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书评写作模式探索*
——基于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三个版本9篇书评的研究

2017-03-10 22:14
外语与翻译 2017年2期
关键词:跨学科教材

翻译书评写作模式探索*
——基于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三个版本9篇书评的研究

英国著名翻译学者Jeremy Munday的译学专著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先后于2001年、2008年、2012年推出一版、二版、三版,各个版本通过翻译书评的形式在国内翻译界得到及时的推介和评述。通过细致比较分析发表在几大外语类期刊上三个版本的9篇书评,文章试图探索国外翻译理论专著书评的写作模式,以期对国内翻译书评的撰写与发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翻译研究/学,翻译书评,写作模式

1.引言

书评就是对书籍进行评论,分析、探讨书籍的内容——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乃至书籍的形式,从而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包括对书籍正面的价值判断与负面的价值判断的文章(徐柏容 2005:22)。由此可见,书评活动应该从图书的内容、形式和价值三方面开展。翻译书评是对翻译学著作进行评论,准确介绍其主要内容,科学分析其理论思想,合理评价其学术价值的一种学术活动。翻译书评是国外翻译理论专著在中国得以传播和接受的一个重要途径,已成为国内翻译界了解西方翻译理论发展轨迹的“新窗口”,在西方翻译理论“东渐”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桥梁作用。但“翻译书评”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的地位,被排斥在“翻译批评”的研究范围之外,这不利于中西方译学界彼此借鉴,互通有无,以便开展学术交流和对话,也无助于翻译学科的健康发展。国内仅有少数学者(耿强、梁真惠 2008;刘金龙 2013,2014,2015,2016)从翻译书评的地位、作用、类型、广告效应与标题写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但鲜有从翻译书评的整体写作模式角度进行探索,本文就此展开尝试性讨论。

2.翻译书评写作的基本要素分析

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是英国著名翻译学者Jeremy Munday所撰写的译学专著,先后于2001年、2008年、2012年由Routledge出版社推出一版、二版、三版,甫一出版便获得译学界广泛关注和重视,被欧美多所大学采用为翻译课程的入门教材,国内一些高校将其列为英语专业研究生和翻译硕士的必读书目,国内学者纷纷发表书评及时予以推介。依据发表在几大外语类期刊上的9篇书评(贺显斌 2002;姜秋霞 2003;马嘉 2003;郑旭 2004; 刘全福 2010;刘芳、邢杰 2010;赵志敏 2013;陈昕、郝勇 2014;赵志敏 2015),本文从书评作者基本情况、书评发表刊物、被评著作的书名翻译、书评的写作格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探索国外翻译理论专著书评的写作模式。为了行文方便,按发表时间先后顺序,给9篇书评以作者指代标上序号,即①贺显斌,②姜秋霞,③马嘉,④郑旭,⑤刘全福,⑥刘芳/邢杰,⑦赵志敏,⑧陈昕/郝勇,⑨赵志敏。其中前5篇是针对第一版的书评,第⑥篇是第二版的书评,第⑧、⑨篇是第三版的书评,第⑦篇是对三个版本的比较研究。

2.1 书评作者和发表刊物分析

从作者学历、职称及所在单位来看,10位书评作者中博士5人,硕士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2人,讲师3人,其它5人,这部分作者相对稳定,因为年富力强、晋升职称等原因,他们能积极进行学术创作。几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是学术研究队伍中的后起之秀,体现出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学术潜质。从作者单位看,他们所在院校都是国内著名的外国语院校或翻译研究方向重点大学,其中两名来自香港高校。

这些翻译书评大多为作者个人的思维创造活动,有2篇是合著,凸显科研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了反映作者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扩大学术成果辐射范围,书评多发表在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上:核心期刊有《中国翻译》2篇,《上海科技翻译》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各1篇。外语类重要期刊有《东方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当代外语研究》和《外文研究》。《外语与翻译》当时还未公开发行,但在外语界影响不小,载文质量也是有口皆碑的,曾在该刊登载的刘全福的书评被推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32”2010年引进版的中文导读(内容有所增添),可见其学术价值。质量高的翻译书评,应该发表到高水平的专业学术期刊,这能最大限度地扩大该书的传播范围和价值(刘金龙 2013:35)。

