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虚静人生观精义及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

2017-03-09 20:10胡立新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生观道家老子

胡立新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道家虚静人生观精义及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

胡立新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学人生观,是以虚静无为、顺应自然这种天道玄德为知识论和价值观内核的虚静人生观,其要义体现为体真悟本的道性人生、少私寡欲的素朴人生、清澈澄明的智慧人生、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天人合一的生态人生等五大方面。他们所成就的虚静人生最终统一到“物我齐一”“天人合一”上来,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这种超越实用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对当今的生态人生观建设不无裨益。

道家文化;天人合一;虚静人生观;生态人生观;道家文化的生态价值

将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人生观命名为“虚静的人生”的现代学者是徐复观。他说:“老、庄是‘上升地虚无主义’,所以他们在否定人生价值的另一面,同时又肯定了人生的价值。既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则在人生上必须有所成。或许可以说,他们所成的是虚静地人生。”[1]41徐复观认为老庄学说所成就的人生可以看成虚静的人生,而这虚静的人生却是上升的虚无主义。徐复观在《中国的虚无主义》一文中,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种虚无主义作出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并将老庄的虚无主义称为“上升的虚无主义”,并认为它们是一种积极的值得肯定的虚无主义。他说:“到老庄,才使虚无的情绪,形成了有系统的思想。他们否定了作为春秋时代精神的‘礼’的价值,也否定了儒家所提倡的整个道德价值。不过,他们是上升的虚无主义;把自己的精神,由现实社会中上升到作为万物根源的‘道’那里去,以把握无是非、忘生死的整个世界,这即是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世界。……因此,在老庄的虚无主义中,即含有超克虚无主义的因素,甚至他们之所谓虚无,同时即是对一般所谓虚无的超克。”[2]559-560徐复观所谓“超克”是指超越和克服的双重含意,可以说是对老庄道学之所谓虚无主义最为精当的分析。他还将魏晋玄学中元康时代反“名教”、“礼教”的虚无主义称为“下坠的虚无主义”,它与上升的虚无主义相反,“下坠到放任纵欲这一面去,与老庄所主张的‘无欲’,恰恰相反。因此,可以说,老庄的虚无主义,是向内深潜、向上超拔的性格;而魏晋的虚无主义,却是向外漂浮、向情绪上发泄的性格。”[2]563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徐复观对老庄的上升的虚无主义是充分肯定的。他还说道:老庄他们“只是扫荡现实人生,以求达到理想人生的状态。”[1]43笔者认为,徐复观将老庄学说称之为“上升的虚无主义”是从哲学观层面来看的,其称之为“虚静的人生”是从人生观层面来看的。又如上面所引的一定文字说:“老庄所建立的最高概念是‘道’;他们的目的,是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亦即是所谓‘体道’,因而形成‘道的人生观’,抱着道的生活态度,以安顿现实的生活。……以建立由宇宙落向人生的系统。”[1]42徐复观作为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特别是作为新儒家文化的代表之一,能够从新儒学的文化视野充分肯定老庄的道家文化内涵及其价值,这一方面表面他已经充分认识到老庄道学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也说明老庄的道学宇宙观和人生观对现代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老庄道学从道性宇宙观出发,最终希望成就道性人生观,“道的人生观”的内核就是“虚静的人生”。由此可见,老庄道学的根本目的还是用来指导人生实践的,而不是否定人生实践。只不过,他们并不是教人去成就仁义礼教、功名利禄、等级分明的世俗化人生观,而是与此相反的另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道性的虚静人生观。

