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审思

2017-03-07 16:19王学俭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条件道德

王学俭,李 婷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审思

王学俭,李 婷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新媒体带来了以开放平等、独立自由和双向互动为特点的传播机遇,但同时也衍生了以信息碎片、机械复制和资本逻辑为代表的现实问题。以新媒体发展现实为依据,切实把创新优化道德教育、更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作研究目标,坚持立足实际,主动剖析新媒体条件下中国道德教育的各种现实问题,将兼具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意义。认清并适应新媒体的这种发展实际,探索新媒体条件与道德教育的更有效结合,坚持聚拢碎片、个性体验和风气转变的“组合拳”,是新形势下创新优化道德教育的重要路径选择。

新媒体;道德教育;路径选择

新媒体是继各类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第五媒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与趋近于无限的包容性。它“已经或正在颠覆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乃至生活方式”。[1]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关键不在于物化,而在于异化、外化、外在化,在于巨大的物的权力不归工人所有,而归人格化的生产条件即资本所有,这种物的权力把社会劳动当作自身的一个要素而置于同自己相对立的地位”。[2](p360)新媒体作为社会劳动的产物,带来了以开放平等、独立自由和双向互动为特点的传播机遇,但同时也衍生了以信息碎片、机械复制和资本逻辑为代表的现实问题,可能会引起人的“异化”,需要清醒认知。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作为以“道德的伦理认识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道德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道德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门学科”,[4](p10)道德教育承担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维稳使命,承担着育人开发的历史任务,承担着社会整合的时代课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具有相同的价值旨归。在新媒体辐射范围的不断蔓延下,道德教育的关键就在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廓清新媒体带来的缺陷、误区与陷阱,依托新媒体优势特点,探索新媒体与道德教育的更好结合,提高新形势下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一、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意义彰显

新媒体的诸多优势在客观上符合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但其不可避免的种种弊端也制约着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因而,全面剖析新媒体的利与弊,更好借助优势、规避风险,是创新优化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育人开发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的必然选择。

(一)新媒体条件有利于强化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p539)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将对国家发展起重大作用。道德是受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思想类上层建筑,它是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因而,道德教育最本质的属性是意识形态性,它渗透于道德教育的各要素、全过程,中国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6](p196)新媒体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工作虽任重道远,但也极具发展机遇。一方面,有利于扩大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宣传功能。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14亿”,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5.71亿,占手机网民的82.2%,年增长率为18.6%”。[7](p51)数据表明,公众利用新媒体获取新闻资讯已是常态。兼具潜移默化、受众广泛双重教育优势的新媒体,将是当下做好政治宣传的最有效载体,这也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由政治宣传信息直接联结起来的新媒体和受众,构成了一种双向交流教育机制,将最大限度地提高宣传信息的质量并减少受众的排斥心理,从而促成广泛深入的意识形态宣传。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认同功能。新媒体创设了交流反馈平台,通过端正意识形态的网络舆论导向,把控公众道德讨论方向,并利用网络行为中的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可以对公众产生一定的道德约束,使之更趋向于群体正能量的输出,进而提高价值认同并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二)新媒体条件有利于优化道德教育的育人开发功能。

新媒体条件下的道德教育是立足并反映社会存在的现实表现,因而,育人开发功能是其应有之义。然而,新媒体的信息碎片和机械复制问题客观上限制了道德教育育人开发功能的深入发展,这决定了认识并弥补新媒体自身缺陷,更好利用新媒体的教育优势,是优化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育人开发功能的首要前提。一方面,有利于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实现。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引导人怎么为人、怎么生活的教育,是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所提供的教育。因而,审思新媒体技术的信息碎片化问题,更好借助新媒体技术的海量信息优势,广泛供给优质的道德教育信息,并由受众自由地进行道德选择,是优化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有利于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开发功能的实现。开发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掘人的内在潜能”。[8](p134-135)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开发功能必不可少,这是育人功能的延伸和新发展。坚持以新媒体平台为中介,直接联结传统道德教育的主客体,加强现代道德教育的多元主体之间的交互性,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觉供给、选择、接受道德教育信息,实现人的创新发展和价值潜能的发掘。

