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的英译研究

2017-03-10 23:22陆志国
外国语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梁祝英译译文

陆志国

(河南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博士后流动站,河南 开封 475001;洛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的英译研究

陆志国

(河南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博士后流动站,河南 开封 475001;洛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介绍与译文之间存在不对应现象,但不能将之简单地归为翻译质量问题。本研究主要以贝克的叙事学框架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源文本和译文的叙事框架、翻译策略以及框架所涉及的价值观念、思维体系及话语权力,指出官方的主流话语、译者及其机构的价值取向、译者的立场意图等影响着非遗产品叙事框架的建立与重构;译文和源文本由此也形成互为阐释的空间,客观上促进了非遗文本的接受和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框架理论;蒙娜·贝克;翻译策略

0 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面临破坏和消亡的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译文的质量、呈现和传播方式理应受到更多关注,它们决定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生存空间。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重视不够,目前仅出版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等为数不多的汉英对照本;一些重要的文化网站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语简介,但相应的英译并不多见,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对外传播。同时,以非遗为主题的翻译研究虽屡见纸端,如陈芳蓉(2011)、董博(2012)、倪铭辉(2012)、许敏(2016)等学者对非遗某一专项的英译情况进行了分析。然而,总体来看,现有研究成果在内容、对象及方法的选取上仍显固化和单一,有待理论视角上的创新和深度、广度上的探讨。以框架理论(本文主要指翻译叙事学)为视角,对非遗英译的文本建构进行描述与分析,进而拓宽非遗翻译研究的路径。

1 非遗的源语文本框架构建

一般认为,框架的概念最早源自于贝特森(Bateson, 1955),在他看来,框架是一个限定的、阐释性的语境;后来高夫曼(Goffman, 1974)将此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框架被解释为“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张洪忠,2001:89),即采取何种方式对情景进行定义;吉特林进一步将框架看成是意义的生产和筛选手段,认为框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认知、解释和陈述框式,也是选择、强调和排除的稳定不变的范式,符号的处理者通过框架来组织话语”(Gitlin,1980:7)。恩特曼(Entaman,1993:53-56)则聚焦框架的“选择”与“凸显”作用,即把认为需要的那些部分遴选出来,在叙事过程中进行特别处理,由此达到意义阐释、道德评估、归因推论等目的。简要来说,框架可被看作是对一组事件的认识、理解和表达方式,从本质上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

在翻译学界,蒙娜·贝克(Mona Baker)较早将框架理论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构成其翻译叙事学的理论工具。她将翻译本身视为一种框架设定,认为翻译以多种方式起到了阐释框架的作用,并论述了翻译时处理源语文本叙事方式的4种主要策略:时空框架设定(temporal and spatial framing)、文本素材的选择挪用(selective appropriation of textual material)、标签框架设定(framing by labeling) 和参与者重新定位(repositioning of participants)等(Baker,2006:112-139),这些策略对于认识翻译(包括非遗翻译)的再叙事本质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从贝克框架理论的相关论述和应用来看, 其倾向于将源语或源语语境中的事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进而通过文本对比来审视译文的选择、凸显或建构功能。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源语文本并非单一,源语事件的描述也呈现不同。关于这一点,贝克也曾指出,一组事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框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立场的叙事,其结果对于冲突各方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常常导致“框架的模糊性”(Baker,107)。这既可解读为译文构建出多种不同的框架,也可理解为源文框架本身就呈现多样性。就非遗而言,其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形式,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和口口相传的传统,并且由于框架建构的不同,某一种具体形式的内容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呈现,如非遗民间文学类别中的梁祝传说,在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都有不同的版本,其情节、内容经历了不断诠释的过程(Idema, 2012:25-46),其主题亦逐渐演化为“爱情悲剧”和 “反封建”两种突出的框定方式。然而各个版本依据的源本究竟为何?或者说哪个版本更接近原本?其最初表达的诉求或主题是什么?学界仍是众说纷纭。因此,要从框架理论来研究非遗的英译,首先还应审视其源文本甚至原文本,看源文本构成了怎样的框架,以及怎样看待如今建构起来的不同框架。然后,才能对照译本的框架,阐释译文的“选择”与“凸显”等作用。