值得注意的是:②文在书评正文前列出了被评著作的作者、书名、出版年份、出版者,⑥文还提供书号、版次、页数,这样方便读者了解图书详情和阅读,而在有些书评中是作为参考文献出现的。后一种做法应该更为科学,便于书评者从中析出原著引文,标注页码出处,佐证学术观点,增强论证力度。

2.2 被评著作的书名翻译

向国内翻译界推介国外翻译理论研究著作,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原著的书名,被评著作的书名在书评中是翻译还是不翻译,这便成为摆在书评者面前的第一个选择。Munday译学专著中的Translation Studies一词在书评中就存在三种译名:翻译理论1(贺显斌)、翻译学(马嘉;刘芳、邢杰;赵志敏;陈昕、郝勇)、翻译研究(姜秋霞;郑旭;刘全福)。译界对Translation Studies一词的翻译一直存在争议,至今悬而未决2,“……在言及与翻译活动有关的理论阐述时,都将其改写为‘翻译研究’,但在言及以翻译研究为内容的学科及学科建设时,翻译界将其改写为‘翻译学’,而比较文学界则将其改写成‘译介学’”(曹明伦 2013:87)。有人甚至用大写的“Translation Studies”指代“翻译学”,用小写的“translation studies”指代“翻译研究”。另外,“Translation Studies”在一定语境下还可以指称“翻译研究学派(译本研究派)”。书名在9篇翻译书评中被译成《翻译理论向导》1篇,《翻译学入门:理论与应用》1篇,《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4篇,《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3篇。如果说第一版的5篇书评在原著书名的翻译上比较混乱的话,在第二版和第三版的书评中都译为翻译学,正好折射出书评者翻译学科意识的增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翻译界有一场关于翻译学(或称翻译研究)是否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激烈论争,经过近30年的发展,翻译学在国内从一门尚未成熟的新兴学科俨然发展成为一门显学。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理论与实践”还是“理论与应用”。根据两本权威英汉词典的解释,application有“应用,运用,实施;用法,用处,用途;实用性,适用性”等词义,其动词apply有“应用,运用,使用;实施,实行;适用”等词义(张柏然 2004:108;陆谷孙 2007:85)。以Theory and Practice(《理论与实践》)为书名的中英文翻译研究专著也不在少数3,从原著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每章基本上是先介绍一种翻译理论模式,然后通过理论案例研究分析文本材料,验证其理论是如何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实际“应用”的;从书名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并不是指导读者如何进行翻译“实践”的,尽管翻译理论结合个案分析的行文模式可突出翻译研究的实践性特征,后一种译法应该更符合作者编写该书的本意。

Introducing的翻译有“向导,入门,导论”。“导论”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解释是“引论”。“引论”词条这样解释:在论著的开头,概括介绍全书或全文的主旨和内容,对阅读起引导作用的论述,有时也指对某一学科做基本介绍的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2:264,1555)。可见,《翻译学导论》应该是对翻译学科的主要思想做概括性介绍,对学科的历史和未来进行精简扼要的评述,以使读者对该门学科内容及背景知识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了解和把握。

比较一下国内已经出版的翻译学(论)专著的内容,如《翻译学概论》(许钧、穆雷,2009),结合该书内容分析,《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的译名应该更为贴切可行4。另外,值得引起重视的是,人名Munday分别被译成曼迪、芒迪、蒙代,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是三个不同的作者。

