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有校本特色的“向真教育”

2017-03-09 19:25陶静吴志辉
江苏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育人环境聚力发展

陶静+吴志辉

【摘 要】江苏省镇江市红旗小学的学校文化指向向真教育,把聚力作为着眼点,谋求发展,内营求实向真的特色文化、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和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外塑优美的育人环境,在素养养成、课堂高效和课程网络方面积极探索,力求形成一所“求真知、育真情、成真人”的红旗特色学校。

【关键词】向真教育;聚力;育人环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42-02

【作者简介】1.陶静,江苏省镇江市红旗小学(江苏镇江,212000)校长,高级教师;2.吴志辉,江苏省镇江市红旗小学(江苏镇江,212000)副校长,一级教师。

江苏省镇江市红旗小学始建于1964年,学校秉持“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惜时向真”为校训,以“质量立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办学思想,以“教育高质、管理高效”为办学目标,遵循“以教学为中心,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科学管理为保证”的办学思路,紧扣“文化立校、特色强校”两个重点,着力落实“求真知、育真情、成真人”的“向真”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厚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一、树魂:着眼聚力,凝练核心文化

1.彰显求实向真的特色文化。

校园不仅是学知识的场所,更是学做人的乐园。我们认为德育应在回归本真中浸润童年。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应该起到浸润心灵的作用。我们力求创设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育人空间,高起点规划设计校园文化,使建筑设施和人文环境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2.营建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学校的管理首先应是教育思想的管理。我们努力营建基于学习的文化;通过有效学习改善教育生活质量,努力形成共同的价值判断,共同的处理方式,形成以学校为重,以事业为重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动状态。

3.建设规范科学的制度文化。

优良的制度造就优良的学校文化品位。凝聚力的建设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教师的心态阳光向上,学校的事业就发展顺利。学校做到“凡常规,均有制”。我们从以下路经进行制度文化的建设:目标引领,群体参与;建立规章,不断完善;形成舆论,正确导向;开展活动,凝神聚力。

二、塑形:着眼提升,打造育人环境

1.让学习更加多元。

围绕“一山三馆X坊”战略,学校积极建构笪家山文化,开发体育资源,推广“树林登山跑”项目,把“做得了小事,登得了高山”的人生信条种入学生心田,开设低年级“走山”、中年级“转山”、高年级“跑山”的运动项目。加强图书馆、无线电体验馆、棋类文化展示馆建设和教室使用功能的拓展,丰富学生学习渠道。

2.让策划更加精彩。

以“处处是舞台”为主题,把墙面文化全部交给教师和学生,可以是个人书画展;可以是主题擂台赛;可以是校园明星月月看……这一切,都源自于生活,处处显示师生的匠心。

3.让生活更加人文。

随着校安工程建设的竣工,校园大环境已基本成型。我们开始为学生创设更加人文的学习环境。如开设英语角,在运用中学习语言;早晚开放图书馆,让来得早、走得迟的学生在阅读中等待;开辟种植园,让小手美化校园,与生命对话……

三、支架:着眼发展,落实向真教育

(一)向真德育:求真效,育真人,夯实素养

以已有的德育文化為土壤,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支撑,将德育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寓德于棋、寓德于书香、寓德于无线电、寓德于环境中,打造四箭归真的红旗德育,培养具有惜时、优雅、灵动特质的红旗学子。

1.育习惯——打造红旗特色的养成教育。

我们将德育工作和学校棋类特色工作紧密结合,打造棋文化,做到以棋益智,以棋怡情。围绕“以棋育人”的要求制定各年段养成教育目标。一年级以棋怡情有礼仪;二年级以棋会友重团结;三年级落子无悔讲诚信;四年级专心致志思进取;五六年级举棋若定显自信,与此同时,开展特色争章活动,激励学生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言行。

发挥书香校园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书香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幸福,达到育德、励志、启智、明史的目的,提高其内在素质,培养优雅的红旗学子;结合“无线电”特色教育,让学生回归自然、爱护环境、发现自我,体验成功并在此过程中增强体魄,发展智力。

2.促迁移——完善红旗特色的德育评价。

开展以“五星班级”和“六星学子”评比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侧重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评比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心灵,提高素质,展示风貌。

(二)向真课堂:求真知,育真情,提升课堂高效

通过多年努力,我们打造了一支发展意识强烈、专业素养全面的复合型教师队伍。“1+1型”一是指专职教师专业化,通过打造风采型教师、风格型教师和风尚型教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二是指兼职教师规范化,通过教师、学校双向选择,确定兼职教师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规范兼职学科的基本教学需要,完成基本教学内容。

1.活动塑造高尚师德。

学校采用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组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举办师德专题论坛、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故事交流会等,让教师在活动体验中明确师德内涵,体会教师职业的荣誉感,树立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在活动中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

2.科研引领快速发展。

把握专业发展的三把钥匙。方法是通向教师自主专业指导的钥匙,“微技能研究、小课题研究、案例开发”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把金钥匙。微技能就是处理关键细节的技能;要引导教师在常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中寻找,从教育教学的疑难处入手,解决细微的问题。小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现问题、澄清问题、明晰主题、转化课题、深入研究。即形成一种:问题—主题—课题的机制。案例开发就是通过对有关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向人们提供一些分析技术、技巧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达到加深对教育教学或有关管理的认知,掌握相关的技能,以提升学习者的品质。以上三种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一是创新专业发展的六种方式。提供专业培训式、自我引导式、观察评估式、同伴互助式、参与改进式、自主探究式等六种培训方式供教师选择,并根据每种方式的实施要求,精心选择培训内容,精心安排培训程序,以求达到最佳培训效果。二是搭建素养提升的四个平台:专家引领平台、教师展示平台、专题研讨平台、异地交流平台。聘请市、区教研室教研员为学科教育领军人物,围绕“全课程理念下学科教学的整合”的主题,通过专家把脉、案例研讨等形式,探寻课程的实施策略,锻造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可操作的案例。当教学研究与实践到了一定的阶段,积极挖掘资源,搭建主题研讨的平台,围绕主题展开研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三)向真課程:求真实,付真心,构建课程网络

学校围绕“国家课程拓展化、地方课程趣味化、校本课程项目化、个人课程特色化”的设计理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重构课程结构。

一是重构基于红旗特色的课程体系。结合学校传统,构建“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二是打造基于全课程的高效课堂。以体现学科内整合与跨学科融合为思路,进行课堂教学改造,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三是开发基于提升素养的校本课程。围绕“一人一运动、一人一社团”的目标,开展社团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对相对成熟的社团进行论证。以“镇江市精品社团”为目标,从社团规划、实施及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论证,使社团建设更规范、更深入、更有效。<\\Ysc01\d\江苏教育\2016年\2016江苏教育管理\管理12\KT1.TIF>

猜你喜欢
育人环境聚力发展
凝心固本 引智聚力 创新开拓
阿拉善左旗 “党建+”激发社会发展新动能
区域发展篇
“君子文化”育人特色的创建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浅谈如何打造新建特殊教育学校育人环境和教学管理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改名后的聚力 如何改变尴尬地位?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