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诵读教学中的审美指导

2017-03-09 14:4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物象意象诗人

熊 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试论语文诵读教学中的审美指导

熊 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诵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语文教学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必须重视诵读教学。影响诵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审美指导和学生的诵读体验,使学生学会“美读”并享受“美读”是诵读教学的最高追求。具有美感的诵读能帮助学生陶冶性格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实现语文教学“以人文塑造人”的终极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语文诵读教学;审美指导;美读

诵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语文教学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主要方式,自然离不开诵读这一环节。诗歌是传统文化中最适合诵读的文学体裁,诵读诗歌,就是品味人生、感受审美,有了审美,生命才会散发光彩,觉出趣味。语文诵读教学不能只教会学生“能读”和“善读”诗歌,更应教会学生“美读”诗歌,也就是用具有美感的诵读去感知诗歌之美,体会生命之趣,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陶冶审美情操。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美读”诗歌呢?

一、感受诗歌情之美

诵读,是一种特殊的文学鉴赏和表达方式,需要诵读者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情蕴内涵。只有体会了“诗情”,传诵“人情”才有了基石,才能把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转化为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以情动人,感染听众。教师可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使学生站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去感受作者创作诗歌时的心境和情绪,领会诗歌的主题思想。二是指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景物描写,通过景来感知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一枝一叶总关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文学创作中的常见手法,作者常常通过描写客观景物来抒发主体的心理感受。根据景物描写来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然后选择恰当的语调、语气和节奏来进行诵读,会获得比较好的诵读效果。比如诵读杜甫的《登高》,可以先指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歌写于公元767年秋天,当时56岁的杜甫因安史之乱颠沛流离,借居夔州三年,不仅生活困苦,还疾病缠身。夔州白帝城外有一高台,一日,诗人独去登台俯瞰,满目萧瑟的秋江景色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愁苦与悲哀,在百感交集之中,他写下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的诗。接着,引导学生品读诗中那些寓情的景物描写,如“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感受诗人借景物描写而传递出来的悲苦心情。了解了创作背景,把握了景物特征,诵读这首诗就可以采用低沉的语调、悲慨的声音来勾画那一幅苍凉恢廓的秋江画面,表达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悲壮心情。

二、理解诗歌意之美

意,这里指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意象是指“那种蕴涵着特定意念,让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术形象。”[1]其中的“意”指意念,是包含诗人感情的思想。“象”指通过意念加工过的物象,是诗人主观心理与客观形象的融合。“意”与“象”之间的关系是“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2]也就是说,把握“象”是明白“意”的前提,理解诗歌“意”之美的关键是要把握诗歌的“象”。那么,如何把握“象”呢?

第一,学会观物取象。《易传》中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这是“观物取象”一词的来源。观物取象是指先观察和感受客观物象,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客观物象加以提炼、总结和创造,最终形成“象”。这种仰观俯察看待万物的方式极大地启发了我们的语文诵读教学。如果能引导学生用“观物取象”的方法对诗歌进行观照和赏析,则必然能加深他们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从而产生深刻的审美感动和强烈的诵读愿望。比如诵读刘禹锡《乌衣巷》这首诗,应引导学生把握乌衣巷口、朱雀桥边、夕阳斜、野草花、飞燕、百姓家等有特定指向的物象,使他们理解诗人通过物象而建构起的特殊时空形态,体会诗人将历史变迁的悲喜离合和世态炎凉的无奈感慨都凝聚在物象之间的精妙写法,再指导学生用凝重的语气和低回的节奏来诵读,恰当地表现出这首诗的主旨和情感。

第二,准确理解修饰语。客观物象本没有情感倾向,但诗人们“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4]444。“著我之色彩”往往表现在一些描写景物的修饰语上,这些修饰语或写形貌,或写色彩,或写性状,使客观物象具有了主观倾向性。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涵义相近、情绪相连、主观性强的词语来修饰“藤”、“树”、“鸦”、“桥”、“道”、“风”、“马”等物象。“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画龙点睛,将“断肠人”意象与前面种种物象连成一体,构成具有鲜明主观倾向性的意象群,整体融入到苍凉悲怆的气氛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充溢出耐人寻味的意蕴。读这首小令,应发挥联想和想象,揣摩各个修饰语的涵义,将自己化身为“断肠人”,借代入感与作者同思共鸣,再用悲凉的语气、忧伤的语调、顿挫的节奏来诵读全篇。

