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原则
——以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

2017-03-09 03:27任强
关键词:抒情文言文高中语文

任强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原则
——以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

任强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愈益受到重视,语文教育中的文言文教学直接关系到我国传统文化及精神的汲取和传扬,教材对于文言文的选编则是前提和基础,文言文选编所依据的原则至关重要。从现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选编的情况进行探究和推敲,可以倡明其编选的基本原则:(1)适应性原则,即以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语文素养形成发展规律为出发点;(2)典范性原则,强调选文需符合文质兼美的典范性要求;(3)统一性原则,强调选文要通盘考量,体例统一;(4)科学性原则,提倡选文应尊重文言文发展规律,遵循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规律。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适应性原则;典范性原则;统一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美好愿景和宏伟目标。这一深入人心的宏大理念,正激情澎湃地建构着璀璨辉煌的民族之梦。而作为承载民族之魂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这一民族之梦的精神沃土和动力源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和传扬,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多次强调,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资源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作用,视之为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复兴大梦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文言文教学,则当仁不让地承担着汲取和传扬优秀传统文化命脉和精神内涵的重大使命。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选编安排则作为前提和基础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可能决定着这种教育教学的效果。可见,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选编所依据的原则大有探讨价值。

一、适应性原则

文言文学习,入门须正,立意须高。正确引导新入学的高中生,让他们学好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的初始单元,对他们文言文学习将产生极大影响。多年的教学实践说明,初始单元的课文内容、难易程度、语言特点等,值得仔细琢磨和推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教科书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2]2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说:“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3]32由此可见,语文教材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仅是教学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教科书编写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编选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应是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写者,好像也充分考虑过这一原则。在高中文言文初始单元,他们曾很有创意地编选了古代写景文[4]。写景文往往语言优美,很容易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所选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赤壁赋》,哲理性较强,对高一新生来说,恐较难把握;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叙事、议论淹没文采,难以为学生所接受。教材编写者应该发现了问题,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后,从第二版即现行的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以下简称“现行本”)开始[5],将这一单元调到必修二。这一调整,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了教育教学的规律,确为明智之举。

调整后的高中文言文初始单元为写人记事文。从内容上看,写人记事比较容易为学生接受,但此单元编选了《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篇,这些文章微言中见大义,史传中寓褒贬,对高一新生仍有较大难度。具体来说,《鸿门宴》故事性强,语言也比较流畅浅易,高一新生应该能够读懂,但作为必修课文,学生应熟读成诵,而此文篇幅较长,叙事性较强,学生背起来有很大困难。如果高中生一开始学习文言文,就产生背诵挫折,对他们语感的培养,文言知识的积累,恐怕都是不利的。《荆轲刺秦王》不仅篇幅较长,而且语言难度也较大,高一新生阅读起来有困难,背诵就更不易。相比之下,《烛之武退秦师》篇幅短小,适宜背诵。但毕竟《左传》语言艰深,加之此文截取编年叙事中的片断,缺乏前因后果的起承,如不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因而,现行本以叙事写人类文言文作为高中必修文言文初始单元,与教材编写的适应性原则有一定冲突。

从现行本所选的五个文言文单元来看,比较适合作为文言文初始单元的,可能是必修三中的议论文单元。此单元的四篇课文,只有《过秦论》篇幅较长,语言难度较大,如把该文调整出去,其他比较适合高一新生学习。荀况的《劝学》,原文很长,语言也比较艰深,但经过教材编者的节选,篇幅大大缩短,语言难度也大大降低,几乎全是名言警句,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记忆;就内容而言,该文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养成持之以恒精神,以该文为高一新生文言文学习的起始,实在再合适不过。韩愈的《师说》不仅语言规范,而且观点鲜明,层次清楚,同样是谈论学习的,与《劝学》有内在的一致性。《寡人之于国也》篇幅不长,寓言生动,多用排比句式,容易记诵;内容关注民生疾苦,实为一篇不可多得的文言范文,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材编写的适应性原则来看,这几篇作为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初始单元,是比较合适的。

二、典范性原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说:“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2]2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说:“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3]33这些都说明,课标强调教科书的选文要有典范性。

