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梅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理科,河南 焦作 454001)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属于癌前病变,按其累及上皮程度的不同分为3级:上皮内瘤变I级(CIN I)﹑上皮内瘤变II级(CIN II)及上皮内瘤变III级(CIN III),CIN分级越高,发展为浸润性癌的机会越多。宫颈癌是目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2%左右,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一般与早婚﹑多产﹑性紊乱﹑人乳头状瘤病毒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任何肿瘤的生长及转移都需要有新生血管的形成,而血管形成又依赖于血管生长因子[1]。目前已证明许多肿瘤细胞分泌血管生长因子。与宫颈癌血管生成相关的血管因子主要有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等。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浸润性和非浸润性宫颈癌bFGF及其受体(flg)﹑VEGF及其受体(flt;flk)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收集本院2010年‐2015年经病理诊断的68 例宫颈癌标本,年龄最小38岁,最大76岁,中位年龄为58.2岁。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浸润性癌44例,另一组为非浸润癌(CIN III)24例。标本来源为宫颈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标本。其中手术切除33例,活检35例。
兔抗人VEGF多克隆抗体和兔抗人bFGF多克隆抗体﹑DAB显色剂﹑S-P试剂盒均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肿瘤组织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3 μm,脱蜡﹑水洗,滴加一抗﹑二抗,用已知阳性结肠癌切片作阳性对照,用PBS缓冲液做阴性对照,灭活内源性酶用3%双氧水,滴加复合消化液,山羊血清封闭,一抗孵化切片(置于湿盒中,4℃冰箱内过夜),二抗孵化切片滴加试剂,DAB显色,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观察。
肿瘤细胞胞浆内含有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的为阳性,每张切片在10×20倍视野下连续计数200个细胞,阳性细胞数<5%为弱阳性(±),6%~40%为阳性(+),>40%为强阳性(++),没着色为阴性(-)。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例宫颈CIN III患者中VEGF阴性(-)5例,弱阳性(±)7例,阳性(+)6例,强阳性(++)6例;flt阴性(-)5例,弱阳性(±)11例,阳性(+)4例,强阳性(++)4例;flk阴性(-)10例,弱阳性(±)4例,阳性(+)8例,强阳性(++)2例;bFGF阴性(-)4例,弱阳性(±)9例,阳性(+)9例,强阳性(++)2例;flg阴性(-)14例,弱阳性(±)5例,阳性(+)5例,强阳性(++)无。见表1。
24例CIN III患者中15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54年不等,平均2.9年,其中5项指标都阳性的6例,术后均有复发,复发时间8个月~3.1年,平均12.6个月,占25.0%,其余19例5项指标均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阴性,且阳性指标多为弱阳性。
44例宫颈癌患者中VEGF阴性(-)2例,弱阳性(±)3例,阳性(+)13例,强阳性(++)26例;flt阴性(-)2例,弱阳性(±)4例,阳性(+)16例,强阳性(++)22例;flk阴性(-)2例,弱阳性(±)7例,阳性(+)21例,强阳性(++)14例;bFGF阴性(-)2例,弱阳性(±)2例,阳性(+)11例,强阳性(++)29例;flg阴性(-)3例,弱阳性(±)12例,阳性(+)22例,强阳性(++)7例。见表1。44例宫颈癌患者中仅有6 例1﹑2项阴性表达,占13.6%,其余3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多数为阳性或强阳性,占86.4%。
表1 CIN III和宫颈癌患者中bFGF及其受体、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 例
早期肿瘤生长比较缓慢,主要靠周围组织的弥散作用提供营养,伴随着毛细血管的生成,肿瘤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而迅速生长,并通过血管发生转移,表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新血管的形成。VEGF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性促血管生成因子,以旁分泌方式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诱导产生蛋白水解酶﹑间质胶原酶和组织因子来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同时还可提高血管通透性,导致肿瘤间质水肿,引起细胞外基质改变,从而为肿瘤细胞的浸润及转移提供合适的基础。Bamias等[1]研究认为肿瘤细胞因缺氧﹑基因突变及细胞因子的作用促进VEGF的分泌增加致使肿瘤微血管过度增长。Chen等[2]研究发现,肿瘤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所必需的,VEGF可诱导肿瘤组织周围血管网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各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几年来,陆续发现了一些特异性作用于淋巴管内皮的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为探讨淋巴结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2]。既往研究[4]结果表明:VEGF的分泌增加可促进肿瘤微血管增长,肿瘤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所必需的,微血管密度作为衡量血管生成的定量指标,与肿瘤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bFG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多肽,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对来源于外胚层和中胚层的细胞发挥促进细胞分裂增殖﹑细胞迁移和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近年研究发现,bFGF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特别是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浸润和转移[5-6]。bFGF不仅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还可调节细胞外基质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从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迁移及成管过程。