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第八小学 黎以安
教师的威信是师生间一种积极肯定的关系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是一个教师能否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转化学困生的前提。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可以驾驭课堂教学、驾驭班集体的管理,反之,既组织不了有效的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更加无从说起。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威信。如何建立威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严于律己。俗话说“严生威”,就是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首先不做。只要教师做到“身正为范”,那么“威”才能一步步地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成为学生的学习的榜样。如教师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自己上课板书首先要工整;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教师也要按时到教室。二是以诚立信。教师要对学生讲信用,对学生承诺的事情要兑现,答应学生的事情要做到,这样才能充分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有效地增进师生的交流和感情,这样的老师说的话学生才会信、才会听,无形中提高教育的实效。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对学生作出一些纪律等方面的要求,其中一点是学生上课不能迟到,老师上课也不准迟到,大家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我每次都在预备铃后到教室走廊等候,上课铃后准时上课。因此,我任教的班级,很少学生会上课迟到的。
1.表扬主要是起激励作用,所以要用得“巧”
一是不要随便地表扬,导致表扬过度,失去了激励学生的作用。二是要关注学生努力的过程,不要总是把表扬的着力点放在学生能力的高度和结果上。如某个学困生考试不理想,没有进步,但为了考好试学习比以前用心了,这时教师可以表扬他的学习过程,鼓励其继续努力,给予学生肯定和希望。这样的表扬,更能正确地评价学生,激发其学习动力。三是要善于抓“小”和“点”。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的多。”老师要善于捕捉学困生其他方面的特长、闪光点和小事情,及时肯定表扬,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来带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批评主要是教育作用的,必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批评才能产生作用
因此,批评要用得“善”。一是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自己态度。说话的语速不能太快,要让学生听得明白,同时也要给学生思考的过程;语调不能太高,语调太高会让学生心理产生抵触、反感的情绪,导致教师说什么,完全听不进。同时还要注意动作不能太大。有的教师批评学生时总是习惯地用手指指着学生说话,这也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影响教育效果。二是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教师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不能跟学生翻旧账、算总账,或者把其他问题叠加到这个问题上来,这样不但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三是批评要注意场合。批评教育学生,尽可能不要在公开场合,最好在私下进行,给学生留面子,更有利于师生心静气和地交流。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学困生进步,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学困生普遍对学习无兴趣,知识贫乏,但这些孩子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优点和特长,积极为他们搭建成长的舞台,将他们旺盛的精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来,让他们发光发亮,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每个学期,我都会在班上举办各种重要的活动,如书画比赛、歌唱比赛、故事演讲比赛等,同时让热爱劳动的后进生当劳动委员,让喜欢打篮球的后进生当体育委员,唱歌好的代表班级参加文艺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和安排,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舞台,爆发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激发他们做个好学生的“内驱力”。
转化学困生犹如良医看病,重点是抓到学困的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将学困“根治”。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着手于“诊断”,通过找学生谈话、家访、细心观察、向同学了解、咨询曾经任教的教师等方法,深入了解造成学生学困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帮助他改正。
学困生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切忌急功求成。这个过程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做到循循善诱。意思就是说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具体来说就是要与学生一起,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制定一个转化计划和目标,一步一步推进,让学困生一点一点地看到自己改变的轨迹,增加其转化的信心和动力。如果没有将转化目标细化和步骤化,而是将转化的最终目标高高挂起,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做不到”的想法,不但打击学生的信心,也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教师的转化工作很可能成为了“一厢情愿”,无处发力。二是要注意持之以恒。学困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他们的进步总要经过一个“醒悟―转变―反复―稳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师必须不厌其烦,要带着一颗爱心和责任心,做到诲人不倦。通过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固定下来。持之以恒这个过程反映出教师对学困生的不离不弃的态度,这个态度既是教师对学困生关心爱护的具体表现,也是对他们有信心的体现。我相信,只要教师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多做细心工作,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
学困生转化不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更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社会、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才能更好、更快地取得实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化的交流平台应用到教育中来,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如微信就是拓宽和加深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渠道。我每接手一个班级,首先与家长建立一个班级微信群,经常将班级里的一些趣事、学生表现情况及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等等内容,通过微信群向家长反映和汇报,同时要求全体学生家长为一些进步快、表现好的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点个赞等等方式,让教师和全体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增强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自觉性,收到的教育效果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