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武宣县金鸡乡金鸡中心校 李金英
思维的正确性是指学生的思维循着正确方向活动,是一种判断事物的能力。“双基”是思维正确性的依据,无知无技术便无思维正确性可言。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关键。如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每个加数”时,应该联系实际,用浅显易懂的实例弄明白为什么a-(b+c)=a-b-c的道理,这并不是做数字游戏。因此,不需要死记硬背公式。学生理解了,就避免解40-(20+9)题时,算错成(40-20)+9,防止与“一个数减差”a-(b-c)=(a-b)+c或(a+c)-b,以及与“和减一个数”(a+b)-c=(ac)+b,或=a+(b-c)相混淆,才能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两步运算应用题,学生思维的兴奋中心转移到应用题的两步应用上。这时,在解答一步应用题时不易被发现的问题,就会在解答两步应用题中显露出来。如果我们将有“38只白兔,比黑兔多9只,一共有多少只黑兔?”的题目放在练习中,一定会有不少学生误认为这是一道两步运算的题,他们会根据问题中的“一共”两字判定是两步。我们要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的影响,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定势的 积极作用,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学生对1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的时间单位进率是清楚的,在专门学习时间单位的化聚时,如果在各种类型题目都有的综合性练习中,出现2.25小时=( )小时( )分,有些学生就可能不假思索填上2小时25分。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建立遇到什么样的题该怎么想的一种正确思路。如单位化聚,第一步是看,看是“化”还是“聚”。第二步是想进率。第三步是算,高到低,相乘,低到高,相除。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过程的速度问题。我认为,为了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对一些基础的知识,要在懂和会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速度的要求。如一年级学生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和20以内的加减法时,不能只停留在学生能算出正确的得数上,还应该进一步要求学生算得迅速、灵活。使他们在“准中求快”,最后达到“有准又快”。强化技能训练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主要手段。例如,(9+6)+(4+1),教师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让学生用凑十法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9+6)+(4+1)=(9+1)+(6+4)=10+10=20, 随着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计算过程的中间环节,随着练习而逐步压缩,培养和训练学生从详尽的思维,逐步过渡到压缩省略的思维。
思维灵活性是指对问题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分析,能通过不同途径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规律,能将学到知识技能较好地进行迁移,使思维多向性。学生往往一连做几道加法口算题之后,紧接着做减法题,容易出错,或者连续做退位减,遇到不退位的题反而错了,这是一种负迁移定势,起着抑制性的干扰。
发散性思维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加减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有位小学老师出了一道题:8-3,试着让学生自己口编应用题。开始几个学生编的都是“求还剩多少”的应用题。如:8块糖,吃了3块,还剩几块?河里有8条鱼,钓走3条,还剩几条?同学们,谁能编一道不求还剩的?但也要进行8-3运算的应用题,有一个学生说道,哥哥今年8岁,小明比哥哥小3岁,小明今年多少岁?数学老师表扬他能跳出“还剩”的圈子,紧接着一个学生编的题是:妈妈买了8个苹果,3个橘子,苹果比橘子多几个?橘子比苹果少几个?这节课上得活跃,学生越编越高兴,内容丰富,花样多,用8-3这个算式编应用题,引发了学生的思维。
思维深刻性是指对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其规律性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而言。在教学中要注意揭示教材的本质。要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学过的知识,不断扩大和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使之竖成线,横成片,组成知识网络。如学完乘除法以后,使之竖成线,横成片,组成知识网络。如学完乘除法后,要让学生掌握a x b表示b个a是多少?a的b倍是多少?a÷b(b不等于0)表示把a平均分成b分,每份是多少?”并能运用已有的认知去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一个正方形池塘,每边种5棵柳树(四个角上都有一棵),四边一共种多少棵柳树?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想出了五种不同的计算方法:4X4, 5X2+3X2 ,(5+3)X2 ,5X4-4,3X4+4,联想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开阔思路,有利于培养思维深刻性。
大多数的儿童是入学以后,在学习数学的环境中,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习数学的能力。通过学习,有的学生能较快的掌握数学知识,理解和记忆能力、正向和逆向的思维转换能力比较强;思维有层次,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不仅方法灵活,往往还有独到的见解,他们驾驭知识的能力比较强,能不断凭借原有的知识的迁移去学习掌握新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
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找出算理,激发学生对未知探索的兴趣,学生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扮演的角色多变,不能只是单一的做一个教书匠,所以学生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有耐心,而且要灵活多变,不要总是命令学生去做,只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去做,我认为这就是对学生思维一个很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