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田田,徐爱莲
(宿迁市第三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新入院的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态走入精神科,多半是掺杂着对精神卫生机构种种可怕的想象;或是无奈、紧张、戒备心强。通常在新的陌生环境中,大多数患者会表现不安,我们在与患者接触和交谈时,语言亲切、大方并了解患者基本资料,评估其自身的风险因素;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床位医生、责任护士、治疗方案、病区环境等;尊重并保护患者隐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患者安心住院。
患者住院期间表现各异,护士应本着尊重人格的原则,注重其每位患者感兴趣的护体,启发并引导患者[1]。要因人而异、灵活的确定沟通方式。如长期服药的患者,加之部分年纪较大,合并器质性疾病占很大比例,常表现高血压、糖尿病等,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劳逸结合,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2]。
发现冲动、暴力行为的征兆时,应特别注意沟通技巧。对自知力缺乏,不安心住院的患者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严格杜绝对患者有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多加解释,劝说无效时,要适当的顺从,避开患者的情绪高峰;同时注意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对突然发生暴力行为,要沉着冷静地处理,必要时遵医嘱进行保护性约束,待患者情绪平稳时,做好与患者的沟通,让其讲述冲动的原因,并进行适当的反馈,表示理解,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冲动、暴力行为的发生,保障其自身安全。
在与其谈话、交流时,不因荒谬的思维而随便打断患者说话,更不能与之强辩对错或指出其病态,要认真倾听,给予同情与安慰,可以使用沉默或仔细倾听等基本沟通技巧,与患者互动并建立起信任的护患关系,以达到缓解和消除症状的目的。
护士可以用简单的语句、陪伴患者的方式来表达对其关心,逐渐引导患者对外界事物的关注,了解其喜好,鼓励其参加团体活动;以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自信心,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应激能力。
由于精神病患者病程长,容易复发,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给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种种原因使家属对其疾病的康复失去信心,因此与家属沟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护士要根据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慰和疏导,取得相互尊重与信任,减轻对住院患者的担忧和焦虑,协助并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
与患者及家属出院的沟通,时预防疾病复发及意外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要向家属讲解监督患者服药的重要性,定期带患者复查,指导并宣教有关疾病的知识,如有情绪不稳,拒绝服药,失眠障碍等现象的出现,要及时带患者到医院就诊。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顺利实现护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沟通能力度每位护士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大部分患者自知力缺乏,依从性差,护士要恰当的使用沟通技巧与其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1] 江开达,于 欣.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5.
[2] 孔德凤.精神科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0):20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年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