(三)新媒体条件有利于加强道德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

受到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流动增加的双重影响,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问题更加复杂。“阶层分化的发展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提出了加强新时期社会整合功能的时代课题”。[9]新媒体时代,道德教育同样应该适应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社会整合功能。然而,新媒体技术的资本逻辑和传播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道德教育的社会整合,这决定了克服新媒体逻辑弊端,突出优势发挥,是加强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社会利益整合功能。科学有效的道德教育能够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然而,在新媒体技术辐射范围增大、社会分层愈发复杂的背景下,新媒体的资本逻辑将会引起社会物质崇拜问题。对此,通过分析新媒体的资本逻辑,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实、网络层面的利益沟通、协调和认同教育,有助于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利益整合功能实现。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社会文化整合功能。“精神生活领域里的多元化,是社会分层的文化镜像”。[9]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交互作用、多点传播特点,不仅是人们精神生活多元的表现,同时也是这种多元现象的产生来源之一。反思新媒体技术对人精神生活和道德认知的不利影响,对社会道德心理、认知与选择切实予以重视,有助于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实现。

二、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现实困境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人被现代科技“物化”和“异化”的现象。新媒体的内在局限主要表现在信息碎片、机械复制和资本逻辑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新媒体条件下的道德教育有向标准化、泛娱乐化和功利化倾向发展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又从侧面反映出道德教育的更深层问题,这都制约了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更好发展,亟待解决。

(一)信息碎片: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载体技术缺陷和模式选择失衡。

人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有可能走上商品化的道路,即人被“物化”,背离真正的“主体性”发展,信息碎片正是人的自由被技术异化的具体表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再是单向度的供给,而是作为双重角色的公众之间的多向度传播,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布者的角色,使信息的传播呈现碎片状,并出现“受众更喜欢在网络上浏览并获得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拒绝接受自己不习惯浏览或者不喜欢的信息”[10]的信息“窄化”现象,不利于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方面,信息碎片是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载体存在技术缺陷的重要表现。作为当前道德教育的最新载体,新媒体在发挥其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方面的缺陷,而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方式,即信息冗杂问题,正是其技术缺陷的外在表现。首先,这种载体技术缺陷表现为教育信息泛滥、缺少信息深度。新媒体在信息的高效传输方面存在先天优势,但大量图片信息剥夺了人的眼球,这导致了“浏览式”文化产生,并不可避免地引起受众的信息来源碎片化,缺少整体性和信息深度。进而在发挥新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时,会引起道德教育过程的混乱、受教育者对道德信息的注意力碎片化、以及受教育者在道德选择方面的碎片化。其次,这种载体技术缺陷表现为信息输出无序、教育过程割裂。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道德心理和道德发展水平进行道德教育的细化,要先增强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的认同感及理性认知,才能进一步教育其内化道德品质于心并外化于行,进而实现知、情、信、意、行的有机统一。但新媒体技术的信息碎片化问题,表现出了信息输出无序的特点,弱化了道德教育的连贯性,并且对于信、意、行三个教育环节的反馈强化不足,不利于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另一方面,信息碎片将会凸显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模式选择失衡的问题。新媒体条件下的道德教育本质上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创新发展,然而,当前存在道德教育目的与手段的错位现象,出现了变手段为目的,忽视真正目的的问题。首先,表现为新媒体由教育手段变为教育目的的误区。新媒体理应是加强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但是,当前有部分教育主体对新媒体的教育手段定位认知不够明确,存在“为了用而用”的心理,过多依赖、过量使用新媒体技术,忽视了现实道德教育的效用发挥;并且,在信息输出方面不够专业,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播道德教育信息时的随意性较为明显,甚至存在非理性表达个人道德观点、道德选择以及舆论炒作等问题。其次,表现为新媒体教育模式对道德教育目的有所忽视。道德教育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其道德情感,锻炼其道德意志,培养其道德品质,使之树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但是,从教育环节来看,新媒体道德教育模式更偏重于“知”的普及和“情”的渲染,而对后续教育环节难以把控,显现了“智育”的特点而丧失了“德育”的核心,忽视了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机械复制: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主体能力不足和内容供给欠缺。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作为商品经济新阶段的“大生产”已经由物质领域蔓延到了文化领域,文化的批量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促成了文化工业现象的产生。这种依托现代传媒技术应运而生的文化机械复制生产模式,加快了文化原初意义的淡化和消逝。“在机械复制的时代,一切似乎都颠倒过来了:不是文化满足人的需要,而是人满足文化再生产的需要;不是观众主宰机械复制的文化,而是机械复制的文化主宰观众”。[11]新媒体正是文化工业所依托的技术载体,海量信息的发布与传播看似具备“多元性”实则只存“一元性”,这种“一元”表现为文字的机械复制与文化的标准化、复制化、同一化和工业化过程。机械复制问题在新媒体条件下的道德教育领域,则主要反映出道德教育主体能力不足和道德教育内容供给欠缺两个问题。