2.3 书评的标题

这9篇翻译书评的标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直陈书名式,即用被评著作原书名做标题,如①文直接用英文书名,其余8篇都用被评著作的中译名做标题,构成“评(作者)(版次)《书名》”或“(作者)(版次)《书名》介绍/评价/评述”格式;另一类是正副双标题式,即用成语、散句等做正标题,被评著作原书名做副标题的形式。从标题的类型看,直陈书名式更为常见,大部分是客观叙述,直接评论,简洁明确,读者一看就知道文章的文类及所评图书对象。双标题式中的正标题往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散发独特的语言魅力,透露书评的思想内容,表明评论者肯定或赞赏的态度,如①、③、⑤文突出被评著作的引导作用,如新窗口、大门、蒙学读本等。正副标题互相呼应,结合巧妙,便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唯有⑦文是采用比较的方法,对原著三个版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对照分析。

一个简明扼要、中肯贴切的标题,不仅能很好地概括和阐发书评的中心思想,而且能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审美要求。对于国外翻译理论专著书评而言,标题中究竟是直接用英文原书名还是中译名,需要进一步商榷,因为一旦书名的翻译存在不统一的现象,读者会误以为是不同的图书。

2.4 书评的写作格式

2.4.1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全文内容的简要陈述,主要观点的高度浓缩。读者仅通过阅读摘要就能判断论文主题思想和学术价值,从而决定是否继续细读全文。一段上好的摘要不但能迅速抓住读者的阅读欲望,还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水准,快捷传播论文的研究成果。从①文摘要看出其正文内容是从西方翻译简史、西方翻译流派、跨学科与新技术的翻译研究等几大方面对所评著作进行简介,让读者对所评对象的主要内容了然于心。④、⑨文摘要似乎对原著主要内容语焉不详,但侧重点已经分别转移到评价该书的特点与不足及该书对跨学科研究和翻译教材编写的学术意义上来。这一不同点正好通过这三篇书评的主要关键词体现出来:译论、跨学科、教材。

关键词作为文献的标签,高度凝练地反映文献的核心内容与主旨要义(梁林歆、许明武 2016:21),对文献资源利用有重要指引作用,对各类检索工具的主题标引有重要参考价值。3篇文章中的关键词“书评、评介、评价”为同义词,在书评中使用频率高,既有代表性又有全面性,且点出文章的主题,读者立即明白正文是对某图书发表“评”述,从而激发读者一睹为快的热情。①文关键词“译论”,正是书评者侧重原著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的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西方翻译概貌。④文关键词“曼迪、翻译研究、跨学科”体现书评者的侧重点在于从跨学科视角介绍第二版修改部分的内容。⑨文关键词“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翻译研究、教材”反映书评者的目的是从翻译教材编写角度切入,分析该书作为经典教科书的示范意义及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发作用。人名和书名是否可以作为关键词,值得商榷。外国人名存在译名不统一的情况,通过人名检索到的文章不一定是同一研究领域的,如以“曼迪”为关键词检索只有1条记录,以“芒迪”为关键词检索到35条,与翻译研究相关的有16条。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一般成对出现,且有对应的英文Abstract和Key Words,以充分反映论文内容,快速提升检索效率,9篇书评中只有①、④、⑨文有关键词和摘要,占比33%以上。可见,“95%以上的‘翻译书评’都没有文章摘要和关键词”(耿强、梁真惠 2008:49)的状况目前已有所改观,但同一期刊(甚至同一期)内有的书评文章有摘要和关键词,而有的没有,体例上不统一和不规范的情况依然不甚乐观。既然大多数学术期刊都要求在文章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翻译书评也应该一视同仁,遵守基本的学术写作规范,满足严肃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2.4.2 正文内容