道家的“道”,既指宇宙自然之“天道”,亦指社会人生之“人道”。道,本义指道路,后来“衍指天体运行有常为‘天道’,人类行为有所依恃为‘人道’。”[3]道家文化是努力追求天道与人道合一即“天人合一”的文化哲学。从《老子》到《黄帝四经》、《文子》、《列子》、《庄子》等先秦道家典籍,普遍遵循《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的知识论和价值论逻辑理路,先讲天道的虚静无为(虚空静定、无为而无不为)、自然玄德(自然而然、天德),再讲人道的虚静无为、自然品德,最终将自然之道的宇宙观落实到人生实践上来,从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道性人生观。张岱年说:“中国哲人的文章与谈论,常常第一句讲宇宙,第二句便讲人生。更不止此,中国思想家多认为人生的准则即是宇宙之本根,宇宙之本根便是道德的表准;关于宇宙的根本原理,也即是关于人生的根本原理。所以常常一句话,既讲宇宙,亦谈人生。”[4]这段文字用在道家典籍上最为确切,因为,开创这一言说模式的是老子,这是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知识论和价值论逻辑建构的根本性说明。道家典籍普遍如张岱年所言,第一句讲宇宙,第二句便讲人生。如《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如《庄子》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②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老子他们讲宇宙天道的时候,普遍赋予了价值论上的“玄德”,即如上文中所谓“利而不害”、“无为而尊”、“主”等,它们是自然天道的本性,即道家普遍使用的“玄德”,正是这个“玄德”的价值纽带,将“天”与“人”连接为一体,从而建构起人道实践的价值标准体系,如“为而不争”、“有为而累”、“臣”等,它们共同形成了道性人生实践的“德性”与“德行”。按照这种道性人生的德性与德行处事,内修德性,外践德行,就能实现“天人合一”的道性人生。这便是道家建构“天人合一”论的逻辑理路。在这个逻辑链条中,虽然其道性人生观的知识论和价值论建构,完全依赖于自然天道的客观存在,缺乏对人的主体性的认同和依靠,具有自然主义的品格,从而具有过度强调人服从自然性的一面,具有超世的色彩,但它们还是属于积极的向上的理想主义人生观,而不是一些论者所谓消极出世的人生观,或虚无主义的人生观。

道家的虚静人生观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引领下,涉及对人生本质问题的系列观念,建构了关于人的生死、欲望、情爱、义利、取舍、行为、苦乐、荣辱、公私等一系列问题的知识论观念和价值论取向,从而回答了关于人生生命本质的问题,也确立了关于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等根本性标准。这些思想观念,在今天看来仍不失文化价值。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道家虚静人生观的积极意义。本文试将道家的虚静人生观作一简要概括,提炼出它们的精髓,以供当代文化特别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借鉴融合。

一、体真悟本的道性人生

从虚静对人生信念的影响上看,虚静人生是通过修养虚静无为的自然之道来指导自我的人生实践,从而形成以自然之道为理想信念的道性人生。道家建立的宇宙论思想是以探求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和人类心灵的真实性、实在性真知为己任的,他们普遍既不相信鬼神巫术对人生的决定作用,也不相信礼乐教化对人生的建设作用,而是将人生的信念交给了“天长地久”、永恒存在的具有真信本质的自然之道。一方面,自然之道本身具有虚静的本质,即《老子》所谓“寂兮寥兮”(第25章);另一方面,人们修养虚静的道性也就能够具有像自然之道一样的虚静本性,从而成就以虚静为核心的道性人生。

虚静的道性人生观具有多重内涵。其一,它是指以自然之道为人生的知识信念,从而成就了求真的知识人生。求真,是道家道性人生的根本追求。《老子》第21章在描述大道的本性时就说,那个恍惚之道“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81章)老子认为,只有自然性宇宙天道的一切才是真实的、可信的,不加人为藻饰的真朴存在。所以,这个自然性宇宙天道才是真正可靠的知识系统,因而能够成为人生知识追求的理想信念。《庄子》也说:“夫道,有情有信”(《大宗师》),《文子》说:“大道坦坦,去身不远。修之于身,其德乃真。”③又说:“夫道无为无形,内以修身,外以治人,功成事立,与天为邻,无为而无不为,莫知其情,莫知其真,其中有信。”(《道德》)他们都认为虚静无为的自然之道是真信的,从而能够为人生提供知识,修养虚静之道也就成为了人生的理想信念。其二,它是指以自然之道为人生的价值信念,从而成就了向善的玄德人生。向善,也是道家道性人生的根本追求。道家关于虚静之道的德性论说有大量例证,如《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第81章)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8章)老子归根结底地说:“上德不德”(第38章),“上德若谷”(第41章)也就是说,自然之道向宇宙万物施行恩德而它自己却不自以为有恩有德于万物,天道的德性是虚怀若谷的,这才是最高贵的德性。其三,它是指以自然之道为人生实践依据的生存信念,从而成就了现实人生。务实,也是道家道性人生的根本追求。道家倡导的虚静人生并不是排斥实和动的,在虚实或盈虚、动静的对立关系中,道家主张以自然性天道的盈虚动静的规律来指导人生实践。《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15章)这是讲,谁能够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地澄清,谁又能够在安定中变动起来而缓缓地趋进,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会自满,只有不自满,才能去故更新。老子在这里讲得很清楚,人要学会去故更新,实践上的动静、盈虚变化要符合自然规律。《黄帝四经》中讲得最多的就是要根据自然性宇宙天道的规律来把握人生实践中的“静作”规律。如说:“处于度之内者,静而不可移;见于度之外者,动而不可化。静而不移,动而不化,故曰神。”④又说:“静作相养,德虐相成。”(《十大经》之《果童》第四)“争(静)作得时,天地与之。”(《十大经》之《姓争》第六)“静作”也就是“动静”,人的动静要合乎自然天道的规律。可见,道家的虚静并不只强调虚和静的一面,而是在盈虚动静中遵循自然规律而务实地处理人生实践活动。

