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极具深度的史学论文选
——喜读《历史学思录——周溯源史学论文选》

2017-03-11 15:5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3期
关键词:德治国史学抗战

汤 生 根

(合肥市蜀山区人大常委会,合肥 230031)



【新书评介】

一部极具深度的史学论文选
——喜读《历史学思录——周溯源史学论文选》

汤 生 根

(合肥市蜀山区人大常委会,合肥 230031)

2017年春节前后,笔者晚上欣赏《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白天品读《历史学思录——周溯源史学论文选》(红旗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愉悦了身心。这个春节过得格外有意思,读书声中辞旧岁,鸡年新春收获多。著名历史学者周溯源的史学论文选收录了作者将近40年来在历史学方面写作发表的主要文章,洋洋洒洒70万言,分为理论研究、人物研究、事件研究、综合研究、附录综述五个部分,内容丰富,视野宏阔,史论结合,创新出彩,是作者在史学领域辛勤耕耘近40年的结晶。彰显了作者的学术成果、学术道路、学术风格、治学精神,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史学领域研究的若干成果。这是一本极具史学深度和学术价值的史学论文合集。

创新在哪里?深度见几何?我体会比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深化了爱国主义的内涵

宣传爱国主义英雄事迹,研究爱国主义的书籍文章不计其数。文选开篇《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过人之处,是把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来研究,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物身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彼此交相辉映,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和动人的魅力。”(第2页)作者主要分析了四种情况下爱国主义的要求和表现,即当中华民族遇到外敌入侵时,当国家内政出现弊端、社会陷入混乱以致出现危机时,在和平时期,在处理中华民族与外国的关系时,爱国主义的要求和表现是什么呢?作者在分析大量史实的基础上,把它概括为四句话三十二个字:抵制外侮,保卫祖国;改革内政,振兴祖国;辛勤劳动,建设祖国;善于学习,强我祖国。这个概括,对爱国主义的内涵做出了完整、准确、新颖的界定,深化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好懂好记,朗朗上口,把关于爱国主义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爱国主义英雄的事迹和品质。作者还以《爱国主义和辛亥革命》为题,专题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印证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今天,我们处在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年代,立足本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爱国主义,也是我从中得到的启示。

二、深刻揭示了历史周期律

1945年7月,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的窑洞里讨论过如何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治乱兴衰周期律。作者对历史周期律作了深入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盛极而衰,衰而复振,治乱兴衰,周而复始,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虽然每个朝代、每个政权兴衰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但仍然有规律可循。“影响政权治乱兴衰的不外两大基本矛盾:一个是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一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这两大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第100页)中国古代社会的另一大矛盾,也就是中原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它从属于上述两大基本矛盾。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从古代王朝的体制方面探秘动乱衰亡的根源,认为体制内存在四对矛盾,而第一对矛盾即腐败的官僚体制与要求官吏清廉的矛盾是最主要的,其他的三个矛盾都是腐败的外化与延伸。作者继续追本溯源,“为什么出现腐败?因为对权力没有监督和制约;为什么没有监督和制约,因为是专制和人治,缺乏民主与法制。”“说到底是体制的原因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24页)结论是,要跳出治乱兴衰、周而复始的周期律,根本途径就是毛泽东指出的,改变专制体制,让人民监督政府,实行民主与法制。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为指导,从分析矛盾入手,逐步深入,挖掘根源,让人们对周期律以及如何跳出周期律有了清晰而又比较深刻的理解。

作者关于巩固政权最大的危险来自于自身的论述特别精彩:“夺取政权最大的危险来自于敌人。……巩固政权最大的危险来自于自身。……夺取政权需要一批人倒下为代价,倒下的可能是英雄、烈士;巩固政权需要一批人倒下,倒下的应是贪官污吏、害群之马。如果不能及时清除他们,社会的公平正义就不能维护,矛盾就会激化,下场便是动乱衰亡。”(第104页)诗一般的语言发人深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法全面从严治党,对腐败零容忍,坚持打虎、拍蝇、猎狐,深得民心。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领导全国人民跳出历史周期律。