高夫曼认为,框架的模糊性是“由于对某一情景定义不同而产生的某种不确定性”(Goffman,1974:302)。那么,谁来定义和如何定义就成为分析的关键。就非遗作品而言,尤其是省级和国家级的非遗作品,以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重要目标,而若想入选世遗名录,就必须基于西方的学术理念来撰写文本,并按照西方文化分类方式和程序进行申报。按照联合国科教科文组织的规定,申报非遗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艺术价值,处于濒危的状况,有完整的保护计划。从此种意义上说,申报文本一般应包含这方面的内容,才有资格跨过非遗申请的门槛,由此才可能产生非遗的经典效应。

框架的构成往往受权力、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非遗文本的选择过程被看作是一个建构意义及表述意义的非中性过程。这一过程中,一些内容得以凸显而被频繁地提及,某些意义就此固定下来,逐渐产生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体系;而另一些内容则可能被排除在话语之外,最终从意义体系中消失。譬如,当梁祝传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已预示着一个最具权威的文本框架的当然形成。尽管舆论一再宣称该文本是对历史典籍、戏曲资料等的归纳和概括,从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地方传说的性质,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同,这个非遗文本才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或“正典”。毋庸置疑,成为非遗的梁祝传说,同其他非遗作品一样,要经过框架塑型及如何阐释的过程。

仍以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梁祝传说为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一些文化网站和双语纸质出版物对梁祝传说的介绍不尽相同。例如,《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英对照版)中的梁祝传说只是重新概述了凄美的爱情故事,并配上丰富的插图以及对一些文化负载词的注释,开头这样写道:在中国有一个流传了千年的美丽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相知相恋的故事。他们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一直广为流传,这就是梁祝传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组,2011:8)。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则简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知相恋的过程,强调起源在浙江上虞市,并归纳梁祝传说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应该说,这两处介绍都表明了梁祝传说的艺术价值,但其内容描述与非遗申报文本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中国文化产业艺术网等网站对非遗名录上的梁祝传说的介绍主要叙述了梁祝传说的传承价值和意义,也提及了保护的紧迫性,基本符合非遗申报的要求,使其成为早期申报书的正式文本。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网等网站给出的介绍性文字与其大致相同,只不过删去了部分文字,却由此表述得更为客观和凝练,并最终获得官方认可,从而代替早期文本,成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介绍性文本。

简要来说,现存的这些文本框架构成了一个网络化的存在,也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梁祝文化体系。然而,尽管不同的框架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但因其都冠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下,有些文本介绍,在某种程度上说,还不能完全称之为非遗的介绍文本,这就必然使读者对非遗产品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反差,也肯定会影响到非遗的流传与推广。

2 非遗译文的策略透视和框架呈现

贝克将冲突、抵抗、颠覆等因素纳入翻译研究,从处于张力的语境中考察翻译,指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再叙事。根据贝克的论述,原文的叙事框架与译文的再叙事框架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同一文本的翻译,译者可以基于不同的叙事框架将其转化为不同的甚至是立场完全相悖的再叙事文本,而当源语文本(如非遗产品的汉语简介)以不同的叙事框架呈现时,其相应或相关的英文文本肯定会有差异。

针对梁祝传说的翻译,本研究调查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网、复旦大学网络孔子学院网站、对外汉语学习网、杭州旅游局网站、中国日报英文网等来源,发现只有复旦大学网络孔子学院网站和对外汉语学习网严格对照非遗申报书的简介逐段逐行翻译,而其他相关书籍或网站上的英文都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框架。例如,中国日报英文网的梁祝传说按照非遗申报书的格式,依次注明时间、类型、地区和编号,但缺少了申报单位;在内容简介部分也不同于汉语文本,其先是添加了梁祝传说的故事梗概,只有最后3段才依据非遗申报书的汉语文本进行了翻译:

(1)For thousand of years, its theme of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admiration of love and appreciation of life has moved people’s hearts. The devious plot, vivid characters and ingenious storyline have made it a classic for many Chinese. The Butterfly Lovers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The Butterfly Lovers originated in the Jin Dynasty about 1,600 years ago, and mainly spread through Ningbo, Shangyu, Hangzhou,Yixing, Jining, Runan and other cities. Through time it has been enriched, and people even built gravestones and temples for the couple. This story, the most influential folk tale in China, is also known in Korea, Vietnam, Burma, Japan, Singapore and Indonesia.

All kinds of literary works, like the Yue Opera, violin concertos and films have drawn inspiration from the story of the Butterfly Lovers.

通过与前面汉语文本相应段落的对照发现,英译文有好几处地方存在信息缺失。譬如,原文第一段中“梁祝传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等句子漏译;第二段中“并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其影响之大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实属罕见”等语句也没有对应的英文;第三段中一部分漏译,一部分改译;第四段谈及遗产保护的内容则在译文中完全消失。

若将那些带有梁祝传说故事内容但源语框架不尽相同的英文版本(如杭州旅游局网站、中国日报英文网)逐一比对,会发现其故事情节的叙述基本相似,都包括杭州求学—求婚不成—墓前殉情—化蝶双飞等场景,但在细节叙事方面却有较大不同。如在中国日报英文网版本中,添加了一段解释“君子”的语句:

(2)From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the notion of “Junzi” (gentleman) is a well-exemplified ideal in Chinese history and its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well expounded upon by Confucian scholars. Basically, this implies the highest integrity, morality and demeanor, coupled with well-refined abilities and skills both in martial arts and academia—-the kind of relationship that Zhu and Liang had achieved.

这段话与前后句子衔接并不紧密,逻辑关系较为松散。前句是说祝英台和梁山伯成了学业上的知己,而后句则直接陈述祝英台弃学回家,译者在此不惜笔墨阐述,应该是出于传递文化信息的需要。同样,杭州旅游局网站的版本也有几处补充说明,例如,在提及祝英台渴望上学时,译文增加了解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句子(见画线部分):

(3)During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317-420), in Shangyu, Shaoxing City (绍兴市上虞), there was a girl named Zhu Yingtai who were eager to go to school (In ancient China, there was an old saying: Women without knowledge are virtuous. Decent girls were forbidden to go outside, let alone go to school).

阐释性话语的添加有助于英文读者了解一些背景知识,但却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文本的叙事,造成上下文的连贯不畅。至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版本,添加信息更多,每页的边角都有英文注释,并特意强调了祝英台和梁山伯“十八相送”的情节,充分体现出“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的框架特点。按照贝克的说法,译文通过副文本(包括引言、序、脚注、词汇表等)进行了重新定位,从而重构了叙事内容。这种副文本的作用,詹姆斯(Andre, 2006)在其汉学研究中有过论述。他指出19世纪汉学翻译的一个特征是,译者会注明汉语原文所述和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歧义,也就是质疑原文叙事的真实性,从而积极参与了殖民叙事的建构,为文本和话语之间搭建起认知的途径。再者,同样叙述祝英台墓前殉情,一些英文版本也有不同:有的版本描述的是迎亲队伍被大风吹停,祝英台下轿“祈求坟墓张开”(“begged for the grave to open up”,杭州旅游局网站版本);有的则描绘为雷雨中“坟墓自动裂开”(“the tomb spit and opened a big fissure”,《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版本),等等。

通过对梁祝传说现存译文的调查与分析,发现译者较多采用了增译、转译和改译等手法,使译文与原文呈现叙事上的不同。以贝克的叙事学框架理论视之,译文采取的策略主要包括文本素材的选择挪用例(1)、人物事件的再定位例(3)和标签结构(例(2)与例(3)等。这些策略使译文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框架。