叙事写人类文章,是文言文中的重要一类。高中必修教材,选取典范的叙事写人类作品,供高中生学习,有很强的示范性。从叙事写人单元的具体篇目来看,《左传》是我国叙事写人文的奠基之作,不论是写法,还是语言,都对后世的叙事文产生极大的影响,节选一段作为教材,理所当然。不过,现选的一篇《烛之武退秦师》值得商榷。编者之所以选《烛之武退秦师》,可能是从爱国主义、行人辞令等方面考虑;也可能考虑到最初选该文,是作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以下简称“试验本”)的第一篇文言文[6],篇幅应相对短小精悍。抛开编者的良苦用心,我们发现,该文需要交代的前因后果太多,人物心理、情节发展不够丰富复杂,不能充分体现《左传》叙事写人的特色。因此,用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五册所选的课文《殽之战》[7],恐较为典范。当然,《郑伯克段于鄢》也能体现《左传》的文言文特点。此文是《古文观止》的第一篇[8],也曾被人教社出版的补充读物《语文读本》(第一册)选录[9]。如果必修教材选用该文也许更为典范。

《战国策》对叙事写人文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语言更为恣放,故事更为曲折,人物更为丰满,对后世影响也很大。现行本选的《荆轲刺秦王》,的确是《战国策》中的名篇,文章写得极为精彩。但该文篇幅较长,作为必修课文难度有些大,其容易接受的程度,不如试验本中的《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内容上,是谈论如何培养、教育子女的;篇幅上,该文不长也不算太短,较为适中;该文故事情节曲折精彩,语言流畅,容易记忆。由此看来,《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作为高中必修篇目更具有典范性。

《史记》一向都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头戏,人教版的老教材在一、二、四、五、六册中,分别选了《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屈原列传》等五篇[7]。除《毛遂自荐》之外,试验本也选了其余四篇,并增加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现行本选了《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两篇。这两篇文章,故事都跌宕起伏,语言明净流畅,艺术成就极高。就这两篇文章而言,大多看重《鸿门宴》。这可能与一般研究者认为《项羽本纪》和《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成就最高的有关。虽然《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故事性很强的一个片段,但并不能充分体现《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特点。所以,如果一定要从《鸿门宴》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选一篇作必修课文,选择《廉颇蔺相如列传》也许更有代表性。这不仅因为该文中的几个小故事,可以分别独立成几个短篇,有利于背诵,还因为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敢,廉颇、蔺相如的人格等,极具典范价值。

人教版教材所选过的《史记》篇章中,《屈原列传》也许是最适合作为必修课文的。这不仅因为它最能体现《史记》“无韵之《离骚》”的特点,还因为它是《古文观止》中所选的为数不多的《史记》人物传记之一(其他两篇是《伯夷列传》《管晏列传》)。《古文观止》选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琅琅上口,易于记诵。并且屈原也是高中生应熟知的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何况《屈原列传》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所选的《离骚》(节选)。

虽然《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都是史学名著,文史兼备,篇章大多相当优美,但从文质兼美的典范性要求和高中学生文言文的素质培养来看,《史记》完全可以作为代表,《汉书》等史书中的选文,完全可以放在选修教材中学习,不必像现行本这样,在必修四中再设一个史传文单元来学习叙事写人类文言文。

古代叙事写人类文言文,既能上承司马迁以细节显风韵、见真情之笔法,又能别开新境的,是明代的归有光。黄宗羲说,“余读震川(归有光)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并许之为“明文第一”[10]464。归有光叙事写人文章,特别善于表现儿女情长,且一往情深;并善于用细节写活人物,于平淡处见真性情。其代表作《项脊轩志》最具这一特色,也适合高中生阅读。钱基博评《项脊轩志》说:“此意人人所有,此笔妙,人人所无。而所以成震川之文,开韩柳欧苏未辟之境。”[10]463故可把此文选入叙事写人单元,以体现写人叙事类文章,在明清时期“引小说入古文”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在史传文之外,领略到其他叙事文的独特风景。

三、统一性原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说:“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2]26教科书的编写肯定要有一定的体例,关键是什么样的体例以及体例如何统一。如高中文言文单元,一般是三种体例。第一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选文组成单元,试验本一至三册就是这个体例,从先秦历史文到明清文。第二种,按体裁的不同选文组成单元,现行本一至三册,分别由叙事、写景、议论单元构成。第三种,以主题构成单元,王荣生等主编的《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必修教材,就是“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的文化经典中选择了二十来篇(段)传统文章,组成了五个各有主题的文化单元”[11]46。

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主要目标来看,最好的单元组合形式,可能是按照文言文的难易程度来排列。但目前还很难准确地分辨文言文难易程度。朱绍禹说:“基于语文科的性质和要求,从长远目标来看,应该侧重语文形式方面而不是内容方面的学习。……其最显著的形式就是体裁样式。”[12]因而,目前比较好的文言文单元组合形式,仍应以体裁为主,兼顾难易程度。

根据古文研究的著名专家谭家健先生的意见,古文可分为:记人纪事类、写景状物类、抒情言志类、说理论道类[10]15。以此来看,现行本没有独立的抒情言志类文言文单元。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增加这一单元,以便能够保证文言文单元编制的体例统一呢?