三、第一个提出“顺民之欲,富民而治”是一种治国思路

作者依据大量史料指出:“自古以来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民众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是合乎天性的。这些‘欲望’,只不过是饮食男女、穿衣住行、生老病死的事,是基本的生活需要,是正当的物质利益,应该尽量满足。顺民之欲,富民而治,实行‘宽民’‘利民’‘富民’‘安民’的政策,这是统治者的职责,也是明智的领导艺术。”(第134-135页)作者把“顺民之欲,富民而治”称为一种治国思路,富有创见,其理由很简单,只有民众的欲望满足了,基本利益保证了,生活安定了,没有大的矛盾和对抗,国家也就可以富强,实现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借鉴“顺民之欲,富民而治”的治国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都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这样的执政理念,人民就一定会富起来,国家就一定会强起来,中华大地一定就会更美起来。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确是反动的主张,理应受到批判。

四、深入阐述了治国新方略

党的十五大首次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后又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作者对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新方略做了深入阐述,其亮点有三:一是准确把握了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法律与道德“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律是外在的‘他律’规矩,用于惩恶扬善;道德是内在的‘自律’守则,用于劝善抑恶。换言之,法律是强制的道德,道德是自觉的法律。”“依法治国必须以以德治国为基础,以德治国亦需要以依法治国做保障。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目标都是为了建立安定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秩序。”(第249页)寥寥数语就说清了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二是消除了当时人们的担心。当时人们担心之一是讲“以德治国”会不会回到传统社会的“德治”上去,导致“人治”;担心之二是提倡“以德治国”会不会冲淡、干扰“依法治国”,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透彻分析,充分说理,释疑解惑。三是提出贯彻好新方略的四条建议。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强调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应看作一个完整的方略,而不能把“以德治国”变成与“依法治国”相对的另外一个基本方略。这个提醒有助于人们完整、准确地把握新方略;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道德建设要法律化,不断地将道德上升、提炼成法律规范;要特别注意公民的责任意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必须从严治党。作者研究的结论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长治久安、振兴中华的治国新方略。二者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必须坚持二者的结合。

五、研究历史创造者问题有新解

毛泽东1970年在庐山会议上写《我的一点意见》时就说过,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这个历史家和哲学史家争论不休的问题,还要继续研究。果不其然,早在1980年,有人发表文章,对“历史创造者”问题提出质疑。后来有著名史学理论家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引起轩然大波。尔后,史学界、思想界就“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谁是历史的主人”再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自讨论伊始,作者就关注这个敏感问题,注意搜集资料,跟踪研究,深入思考,历时9年,数易其稿,在史学权威刊物《历史研究》上发表了《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新思考》,引起了强烈反响。“新思考”新在哪里呢?主要是:区分了“历史的创造者”与“历史的推进者”这两个概念,“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不等于“人人都是历史的推进者”;英雄人物不仅创造历史,而且在历史上起重大作用,但最终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人人都有创造历史的权利,人人都有责任把社会推向前进;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权力起着制约作用;在创造历史的征途上,每个人都应在社会的坐标系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点。(第31页)作者的新见解,把人民群众、英雄、权力、每个人在创造历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说得清清楚楚,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继承了前人研究的优秀成果,又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把这个历史家和哲学史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六、全国抗战起点研究独树一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通常也以这一事变作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即日本全面侵华之日即是中国全面抗战之时。最具代表性、最具权威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即持此说:“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见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第463页)而早在卢沟桥事变50周年即1987年时,作者对这一传统说法提出质疑,认为值得商榷,提出应以八一三事变为全面抗战的起点。这在史学界独树一帜。作者认为:“判断一个被侵略民族是否实行了全面抗战,首先要看两点:第一,全体人民是否普遍要求抗战;第二,国家执政党是否实行抗战。而第二点是更重要的标志。”(第144页)而当时执政的国民党的政府真正决心抗战是从八一三事变开始的。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大举进攻上海,遭到中国守军的反击,是为八一三事变。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七七事变至八一三事变之间国共两党各自的言和行。八一三事变之前,国民党一直未下决心抗战。“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严重侵害了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加上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逼迫和中国共产党的批评、推动和督促,8月14日,国民党政府终于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第146页)“至此,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才真正下决心武力抗战了”(第146页)此后,蒋介石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宣布自任陆海军总司令;同意将红军编为八路军;划分战区;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阵线正式形成。作者还以蒋介石及国民党元老的言行,驳斥了七七事变之前国民党抗战决心已“基本上形成了”这一说法。事实是,八一三事变之前,国民党政府虽有过一些抗战言论和打算甚至动作,但一直幻想用妥协、忍让的和平方式制止所谓的“局部冲突”,动摇不定,没有横下心来抗战。笔者是赞成以八一三事变为全国抗战的起点。理由其实很简单,一是作者提出的标准正确,应以执政党国民党正式参战为标志。二是事实清楚,国民党政府是从八一三事变时才下决心抗战的。