3 非遗译本框架的建构空间与译者意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刊登的非遗文本(如梁祝传说)具有权威性和认可度,但相关的英文版本仍然通过压缩、删减、重组等手段,采取“文本素材的选择挪用”等策略,建构了新的叙事框架。针对此类现象,贝克提出了“建构空间”的概念。她指出,在所有交互活动中(也包括翻译行为),不同的参与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交互活动,对当前事件和其他参与者持有不同的立场,所有这些可能性的叠加,就构成了所谓的建构空间(Baker, 109)。建构空间具有一定的规则,可能是明确成文的,也可能是隐形默认的,但不论如何,译者的行为都会“受到建构空间的一定限制”,译者从其所处的建构空间来“审视他们的语言行为”,同时,建构空间还“划定了译者话语媒介的界限”(Baker, 110)。然而,译者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建构空间进行弱化,从而实现对叙事的重新建构。

以中国日报英文网的梁祝传说英译为例,译文对梁祝传说汉语文本的框架进行了重构,其结构由“故事梗概的英语叙述”加上“汉语文本框架的英译”构成,亦即先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大意,再提及其起源、传播和影响;对句子进行删减、重组,等等。这样既保留了源语的部分框架特点,又体现出译文框架的不同。其实,这样的译文框架在中国日报英文网的其他非遗作品英译上也屡有呈现,如同属民间文学非遗名录的《白蛇传传说》(ThelegendoftheWhiteSnake),其汉语介绍的开头和结尾是这样的:

浙江省杭州市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传统习俗,使白蛇传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

白蛇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间文艺的宝库。它故事奇崛,人物生动丰满,其中的白娘子是中国艺术长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形象。传说所反映出的南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及民族深层心理,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白蛇传中的民风民俗内容也极其丰富,对了解江南的风土人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对于这一传说主要的发生地杭州而言,白蛇传与断桥、雷峰塔及西湖等自然和文化景观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使杭州和西湖都具有了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其相对应段落的英文如下:

The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 is based on an ancient legend about a white snake that turns itself into a beautiful woman and marries a mortal. The abbot of a Buddhist monastery Fa Hai exposes her and defeats her, splitting the married couple apart. There are, however, many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tory, both in older dramas and in the various regional styles

The social thought, value and beliefs represented in the tale of the White Snake have helped further the study of southeast Chinese culture. The many ancient traditions, which are described in the tale, make it one of the richest oral heritages in China.

不难看出,白蛇传传说的英译采取了与梁祝传说相同的叙事框架:故事简介在前,经过改译、编译的段落在后。显现了翻译的再叙事功能和建构作用。这也说明,此类的叙事框架成为中国日报英文网认可并普遍采用的模式。

作为亚洲最大的英语新闻网站,中国日报英文网被看作中国最权威的网络媒体之一,也是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主要信息来源。忠实地去传递源语文化信息或者源语文化事件是其权威性的体现,但从非遗的英译现状和译者采取的“文本素材的选择挪用”等策略来看,其对文本的“选择”和“凸显”却偏离了源语框架。那么,译者借此要达到怎样的意图呢?

马文丽(2010)调查了《中国日报》英文版的话语特征,指出《中国日报》及其网站在早期的对外宣传中亦步亦趋,行文较为呆板,说教内容多,没有充分考虑到中西方受众的不同期待视野,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尽管我国英文报纸及相关媒体网站的任务是对外宣传,但受众对象接触报纸与网站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接受宣传,而是寻求其可读性,这就要求英文网站应致力于对可读性的追求,淡化形式僵硬的说教,尽可能地提高受众的信任度和接受度。黄友义谈文化外宣时指出:“最好的外宣翻译不是按中文逐字逐句地机械地把中文转换为外文,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文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有时要删减,有时要增加背景内容,有时要将原话直译,有时必须使用间接引语。”(黄友义,2004:27)反观非遗名录上的汉语介绍性文本,虽然语句结构严谨,但文本的信息量、文化背景和可读性均显不足。这也是为何译者要在结构、内容和词句使用上进行变动,以实现对框架空间的重新建构。