正文开头部分须简明扼要地介绍原著的主要内容,便于读者了解原著的概貌。内容简介需借助复述和引文,复述要做到简洁明了,引文可增强说服力。正文的重点在于评价部分,下一节将详细讨论。结尾部分可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反思性意见或可行性建议,从而延伸书评内容,拓展读者进一步思考的空间。9篇翻译书评中,有以介绍为主的,如①文正文中列出三个大标题对翻译简史、翻译流派和跨学科与新技术进行简介,其中翻译流派又分出8个小标题进行描述,评价部分不到全文的五分之一。有以评价为主的,如③文评论部分约占全文一半篇幅,从三个大标题突出该书在翻译学上的意义:体现翻译学的系统性,突出翻译学的实证性,追求翻译学的创新性,同时对图书不足之处也有提及。有的是评述结合,如⑥文并未按原著章节去简介内容,而是夹叙夹议。从书评正文内容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评论者由于自身对原著的理解和感受不同,选择评论的切入点不同,形成迥然不同的书评主题,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如何选择评论角度和评述方法,这确实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通过翻译书评,书评者形成自己的见解,表现出自己的学术风格和品质。

2.4.3 注释和参考文献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向读者指明被引文献的确切来源,反映作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还展示了作者学术阅读范围之广狭,学术理解能力之深浅,也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资源等对书评内容起到支撑和补充作用,都可以用来辅助书评写作,借以阐明某些学术思想。①文发表时,国内翻译研究刚起步,可引用的外文文献资料比较有限,因而以介绍原著主要内容为主。后来的书评文章引用国外的文献资料多于中文文献,其中4篇有10条以上,⑨文多达24条,有引自国际著名翻译期刊TheTranslator,Perspectives,Babel,Target等,专著文献中有由国际知名出版社(John Benjamins, Routledge)出版的。这说明书评者具有国际眼光,研究视野更开阔,善于捕捉国际译学界翻译研究的最新动态。这些参考文献体现翻译学科研究前沿与未来趋势,反映作者研究水平的深度和广度,读者可以从中追溯翻译学科的发展轨迹。

值得注意的是,几篇书评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来源存在(不同期刊)著录格式不一的问题。比如,⑧、⑨文对Márta在AcrossLanguagesandCultures上,Chesterman在TheTranslator上的书评文章(Book review)的引用格式不一样,同一文献引文析出页码不一致,这些期刊并没有采用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的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本文所谈注释不论及作者注和标题注,只针对在正文中为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解释或说明的情况及不宜列入参考文献的引文信息,一般采用当页脚注或尾注的形式。注释并不是学术论文的必选项,但必要的注释能增强论文的可信度和高深度,提高论文的学术品质,扩延论文的学术价值,更好满足论文严谨性和学术性的要求。③、④、⑥、⑨文有注释。两位香港高校的作者更注重注释的学术功能,通过适度的注释,补充相关的信息,如介绍作者研究方向,新版章节调整,图书附录内容,翻译术语渊源,他人评价意见等,为论文增彩不少。

“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构件,确保论文结构的完整性。翻译书评作为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应该具备这些基本要素,尽管有些学术期刊并没有作硬性要求,理应仿照执行。值得一提的是这9篇书评都没有原著作者的介绍。了解作者的学术专长、研究兴趣、学术影响等,有助于深入理解图书内容,追溯作者学术发展轨迹及专业领域。刘全福的书评被选为导读时特地增加一段作者简介文字(Munday 2010:iv),其用意不言自明。

3.翻译书评写作的评价之维

翻译书评活动怎样开展,和书评主体的学术洞察力及研究视角有关。书评是否能评价到位、深刻,与书评的客体即图书内容的选取角度也有关。另外,书评需要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

