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飞
品德教学中如何处理矛盾冲突
◎郭新飞
理想与实际、预设与生成、真实与虚假,在课堂教学上往往构成诸多的矛盾冲突。品德课程因其特有的性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因此没有唯一的标准。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元化地处理教学矛盾,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矛盾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言语冲突
“矛盾冲突”一词多出于文学作品和戏剧作品。在这两种载体中,矛盾冲突都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戏剧作品,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越是尖锐突出,就越能使观众体会到人物的喜、怒、哀、乐。
如果我们把品德教学过程中的每堂课看成是一个“戏剧”的话,那么教师就如同一位“导演”,需要把握整个内容的基调和走向;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需要真实地感受世间的真、善、美。
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称为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受学生年龄、阅历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形成的一种矛盾冲突。因为学生了解的知识有限、深入社会的程度不够,所以遇到这些有“深度”的问题时,容易“想当然”。但是,如果教师利用好这种认知冲突,不但能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有所体升,更能让学生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受到心灵的冲击,从而全身心地进入到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情境中来,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有力的一步。
例如:《品德与社会》 (浙教版四上)——《集体的力量大》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长山河图片,简介:太湖流域治理的十项骨干工程之一,是杭嘉湖南排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66.7公里。
师:同学们,这么长的河流竟然是一条人工河,你们觉得人工开挖一条河,需要用什么工具呢?
生:挖土机!
生:打桩机、吊车……
生:汽车运输……
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工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工具来开挖的吧!(出示当年的图片——一把锄头、一个畚箕、一把铲子,没有机械,全靠人工。)
学生惊呼!
师:看到这张图片,你们再猜测一下开挖这条河得用多少人?得挖多久呀?
生:我觉得要2000人,挖10年吧!
生:5000人,挖15年。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数据呢?
生:因为他们都是靠人力这样一点一点去挖,一个人一天才挖多少呀!
生:我觉得没有机器的帮忙,只靠双手,太慢了。
师:嗯,所以你们觉得时间应该不短,那么人数呢?你们有人说2000,有人甚至说20000,为什么呢?
生:因为没有机械,所以我觉得只能靠人多点了。
生:我是猜的,呵呵……
师:那就让我们看看到底用多少人来开创长山河呢?出示答案——30万大军43天创造。
学生再次惊呼!
师:你们为什么惊呼?
生:太不可思议了,怎么会只有短短的43天?
生:是呀,而且有30万人,太多了!
师:为什么有要那么多的人呢?是什么让这些工人能在短短的43天之内开挖完这条河呢?
生:因为人多力量才大。
生:是齐心协力,是团结一心。
……
团结的力量大不大?每个学生都会说大。可是到底有多大?如果直接告知学生“长山河”这样一个事例,那么效果远没有层层递进的交流和体会来得深刻。其实这就如同看电影一样,需要达到一个入“境”入“戏”的效应。
(一)巧设铺垫
教师给学生一个铺垫,让学生缓缓融入这个情境中去。而这个片段中,第一幅“辽阔”的长山河无疑给学生这样一个“境”:河很大、很长,显然开挖肯定费时费力。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思维中,“想当然”地认为开挖就需要大型的机械。但是事实是这样吗?不是!第一个认知冲突让学生惊叹的同时,更多的是让学生产生疑问——仅靠双手,不是要挖很久?
(二)层层递进
教师没有急着做解答,而是让学生去猜。大量的开挖时间再一次填充了学生的认知,2年、10年……可是事实呢?43天!一个让学生几乎无法接受的事实冲击着固有的认知,让他们如同在矛盾冲突的海洋中接受新的认知洗礼,从而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重组。
(三)反差悬殊
反差的运用,首要考虑对比的悬殊性。只有离学生想象的越大,带来的感触和震撼才会越大。学生在理解某些事物时,习惯性地把自己的认知渗透进去。如此片段中两处最大反差的认知,给学生在认识上带来一个极大的转折,从平静到矛盾,再到不可思议,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把这种落差体会到极点。
人物自身在遇到特定的环境和特殊的事,使得自身内心发生强烈的心理波动,一般称内部冲突,也叫情感冲突。人们总习惯于把个人的情感因素附加于看到的人或听到的事,这就自然形成了喜欢、讨厌、开心、愤怒、焦躁等各种特有的情感表现。因此,由于受到认知的限定,学生的情感表现甚至比成人更容易激发,也更容易产生矛盾。
《品德与生活》——《美好的家园》教学片段:
教师展示学生家周边以及家乡美丽风光的照片,如公园里、广场上、小花坛边、小区里……
师:说说看你最喜欢去哪些地方玩?为什么呢?
