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
(黄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基础工程和组织保障抓实抓好。”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也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在时代大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既把理论创新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又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培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更需要发挥高校党组织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紧密结合高校的客观实际,在新视域下来认识和研究,深刻分析和阐述其重要地位和基本内涵,紧紧围绕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实践进行创新与思考。
任何一个政党能够长期生存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始终得到多数人认可与拥戴,其本质因素就在于其必须具有符合时代需求的先进性,而这种先进性来自于政党的不间断学习和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是文明传承之旅、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我们党自1921年建党之时就拥有了优良的学习传统,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世纪新阶段,从中央政治局、各级党组织到每个党员都具有着自觉学习的习惯和氛围,这全力推动了我们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先进性的保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1]这就要求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始终严格要求,始终保持先进,始终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养实现民主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是汇聚人才的高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夯实和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各项事业科学和谐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分析,高校只有加强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更好适应国家和社会转型发展战略需要,才能更好适应党的执政方式的科学化转变需要,才能更好适应党对高校全面领导方式的转变需要,谋划、完善治校方略,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切实履行好培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任务。从传播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职能来看,高校只有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传马克思主义学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使高校真正成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排头兵、主阵地,为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储备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完成“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各项任务,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智库性作用更加凸显。高校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具体实践阵地与战略要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而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师生中的组织号召力、政策宣传力、舆论引导力、思想凝聚力等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法取代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新战略做出新思考、新调整,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和新策略,群策群力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校只有不断调整战略,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较好解决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高校全面协调发展全局,[2]94-96才能有效确定其中的四种权力及其运行机制,真正提高高校办学治校能力。同时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日常科研、教学等工作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及政策,充分发展自己的特色和学科优势,推进高校工作的改革,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学校共同愿景是一个学校的师生员工共同持有的对未来希冀的景象,它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氛围,并使这个氛围遍布到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作为向前发展的动力,是全体师生员工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师生员工由于学历层次、价值信仰、个人经历的差异等,会对学校教书育人环境、事业发展与改革中的问题、价值追求目标等的看法和认识有所差异。为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过程中,广开民智,广纳民意,以师生员工满不满意、需不需要作为决策措施是否正确的评判标准。通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可以在发挥师生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使各级党组织的意志、决策和部署更好地转变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觉统一行动,有效解决高校党组织和个体积极性和共同愿景问题。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要积极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结合高校个体实际,不断推进组织创新,不断进行观念更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尊重师生员工的劳动与价值,通过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给师生员工个人发展提升提供平台和空间,切实将师生员工自我发展的人生愿景与学校愿景结合起来,最终形成集体与个人、管理与服务、教师与学生各如所愿的和谐场景,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个说法。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使全体师生员工结合新形势,更新旧观念,切实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始终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教育教学,坚持“理论自信”。教职工党员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保持政治定力,坚持立德树人,践行教书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融入到“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全过程。学生党员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实践锻炼、党团活动等,教育他们胸怀大局把握大势,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党委必须遵循习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为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做贡献。
高校与其他部门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高知识群体与高水平知识创新创造活动较为密集,知识更新快、创新能力强、思想更加活跃等。但面对知识大爆炸和学科间不断融合的新时代,只有具备了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不变的竞争优势,才会不落后于时代。因此,高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过程中,必须让广大党员了解知识更新的速度,打破他们身居“象牙塔”的自豪感,使他们牢固树立“本领不足”“知识缺失”的意识和紧跟时代步伐的学习理念。具体来说,就是要使师生党员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要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树立主动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实际效果,最终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学习优势、智能优势、创新优势。
与机关、企业、农村、社区等行业部门相比,高校党员队伍具有思想较开放、思维较活跃、接受新思想较快捷、学历层次和素质较高等特点。党组织设置可以根据学科专业、教研室实验室、相近管理部门等进行设置。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构建过程中,高校党委必须结合党员和党组织设置特点,及时改变原来的传统学习教育和管理模式,积极搭建符合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特征的学习教育与管理服务平台。如开展“讨论互动交流学习”,充分利用报告会、讲坛、论坛、沙龙等阵地,积极搭建“学习大家谈”“你说我来听”等参与度高的学习交流形式;推行“云班课”等,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等手段,依托网站、微博、微信、QQ、短信等媒介,构建“五位一体”的多途径网上学习教育阵地,确保学习成效;倡导“综合性复合式学习”,既抓住重点学习内容又不断根据具体情况拓展学习领域,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基础上,广泛学习系列讲话、优秀传统文化等,学习本专业和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
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观要与时俱进,用新的眼睛看世界,看清楚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后面的框架结构、相互关联和运行机制。彼得圣吉认为:新的视野需要熟知三个基本元件:增强的回馈,不易察觉的小行动发生滚雪球效应,产生巨大影响;调节的回馈,自我修正以维持某些目标;时间停滞,一个变数对另一个变数的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得出来的情形。[3]62-153这就要求学习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决杜绝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和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的“经验主义”学习方式,自觉把学习与调研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学习效果。高校党员要深刻领悟学习的真谛,始终坚持将所学与国家、社会改革发展紧密联系,与学校事业发展实际紧密联系,与师生员工切实关心的学习、教育、生活、服务等紧密联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抓好高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必须把示范引领、履职尽责、创新发展作为师生党员参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行动自觉,把学习作为党员干部和党员师生的第一修养,[4]71-72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与韧劲,将组织、个人和学校融入各项事业发展之中。要积极培育和关注团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加强对党员个体的指导与教育,让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成为行动自觉。要始终营造一种学无止境的精神与理念氛围,在抓好业务知识、管理服务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的综合知识学习。学习过程中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学有成效。在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构建中,要发挥好高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构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事业发展的政治核心,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事业发展的核心骨干。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能脱离高校的“职能”,否则就会学用脱节,毫无成效。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学校中心任务、顶层设计、理想信念、办学方向等方面来谋划与设计,以切实提高党员师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等,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珍惜机遇、奋力作为,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贡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与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紧密结合起来,强化组织功能,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标准化建设,切实提升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水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带头联系实际,带头践诺承诺,在各自学习、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实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健全完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会也不能一蹴而就。首先,要强化好责任制度。根据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体多样性的特点,就必须通过强化责任制度,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切实实现各级主体责任明确、自觉履职践行的目标。其次,要设计好考核制度。完善科学的考核制度为高校师生员工党员的学习提供引导和动力,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约束力和调控力。要始终树立考核的理念,合理制定考核标准并结合实际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第三,要确立好保障制度。建立保障制度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能否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后盾。完善的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了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问题。
要确保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效果,就必须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而要保证党员队伍质量,就必须严格标准,及时清退处理不合格党员,纯洁党员队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党员思想容易受外界各种情况的干扰和诱惑,容易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等思想的侵蚀。做好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坚持党员“入口”的同时,也需高度重视畅通党员的“出口”通道,科学制定不合格党员的划分标准,将对党员思想政治水平的考察与服务师生情况相结合,确定处置方式,按照契合高校实际的标准和方式,及时处置党员不纯洁、不合格、不标准的问题。
在全面从严治党、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任务显得更加迫切与艰巨。世界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伴随着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实施不断向纵深推进,只有持续地学习、努力地提升,积极地应用与把握所有的新经验、新认知、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才可以确保党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屹立于当今世界。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丁瑞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若干问题评析[J].学理论,2014(9).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4]李志刚,等.困境与出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要[J].当代教育论坛,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