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皋城中学张克玉
从“三个理解”视角看“三角形中边的关系”教学
☉安徽六安皋城中学张克玉
章建跃博士在《数学教学课改的十个论题》中指出:“课改需要循序渐进地持续努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是可行之道;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三大基石”.“三个理解”的要求也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三个理解”,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本文以“三角形中边的关系”一课内容的教学为例,浅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旨在交流探讨.
(一)新课引入.
1.呈现生活中与三角形有关的图片(古埃及金字塔、自行车等),引出章课题——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2.重新认识三角形.
(1)让学生回忆在小学阶段对三角形的描述.
(2)教师用教具演示(三条线段在同一直线上、不封闭等情况),引导学生给三角形下个严格的定义.
(3)引导学生阅读屏幕上的内容,了解三角形有关元素(边、内角、顶点等)及其表示方法.
(4)练习:如图1,D是△ABC中BC边上的一点,连接AD,图中有哪几个三角形?并说出△ABD的内角与边.
图1
(5)由三角形的有关元素引出课题: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三角形中边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
1.三角形两边之间的关系(按边分类).
环节1:让学生列举三角形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名称.
环节2:师生共同回顾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环节3:引导学生对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
设计说明:通过选取生活中有关物体的图片,说明三角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此说明学习三角形有关内容的必要性,使得章课题的引出自然、顺畅.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三角形的有关内容,了解了三角形有关元素(边、角等)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名称,且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不感到困难,因此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完成有关内容的回顾与学习.这样处理也是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与“数学现实”的基础上.
2.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究(教学片断简录).
环节1:
师:如图2,有A、B、C三个地方,每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相连.
图2
问:(1)从A到B处有哪几条线路?哪条线路更短?为什么?
生1:有两条线段:A→B;A→C→B.由A到B的线路更短,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很好!上述结论能否用数学式子进行表示?
(教师视情况作必要的引导:A→B,即为线段AB的长,A→C→B即为线段AC、CB的长度之和)
生2:可得到AC+CB>AB.
师:类似地,从A到C处呢?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生3:AB+BC>AC.
师:从B到C处呢?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生4:BA+AC>BC.
师:以上我们得到了三组不等关系.结合图形,能否将三组不等关系所反映的数学事实用一句话进行描述?
生5: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很好!其实上述的每一个不等式都可以将其描述成:“三角形某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组不等关系所反映的数学事实,用这一句话来描述还不够全面,因此还需要略加修改.
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共同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环节2:
师:将上述三组不等式变形:AC>AB-CB,BC>AC-AB,BA>BC-AC,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以此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师:由AC+CB>AB可以得到AC>AB-CB①,由AB+ AC>BC还可以得到AC>BC-AB②.由①和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至此,能否将刚才得到的结论稍作修改,使之更准确?
以此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中任何两边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边.
设计说明:笔者认为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易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因此在此未设计探究活动,而是把重心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此过程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两种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及抽象与概括能力.
环节3:应用举例.
例等腰三角形中,周长为18cm.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各边长;
(2)如果一边长是4cm,求另两边长.
预设:(1)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有代表性地(如选取没有分类讨论的或没有进行情况取舍的)选取若干名学生回答,并让其他学生评析;(2)教师略作分析后讲解并呈现解题过程.
环节4:课堂练习.
以长4cm的线段为底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腰长有什么限制?
3.能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应满足条件的探究.
环节1:
师:由三角形→三条边应满足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反之,三条线段应满足怎样的关系→能组成三角形?
引导学生猜想:三条线段,如果其中任何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那么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
预设: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原命题”“逆命题”的概念,因此对“反之”未必能理解,因而还需要教师通过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关系给予类比引导.
环节2:
几何画板动态演示进行验证,以此得出结论:如果三条线段,其中任何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那么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
设计说明:教材中并无此结论,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属性质定理.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可以认为是依据其逆否命题,但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应属于应用其逆命题(判定定理),这其中存在着逻辑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稍作交代,但限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间及学生的知识储备,难以让学生发现此结论,也无法给予严格证明,因而只能引导学生猜想并借助几何画板进行验证.