生:我喜欢去公园里,因为现在正是春天,很多花开了,很美丽。
生:我也是,上个周六我刚刚和妈妈去公园里放风筝呢!
生:我经常去广场那边玩,晚上那里人很多,也很风凉。
师:这两天去过吗?那边空气怎么样?
生:嗯,昨天我们一家人吃过晚饭还在那边散步呢!
生:现在的风吹上来很清凉,也很舒服!
师:是呀,生活在这样的美丽的环境下,我们的心情也变得——
生:开心、愉快!
背景音乐起(优美的钢琴曲),学生交流美好家园下自己美好的故事。
师:同学们,可是我们美丽的家园、美好的环境却在一点一滴地消失着……
出示周边被污染的河,扔得到处都是的塑料袋,排放着浓浓黑烟的烟囱……
师:这样的场景你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在我们家边上不远就有。
生:我们学校前面那条河就是这样的,黑黑的。
师:你喜欢呆在这些地方吗?
生:不喜欢,那儿很臭。
生:也很脏,特别是垃圾堆,有很多的苍蝇、蚊子。
师:看到家园这样被破坏、被污染,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伤心、难过!
师:这样的污染除了带给我们伤心、难过的心情,还带给了我们什么危害?(小组讨论)
背景音乐起(沉重、伤感的音乐)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给身边带来伤害,最终会让人类自食苦。
《美好的家园》一课中有一条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从自身做起,学会保护环境。而导行的前提就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美好的环境多么让人向往,一旦破坏,是多么令人伤心。所以,教师在设计这一个环节时,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情感冲突:首先以学生的情感为主脉络,极力地烘托在美好家园下的美好感受,激起学生内心愉悦的情感;其次以多种“特效”(背景音乐的合理运用)为辅助方式,使得学生在情感上形成一个强烈的冲突区,愉悦与伤心、舒适与痛苦,不断地交集,从而明白珍惜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独特而又彻底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付诸在实际中去。
当双方言语与所要表达的意思发生相抵时,也就行成了言语冲突。课堂教学,很大的舞台是基于言语的交流。而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或者想法并不能代表每一个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个性的学生越来越多,看待问题越来越有见解。所以,我们常会碰到教师的言语与学生表达的言语有着冲突。这些冲突没有绝对的错与对,更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因为,生本课堂就是品德课标中价值观的体现。
(一)关注情感需要,尊重学生
人的喜怒哀乐,没有错对之分。有些孩子喜欢花,有些孩子讨厌花,有些孩子害怕小飞虫,有些孩子乐于观察小飞虫,这都是每个孩子内心情感的需要。教师在引导和交流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因为这本身就是合情合理的情感体现。
(二)关注生活需要,理解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有贫有富,有苦有甜,他们的想法都是基于实际生活上的。比如,在教学《科技是把双刃剑》时,教师讲到白色污染,希望学生能少用或尽量不用塑料,可有的学生家长就是小摊小贩,他们微薄的利润使得他们难于使用环保型塑料袋。这时候,我们是否一定要求学生回家让父母换掉这些塑料袋呢?我想很难。教师要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再去合理地“想方设法”让学生为环保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关注实际需要,允许质疑
质疑是言语冲突中最直接的体现。社会的进步,使得学生越来越会“越权”,质疑教师的回答,质疑书本的教材。比如,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中,讨论计划生育的优越性时,学生就质疑提出来:我觉得计划生育没有优越性可讲,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各种问题,因为现在社会的老龄化程度等等。这样的质疑没有道理吗?显然不是,可以说很有见解性。因为这个学生关注了实际社会的状况,关注了事物发展的另一面,这样言语上的冲突我想越多越好。
(责任编辑:杨宁)
郭新飞,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