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孟子“仁”的比较

2017-03-11 04:18秦小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仁政孟子论语

秦小丹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1 孔子《论语》中的“仁”

1.1 《论语》提出“仁”的背景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孔子生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孔子继承周公之「礼」,创造性地补充之以「仁」,正是对于这个时代精神的回应。他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孔子去世后,孔子的弟子和孔子弟子的再传弟子把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并整理,形成了儒家经典文本——《论语》。

1.2 《论语》中“仁”的意义

《论语》中讲“仁”比较出名的语句有:“人而不仁,如礼何?”(3.3)“仁者先难后获,可谓仁。 ”(6.22)“克己复礼为仁。 ”(12.1)“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慧)于天下为仁。 ”(17.6)“人而不仁,如礼何”(3.3)仁,是心之德,敬而将之以仪文,叫做礼。孔子说“仁之在人,乃本心之全德,人能全此心德,使心里常是恭敬,则行出来的仪文便都是礼。”是礼不虚行,必仁人而后可行也。人而不仁,则其心放逸而不能敬,礼之本先失了。

“仁者先难后获,可谓仁。”(6.22)孔子“所谓仁者,存心之公而已。盖为人之道,本是难尽,若为之而有所得,虽功效相因,礼之自然,然不可有心以欲期之也。有心以期之,则涉于私矣。今惟先其事之所难,凡身心之所切,性分之所关者,只管上紧去做。至于后来的效验,则惟俟其自至而已,却不去计较,而有意义以期必之也。这是他心有定守,故能纯乎正谊明德之公,而绝无计功谋利之念,岂不可谓之仁乎”按夫子此言,虽是分言仁智,其实只是一理,盖媚神之念,即是望效之心。先难之功,既是务民之义,人能用力于人道之所难,而祸福得失,皆置之于不计,则仁智之道,兼体而不遗矣。此又学者之所当知。

“克己复礼为仁。 ”(12.1)张居正认为:仁,是本心之全德。昔孔门之学,以求仁为要,故颜渊问:“如何可以为仁?”孔子教之曰:“仁,心德也。心德在人,本无不具,就中件件都有个天理当然之则。所谓礼也,人惟累于己私,不能自克,把这礼丧失了,故流于不仁耳。为仁者,必须从心上做功夫,但有一些己私,便都着力克去,务使一私不存,而念念事事,依旧复还乎天理当然之则,则本心之德全,而仁不外是矣。”盖所谓人心惟危,即是己也;所谓道心惟微,既是礼也;所谓精一执中,既是克复为仁之功,初无二理也。然则欲纯全乎尧舜之仁者,可不服膺于孔子之训哉!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慧)于天下为仁。”(17.6)孔子教之:“仁道虽大,不外于心。心德之要,凡有五件。若能于此五者,体验扩充于身心之间,推行运用于天下之大,则其心公平,其理周遍,天德全而仁在是矣。”

在孔子的《论语》中“仁”有时候指的是全德,全德则是恭敬、宽容、信实、勤敏、惠爱;有时候也包含了忠、孝、慈、直,也可以说孔子的“仁”是以孝悌为基础,忠孝并重,在外事君,在内事父的双向纬度中力图忠孝两全,“仁”的最高境界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世中所说的“三纲五常”也是对“仁”的解释。这些也都是孔子对于个人修养、自身修养方面的要求或者说是君子的做法。孔子也利用“德,全德,仁”对人进行了划分,和当时依据个人出身、阶级划分君子有所不同。孔子的“君子”是可以通过自己对与学问的探究、自己对自己的克制最终达到“君子”的要求。也说明了“修德”是“成仁”的关键,最后这全德也成为后世人的行为准则和行动纲领。

2 孟子《孟子》中的“仁”

2.1 孟子“仁”的背景基础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混乱的时期之一,也是思想最解放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孟子继承和发扬了春秋末年的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使其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和系统,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宗师,他的学说影响了中国后世的文化思想,后人称他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他也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和他的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2.2 孟子“仁政”的形成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仁政”是在孔子“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来的,“仁政”思想给与了“仁”思想更加丰富的内涵,从而使得儒家“仁”思想更加的丰富,加强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于现实的影响加大。孟子的思想从“仁”出发,将“仁”的思想扩充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是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仁”的体现。孟子将“仁”的思想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为“仁”思想在社会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孟子依据“性善论”提出了“仁政”思想。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人的善恶出于习而不是出于性。在此基础之上,孟子提出了 “性善论”。每个人一出生,他就有向善的思想。“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中的“性善论”不是强调人的先天的善,而是在于强调人向善的本能,就像是水向下流一样,这是一种向善、向下的本能。提出了人在后天的自我修养中分辨善恶。通过“人性向善”的论述,进而提出了“仁政”这一思想,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将“仁政”作为“性善论”的一个最终目的,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社会与人的和谐相处。