道家虚静人生观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树立修养道性的理想信念,追求真信的知识,修养天道的德性,在盈虚动静中从事合乎自然道性规律的行为,从而成就体真悟本的道性人生。在当下这个极度推行以人力改造自然、社会和心灵的文化知识论和价值论的时代,我们适度返璞归真、顺应自然,适度尊重自然规律,不无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意义。

二、少私寡欲的素朴人生

从虚静对人性欲望的影响来看,虚静人生就是抑制或消解人的贪欲,让人生成为虚空清静、少私寡欲的素朴人生。王三峡说:“道家不以善恶论性,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圆满完善的,只要保守住本来的自然素朴之人性,就足够了。为此,道家崇尚清静平和、素朴纯真。”[5]人的动静、虚实的心性与行为主要取决于人的内在欲望。欲望溢出性分之外,就变成了嗜欲、贪欲,它们就会扰乱人的内在心性和外在行为,驱使人躁动起来,从而不断以强动、妄动的行为来满足躁动的内心欲望。这样,就会损害人的本性或天性,也就是违背了人性自然适度的原则。不少人正是因为嗜欲和贪欲过度而于己损形伤神,或丢失生命;于人则是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的贪欲,从而导致争夺和残害之恶。如何解决人性这个关键性的“恶”之源,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度关注的话题。《周易》中有“节卦”,强调自我节制与调控能力的培养,其中自然包含节制欲望。《尚书》的《召诰》中就提出了“节性”的观念,“节性”就是“节欲”。“《召诰》是周公诫勉成王之词,所以要他‘节性’,节性即同于节欲。”[6]7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的观念,是希望通过建立秩序化的“礼”来促使[6]88这种提升自我精神人格境界的方法一直成为儒家人格修养建构的基础。《孟子》也主张“寡欲”,其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荀子也提出了“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荀子·乐论 》)的观念。总之,儒家主张通过修养儒道的自我节制能力来克制贪欲,成就高尚人格。道家也提出了很多戒除贪欲的途径,诸如齐物、齐生死、反尊生厚生等,其中,最为根本的途径就是通过修养虚静的心性与行为,来抵制、抑制、减少、消解人的贪欲。

虚静对于消除贪欲的主要作用体现为几个方面。一是在修养虚静之道中,充分认识到贪欲对于人生的危害性,树立起欲望适度的原则,从而建立起“贪欲有害”、“知足常足”的知识论基础和价值论依据。《老子》中反复阐述了贪欲的危害,并指出适度的合理性原则。其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前面就是说贪欲的危害性,后面是告诉人们解决的办法,即“知足”,这个“足”就是人的性分之内的欲求。老子所谓“五色令人目盲”的一段话也强调指出了人的感官与欲望的联系,要消除感官给人们兴起的贪欲。二是要求人们回归到道的本性上来,道的本性是虚空、静寂、素朴、自然、无为等,在这样的道性人格中,贪欲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如《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这是说,人回归到自然素朴的道性上来了,也就自然而然地虚空清静了私心贪欲。三是通过虚静之道来镇定欲望,也就是强制性的克制贪欲的兴起,这是“使……虚空”、“使……静寂”、“使……空静”的作用。如《老子》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当贪欲萌发时,就要用真朴的大道来镇住它,这样就能化解贪欲的躁动。没有贪欲躁动,天下之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走上正道。其四,君主、圣人等要做好带头作用,树立表率,不能放纵贪欲去争夺难得之货物,自我清静恬淡无为,则天下的民众就会少私寡欲、纯朴自然。《老子》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第64章)又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3章)“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老子对待人性欲望的这些观念在后世道家学说中被普遍继承。《黄帝四经》也说:“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经法》之《道法》第一)又如《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又说:“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天下》)《文子》亦曰:“嗜欲不载,虚之至也”(《道原》)如此之论不胜屈指。

