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严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谱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人类情感的寄托,是人们心声的表达。大多数情况下,歌曲的创作是先有歌词,再依据歌词进行谱曲。歌词是旋律化了的文学创作,它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歌词或诉说故事,或赞美事物,或抒发情感;歌曲的旋律创作则围绕歌词的中心思想进行结构的规划、旋律的铺展、节奏的设计、速度的设定等。这一切的轻重缓急都与歌词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反之,如先有曲,再有词,那么歌词的创作一定是依据旋律带给听者的丰富想象和情感体会而展开的。总之,词和曲是构成歌曲的砖和瓦,它们在情感的框架下紧密相连。歌曲的演唱能体现歌唱者的综合素养,这并非仅仅停留在歌唱的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对作品音乐美感和情感内涵的挖掘和表现。如果演唱只是一味地炫耀声音,忽略歌曲这个歌唱的本源,本末倒置,那则是对歌曲的亵渎,对声音的浪费。面对躺在纸上的歌谱,我们可以从旋律、歌词、情感这三个要点入手,每一个部分都细心品味、斟酌,以期用歌声对作品做最好的诠释。
钱仁康先生说:“音乐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和声音响的色调变化,在运动中表现感情的变化发展,这是任何语言艺术所不能企及的。”旋律是歌曲的生命,没有旋律歌词仅仅是诗歌、文学,旋律为歌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歌曲中,不同的旋律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因此设计表现旋律情绪的律动也各不相同,如优美抒情的旋律用舒展的律动,欢快活泼的旋律可做跳动的动作,雄壮有力的旋律可用紧握的拳头来设计坚定的律动效果。”[1]91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在熟悉旋律时,一定要准确地把握旋律的音准、速度、强弱,风格,要尽可能挖掘出旋律的韵律美感。面对一首歌曲,在了解歌曲背景、曲式结构的基础上,首先是把旋律唱会、唱熟,即把音符、节奏唱得准确无误。做到这样,读谱任务就算完成了。但是仅仅完成读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唱出旋律的美感,要唱出旋律的音乐性——旋律美。以儿歌《读书郎》为例(谱例1)。
谱例1:
这是一首曲风明快、情绪积极的童谣,曲式结构为单乐段曲式。歌词用最简单明了又充满童趣的语言告诫小学生不要荒废时光,要好好读书,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用知识为自己换来更好的生活。首先,要依据歌曲的风格设计歌曲速度。不能慢,慢了就缺少这首歌本应具有的活泼、欢快的风格特征,失去了歌曲本身应有的童真趣味。其次,要注意歌曲的强弱规律。这是一首2/4拍的歌曲,强弱规律为“强、弱”,在演唱时,就要突出这个强弱规律,从而更能表现出旋律的韵律感,唱起来更加朗朗上口、更加活泼生动。第三,结合歌词的意义,在恰当的地方设计一些演唱处理,加一些装饰效果。如在第一句“小呀么小儿郎”的“儿”音处,加一个下滑音,使这一句唱起来俏皮可爱一些;还可以在“只怕老师骂我来”这一句的几个音上加上重音,这样唱起来给人以警示之感。
歌词就是语言,是一种源自内心、艺术化了的语言,是作者心声的表达。既然是语言,我们在唱歌词时就必须要注意语言的语境与美感。语境即语言的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时空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时空环境即时间、空间、地点、事件,人文环境是人类在时空环境中所产生的心理波动。语言是语境土壤中开出的花朵,歌唱中的语言更要植根于语境,准确、生动地表达歌词语言的意义。在唱歌词时,“为使演唱更加生动、更有个性,就应该对歌词作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不但要从歌词外深入到歌词内,而且反过来把理解的东西带到歌唱中演绎,把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拓展。”[2]130当然不是每个字都要这样小心翼翼处理,而是把握歌词中的关键字,也就是将有拓展空间的字词进行重点诠释,以突出它们的意境和内涵,要求做到语义准确、语言生动。如“酸甜苦辣”,酸甜苦辣是四种滋味,可以是味觉的,也可以是感觉上的,在声乐作品中常用于表达一种境遇,或形容一种风情。