还有以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为全国抗战起点的说法。如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而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说:“中国在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举国抗战。”(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第2页)说得明明白白,举国抗战的标志是国共合作。不过该书第三章第一节第一个问题的标题就是“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第61页),前后观点似乎不尽一致(也许是我理解有误)。该书第63页又说,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三事变,“在日军直接威胁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后,蒋介石的抗战方针和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与作者的观点是一致的。笔者还注意到,2017年1月12日《人民日报》第9版刊有新华社记者的一篇述评《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文章透露,教育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349号提案时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究竟以哪个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更符合事实更科学呢?今年是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80周年,通过争鸣,也许能达成共识。把这个问题分析得更精确一些,是有意义的。

七、独辟蹊径研究毛泽东

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毛泽东的书籍文章汗牛充栋。作者独辟蹊径,以历史学家的眼光,从史学的角度,深入细致地研究毛泽东。一是从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来研究毛泽东。毛泽东一生献身革命、酷爱读书,一生酷爱历史,从未停顿学习研究传统文化。作者以大量史料说明毛泽东的雄心壮志和坚强意志、政治思想和历史观、军事思想、民本思想、哲学思想、文史知识和文学素养,无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尊重和理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民族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者的研究告诉我们:毛泽东的毕生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二是从毛泽东如何评点古今人物包括他自己来研究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其立场、观点、方法,不仅见之于他对基本理论的阐述,对重大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分析,也见之于他对古今人物的评点。这些评点,或见于文章、书信,或见于演说、谈话,评点的人物众多,评点也不是一个模式。要把这些散见于各处的材料收集起来,整理编辑成书,谈何容易。作者热心收集,悉心品味,把这方面的研究与做好编辑工作结合起来,日积月累,岁月不负有心人,终于出版了《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该书选取了被毛泽东评点的214位人物。该书体例分“毛泽东评点原文”“人物简介”“试析”三个部分。“毛泽东评点原文”主要选自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人物简介”是一篇颇为生动的人物小传,“试析”是对毛泽东的评点进行分析,表达了作者的见解。这三个部分前后贯通,浑然一体,立意高远,融资料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炉。这是一部视角独特、体例新颖、妙趣横生、文质兼备的好书。出版后好评如潮,专家与普通读者皆点赞,一版再版,畅销不衰。笔者读后,加深了对毛泽东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解,真切地感受到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三是从毛泽东如何运用历史经验指导中国革命来研究毛泽东。毛泽东总是善于运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故来启发群众,教育干部,指导革命。毛泽东一生实践中的成功决策,无不借鉴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的伟大,与他善于以史为鉴是分不开的。还需要指出的是,作者研究毛泽东,并不为尊者讳,传统文化对毛泽东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毛泽东的治史亦有失误。总而言之,作者对毛泽东的研究视角独特,深入细致,充满崇敬,实事求是。笔者读后,进一步感受到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还是一位文化巨人,是一位通古今之变、没有史学专著的伟大历史学家。毛泽东是伟人,但不是“圣人”。

