on the Career Plan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Dream”

PAN Xiao-zhe

(SchoolofHumanitiesandInternationalEducation,Zhe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ngzhouZhejiang310023,China)

How to plan the career well needs college students’ deep thinking during their school years.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ream” provides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career.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many college students lack “dreams” in their career planning,they should carry out “China dream” by stages and with emphasis throughout their four years’ college life,and to realize their own dreams in the practices of achieving “China dream”.

“China dream”;college students;career planning

2017-01-01

潘晓哲(1988-),女,山西运城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2095-185X(2017)01-0060-03

猜你喜欢
中国梦职业生涯梦想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我的梦想
儿童绘本(2017年22期)2017-12-13 00:00:02
梦想
梦想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环球时报(2012-04-16)2012-04-16 08:14:00
快乐起航 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