环节3:
(练习)判断: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
(1)1cm,2cm,3cm;
(2)2cm,4cm,3cm;
(3)4cm,11cm,5cm;
(4)5cm,6cm,10cm.
预设:(1)让学生先做,并回答是如何判断的,突出结论中的“任何”二字的含义;
(2)通过询问有无更简便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得出:“三条线段,如两条短线段之和大于最长线段,那么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结论,以此深化对结论的理解.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略)
1.理解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因而在课堂上,常需要我们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悟思想与方法.
在平时的听课及期刊发表的案例中,常能看到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有教师设计如下的探究:课前让学生准备若干根长度明确的小棒,课堂上让学生任意取出3根小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看能搭成几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根据能搭成三角形的小棒长度情况,说出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必须满足的条件.笔者认为设计这样的探究活动存在着逻辑问题.因为通过由搭成三角形的小棒长度应该满足的条件,得出的数学命题应该是“三条线段,如果其中任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那么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其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之间当属于原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
在本节课后的习题,许多版本教材是判断“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具体数值略),许多老师也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后,把这样的问题作为巩固性练习,笔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对于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可以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逆否命题来解释,但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却要用其逆命题才能给予解释.课本中没有出现其逆命题,因此还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方式说明.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很强的学科.“理解数学”要求我们在了解知识产生背景的前提下,把握有关定理、法则的逻辑关系.
2.理解学生.
其实,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但鉴于学生当时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对结论的生成一般并不苛求严谨,因此,在小学阶段常采用摆小木棒的方式,并通过引导学生“计算其中两边之和”完成对其的探索,这样的处理符合小学生的“数学现实”.但在初中阶段,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严谨性、逻辑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小学阶段的教学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初中的教学要求,因此还需根据初中学段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和数学活动经验,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方案.
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初中阶段不能通过“摆小棒”的方式进行探究(因为存在逻辑问题),能否通过如让学生“先画三角形,再测量各边长”等方法进行探究?笔者认为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探究活动,我们都要首先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否想到要对三角形的某两边进行加减(而不是进行乘除或者进行其他的运算)?在学生不了解此结论的情况下,通过得到的若干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能否自主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在这个问题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哪儿?教师又该如何引导?如果简单作“请同学们计算其中两边之和”的类似引导,这里既存在为什么要计算两边之和的问题,也会因引导的指向性过于明确,而使探究活动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变成了验证活动).因此,设置“先画三角形,再测量各边长”等形式的探究,会因探究的内容与要得到的结论差距较大,而超越初中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理解学生就要在理解学生现实(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及其他学科现实)的同时,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
3.理解教学.
理解数学、理解学生是理解教学的基本前提.教材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因此理解教学要做到理解教材.
教材的编写除了有编写者自己的思考,还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如教材必须简明.教材的简明既是为了方便学生的阅读,也是为教师“留白”,从而让教师有更大的探索空间;教材编写还受篇幅甚至知识点的总个数等方面的要求与限制,因此教材未必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我们理清相关问题的逻辑关系,从而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实现“用教材教”的做法.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增加一个猜想、验证环节,以避免出现上述逻辑问题.与一般版本教材不同,北师大版教材的课后习题是“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实际摆一摆,验证你的结论”(具体数值略),这应该能唤起我们对本节教材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在本节课中,对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是否一定要设计探究活动?《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学生在七年级已掌握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而“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结论可以认为是其“延伸点”,学生对结论的理解也并不感到困难,因此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将本节课的内容与之前的学习相割裂,因此,此处可以不设计对结论的探究活动,而将重心转移到如何引导学生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通过延伸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新结论,并思考在延伸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任何”二字的含义,从而让学生在结论的生成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方法间的普遍联系.
理解教学,需要我们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能抓住有关问题的数学本质,准确地把握其“生长点”与“延伸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合适、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