我国古文有许多抒情言志之作,不过形式各异。有借写景以抒情的,如《兰亭集序》《赤壁赋》等;有借记游以言志的,如《游褒禅山记》等;有借叙事写人以抒情的,如《项脊轩志》等;当然也有直抒情意的。即使直抒情意,往往也会结合人、事、景、物来抒情。以写人抒情的篇章来说,苏轼曾说:“读《出师表》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10]318且不说《出师表》和《祭十二郎文》,单就《陈情表》而言,作者向最高统治者抒发了自己“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的心情。这种尽忠尽孝不能两全的矛盾纠结,这种舍身为亲的情怀,已经超越了知识层次,对高中生的人格塑造和理想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行本中,还有像《归去来兮辞》这样的抒情名篇,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该文通过辞官归家时心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自己摆脱“既自以心为行役”之后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试验本《报任安书》也是抒情名篇,司马迁抒发了自己“隐忍苟活”来完成《史记》,但“每念斯耻(受宫刑),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痛苦心情。

虽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等都可以作为抒情言志类文言文的代表,选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但考虑到文言文单元的设置,一方面应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还要能较全面地显现古文各种体裁取得的成就,及古文发展的历史。所以,应尽可能把古文史上的名家名篇选入教材。既然其他单元已选了《史记》片段、韩愈的《师说》等,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另选欧阳修的抒情言志文呢?欧阳修的抒情名篇甚多,如《祭石曼卿文》。此文渗透着对亡友的深切同情,融入作者的身世之感,呈现出凄怜低回的情调,沉郁悲凉;文章无一字记述生平事迹,纯粹抒情,辞采赡富,通篇用韵,以骈偶为主,杂以散语,兼具二者之长。林云铭评此文曰:“文情浓至,音节悲哀,不忍多读。”[10]374此文篇幅不长,确实比较适宜于高中学生阅读背诵。

抒情言志文单元也可选明代张岱的《自为墓志铭》。张岱为明清小品文的著名作家之一,陈平原说:“在我看来,明文第一,非张岱莫属。而且,如果在中国散文史上评选‘十佳’,我估计他也能入选。”[13]85既为古文“十佳”之一,又是“明文第一”;且晚明小品文还是明代启蒙思潮的杰出载体。有研究者认为,明代启蒙思潮是可以与儒、道、禅相并列的中国古代四大思想之一[14]24。因此,如果必修教材选一篇明清小品文,张岱的代表作应实至名归。人教版教材曾选袁宏道《虎丘记》,张岱的《西湖香市》《西湖七月半》等名文,不过,张岱的《自为墓志铭》或《〈陶庵梦忆〉自序》《〈西湖梦寻〉自序》等,或更能体现作者的性情。

为了体例的统一,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不应在叙事写人单元之外,再另设史传文单元。因为在我国古文史上,叙事写人文主要是史传文。虽然多年的全国统一卷和部分省市的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多是史书选段,但也没有必要破坏文言文编选统一性原则。

四、科学性原则

张志公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吃亏就在于没有科学性,没有真正地深入调查研究,随意性太强。”[15]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的编选,也要强调科学性。其实,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选文要典范,编写体例要统一等,也都是科学性诉求的体现。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文言文作者和时代的选择,篇数和类型的选择等是否科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柳宗元、欧阳修的文章不很重视,1980年至2000年使用的教材,一直没有选柳宗元的文章。试验本有所改变,编选了两篇柳宗元的文章:《种树郭橐驼传》《愚溪诗序》,而现行本又删掉了。个中原委,着实值得思量。是否是因为初中教材中选过柳宗元的《黔之驴》《小石潭记》等文?抑或是认为其文不适合高中生学习?柳宗元与韩愈齐名,为唐代古文大家,尤其是其游记文,不仅标志着古代游记文的成熟,甚至可以说是高峰。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景文单元,应以柳宗元的游记文为代表。试验本选的《愚溪诗序》,无论内容、语言,还是篇幅,都很适合。