虚静人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虚空、清静人性欲望的过渡涌动和外在行为的躁动兴作,不让自我的心性与行为越出自然性分之外。通过修养自然之道来虚空嗜欲、清静贪欲,让性分之外的欲望通过修养虚静之道来消解掉、涤除掉。他们并不是禁欲主义者,也并不否定人包括性在内的自然天性之欲望,而是否定欲望过度消费。因此,他们建构的以欲望适度为原则的人生观,也就是自然天真、少私寡欲的素朴人生。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关系的不和谐,根源都在人的贪欲的放纵,因而适度修养少私寡欲的虚静人生观,对于每个人节制贪欲的膨胀来说,不无生态文化建设作用。

三、澄澈清明的智慧人生

从虚静对人生求知心理的作用看,虚静人生是一种虚空清静心神,使认知心理达到清明澄澈的状态,从而增强知虑效果的智慧人生。认知事物,获取知识智慧,把握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真理,是人生的必修课。因而,人类从一开始就高度关注求知问题,并努力创造各类知识,给自我、他人和后人提供知识智慧的生存之道。虚静人生观的学说高度关注人的认知、求知心理状态。他们都充分认识到人的心灵智慧来自自我心理认知能力,而培养认知能力,提高认知水平,获得智慧知识,其基础就在于人心的澄澈清明,也就是虚静心理。而虚静求知、认知心理则是老子开创的道学人生观思想,后来被各家借鉴融合,成为一种普遍性理论思想观念。

道家开创的虚静认知心理观念,主要有这样几层含义。其一,清除认知主体认知心理上的种种蔽障,即主观性成见、私见、偏见等一己之偏私,保持内心的清澈澄明,才能客观公正地认知事物,获取客观真知。《老子》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第10章)“涤除”就是去除成见杂识,也包含去除有碍道性知识入脑的世俗社会的知识论、价值论、实践论观念;“玄鉴”是“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7]98王弼解释说:“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之)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8]23这里所谓“涤除邪饰”也是模糊的解释。《中国心理学史》中的解释较为全面:“洗刷或排除人们的私欲和成见,使得心地纯洁清明,就能具有远见卓识,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全貌,整体地把握事物法则。”[9]109《老子》又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第22章)即要排除自我偏见。《黄帝四经》说:“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殹(也),无执殹(也),无处也,无为殹(也),无私殹(也)。”又说:“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静,至静者圣。无私者知(智),至知(智)者为天下稽。称以权衡,参以天当。天下有事,必有巧验。”(《道法》第一)认知主体要做到内心无执、无处、无为、无私,且公正清明,才能获得客观认知。《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道》)这段话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以水为例,讲出水的两个特性,一方面水静止不动的时候,清澈澄明,可以烛照须眉,另一方面是静水平正,可以作为水准器来衡量物体的平衡度;二是以水来喻指人的心理精神,精神心理也要清静如水,这样就能既明又正,可以成为天地万物的镜鉴。以这样的心镜去认知事物,就能澄明正确地放映事物,获得真知。其二,虚静观道。自然之道既是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起始,也是蕴含在所有客观存在中的,因此,只有以一颗虚空宁静之心,超越纷纭的现象事物,才能透过现象认知本质。《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16章)这是告诉人们如何在变动不居的万事万物中,以虚空静定的心理把握宇宙万物中静止不变的恒久的本质性规律。陈鼓应说:“老子认识观察与思维的关系,应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知’或‘明’。”[7]127《庄子》中所讲的“心斋”、“坐忘”、“丧我”等虚静认知心理观念也主要是从虚静观道这个层面来讲的。又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至人的用心像镜子一样,任事物来去而不迎送,真实地反应事物没有隐藏,所以,它能够顺任事物的来去而不受影响,从而事物的来去无法损害到认知心理,这样的心镜才能照见自然之道。其三,虚静观物。道家的自然之道不仅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本质,而且也是蕴含在万事万物中的客观规律和客观真理,认知主体只有虚空宁静观照具体事物,才能把握万事万物的道性存在。《老子》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第54章)这既告诉人们要以物观物、换位观照的道理,又告诉人们要善于观察认知万事万物。又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王弼的断句)”(第1章)王弼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说:“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这是说,认知主体需要以无欲虚静之我来观察思考万物的发端,因为万物的发端始于无(虚空或虚空混沌之元气),始于微妙的变化,若无极度虚静的心灵是难以观察到万事万物产生的奥妙之处。王弼注“常有欲,以观其徼。”说:“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8]1这是讲认知具体事物的发生、运动、变化、结束的存在过程,也是物自性的存在规律。《黄帝四经》说:“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毫成之,必有(刑)形名,形名立,则黑白之分已。”(《道法》第一)“无有”即道,认知的道理,就是要依靠虚静之道。余明光解释说:“认识的正确途径,是必须保持内心的虚寂和宁静,只要保持虚寂和宁静,任何细微事物的形成也就都可以被认识到了,这是因为任何细微事物的形成,都有它的形状和名称。”[10]陈鼓应解释说:“形,指客观事物的形体、状态。名,指事物的名称、概念。形名之说,原是就事物的形体和名称的关系而言,认为事物标志的‘形’和事物称谓的‘名’必须相当。”[11]认知事物要循名责实,即所表述的名称文字要与事物实际相符合。这是讲只有虚静内心才能把握事物的道性存在,才能够明察秋毫,获得关于事物的客观真知。也是强调从事物自身的形和名的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性,形和名的观念一旦确定,事物的黑白之不同性质就分别出来了,就能获得虚静观物的客观知识。

