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文,周优军
(1.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 来宾 546100)
多维视角下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激励模式构建
李昌文1,2,周优军3
(1.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 来宾 546100)
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受到三重约束,即课时安排的时间约束、师生间信息不对称的约束和校方教学平台构建的空间约束。在此基础上,将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置于多维视角中进行剖析。通过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构建三重约束下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激励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保障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多维视角;激励模式;保障机制
管理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关乎相关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关于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取得了一定进展。周杨指出,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教材能够成为经典教材的原因主要在于它符合中国实际,关注管理学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内在联系[1]。薛素铎等从系统论视角,建立起“四维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王德清、杨丽萍等强调人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3][4]。赵敏认为高校管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需要网络这一媒介来展现管理学教学内容与实施教学活动[5]。谭劲松从管理学学科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探析并给出一些可行性建议[6]。应丽芬等认为管理学中的案例教学能够提供现实情境、协作、讨论与对话的机会给学生[7]。张英奎等认为在管理学教学中增加创业教育,能促进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8]。叶卫华针对管理学双语教学,梳理出和管理学有关的网络资源,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可行性建议[9]。
改革开放以来,管理学课程从引进到本土化,逐渐契合中国实际,但仍需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创新。针对前期学者取得的学术成果,本文试图从多维视角来探析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激励模式和保障机制,以期为提高高校管理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管理学作为高校经管类基础专业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毋庸置疑。一方面,管理学作为管理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核心课程之一,能够较为经济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能够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给社会带来正的外部效应;另一方面,管理学作为管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更好地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对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解决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图1 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多维视角模型
而在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管理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即学生、教师和学校,因此与学生相关的课程设置、与教师相关的授课模式、与高校相关的教学平台的构建无疑将成为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必须考虑的因素。另一因素就是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些约束。因此需要将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置于多维视角下进行剖析,通过构建一个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多维视角模型(如图1),从而梳理出促进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些可行性策略。
首先,从横向角度来看,有两条路径来分析。一是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参与主体;二是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依托载体。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主体分为学生、教师和高校,学生是管理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与核心,学生对管理学教学活动的认可程度、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授课主体与核心,教师的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等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高水平的管理学教师和针对学生异质性而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将会提高管理学教学质量。而高校作为管理者,在管理学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是质量提升的监督者和考评者,也可以是管理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管理者。管理学课程的设置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对课程的反馈能够及时有效地促进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授课模式的不同影响着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合理的授课模式需要针对学生的异质性、班级规模、课时等进行综合考虑,进而采取有效的方式实施教学活动。而好的教学平台是教学质量提升的良好保证,其中包括网络资源平台和电化教学平台的构建。
其次,从纵向角度来看,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考虑现有教学环境下的约束因素。纵向约束主要包括课时安排的时间约束、师生信息不对称的信息约束及其校方提供教学平台的空间约束。时间约束主要表现在管理学课程设置的学时数、学分数及其在四年制教学中第几学年第几学期的约束;信息约束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掌握的教学资源与学生掌握的学习资源不对称及其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知识共享性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学校教学平台的设置无疑减少了学生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和教师在现有的管理学教学平台上进行课程学习与教学活动,给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一定的空间约束。
根据上述构建的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多维视角模型可知,在提升管理学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约束。基于此,下面将通过构建三重约束下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激励模式来剖析如何提高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如图2所示,针对三类约束,通过整合梳理出管理学授课模式的多元化激励、优化管理学教学时间的外部激励和构建管理学教学平台拓展教学空间的外部激励来提高管理学教学质量。
在管理学授课模式多元化激励中,包括PPT课程教学的传统授课模式、网络课程教学的电化授课模式、管理实验教学模式、管理案例教学模式、专家学者讲座论坛授课模式、双语教学授课模式及其创业实训教学授课模式来全方位、多元化、有针对性地提高管理学教学质量。根据学生课时安排,因势利导,有所甄别地选择适合学生规模和课时安排的授课模式组合来拓展学生学习管理学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管理学的潜力,更好地互动教学,进而提高管理学教学质量。
