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凝聚力

2017-03-11 01:14张瑞敏赵思思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凝聚力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张瑞敏 赵思思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增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凝聚力

张瑞敏 赵思思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增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增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认同是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面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危机,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提供强而有力的价值支撑。

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主流文化,民族凝聚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为深层次的认同,是其文化心态的体现,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一文化系统所产生的归属感,潜藏着对价值观念的选择,以及对社会意识的认可,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内在机制。就“认同”一词而言,最早出现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他把“认同”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感情联系的原初形式。”[2[[3]对特定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民族凝心聚力的基础和关键,缺乏文化为支撑的“认同”是极为不稳定的,难以形成长期的凝聚力。当前,我们仍然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的严重威胁,增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认同,于促进民族凝聚力意义重大。

一、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与关键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她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倒不如说是一个文化实体。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这样写到:“说者曰:‘中国云者,以中外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即以此言,则中华一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同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性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其称中华如故。以是推之,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可决知也。”[4]不难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是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识。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文化早已融为一体,离开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也就名存实亡。

就目前而言,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主要是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形成的“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构成,因此,当前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认同主要包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5]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格局决定了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也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费孝通先生从研究中国民族的现状和历史的实践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他认为“中华民族”这个词指的是中国广阔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全体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虽然他们都被称作“民族”,但所体现的层次不同。[6]如果将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映射在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身上,则不难发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具有着“多元一体”的特征。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产生了一体化和同质化现象,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虽都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却依旧历久弥新。一体文化包含着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构成了一体文化,互不相离,两者处于一种辩证关系之中,一体文化是主体和方向,多元文化是要素和动力。文化具有民族性,无论是“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多元”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本民族成员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情感根源,是本民族成员之间血脉相连的纽带,也是本民族齐心同力、携手奋进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不竭动力。

中华传统文化即“一体”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着各民族文化的共性。“胸怀天下、追求一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文化孕育出的最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宪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众多名人志士的忧患情怀,无不表现着一腔壮伟的爱国主义豪情;在中国历史上,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文天祥逃亡中“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赤子丹心,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英雄事迹不胜枚举,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崇高人格和道德品质,正是靠着这种崇尚气节的爱国主义精神来铸造;屈原曾歌颂保家卫国的士兵“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霍去病也曾豪叹“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王昌龄则赞叹戍边将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都表现出了艰苦卓绝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一部爱国主义的伟大史诗。“从古到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星河中爱国主义熠熠生辉,它是我们民族瑰丽的、最为宝贵的财富。”[7],“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中华文化之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础。孔子弟子有若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老子亦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云:“万物并有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孟子则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而“和”却不等于“同”,和同之辩始于史伯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孔子亦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乃是我国古代的最高价值,和合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对于促进民族融合,增进民族凝聚力以及加强中华文化的同化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滋养出了追求协和统一的宽广胸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思想是贯穿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基所在。商王盘庚的“重我民,不尽刘”,孔子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的“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贾谊的“民者,万世之本,不可斯”,张载的“民吾胞也,物吾与也”,王韬的“民心既得,虽危而亦安;民心既失,虽盛而亦蹶”等民本思想是我国历代政治家们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所谓民安则邦固,这样一种代表着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文化,是凝聚民心共同奋斗的不竭动力。古往今来,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时刻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奋进,并给予各族人民共同的归属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于中华民族而言无疑是一种强大的精神纽带和一股巨大的民族凝聚力量。