虚静人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修养虚静的认知心理,获得清澈澄明的知识智慧,从而表现出一种智慧人生。由于人们在认知事物和接纳新知的心理活动中,常常受到躁动、盈实、变化的心理影响,或者受到已有知识的遮蔽,或者受到对立思想观念的迷惑等,从而难以获得真知。因此,无论是在具体的直接认知活动中,还是在间接知识的学习中,都应该虚空心智、宁静心境,在盈虚动静的心理活动中,以虚静的状态把握盈虚动静等变化的规律,从而获得清明正确的真知。这些认识论思想都是要求认知主体力排主观性认知,达到无执、无待、无私、无偏的客观性认知,从而获得客观真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认知自我、社会和自然,建构天人相和的生态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吸收、继承和发扬。

四、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

从虚静对人生生命形态的影响上看,虚静人生是对世俗社会实用功利观念的超越,注重精神境界的持守,从而成就一种身心自由、行为超迈的艺术人生。人生的生命形态多种多样,有现实人生、艺术人生、宗教人生等等。以虚静为内核的从人生观,无论是在个体人生修养上看,还是从政治管理修为上看,抑或从技艺实践活动上看,都具有艺术人生的本质属性。徐复观说:老庄建立的“道的人生观”,“若通过工夫在现实人生中加以体认,则将发现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地艺术精神;这一直要到庄子而始为显著。”[1]42又说:“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地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1]41这种自由超迈艺术人生特性的确在《庄子》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但在其他道学家那里同样具有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的特性。