在课时安排的时间约束中优化管理学教学时间是一种外部激励。它不仅包括课程时间本身设置的合理化,还包括课程设置时间的科学化及其课程学分、学时设置的优化。通过以上这种外部激励能够让课时约束缓解,让学生在合理课时数、有效班级规模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管理学课程学习,进而提高管理学教学质量。
图2 三重约束下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激励模式
在构建管理学教学平台拓展教学空间的外部激励中,校方要尽量减少教学平台的空间约束。通过创建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完善、优化和及时更新教材体系,科学设置教学考评体系。让学生能在课堂内有多样化选择的授课模式,在课堂外能够通过网络资源整合学习资料,线上线下做好答疑解难工作,通过校方提供的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管理学的时间和空间,进而提高管理学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三重约束下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激励模式是通过管理学授课模式多样化激励、优化管理学教学时间的外部激励和构建管理学教学平台拓展教学空间的外部激励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
(一)激励导向下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
上述三重约束下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激励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激励模式中的参与主体即高校、教师和学生。下面通过在激励导向下来梳理和分析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和激励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如图3,在管理学教学实践活动中,高校既是组织管理者,又是管理学教学质量的监督者。高校通过管理学的课程培训和管理学相关的项目扶持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又激励教师通过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来创新教学授课模式,进而通过多元化的授课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示范效应,最终促进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高校作为管理学教学质量监督者,可以及时有效接收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反馈,进而在反馈环节中促进管理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进而形成促进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双向环节。在学校多元化激励引导下,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进而提高学习管理学的效率,促进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形成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的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及三个参与主体通力合作来促进和保障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图3 激励导向下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
在激励导向下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反馈环节不容小觑,学生在教师教学环节中能够及时发现管理学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向教师和高校反馈来及时解决,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能够促进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当然,高校也可以直接通过教学平台的搭建和创新,直接促进学生学习管理学的效率进而与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形成互补,提高管理学的教学质量。
(二)激励导向下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1.构建和创新多样化的管理学教学平台
通过构建和创新多样化的管理学教学平台,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拥有多样化的选择空间,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授课模式,提高学习管理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能够促进教师发挥优势,甄别适宜授课模式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形成师生有效互动环节,发挥选择性优势,进而提高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2.设立管理学教师岗前培训和管理学项目扶持计划
通过搭建管理学教师的岗前培训平台,使得授课教师更加专业化,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而提高管理学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校和学院可以设立管理学教学优秀奖项和管理学教学实践项目等来促进管理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励高校教师不断推动管理学课程的优化。
3.拓宽管理学课程师生互动反馈渠道
沟通、反馈和共享是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效地拓宽师生互动反馈的渠道,能够减少不利于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升的负面影响。在教学环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管理学教学环节中不合时宜、陈旧的东西及时更新,教师以更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质量,以期迎合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这样学生和教师将共同致力于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事半功倍之效。
4.细化和整合管理学教学实践活动
在管理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既需要细化,又需要整合。细化管理学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班级和规模来确定教学方式和目标,同时需要整合社会需求、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避免过度强调理论教学而脱离实际。在细化和整合的过程中整理出一套合理的管理学教学经验,并及时根据学生异质性和教师、地区异质性而进行调整,让管理学教学活动和现实有效无缝接轨,进而更好地促进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1]周杨.“几成经典”的管理学教材是怎样炼成的——专访南京大学文科首席教授周三多[J].中国大学教学,2013 (9):11-14.
[2]薛素铎,李庆丰,李振泉,等.“四维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想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6):64-67.
[3]王德清.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4):22-26.
[4]杨丽萍,毛金波.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问题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784-787.
[5]赵敏.高师学校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6(8):79-82.
[6]谭劲松.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定位的讨论[J].管理世界,2006 (2):71-79.
[7]应丽芬,许莹.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实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增刊):109-111.
[8]张英奎,张杏辉,曹婷.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9(6):52-53.
[9]叶卫华.管理学双语课程教学中的网络资源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2(3):73-75.
责任编校 秋晨
F224.3
A
2095-0683(2017)02-0140-05
2017-02-21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5YJC630053);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5A335);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重点项目(gxyqZD2017088)
李昌文(1979-),男,安徽潜山人,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周优军(1974-),男,广西全州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