作为“多元”文化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讲到:“要向各族人民反复讲,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现在,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有的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有的把本民族文化排除于中华文化之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这些,都是不对的,都不利于我们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都要坚决克服。”“不让一个民族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是不对的,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并不相悖。”[8]因此,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同样应形成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挖掘出凝结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利于民族团结的内容,由此形成的文化认同则意味着各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化包容认可的态度,是极其稳定难以崩塌的内心确信,于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日益形成了唇齿相依、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各少数民族都有着明确的祖国观念和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黎族人民就有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传统文化,诚如他们的民谣中所唱:“山连山来岭连岭,田连田来心连心;古树红藤相牵连,黎苗汉族一家亲。”藏族人民将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作为最高道德准则。633年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奴隶制吐蕃王朝,次年遣使入贡,请婚于唐,641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称唐太宗为“天子”,恪守臣礼,矢志效忠。710年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双方已“和同为一家”。823年吐蕃王赤祖德赞与唐穆宗建立“唐蕃会盟碑”于拉萨大昭寺前。吐蕃200多年间,每代赞普的更替,均向唐廷报封,每代唐皇继位,皆奉表臣服。中国的各少数民族在面对敌人入侵时,也都表现出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17世纪初,当沙俄在我国喀尔喀蒙古辖地,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建立据点时,柯尔克孜族人民多次围攻沙俄侵略者。1607年,厄鲁特蒙古和鞑靼蒙古曾组织5000人的武装,歼灭入侵中国西北边疆的俄军2000多名。[9]由此可见,我国各少数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共同抵御外敌侵略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凝聚着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奋斗。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凝聚力的关键

如果说人们以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代表着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和自信,并以这种体认和自信作为凝聚人民的基本力量之一,那么对当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则代表着对当下中国文化的体认和自信。这种基于当下的文化体认和自信才是当前中国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凝聚力最重要的来源。但是,相对于具备长期文化认同基础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增强对当前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则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促进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占据中心地位、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这种文化建立在国家权力基础上、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反映着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趋向和价值观,它是保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因素,也是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顺利转型、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力量”[10]。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有着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主流文化,其源于意识形态而又高于意识形态,是人们将意识形态所主张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的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本质上就是对文化价值的体认。我国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具有先进性并体现时代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1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来自西方多种“主义”、多种思潮的不断冲击,本应承担起主流文化之责的传统文化,却疲于应对。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虽然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却指导中国人民完成了传统文化想要完成却没有完成的任务。马克思主义作为被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所选择的指导思想,在我们党九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中,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也曾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际上这也正是一种高度文化自觉的深刻体现,是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价值的体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形成于激烈的多元文化竞争之中,并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引导作用,是一种具备高度文化认同和广泛传播力的文化形式。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自觉,我们追求对其认同的过程,就是实现民族凝聚力提升的过程。

二、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认同危机问题凸显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危机一直存在

自近代以来,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一直存在着,其实质是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怀疑。1840年,西方的坚船利炮侵入了中国,中国一批批仁人志士逐渐意识到中国已陷入思想文化保守和科学文化落后的境遇,并在一定程度上将此归罪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于是在寻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上,出现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指责和批判,甚至出现了否定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因其过分肯定西方文化而完全否定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1929年胡适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一文中,正式提出“全盘西化”一词,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百事不如人,应死心塌地的去学习人家。”而1934年陈序经在发表的《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中断言“我们的唯一办法,就是全盘接受西化”,胡适又以“充分世界化”的提法,表示“完全赞同陈序经先生的全盘西化论”;而“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遭到了无情的摧残践踏。而在当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一些发达国家运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向我国输出着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各种文化交织与碰撞中,人们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他国文化进行比较,并不断询问自己应该认同什么样的文化。因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增进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性作用不断降低,更显得势单力薄了。

(二)当代国家主流文化认同危机逐渐显现

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主流文化受到外来文化以及自身不良文化的冲击及挑战,人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度正在逐渐削弱。根据人民论坛杂志的调查显示,35.3%的受调查者对主流文化的态度是“喜欢,心向往之”,但却有45.6%的受调查者“厌恶,有意规避”主流文化,甚至有15.5%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没有主流的概念”,2.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不好说”。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的渗透力日益下降,其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日益减弱,在此次调研中有45.8%的受调查者表示,“主流文化不吸引人,大众只能‘被低俗’”。[12]究其缘由,一方面,在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断加强,西方有些国家不断调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策略,充分利用舆论传播的技术优势,挑起各种事端来对我国施加压力,以加强“价值输出”,面对这样一种强大的文化价值攻势,我国文化必然会受到各种文化价值的渗透,从而引起我国人民对本国主流文化价值的怀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通过调研发现,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被“弱化”、“淡化”现象依旧存在。我们党的一些领导干部,其虽也认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论基础,但同时也认为它确实没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是一种政治宣传的手段;我们的一些学者和高校教师,甚至公开主张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向读者和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还出现了少许人恶意攻击马克思主义,诅咒马克思主义是僵尸,已经不复存在,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甚至叫嚣着要用所谓西方的民主、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他们抨击四项基本原则,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在调研中,只有44.57%的人明确反对“逐步私有化是我国改革的方向”,甚至有42.85%的人赞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走向趋同”。[13]这些错误的社会思潮造成了不少人政治观念的混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出现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城乡二元结构未改变等,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价值取向上的波动,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无济于事,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引发对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当代主流文化的认同危机。同时,党内腐败问题亦是造成主流文化认同危机的重要原因,当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在调研过程中询问“您认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时,76.03%的人认为是“干部腐败问题”。调查中一些人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行政执法队伍中出现的违法违纪事件,特别是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给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对公民道德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部分领导干部一边声势浩大的强调反腐败的重要性,一边利用自己的职权之便大肆敛财。[14]腐败成风必然会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与声誉,甚至影响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基于以上种种,对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危机逐渐显现出来,这必然会导致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下降。