谁来评价?——学术后起之秀可以通过翻译书评的写作与发表,向作者和读者倾吐自己的读书心得,有力地展示自身所具备的学术积累和学术研究创新能力,因为一篇好的书评本身就是一篇学术质量较高的论文。学术造诣深厚的翻译研究专家,对图书有较透彻和深刻的领悟,他们撰写的书评往往能挖掘出书中的精华内容,有助于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翻译书评主体应该多元化,不局限于高校教师和学者,翻译理论家和出版界人士也可以参与进来,形成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起到去芜存菁的作用。前者可对国外翻译理论专著提出质疑和批判,借鉴吸收其中合理成分使之适应本土译论,为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服务。后者可从国外翻译理论专著的选题、编辑、出版等视角提供独到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翻译文化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更好地走出去,对中国翻译界与国际翻译界开展平等对话无疑大有裨益。这些翻译书评可以发表在报纸、期刊等媒介上,尽量扩大翻译图书的传播范围,让大众了解翻译研究领域内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趋势。还要培养职业翻译书评家,提高书评理论水平,壮大翻译批评队伍。

评价什么?——就目前来看,翻译书评就图书内容客观介绍和正面评价为主,分析被评图书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探讨其语言风格和写作模式,帮助读者理解原著,推动学术繁荣发展。书评对图书编排体例、装帧设计等形式方面所涉不多。一部译学专著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根据书评者对图书的把握和关注焦点,以介绍为主,以评论为重,抑或述评结合,究竟孰轻孰重,这由作者的学术眼光和写作功力决定。评价的范围可以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初学者可以就图书内容及其特点进行介绍,讨论内容安排上的一些失误与不足等。学科意识较强的评论者在阅读原著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可能会产生具有独特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观点。

翻译书评可以帮助原著作者和责任编辑发现图书中的缺点与讹误。正是在这些翻译书评中有人提出第一版对翻译认知研究、关联理论、翻译伦理等研究不足,Munday教授在第二、三版中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订正了书中的各种“硬伤”,比如人名不准(Gentzler),史料不实(Perspectives的出版地是丹麦),引文不确(斯坦纳的“三元模式”)等,减少了出版错误,提高了图书质量,但仍然有人提出第三版“不够全面”,对文化身份问题探讨及非母语翻译的研究成果介绍不足(陈昕、郝勇 2014:70)。若是这些书评能够发表在英语世界,让原著作者倾听到来自中国翻译学者的声音,或许能够激发作者的创造性,从而为图书的再版、增订等提供启发与借鉴,促进图书质量更加完善,强化学术著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总体而言,当前书评中批判性评价趋于弱化和模糊化,从国外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适用性及借鉴意义,即“洋为中用”方面论述显得捉襟见肘。

怎么评价?——比较法是翻译书评的一种重要方法。评论者在写作书评前,应查阅是否已经有针对该书的评论文章发表,如果有,应关注首篇书评的评价方法,并了解相关文章的内容和观点,不至于产生重复劳动,同时也可参考借鉴其中的观点,这就是后来发表的书评文章会引用前面发表的书评的原因。①文作为第一篇评介该书的书评文章,有开创之功,被后来的书评者引用,被引频次达11次。引用频次多,说明论文认可度较好、学术价值较高。书评者在正确理解原著述本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观点和著述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然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新见解(赵秀明等 2010:147)。⑨文结尾阐发原著作为经典畅销教材对我国翻译教材编写的启示,进而对中国译论如何“走出去”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思考。评论者还可阅读与被评图书类似的书籍以及作者其他著作,这样可以追踪作者的学术轨迹和研究深度,窥探该研究领域的总体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2016年Routledge出版社又推出了该书的第四版,可见该书学术价值之高,学术生命力之强,这也是陆续产生该书书评的重要原因。