第三,关注语境,体会诗人所选物象的层面。客观物象总是千姿百态的,呈现出多种层面,诗人们一般会选择最适合自己表达需要的某一层面来进行描写,创造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诗歌意象。把握诗歌意象,尤其是那些主观性不鲜明,或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意象,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去进行。比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第二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一系列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些名词紧关物色,代表了十种典型景物,形成了丰富的语境。“鸡声”、“茅店”、“人迹”、“板桥”几个词组都是偏正结构,前一字为定语,后一字为主语,定语和主语都使用名词,特别有具体感,强化了视觉形象,“意”“象”具足,真实地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的辛劳之情和孤独之感。诵读时从语境入手,感受诗歌意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清冷的旅途早行图,在声音中透出孤独失意的情绪,再注意语音修辞技巧的使用,就能很好地表达出这首诗的味道。

三、体会诗歌韵之美

“韵”,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艺领域衡量文艺作品审美价值的一个最高标准。读诗,一要读出韵律,把平仄相间的声调、丰富变化的韵脚、和谐鲜明的节奏所构成的音乐美感表达出来。二要读出韵味,把诗歌蕴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致用声音表现出来。

第一,读出韵律。首先,读好平仄相间的声调。汉语中的声调变化能构成语音的音乐性美感,生动地表现出诗歌的情感含义,在诵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出声调变化。比如杜牧《江南春》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四百八十寺”五个字都是仄声字,中间“百”、“八”、“十”三个字还是入声,连用五个仄声字,其中还有三个入声字所造成的声音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使这一句语速加快,一下子顿挫住,突出寺庙之多,分量之重。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一转,点出寺庙都在烟雨笼罩中,江南的烟雨是比寺庙还要阔大的景象。读这一句时语势应舒缓,因为有五个字都是平声字,另有两个婉转悠长的上声字,平上相连,就有了舒缓的味道。其次,读好丰富变化的韵脚。诗歌因韵而美,韵脚是构成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诵读时应多加注意。比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上下两阕平仄韵转换,上阕三句押平韵,中间夹着两句押仄韵,下阕两大句尾字押平韵,中间四小句押仄韵,这种独特的押韵方式是这个词牌的规定,可以带来独特的声韵感受。整首词押平声“庚”韵,中间句尾仄声字互相押韵,强调了仄韵的感觉,上阕中“马”、“怕”两个上声、去声通押“a”韵,显出率真豪放之气。诵读时,要把这种韵脚变化带来的情绪起伏表现出来。再次,读出和谐鲜明的节奏。节奏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能起到强化诗歌艺术效果的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高低、轻重、快慢、强弱的节奏变化以及这些节奏与诗歌内在情绪的关系。比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用了一个比较开阔的“灰”韵,诗歌后一联对仗,“一水护田将绿绕”一句音调低回,仄声字多,含义温柔,节奏偏缓,“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音调转高,平声字多,开口音多,以壮丽收尾,节奏轻快。这首诗用浑然天成的拟人手法赋予山水以人的感情,化静为动,诵读时应在节奏上表达出这种特点。

第二,读出韵味。“韵味”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审美对象余音绕梁、令人回味的审美效果。中国诗歌常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叶夑在《原诗》中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4]333诵读者应思索、发现、开掘、领会诗歌的情思意脉,用有声语言传达出诗歌的无声思想。比如《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抒情色彩浓郁的朦胧诗,全诗三章,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苍苍茫茫,不知所终。诗歌在叙述上是不够清楚的,但正因为叙述不清,才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伊人朦胧恍惚,诗人上下求索,意境浑茫无涯。诗歌每章第三句以“溯洄”起句,声音应高扬上去,因为逆流艰难,“溯游”续之,声音应沉郁下来,因为顺流容易。最后“宛在”一句,猜测伊人所处之地,但诗人没有凿实,故诵读时应语气轻柔,语调婉转,表现出诗人的犹疑不定和怅然若失。

总之,诵读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是最能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方式之一。从最基本的诵读练习开始,到文从字顺、声情并茂的“美读”层面,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陶冶审美情操,提升文化修养,是现代语文诵读教学的最高追求,也是实现语文教学“以人文塑造人”这一终极目标的最佳途径,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在诵读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仔细思考,用心实践,认真总结。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

[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0:609.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73.

[4]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陈君丹

On Aesthetic Direction in Chinese Recitation Teaching

XIONG Jie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Recitation is a good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recitation teaching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is the best way to transmi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cruci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recitation teaching are the teacher’s aesthetic direction and students’ feeling in recitation. Making students learn “aesthetic reading” and enjoy “aesthetic reading”is the ultimate goal in Chinese recitation teaching. Recitation with aesthetic sense can help students cultivate their mind and spirit and uplift their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It can also contribute to achieving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a person with humanity”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hinese recitation teaching; aesthetic direction; aesthetic reading

2017-09-0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试点学院)项目(SD170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6年校级教研项目(X2016002)

熊 婕(1977-),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学经典与诵读教学。

G642

A

1674-344X(2017)10-0106-03

猜你喜欢
物象意象诗人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意象、形神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