虚静人生所成就的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也具有丰富内涵。其一,它是指人生以虚静的心灵对待外物,表现出内在心性和外在行为上对物质功利性的超越,不做“物奴”,从而成为不为物质利益束缚的自由人生。《老子》早就关注到“五色”、“五音”、“五味”、“田猎”这些物欲对人性的危害,故提出抑制它们的主张。又说:“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3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第57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第9章)这都是希望人们不要被奇物、贵重物品所利诱。世俗社会的人们,特别是上层统治阶级,普遍追逐物质利益,贪婪的心理、争斗的行为随之泛滥。老子希望通过修养虚静无为、素朴自然之道来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追逐,从物利中超越出来、解放出来。对人的物质利益贪欲的否定也是《庄子》中普遍性观念,其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山木》)人若能够驾驭或控制外物,却不被外物所控制或支配,那么,人就不会受外物的束缚和拖累了。也就是说,不做外物的奴隶,而要做外物的主人,这就是人相对于外物而言所具有的自由性。其二,它是指人生以虚静的心灵对待名利,表现出内在心性和外在行为上对精神功利性的超越,从而成为不为精神功利束缚的自由人生。对于精神功利的超越是从老子开始的所有道家学者共同推崇的观念。《老子》中“功成弗居”等玄德观念为人们普遍知晓,他以“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9章)的观念来引导圣人和人君,不要被名利等精神功利束缚,执政不为名利。至于居功自傲、居名自恃,则是自取灭亡,故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9章)对精神功利的超越,在《庄子》中表现得更为彻底,《庄子》是将人分为3种的,一种是得道之人,一种是世俗之人,还有一种是正在修炼道性的人。显然,庄子是否定世俗社会人生观的,因此,他所推崇的必然是道性人生观,而道性人生是对一切物质和精神功利都舍弃的,无待无恃的,自由超迈的,从而也就是艺术的审美的人生。《庄子》第一篇《逍遥游》通篇就是讲个体的人如何超越各种精神功利观念而抵达精神自由的境界。陈鼓应说:“《逍遥游篇》,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悠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12]《庄子》在《达生》篇讲了“梓庆削木为鐻”等技艺的故事,他先斋以静心;后斋三日,忘却“庆赏爵禄”;斋五日,忘却“非誉巧拙”;斋七日,忘却自我的“四肢形骸”。然后再上山寻找材料作鐻。这样的例子,庄子讲了很多,都是告诉人们,艺术的人生是需要超越世俗社会的功名毁誉的。只有超越这些精神功利,才能让精神达到自由创造的境界,才能成就真正自由的艺术创造。其三,当人以虚静的心灵清除了物欲和名欲等一切功利的扰动,摆脱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奴役后,对于人的自由来说,人的身体便是最后的障碍,如果人在形神合一中达到无功利羁绊的逍遥而游,这样的人生才是全面彻底的自由人生,从而也就是真正彻底的艺术人生。然而,这种艺术人生在老子那里还不能完全实现,因为老子是由道落实到人生,又由人生导向政治的,因此,它不可能全面落实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只有在《庄子》这里,这种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才予以全面落实。《逍遥游》、《在宥》等篇讲的各种无待的自在而游的人生,正是这种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知北游》中讲了一段话,是对这种虚静无为、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的典型描述,其说:“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这段文字之前是讲东郭子向庄子问道,庄子说道是难以言说的,然后就讲了这段道性人生的实例。游于无何有之乡,讨论没有穷尽的问题,一同顺任自然而无为,恬淡而又安静,漠然而又清虚,调和而又悠闲……这里描述的正是自由自在地游于宇宙人生之中的艺术化人生状态。徐复观说:“庄子之所谓至人、真人、神人,可以说都是能游的人。能游的人,实即艺术精神呈现了出来的人,亦即是艺术化了的人。‘游’之一字,贯穿《庄子》一书之中,正是因为这种原因。”[1]55

道家虚静人生观中自由超迈的艺术化人生的内涵与表现是丰富多元的。正是以庄子为代表的艺术化人生在现实实践中的落实,它便形成了这种独特的艺术人生;又因其具有超越实用性、功利性特质,所以才具有了艺术和审美所必备的自由性特质。这也正如徐复观所说:“庄子所追求的道,与一个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艺术家由此而成就艺术地作品;而庄子则由此而成就艺术地人生。”[1]49连接庄子艺术精神和人生实践的纽带便是超越性的自由精神。周宪从美学的角度说:“儒家美学是艺术的人生化,而道家美学则是人生的艺术化。”[13]这是说,从中华美学的层面来看,儒家的美学精神是将理想化的艺术境界落实到人生观建构中来,道家的美学精神则是将人生观超越到理想化的艺术境界,他们都强调了人生和艺术的结合,也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在当下这个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占据文化核心的时代,我们的艺术普遍被实用功利化了,以艺术为核心的审美教育也普遍成为实用功利主义的手段。因此,以艺术为中心的超实用、超功利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弘扬,对那些被物欲奴役、被名利奴役的人们来说,不失为一剂精神救赎的良药。

