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明
(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河北 廊坊 065000)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一线技术人才,专业性很强,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及扎实的专业理论,对从业人员的体能素质也有特别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紧扣其未来从事的职业劳动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及心理训练,使学生获得适应其职业的身心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及心理基础,这样毕业以后才能很快地适应其职业岗位要求,才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及挫折。体育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应该得到各类职业院校的重视,但现实是,职业教育体育教学没有按职业教育的特点去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职业学校应要重视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使其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现如今的在校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没怎么吃过苦,加之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阶段学校只重视文化课成绩,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置之不理,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一旦进行强度较大的体育训练便会显得力不从心,学习效果极差,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学习就面临更大困境。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刚入学的学生进行过连续几年的体能测试,测试结果不容乐观,肺活量不及格率达60%,50米跑不及格率55%,坐位体前屈不及格率36%,立定跳远(男生)不及格率28%,引体向上(男生)不及格率68%,1分钟仰卧起坐(女生)不及格率30%,1000米跑(男生)不及格率48%,800米跑(女生)不及格率50%,某项测试结果为优者少之又少。
国内的大学,特别是职业院校对体育课的重视不够,觉得体育对学生就业没什么作用,对职业能力的提高更没什么帮助,以致对体育课不重视,对体育课所需的场地及设备投入不足,对体育课师资建设滞后。这种氛围导致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体育课程没有学习兴趣,觉得体育课无用,对其就业及工作起不到一点作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课及实践课学习上,对体育课却毫不关心。通过对河北省几所高职院校的走访,其中包括两所中职学校,其球类场地建设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也有待提高。这几所院校都有已建的篮球场地,但是数量不足;排球、羽毛球、网球场地更少,甚至有些都没有这些场地。
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不科学,教学教法单一枯燥,内容乏味无趣,学生的参与意识弱,教学效果不佳。再有,职业院校体育课教师没有认真思考过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教学没有按学生职业特点去调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能锻炼,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体育教学。这种心态下的教学怎么能有好的效果,学生如何能克服困境,积极参与,提升学习效果。体育教学是较为复杂的工作,因为其室外开放性的特点,很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影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尤为重要。但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知网)查阅有关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文献,却发现针对此类研究的学术论文比较少。因此,职业院校体育工作者应该研究摸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此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成功就业需要过硬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但依然有一部分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因身体素质原因找不到工作,或在工作岗位中出现各种问题,如经常生病请假。职业院校学生为一线技术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特征明显,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工作时间、工作强度等方面远远长于、高于普通大学生,他们患职业病的机率更大,且病情更加严重。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学生需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及防治职业病的基本知识。因此,高职体育教学作为有效提高高职生身体素质的教学活动,利于他们今后进行自我保健,预防各种职业病。只有身体好了,才有可能在未来的职业路上有所作为。
目前职业院校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院校教学模式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有些是中学体育的延续,达不到职业院校体育课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意识以及为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的目的。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及体育人文科学和有关运动健康知识的传授,致使学生缺乏对体育课的兴趣,更无从谈起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为此应该对高职院校体育课进行改革,提高其有效性,发挥其应有的培养学生职业身心素质的作用。
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制造业,力图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大量的优秀的技术工人,而这个责任自然而然地落在职业教育的肩上。而优秀产业工人除了拥有过硬的理论与技术技能素质外,也必须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如此才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我国制造业的腾飞才有保障。所以体育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应该有针对性地施教,提高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为制造业输入优秀的人才。
职业院校学生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属于技术类,为此要求从业者有顽强的意志和不怕失败的精神,才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锻炼的过程中,要保证在学生可以承受范围内让他们坚持完成某一项活动,或完全掌握某一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若掌握不好鼓励学生一遍一遍去做,直到学会为止。可利用节假日组织远足、游泳、自行车、越野跑等活动,引导学生战胜运动过程中的苦和累及惰性等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让学生在体育练习中得到意志的锤炼,培养其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行各业一线技术人员,所以职业学校不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更应该针对学生岗位情况进行体育教育。职业院校的学生专业性很强,各专业特点差异较大,分类很多,有计算机通信类、电子工程类、水利类,公路、建筑类,焊工类,环艺陶艺、服装设计类,金融、会计类等等。学生今后将从事与这些专业相关的职业,每一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体能都有特定的要求。为此,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应增加与未来职业相适应的特色体育知识和内容,使学生适应就业所需的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并为将来在各个劳动岗位上做出成绩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1.未来从事银行、财会、设计等工作的学生,其工作特点是长期伏案工作,属于脑力活动,身体活动范围较小。这类工作因为长期处在静止状态,大脑容易疲劳,颈椎、腰椎易出现问题,眼睛及心脑血管容易患病。因此,对从事此类工作的学生,老师应引导他们坚持慢跑、健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也让他们多做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力量锻炼。
2.营销员、护士、纺织技术人员等工作需要来回走动,属于简单而轻的体力活动,但时间较长,对下肢的负担较重,容易对膝盖、踝关节等造成损伤。对此类学生应引导其注意腿部肌肉力量锻炼,多做慢跑、蹲起、跳绳等运动项目。
3.还有一些户外作业的工种,如从事潜水、矿井、电焊、水电、农林相关工作的学生,其劳动形式与特点是劳动强度大,身体各个肌肉组织都参与,并且工作条件艰苦,关节及肌肉容易损伤。对此类学生应引导他们多做器械锻炼,锻炼全身肌肉力量,辅以协调性肌肉力量的锻炼。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如果不懂得自我保健,很容易患上职业病,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具有的对身体的伤害因素,进行自我防护及自我锻炼,保证身体健康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作为走上工作岗位前最后学习阶段的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育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职业保健方面的知识,以利于学生今后进行自我保健、预防可能的职业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传授各种职业病的预防和劳动防护措施,预防各种职业病及常见劳动伤害简易处理知识,如触电、摔伤、烧伤、溺水等工伤事故现场的简单紧急的处理方法。传授寒冷的冬季、酷热的夏天户外作业防护以及怎样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如面色、脉搏、汗量、体重、食欲等变化来进行自我身体状况的检查,并做出相应调整的健康知识。为了学生今后利用工作间隙进行体育锻炼,消除疲劳,恢复体能,应教学生健身操、眼保健操、传统的养生功等体育养身保健方法。
[1]吴道斌.高职院校体育课应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接”[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2):38-40.
[2]吴宝全.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3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