先以《故乡有话对你说》为例。这首歌曲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歌的前几句是这样的:“你听见了吗?你听见了吗?有人在远方喊你,喊你的小名:铁蛋嘞,铁蛋喽。那歌声酸溜溜,甜蜜蜜”。歌词中的“酸”“甜”两个字,就把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表达得特别传神。在演唱时,可以将“酸”与“甜”这两种味觉体验升华到一种味觉的记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酸”与“甜”,而是一种家乡熟悉的味道、亲人的味道。对于歌词中的“酸溜溜”与“甜蜜蜜”,不妨展开联想,也许想到了家乡酸枣,想到了小时候奶奶包的糖饼,想到了家乡人淳朴的乡音与乡情。再结合生活中我们对酸、甜的反应(酸的流口水,甜在心头),再唱这个“酸溜溜”与“甜蜜蜜”时,就可以突出酸在舌尖、甜在心头的真实体验。这样的处理会更贴切。
“苦”是一种滋味,也用来形容心情和境遇。以《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这是一首歌剧中的选段,反映了旧社会恶霸地主欺凌下苦难渔民的生活与心声。这首歌主要表达的就是渔民的苦,因此要在这个“苦”字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入木三分。歌词中有一段是这样的:“爹爹染重病,他卧床昏沉沉,渔船搁沙滩,渔债逼死人,渔霸的天下何时了,渔家苦难何时尽”。可以说,这苦不仅是嘴上苦,更是心里苦,而且是苦难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如果轻描淡写地唱出来,显然无法体现出苦难的深重,因此要狠狠强调“苦难”二字,以体现剧中珊妹的苦难境遇与不堪重负的悲苦。
说到“辣”,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辣椒、火辣。这两个词,前者关乎味觉的冲击,后者则是视觉的感受,有时也形容一种风情。歌曲《辣妹子》就巧妙地将这些寓意结合,借辣椒比喻湖南女孩,赞美她们火辣、直爽的个性。歌词中有很多“辣”字,有的就是味觉上的辣,有的是指性格的泼辣,还有的延伸为不卑不亢、不畏惧的品质。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这些意义演唱,力求语气、味道准确,不能唱成“甜”妹子,也不能唱成“苦”妹子,更不能唱成“虎”妹子,一定是俏皮可爱、豪爽泼辣的“辣”妹子。由此可见,歌唱语言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下的产物,受作品语境的影响。
总之,歌词和歌唱语言是演唱一首作品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演唱中,要务必做到语义准确、语言生动,不仅要表现歌词的字面意思,还要去揣摩其深层次的涵义,甚至是“弦外之音”。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也是情感的反映,还是情之所生、情之所至,有感而发。因为有了感情上的反应、起伏波动,所以才需要通过某种艺术形式来加以抒发,加以表现。”[3]93如果说旋律是歌曲的生命,那么情感就是歌曲的灵魂,也是歌唱要表达的最高境界。词曲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情感,歌唱者通过歌声在延续词曲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最终的演唱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的传递,更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抒发。其实情感早已贯穿于整个歌唱活动中,早在我们看到歌词、唱起旋律,甚至在拿到歌谱、看到歌名时,情感就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歌唱,并且随着人们对歌曲的解读会越来越深沉、浓厚。情感不仅决定歌唱的角色,还决定了歌唱的音量、强弱、音色。对歌曲情感的剖析和体会需要用心灵去与之对话,也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构建歌曲的情境。
以东北民歌《摇篮曲》为例(见谱例2)。《摇篮曲》是一首母亲哄孩子入睡哼唱的歌曲,可以想象这幅画面:静静的月夜,月光皎洁,母亲轻轻摇动摇篮,摇篮里躺着即将入睡的宝宝。歌唱的角色是慈爱的母亲,因为是哄孩子入睡,所以歌唱音量不可过大,不可以强,音色要柔和,充满温情。结合这些要点,在歌唱时,要尽可能用声音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或描绘这幅画面,使人身临其境。
谱例2:
好的歌唱技术终究是为音乐服务的。一首作品不仅是词曲作者心声情感的表达,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它不应沦为炫技的道具,不应是“声无可恋”的对象。在一个强调练声都要注重音乐性的领域,我们要真诚、用心地对待每一部值得好好对待的作品。在歌曲演唱中,词、曲、情是立声之本,这三个要点反应的是歌唱中对作品的理解、尊重以及对细节的雕琢。歌谱给予我们的仅仅是颗种子,而这颗种子要长成怎样的大树,取决于我们内心对这首歌曲的浇灌。好的歌声不仅悦耳,更应该感染人心,经得住细细品味。
[1]陈思思.让音乐课堂溢满“美”的旋律[J].郑州大学学报,2015(7).
[2]赵梅.歌唱语言的感受与体验[J].音乐探索,2006(Z).
[3]卢俊丹.歌唱艺术中对作品演唱处理的几个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