五、天人合一的生态人生

从虚静在天人关系建构中的作用来看,虚静人生是将自我与外物紧密联系,在天人相和的关系中顺应自然之道而生存,从而成就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人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天”的观念从神性中解放出来,还原到客观实在性的宇宙论层面上来的,最早是《周易》中的天人观。天人观是由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两种观念共同构成的。尽管“天人相分”观直到荀子那里才得到辨析,“天人合一”观直到北宋张载那里才提出来,但实际上的天人相分与相合的观念早在《周易》中就产生了。如燕国材说:“‘天人合一’的观点却很早即有,它可以上溯到《周易》。”[9]24又说:“《周易》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人生理想的境界。”“《周易》的总体思想就是,天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人的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必须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心理的能动性,去争取最好的结果,以保持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一致。”[9]24“天人合一”的思维源出于《易经》,但《易经》只道阴阳、乾坤,虽也有关于盈虚、动静的观念,但没有天人关系的系统宇宙观;虽然它也指导人生实践,但却没有上升到系统的人生观理念建构上来。这种天人相和的宇宙观、人生观是在《老子》这里才建构出来。老子将天道规律视为圣人效法的榜样,如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如此这般的“天人合一”之论,在《老子》、《黄帝四经》、《文子》、《庄子》等道家著作中都是一种普遍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知识论、价值论以及实践论思维模式。生态人生是通过虚静人生修养实现对人的贪欲和巧智的抑制,不让贪欲和巧智过度消费而产生人对外物的过渡索取和破坏。诚如杜道明所说:“‘虚静’的心态是一种和谐的心态。‘以天合天’,就是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的调和。”[14]“以天合天”就是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以虚静的宇宙道论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人生观主要是道家所有,后来才不断被其它各家学说融入。

道家的虚静人生观在生态和谐关系的建构上,具有如下主要内涵。其一,万物平等的生态整体观。人类造成严重生态失衡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对外物的无穷极的占有和索取,导致自身种群与外物的和谐关系严重破坏。当修道之人以虚静的自然之道为自我人生的生命范式而对待物我关系时,这时的外物与自我之间就不再是纯粹的主客关系,也不是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而是相互尊重,互为因果或互为需要的关系。人需要从外物那里获得一定的生存物质需要,又必须考虑外物所承受的负担与牺牲,从而不断虚空掉、清静掉自我的贪欲与智慧,达到与万物共生共荣的天人整体观境界。《庄子》说:“天与人一也。”(《秋水》)又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齐物论》)虽然《庄子》的齐物论和万物平等观有过激之处,人也不可能完全物化,但努力促使自我与外物平等,尊重自然物,与自然物平等相待相处,还是可以实现的。当然,这是以虚静修养为基础的,首先即要以虚静的心态戒除人性的贪婪欲望。其二,道法自然的生态生存观。人类应该如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是以自我为中心和目的,或以社会为中心和目的?还是以国家为中心和目的,抑或以宇宙自然为中心和目的呢?这个问题答案可能也不是四者必选其一的。我们也没有权利去强制性地推行某种目的。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人生观中,道家的虚静之道论却是选择人类效法天地自然的生存方式和生存价值。自然天道创生万事万物都是根据万事万物的物自性而各自独立,它们既相互联系、互为依存,又有序运行、变化发展、生生不息。人也是这个运行系统中循环往复的一个部类,它既独立于万物,又依存于万物,因此,只有顺应自然规律而生存,才能保持长久不绝。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他告诫人们要以虚静的心理审察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长久不灭。否则,妄自作为,躁动不安,盈实自满,就会招致灭亡。故说:“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第16章)这段文字将老子的天人合一、效法自然、按自然规律生存的观念全面展示了出来。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顺任自然而有为的生存意识。因此,美国环境哲学家科利考特将道家思想称为“传统的东亚深层生态学”,澳大利亚的西尔万和贝内特说:“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含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15]3其三,虚柔任物的生态和谐观。虽然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多种多样,但也包含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张岱年先生认为,‘天人合一’的比较深刻的含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按这样的理解,‘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生态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它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15]5“生态和谐”是一个层级很高的命题,它包含着宇宙间万事万物之间的自然有序、和谐共生,物种间平衡发展等知识性内涵。如何能够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这是现代社会的知识学与价值论难以完成的。但在早期的人类生活中,道家学派的知识论和价值观所建构的人生观正是能够成就这种生态和谐的人生。这就是以“虚柔任物”的方式处理物我关系,以虚柔谦和、宁和静虑的审慎态度对待自我与外事外物的关系,尊重其它生命,敬畏外事外物。《老子》推崇的虚空、静虑、无为、素朴、柔弱、处下、守雌、啬等,都是强调人们敬畏外事外物,以与万事万物和谐共处。《庄子》亦说:“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道》)与天道相和谐就会获得天然的快乐。《庄子》还讲了“虚而委蛇”的思想,也是强调顺应外事外物,虚柔任物,尊重物自性,敬畏外事外物,以便达到万事万物和谐共生的境界。这种生态和谐思想在《淮南子》中得到全面深刻、具体细致的阐述,而《淮南子》正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吸收融汇了儒家思想的一部充满生态文化实践智慧的杰作。《中国美学史》中说:“中国美学要求美与善的统一,而所谓善的最高境界,儒道两家虽各有不同的说法,但归结到最后,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不同之处只在于如何达到此种境界,以及对达到此种境界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16]但若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儒家“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生态文化内涵远不及道家系统、深刻,因为儒家没有建构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玄德观,从而缺失了知识论和价值论根基。可见,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只有与道家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它们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作用。