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曾被选为自读课文,而现行本也删掉了。作为一位对宋代散文创作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导者,对明清散文产生巨大影响的大散文家,欧阳修不应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被忽视。郭预衡先生在其《中国散文史》中用了23页的篇幅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欧阳修的“道德文章”,概括了欧阳修散文的三个特点:平易自然,委婉曲折,有意求简[16]467。欧阳修文章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学兼经史,文备众体,短章大论,施无不可。作为一代大师,其影响极为深远。因此,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单元中也应选欧阳修的文章。可用原教材中的《伶官传序》(放在议论文单元),也可根据单元设置的需要选其别的名篇,如《祭石曼卿文》(在抒情言志单元)等。

明清文的整体成就,一向被研究者认为比不上秦汉、唐宋。但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曾非常重视明清文,先后入选教材的有高启《书搏鸡者事》、宗臣《报刘一丈书》等20余篇。试验本选明清文四篇,与汉魏六朝、唐、宋的文章篇数相同。而现行本文言文单元,竟不选一篇明清文,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陈平原曾在北大开设过“明清散文研究”课程,选讲了十八家,特别是非常详细地研究了李贽、张岱等人文章的特点。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如果明清文一篇不选,怎么能体现中国古文的发展演变呢?又怎能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变化呢?根据文言文单元体例,可以在议论文单元增加黄宗羲的《原君》,在写人叙事单元增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在抒情言志单元选张岱的《自为墓志铭》等。

从科学设置单元的角度考虑,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单元,可由议论类、写景类、叙事类、抒情类等几个单元组成。各单元的选篇可分别是: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况《劝学》、韩愈《师说》、黄宗羲《原君》等(必修一,议论单元);王羲之《兰亭集序》、柳宗元《愚溪诗序》、苏轼《赤壁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必修二,写景单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史记·屈原列传》、归有光《项脊轩志》(必修三,叙事单元);李密《陈情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欧阳修《祭石曼卿文》、张岱《自为墓志铭》(必修四,抒情单元);庄周《逍遥游》、贾谊《过秦论》、王勃《腾王阁序》、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必修五,综合单元),共选文二十篇。人教版老高中教材曾选44篇,1997年开始的实验教材约40篇。此约为其一半,作为必修内容应比较合适。如果再少,恐不足以达成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所选的二十篇文章,横向看,议论、写景、叙事、抒情四类分明,即使按古人的文体分类,如姚鼐《古文辞类纂》分十三类: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7],也已有绝大部分,大概只有诏令、箴铭、颂赞等几个实用性太强的小类没有。纵向来看,先秦5篇(历史文2篇,诸子文3篇),汉魏六朝5篇(汉代2篇,魏晋六朝3篇),唐宋6篇(唐朝3篇,宋朝3篇),明清4篇(明朝2篇,清朝2篇),基本上体现了整个中国古代文言文发展的历程。

高中学生如能认真阅读这些篇章,掌握其中的常用文言词语、句式、行文方式等,必能具备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咀嚼玩味,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构艺术,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学生定会拥有较强的古文鉴赏能力。这些文章,横向构成不同类别,纵向构成古代文言文发展演变的历程。学生学完必修教材后,定能略窥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文言世界之堂奥,为他们进一步的登堂入室打下坚实的基础。

[1]习近平: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EB/OL]. http://news.southcn.com/china/content/2014-10/15/content _110121516.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一至五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04.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一至五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007.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一至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02.

[7]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高级中学课本·语文(一至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95.

[8]吴楚材,等.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1963.

[9]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读本(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11]王荣生,郑桂华,主编.语文教材建设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12]朱绍禹.编写语文教材的几个理论课题[J].语文学习,1991(6).

[13]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4]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5]张志公.提倡两个“全面发展”——答《语文学习》记者[J].语文学习,1996(2).

[16]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7]姚鼐.古文辞类纂[M].古文辞类纂·续古文辞类纂.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责任编校 边之

G633.3

A

2095-0683(2017)02-0131-05

2017-02-27

2013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育改革研究项目(2013zdjy176);2014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4zjjh017);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IA110278)

任强(1966-),男,安徽濉溪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抒情文言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借物抒情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