另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中国日报英文网等文本资源对梁祝传说故事的添加与叙述,亦可看成是围绕非遗名录文本的一种隐形叙事。譬如,梁祝传说非遗名录的汉语介绍上有这样一句:“由此而形成的求学、婚恋的独特风尚,构成了庞大的梁祝文化系统”,而“求学、婚恋”作为隐性信息在译文中得到较多的阐述,如译文中添加了故事内容,包括对“君子”“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解释。既增加了文化信息,又彰显处源文框架的隐形叙事。若从这一角度来看框架的不同呈现,更能体会到非遗文本的丰富性和互补性。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性文本及其英译文的不对应情况,有其存在的深层理据,不能笼统地视之为翻译质量问题。以框架理论为视角,较为深入地去研究文本叙事框架的变化及内在机制,就会发现框架的背后隐藏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体系及话语权力。官方的主流话语、叙事者及其机构的价值取向、叙事者的立场意图无不影响着叙事框架的建立与重构。叙事框架所处的建构空间,决定了叙事者话语的界限与越界尺度。而正是多种叙事框架的存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及其英译构成了互为阐释的空间,客观上促进了读者对非遗文本的接受和非遗产品的对外传播。

Baker, Mona. 2006.TranslationandConflict—ANarrativeAccount[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ateson,George. 1955. 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J].PsychiatricResearchReports(2): 39-51.

Gitlin, Todd. 1980.TheWholeWorldisWatching:MassMediainthemaking&UnmakingoftheNewLeft[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ffman, Erving. 1974.FrameAnalysis:AnEssayontheOrganizationofExperience[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dema, Wilt. 2012. Old Tales for New Times: Some Comments o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of China’s Four Great Folktal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J].TaiwanJournalofEastAsianStudies(1): 25-46.

St André, James. 2006. Long Time No See, Coolie: Passing as Chinese through Translation[G]∥ Georges Bastin & Paul F. Bandia.ChartingtheFutureofTranslationHistory. Ottowa: University of Ottowa Press.

The Butterfly Lovers —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J/OL]. http:∥en.gotohz.com/whyhangzhou/ traditionfolklore/201312/t20131218_91121.shtml

The Legend of Butterfly Lovers[J/OL]. http:∥www.chinesecio.com/cms/en/culture/ legend- butterfly-lovers- liang-zhu-chuan-shuo

The Tale of White Snake[J/OL]. http:∥www.chinadaily.com.cn /life/2006-11/21/ content_ 11575905.htm

陈芳蓉. 201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科技翻译 (2): 41-44.

董博. 2012. 文化认知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以广西壮族古谣谚为例[D]. 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梁祝传说[M/OL]. http:∥www.cnwhtv.cn/show-18203-1.html/2016-09-15.

黄友义. 2004.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 中国翻译 (6): 27-28.

梁祝传说[M/OL]. http:∥www.ihchina.cn/5/10624.html/2016-06-15.

马文丽.2010. 中国当代英文报的话语分析——以《中国日报》为个案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

倪铭辉. 2012. 论地方特色词汇的英译策略及理据——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7):128-130.

许敏,王军平. 201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概念的英译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108-112.

张洪忠. 2001.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88-91.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组. 2011.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校:路小明

Translations of Introductive Tex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U Zhiguo

The errors or non-correspondence can not be simply attributed to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quality between the introduction tex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 and its related translation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na Baker’s frame theory to analyze the narrative frames between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concept of value, thinking system and power discourse behind the fram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mainstream discours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translator and its agent and the intention of the translator affe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narrative framework of ICH products.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lation and source text form a context of mutual interpretation in an obj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accepta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ICH tex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roduction text; frame theory; Mona Bak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315.9

A

1674-6414(2017)02-0117-05

2016-01-08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的现状与对策”(132400410043)和第5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6M5922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陆志国,男,河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翻译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梁祝英译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译文摘要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明清闽南梁祝戏曲、俗曲的出版与传播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I Like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