在政治上孟子提出了 “以人为本”、“民贵君轻”等思想。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民贵君轻”这一思想的提出,在当时社会是非常大胆的,从人民群众出发,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君主为人民的欢乐而欢乐,为人民百姓的担忧而担忧,那么人民群众也会为君主的快乐而快乐、为君主的担忧而担忧。从孟子提出“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等思想之后,在后世中大多数的君主和改革者都会根据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民为本”的思想,确立自己朝代的政治条例。孟子认为通过教化人民、让人民知道、学习了解“仁政”思想。如“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也。”(《孟子》)就好像人民在乎的无外乎饱暖、穿衣、住宿等生活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通过教导人民,用正确的思想或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孟子通过这三点来实施“仁政”:首先要效法先王的王道统治,像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样的君主是如何治理天下的,学习他们通过“仁”来治理社会的方法,这样就能把“仁政”的思想在天下社会实施;其次在有“仁”心后,施行“仁政”。“人有不忍之心”之后,才有了“不忍人之政”,君王通过施行“仁政”来治理天下。“仁政”就是指通过颁行的政策使国家能够安居、使人民百姓能够安乐,这也可以称为王道,而要实行王道,就要尊重贤能;使有德者、有才者能够有施展才华的平台。最后应该培养君主的德行,主张“有德者执政”,这是施行“仁政”的前提条件之一。君主应该“以人为主”,施行对人民群众有利的政策,同情人民群众的困难,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使人民过上安乐的日子为施政的目的。

3 两者之间的异同

3.1 孔子与孟子“仁”的相同点

孔子与孟子的“仁”中也有相同的地方:第一都是追求仁义道德而淡漠物质利益,“仁”是儒家学者终身追求的目的,通过人的爱心和善心肯定了人自身价值;第二对“仁”的解释都是仁爱、爱人,用爱处理人际关系。强调了人处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三都主张推行仁政反对霸权。通过礼乐制度约束人民行为,提高人民自身修养。

3.2 孔子与孟子“仁”的不同点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代表了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孔子论述了“仁”的思想,强调的是个人的修养,孟子在孔子“仁”思想的前提下提出了“仁政”,将“仁”扩充到了政治上;孔子重注个人如果做到“仁”,而孟子则是在个人做到“仁”之后,如何将“仁”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君王通过“仁政”的实施,可以达到社会“大同”。孟子完善了孔子“仁”的思想,将“仁”思想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孟子的“仁”不仅仅涉及到政治方面,还包括了人文、自然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孟子“仁政”思想和孟子的学说在整个儒学史上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作用,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完成自己的思想;后世将孟子与孔子的学说结合之后,最终形成了中国儒学思想发展的基础。

3.3 “仁”的本质来源

孔子的“仁”,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在自觉的基础上还有了教化的功能。孟子的“性善说”,就体现了孔子的“仁”。孔子的“仁”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解释“道德价值根源”这一问题。所以,孟子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孟子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而这种自觉性这表现在“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这“四端之心”。“四端之心”更是说明了“道德价值的自觉”是生来就有的。这也补充了孔子“仁”思想的不足。孟子更是把尧、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人,看作是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之后,儒家的道统观念和儒家思想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3.4 “仁”的侧重点不同

孔子更加重视“仁”在自身修养的重要作用,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则强调的是“仁”在政治、社会中能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仁”的等级和家庭伦理方面:“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正如《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

4 “仁”对于现当代人的作用

在现今社会中,人更加重视自我价值。如果现代人能够理解孔子“仁”思想和孟子“人性本善”,注意个人的道德修行,发挥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的,那么人就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能处理得很好,达到和谐。每个人都能理解“仁”,并将“仁”付诸于实践,社会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问题,像“老人倒地不敢扶”“社会诈骗”“孤寡老人乞讨”等等一些问题,都会得到改善。每个人做到“仁”,家庭会更加的和睦,人际关系会得到改善,社会风气也会变得更好,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的和谐。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不论是孔子讲“仁”的全德还是“仁”忠孝又或是“仁”的忠、孝、慈、直等品质,只要我们能做到每日自省,坚持与人为善,达到“仁”的品质。又或者是孟子讲“仁政”之前的“性善”,都是说做人做事都要有“仁”。将“仁”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那么世界也就充满了爱,爱人、爱己。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5]任俊华,赵清文.大学·中庸·孟子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6]魏义霞.仁——在孔子与孟子之间[J].社会科学战线,2005(2):96-97.

猜你喜欢
仁政孟子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磨刀不误砍柴工
孟子说仁德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