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性知识当中的运用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例

2017-03-08 14:24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单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践性本课案例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单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 李 星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经济生活》这本书,笔者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将教材的知识区分为基础性知识、推理分析性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案例教学法在前两类知识中较好操作,但对于实践性知识的讲解,问题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原因有二。

一是实践性知识主要涉及到《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它除了涉及到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还涉及我国发展经济的目标以及对于目前发展经济方式的反思。究其本质,它是国家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总结,体现了政治学科特有的实践性和现实性。

二是这一部分知识在教材中直接使用的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中的原文,它是一种文件式描述,文件式描述和教材描述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文件式描述不讲概念,不描述其产生的背景,直接呈现结果。因此学生通常的做法就是在不明白的情况下死记硬背,从而导致对这一类知识认可度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我考虑了实践性知识理论本身的特点,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选取了案例,尝试着使用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案例示范

(一)还原现实 引发思考

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课,现实意义很强,它其实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后的深刻反思,因此,我在讲这一课的时候,先从背景入手,着力向学生客观还原现实背景,我的做法是:给学生展示国家统计局关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GDP数量和趋势的变化)的数据,造成视觉冲突,在对比的同时,学生立刻提问:为什么2008年以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飙升到14%,而2008年之后一落千丈?我立刻提问:2008年发生了什么事儿?

根据学生喜欢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通过设置悬念,利用数据图形产生思维冲突这种做法,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这样学习动力产生了,他们的思维就能较快地受到启发,并且在随后我立即进行经济危机的背景介绍,拓展学生知识面。

(二)层级设问 思维拓展

教师是问题解决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学生对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习得知识与能力,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之上我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能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思考,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导入环节学生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有所了解之后,我立即展示教学资料引导学生总结问题。

问题1:大家对经济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要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至少应该知道经济危机之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什么?

问题2:大家都知道经济危机使得我国出口受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发展经济呢?(前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介绍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三驾马车理论)?

问题3:大家的想法和一些经济学家是一样的,出口受阻,发展经济就靠消费和投资拉动,那么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消费和投资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那一部分?(展示发达国家内需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数据资料)

问题4:我国消费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不高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展示我国十一黄金周出国旅游数据和《看见》视频资料)

问题5:假如你是经济学家,我们通过数据展示和视频资料得出的所有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

以上5个问题是结合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贯穿整节课,由此循序渐进,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三)小组合作 探究措施

以“问题”为起点, 以探究为过程, 追求理论学习的有效性。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学生会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在自我无法完成问题解答的时候,为协作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因此,在小组合作探究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问道很多问题:例如,我在引导过程中使用这样一则说法作为切入点:全世界的钢铁产量排名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从表面来看,我们的钢铁产业欣欣向荣,可是事实是我国钢铁产业什么样的呢?通过视频资料,学生总结出了产能过剩、产品低端、科技附加值低,占据市场份额只能依靠价格竞争,结果是生产一吨钢铁需要耗费很多资源,以及排放了很多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但我们得到的利润却是惊人的少。同时,学生也提出很多问题,这样的企业是僵尸企业吗?我们国家对于僵尸企业的态度是什么?该如何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思维的碰撞使得学生越发的感兴趣,在课下依然和我讨论。在探究过程中,我还力图引导学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政府根据经济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总结。

在引导过程中,总结交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教师在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之后,要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总结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解惑,如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遇到了相关的新问题,交流的时候对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对,思考的问题不全面等,从这些涉及到的问题方面入手为学生解答。

三、方法总结

首先,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学生通过分析图表、观看视频和总结材料总结出问题,然后是小组合作提出解决方案,完成最终的表格,这个过程,学生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知识探究者,这样的课堂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课堂。

其次,针对案例教学法在本课中应用,本课的理论,是宏观视角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本课的案例,是以往发展方式导致的制约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问题,以及以美国金融危机为切口,逐步引发、显现出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本课的案例和理论的结合表现在,随着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一步步展开,从例子的延展中渗透对经济结构的解读。最终达到理例融合、以例展理的目的。当然,理例结合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回归到聚焦学科本质的角度上来,经济生活的关键词是资源配置,而体现在本课当中的经济结构问题说到底是国民经济有限的资源在产业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

最后,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性知识当中的最基本的运用方法就是将学生放入真实的背景当中去,让其“身临其境”,感受力才能更强。同时,案例的选取是从宏观层面出发还是微观层面出发要取决于理论本身,不能为举例而举例,宏观的例子看似离学生生活很远,但以小见大的切入点还是要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出发。当然,针对实践性知识的讲解最重要的是讲清楚它的现实背景以及背后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实践性本课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