天人合一的生态人生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即便限定在虚静人生观中进行讨论,也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话题。以上几个方面只能说是其主要内涵与表现。我们还可以看到,从道家的虚静人生观来看,天人合一的生态人生观还包括生死一如的生态生命观,节制欲望的生态消费观等。笔者在《生态批评应超越知识观与价值观悖论》一文中将中西生态批评的核心观念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万物平等观、生态整体观、敬畏生命观。[17]这些观念在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人生观中都具有丰富深刻的阐述,而且他们理论的立论依据,既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知识论和价值论,也不是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知识论和价值论,他们是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相互协同的“天人合一”的关系论出发,努力寻求并建构人遵从自然规律而生存的知识论和价值论,从而成就了一种生态生存论思想。这种生态生存论智慧,对于当下这个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关系极度分裂、生态价值濒临毁灭的文化现状来说,实在是恢复生态和谐、增强可持续发展内力的宝贵文化资源。

综上所述,道家虚静人生观的精义主要表现为以上五大方面,这几方面内涵又都贯穿着“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精神。道家的虚静人生观总体上看,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道性人生,也是“天人合一”的生态人生,前文所讲的体真悟本的道性人生、少私寡欲的素朴人生、清澈澄明的智慧人生、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等四种人生观内涵都具有“天人合一”的生态内蕴。以自然之道为持守的道性人生,就必然涤除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从而持守自然之道,保持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和谐关系;虚空清静掉贪欲奢情的素朴人生,就必然会消除生态灾难的祸首“人类的贪欲”,在纵欲、禁欲这两极中选择中和适度的“节欲”人生观,从而让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处于生态和谐的关系中;人们避免以私欲私见、贪欲偏见认知事物,才能发现客观真理,才能真正认识到“天”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发自内心地、主动地去建构天人相和的关系,这是人的主体性在生态智慧上的充分发挥;当人们从物欲、名利等世俗化的实用功利境界超越出来,不做物欲和名利的奴隶,自由地对待自我和外物,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超越物欲功利,那么,他也就必然成就以天合天的生态关系。由此可见,虚静的道性人生也就是生态人生。在当下这个极端实用和功利的文化环境中,我们的人生观充斥着肉欲、物欲、情欲、利欲、名欲等极端世俗化欲求的知识论和价值论思维,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技术主义、利益至上、自我中心、恶性竞争、名利膜拜、炫富斗奢、穷奢极欲、骄奢淫逸、贪婪无度、挥金如土、为富不仁、坑蒙拐骗、纵情享乐等等放纵贪欲、分裂物我的人生知识论和价值论取向成为主导性人生观,从而导致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要想人们普遍从追逐物质繁华中警醒过来,从物欲的奴性人格中解放出来,追求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充实协调发展,走上真正的生态和谐发展之路,道家的虚静人生观是值得我们充分吸取的传统文化精神宝藏。

注释:

①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老子》第25章。下引原文均参照此书,只在引文后注明章数。

②[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庄子》之《在宥》篇。下引原文均参照此书,只在引文后注篇名。

③王利器:《文子疏义》,中华书局2000年版,《文子》之《上德》篇。下引原文均参照此书,只在引文后注篇名。

④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黄帝四经》之《经法·名理》第九篇。下引原文均参照此书,只在引文后注篇名。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徐复观.论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3]汪涌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46.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65.

[5]王三峡.文子探索[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225.

[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燕国材.中国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0]余明光.黄帝四经今注今译[M].长沙:岳麓书社,1993:6.

[11]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

[1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1.

[13]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2.

[14]杜道明.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2000(1)78-84.

[15]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6]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31-32.

[17]胡立新.生态批评应超越知识观与价值观悖论[J].文艺争鸣,2005(6)119-123.

责任编辑 张吉兵

B9

A

1003-8078(2017)02-0034-09

2017-02-27

10.3969/j.issn.1003-8078.2017.02.09

胡立新(1965-),男,湖北英山人,黄冈师范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编号:12&ZD153。

猜你喜欢
人生观道家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