4.结论

译学专著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三个版本9篇书评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打开了我们的思维空间。其一,Munday原著从2001年至2016年间共推出4版,足见其在译学领域的经典地位,而前3个版本已有9篇书评予以推介,可见国内学者对国外译论青睐有加。反观国内翻译研究现状,中国翻译界缺乏这种一版再版的力作,国外学者发表对中国翻译研究著作的书评也少见。其二,这9篇书评的参考文献中提及7篇针对Munday原著的英文书评,但只是作为各书评者在行文中自圆其说的佐证,目前无人对7篇英文书评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国外学者的翻译书评写作有何特点,中国书评者和国外书评者对同一国外翻译理论著作的评述方式有何异同,中英文翻译书评中各自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比例怎样,国内学者发表在国际翻译研究期刊上的书评写作风格如何,与其发表在国内刊物上的翻译书评写作存在哪些差异,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翻译书评写作是一个有待开发且富有意义的研究新领域(刘金龙 2016:15),翻译书评要受到翻译批评领域的重视,占到翻译研究的一席之地,就要研究翻译书评的写作模式、学术规范乃至学术价值,这既是为了完善翻译书评研究,也是为了促进翻译批评理论和翻译学科的内涵建设。

注释:

1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国内有学者把“翻译理论”回译为“Translation Studies”,如《当代英国/美国/法国翻译理论》三本书名分别译为ContemporaryTranslationStudiesinUK/USA/France,似乎不够严谨。

2 译学术语“Translation Studies”的汉译可参考以下学者的讨论:张旭,2004,关于翻译研究术语汉译的讨论[J],《中国翻译》(4);陈学斌、刘彤,2005,Translation Studies的名与实——再议“Translation Studies”一词的汉译[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王宏,2006,Translation Studies能否一词两译——质疑“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书名翻译[J],《上海翻译》(4);王军平等,2011,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还是译介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3 英文著作如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Eugene A.Nida & Charles R.Taber,1969),Post-ColonialTranslation:TheoryandPractice(Susan Bassnett & Harish Trivedi,1999);中文著作如《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版)(李长栓,2012),《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修订版)(曹明伦,2013),耐人寻味的是,后者的书名英译为TheWayofTranslation:TheoriesandApplications。

4 国内出版的该书首版中译本书名为《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2007),第三版中译本书名变为《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2014)。

Munday, J.2010,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曹明伦,2013,《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陈昕、郝勇,2014,西方译学研究的全新进程图——第三版《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评述[J],《中国翻译》(1):67-70。

耿强、梁真惠,2008,不该遗忘的角落——论“翻译书评”的地位、作用与形式[J],《昌吉学院学报》(6):48-52。

贺显斌,2002,了解当代西方译论的一个新窗口[J],《上海科技翻译》(3):58-61。

姜秋霞,2003,《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1):79-80。

梁林歆、许明武,2016,基于关键词分析的国际翻译学研究热点及趋势评述[J],《外语与翻译》(3):21-27。

刘金龙,2013,如何发挥翻译书评的广告效应[J],《出版发行研究》(4):34-36。

刘金龙,2014,翻译书评:地位与作用[J],《中国科技翻译》(2):56-59。

刘金龙,2015,翻译书评类型刍议[J],《中国科技翻译》(4):58-61。

刘金龙,2016,翻译书评标题写作:特征与模式[J],《外语与翻译》(4):8-15。

刘芳、邢杰,2010,新版《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评述[J],《当代外语研究》(4):54-57。

刘全福,2010,一部面向译学后进的蒙学读本——《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引进版评介[J],《外语与翻译》(1):73-76。

陆谷孙,2007,《英汉大词典》(第2版)[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马嘉,2003,开启翻译学的大门——评《翻译学入门:理论与应用》[J],《中国翻译》(5):64-66。

徐柏容,2005,《现代书评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张柏然,2004,《新时代英汉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赵秀明、赵张进、崔学军,2010,建立译学评论,推动译学研究[J],《理论界》(5):147-148。

赵志敏,2013,与日俱新、臻于至善:《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三版之比较[J],《东方翻译》(6):76-79。

赵志敏,2015,与日俱新,臻于至善:评芒迪第三版《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J],《外文研究》(2):99-103。

郑旭,2004,曼迪《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评介[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43-4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

(管机灵: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通讯地址:512126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本文系2016年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2016SKYB007。

管机灵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H059

A

2095-9648(2017)02-0025-06

2016-12-26

猜你喜欢
跨学科教材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