除此之外bFGF还与VEGF﹑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等细胞因子相互协同,组成血管新生的调节网络[7-8]。作为促进血管生成的最重要的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的血管生成中起重要的作用,bFGF也是宫颈癌血管新生的重要而关键的因子,实体肿瘤生长﹑转移的基础是血管新生[4-5]。有学者[5]研究表明,宫颈CIN III和浸润性宫颈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的,宫颈CIN III的血管生成主要是通过VEGF,VEGF在宫颈CIN III中表达率高,VEGFm RNA可以作为宫颈癌的预后因子。有学者[6]报道,在凋亡抑制基因bcl-2中bFGF高表达的宫颈癌组织中含量明显增多,是宫颈癌局部复发的早期预后指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不但在宫颈CIN III中有阳性表达,在浸润性癌中也有阳性表达,并且在宫颈浸润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宫颈CIN III(P <0.05)。②bFGF与VEGF在宫颈肿瘤的促血管生成中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共同检测bFGF及其受体flg,VEGF及其受体flt﹑flk对判断宫颈癌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③宫颈浸润性癌与宫颈CIN III 5项指标阳性表达间非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明5项指标的共同表达情况与宫颈癌的浸润与生长密切相关。④随访结果显示:5项指标在宫颈浸润性癌中的共同表达或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差,而5项指标在宫颈CIN III患者中的共同表达可以作为评估宫颈CIN III早期复发的指标。转移和浸润是恶性肿瘤的共性,也是宫颈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笔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探讨宫颈浸润性癌与bFGF及其受体﹑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发现44例浸润性癌的表达5项指标均为阳性38例,占86.4%,其中仅6例1﹑2项指标为阴性表达,占13.6%。24例非浸润性癌患者中5项指标均阳性6 例(为术后复发病例),占25.0%,浸润性宫颈癌与宫颈CIN III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有研究显示,由细胞外基质或由肿瘤细胞分泌,启动的血管生成活性因子如bFGF﹑转化生长因子-β﹑VEGF和促血管生长素等在肿瘤血管新生中有十分重要作用,其中bFGF和VEGF特异性高且最为关键,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7]。本组检测bFGF及其受体﹑VEGF及其受体等5项指标有利于评估肿瘤预后。
肿瘤的转移﹑复发与浸润密切相关。通过本次实验显示:①宫颈浸润性癌组bFGF及其受体﹑VEGF及其受体表达明显高于非浸润性癌(宫颈CIN III)组,提示5项指标高表达和宫颈癌组织浸润能力密切相关。②非浸润性癌(宫颈CIN III)组中bFGF及其受体﹑VEGF及其受体高表达可作为评判肿瘤是否有复发倾向及浸润的重要指标。③密切随访,定期检查(如3~6个月复查一次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以早期发现复发病例,采取更为有效措施。临床医师对此类非浸润性癌(宫颈CIN III)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对VEGF及其受体﹑bFGF及其受体高表达者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④病理医生肩负的责任重大,不应满足于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浸润的诊断,而应检测多项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以对临床更有指导意义。
[1]Bamias A, Dimopoulos MA. Angiogenesis in human cancer:implications in cancer therapy[J]. European J Internal Medicine,2003, 14(8): 459.
[2]Chen CA, Cheng WF, Lee CN, et al. Cytosol vascular endothetial growth factor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correlation with diseasefree survival[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01, 80(2): 207-212.
[3]Nathanson SD.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J]. Cancer, 2003, 98(2): 413-423.
[4]哈建利, 张泽波. 卵巢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其与MVD的关系[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 25(4): 296-298.
[5]Dow JK, deVere White RW.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 its structure and property, paracrine function, tumor angiogenesis, and prostaterelated mitogenic and oncogenic functions[J]. Urology, 2000, 55:800-806.
[6]Cucina A, BorrelliV, Lucarelli M, et al. Autocrine product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translated from novel synthesized mRNA mediates thrombin-induced mitogenesis in smooth muscle cells [J]. Cell Biochem Funct, 2002, 20(1): 39-46.
[7]Kuhn H, Konrad J, Holtz S, et al. Enhanced expression of VEGF following bFGF inhibition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 lines[J].Lung Cancer, 2006, 54(2): 149-153.
[8]Giavazzi R, Senninno B, Coltrini D, et al. Distinct role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on tumor growth and angiogenesis[J]. Am J Pathol, 2003, 162(6): 1913-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