总之,《历史学思录——周溯源史学论文选》亮点多多,新见迭出,限于篇幅,只讲了感受较深的几点。联系此前读过的作者的其他几本书,觉得周先生的学术道路、学术风格、治学精神有着鲜明的特色。

忧国忧民,紧跟时代。作者研究的课题既有历史周期律与治国方略、科学发展观等宏观方面的理论问题,也有住房改革、文字改革等与人民群众当前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既研究古代史、近现代史,也研究中共党史;既研究一代伟人毛泽东,也研究历史上有争议乃至反面的重要历史人物。总之,研究的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是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是实践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作者的研究,帮助人们理解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如何实现长治久安、振兴中华。作者不是钻进故纸堆里为研究而研究,总是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与中央保持一致,体现了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导向正确,实事求是。无论是研究史学理论,还是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无论是研究自选课题,还是评论他人史学著作,作者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史实出发,从分析矛盾入手,逐步深入,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当时出现的几种思潮,对于公然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错误观点,对于做“翻案文章”的倾向,作者敢于亮剑,揭去历史虚无主义的面纱。作者强调,责任意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也是当前相当缺乏亟须弘扬的价值观,作者就是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突出体现在人物研究、事件研究、评论他人史学著作方面。

孜孜矻矻,潜心学思。作者1978年报考大学时,改名为周溯源,表明研究史学的志向。将近40年来,他兴趣广泛,文史哲诸多领域广泛涉猎,但始终不忘初心,一直前行,从不停步,着重在史学领域辛勤耕耘。人如其名,文如其名,潜心学思,研究问题必追本溯源,笔耕不辍。作者读了多少书,每天时间怎么安排,无从知晓。我只知道他写的书有:《学与思的足迹》(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学与思的足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学与思的足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学与思的足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历史学思录》(红旗出版社2016年版)等等,形成“学与思”的系列。加上合著、主编、合编的书,共计40多部著作。作为副总主编,编撰的《资政史鉴》就有10卷,多达1600万余字。他写了130多篇书评,被评论的书,少则几万字,多则几百万字。这是多大的工作量,要付出多少辛劳啊。难怪他把书房叫“学思斋”。一年三百六十夜,总是学思斋里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还担任近代史所的党委书记,治所治学双肩挑,实属不易,其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孜孜矻矻,潜心学思,是我最为佩服的一点。

追求“五度”,自成一家。作者提出:“文学追求美度,史学追求深度,哲学追求高度,理论追求力度,创新追求亮度。”追求“五度”,彰显了作者的一贯追求,也体现在这本文选里。作者研究遵循马列主义原理和实事求是原则,并非重复前人研究成果,而是力求从内容到文字创新出彩。内容的创新,笔者仅说了上述七点。文字的出彩比比皆是。善用通俗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善用排比句增强表达效果,善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主旨。《论三大矛盾与科学发展观》一文最后说,要“使绝大多数人过上有价值、有尊严、有幸福的生活,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男士们帅起来,女士们靓起来,所有的人学起来(人人有书读)、住起来(居者有其屋)、立起来(个个有技能)、干起来(普遍有职业)、跑起来(家家有汽车)、游起来(足迹遍天下)、乐起来(笑口常常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充分享受到亲情的温暖,爱情的甜蜜,友情的芬芳……”(第280页)这一串排比句,这诗一般的语言,不是表达了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主题吗?“自成一家”,是作者的书,作者的学术风格和成果告诉我的。

我是2015年10月读《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精华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时知晓作者的,至今未曾谋面,但他在我脑海的印象清晰而深刻:

孜孜矻矻四十年,潜心学思意志坚。

创新出彩求“五度”,自成一家永向前。

【责任编辑 詹歆睿】

汤生根(1947—),男,安徽桐城人,合肥市蜀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猜你喜欢
德治国史学抗战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十八大以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研究综述
新形势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再探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