三、增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凝聚力的路径探索

(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曾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5]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基于传统的继续前行,都深深的烙上了文化的印记,只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倘若忽视或否定传统文化,那么这个民族和国家将难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激流勇进。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16]在面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危机时,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用蕴藏在其中利于促进民族凝聚力的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以焕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对于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他说:“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17],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于继承而言,习近平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难免会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和人们认知水平的局限,因而也难免的会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甚至已变成糟粕性的东西。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辩证取舍,坚决不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做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于与时俱进而言,习近平则强调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过去还是在将来,都有着永不褪色、熠熠生辉的价值,我们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相协调,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加大和拓宽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面宣传力度和传播途径,我们可以通过理论研究、学校教育、影视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方式,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我国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我国人民做中国人的自信和底气。同时,我们“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8]不断激活潜藏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的强大生命力,并将其传播出去,使之与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共同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9]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无限的精神力量,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必然成为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二)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美国经济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认为“文化具有的内在价值观能引导民众”。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薪火相传、长流不息,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判断,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倘若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那必将莫衷一是,行无依归,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行。他认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20]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美德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集中体现。面对当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主流文化认同危机,我们更应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并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从而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国家层面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要求,在社会层面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要求,在公民层面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要求。这12个词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出了当前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景,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对于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习近平则指出,一方面我们要将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之中,“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21],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想。另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我们需要创作更多符合时代特质,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文艺作品,去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习近平还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依靠人们的自身养成,以及外界传播,更要用体制机制来保障,“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20]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国家主流文化认同,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培育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必然成为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李克强俞正声讲话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出席会议[N].人民日报,2014-09-20(001).

[2]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2

[3]沈壮海.佟斐主编.吸引力影响力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4]章太炎.《太炎文别录》卷一《中华民国解》

[5]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01).

[6]参见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89,(04):3-21.

[7]张瑞敏.爱国主义六论[M].武汉:人民出版社,2014

[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9]参见李资源.文明的呼唤: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10]许士密.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求实,2002,6:9

[11]辛红.以主流文化自觉培育文化强国自信[J].艺术百家, 2012,7:21

[12]参见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73.6%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J].人民论坛,2010(24)

[13][14]参见程恩富.郑一明.冯颜利等.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2)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9-25(002).

[17]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002).

[18]张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人民日报,2013-09-27(001).

[19]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新华社每日电讯,2014年2月25日

[20]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01).

[2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5-10-15(002).

责任编校:饶敏

To Promote National Cohesion by Improving Identification with Chinese Mainstream Culture

ZHANG Rui-min ZHAO Si-si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Hubei,430074,China)

To promote Chinese national cohesion,it is the important basis to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goo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f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nature.While the key is to improve identification with Chinese temporary mainstream culture with Marxism as the guideline.Faced with the crises of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we have to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goo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natured with pluralistic integration.At the same time,we have to advoc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ic core values.Resorting to the strong appeal and attrac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we hope to provide a strong supportingvalues in buildingChinese national cohesion.

culture identification;traditional culture;mainstreamculture;national cohesion.

G122

A

2095-7955(2017)02-0079-06

2017-03-30

张瑞敏(1965—),女,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赵思思(1990—),女,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凝聚力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