一方面,机械复制是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主体能力不足的必然结果。首先,新媒体条件下部分教师的公共道德教育理念滞后致使道德教学内容机械重复。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然而,部分教师开设的慕课、微课、网络公开课等“互联网+”式道德教育新形式缺少向新媒体领域的拓展,同时,现存的新媒体条件下的道德教育缺少高质量的教育供给,存在教学内容机械重复和网络道德教育空白的问题。其次,新媒体条件下部分领导干部职业道德教育认知不够致使教育活动重复固化。新媒体条件下,部分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认知存在误区,大多仍以开会教育、组织培训、知识竞猜等传统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对新媒体的创新利用有所忽视,导致新媒体教育活动往往相互“借鉴”,形式不够丰富,信息却大量重复。最后,新媒体条件下部分私德教育主体意识薄弱。家庭教育对于个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部分家长缺少道德模范意识,不够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自身既不能很好遵守新媒体世界的网络礼仪规范,又不会利用新媒体教育子女遵守道德要求,致使私德教育只能沦为口头说教的机械复制。

另一方面,机械复制是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内容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道德教育信息的机械复制,会导致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内容供给出现多样性不足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首先,新媒体平台中文字的简单复制粘贴增加了道德教育信息的重复率。有关道德教育的高质量文件、文章和评述的数量不及新媒体信息众多发布端口的需要,导致新媒体渠道的多样性被道德教育文本信息的单一性所覆盖,不利于从微观叙事角度对公民进行内涵丰富的道德教育。其次,新媒体文字的单一机械复制降低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角色、不同阶层群体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要求,道德教育的重点理应不同,但是新媒体条件下的道德教育方式会弱化这种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受众接受的是大致相同的道德信息,从而降低道德教育的实效。

(三)资本逻辑: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文化环境复杂和过程监管不够。

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原初目的在于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然而,这种使用价值有时会逐渐沦为资本扩张的渠道,不再是生产的目的。“这种奇特的生产方式由资本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来支配”,[12]即“资本逻辑”。进而,当资本扩张思维扩大到文化领域,当文化沦为一种工业生产,这意味着资本逻辑已经全面渗透到了文化领域,文化的生成不再单纯依靠主体的精神感悟,反而越来越受到资本逻辑的影响,伴随新技术的发展而催生出文化的功利化、泛娱乐化问题。在遵循资本逻辑的现代文化工业中,新媒体技术是一种为实现资本扩张而利用的新手段,新媒体条件下的道德教育也将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资本逻辑的影响,随着公众价值观念取向的多元化,以及现代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多变,反衬出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过程监管不够的现实问题。

一方面,资本逻辑是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价值文化环境日趋复杂的原因所在。文化领域的资本逻辑使社会价值观念更加趋向多元,同时使社会整体文化环境趋向复杂,对于社会核心价值取向、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构成了冲击,而新媒体道德的资本逻辑正是整体文化环境带有功利色彩的一个明显缩影。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新媒体道德的功利化倾向以及泛娱乐化问题。首先,表现为资本逻辑影响下信息输出覆盖了价值输出。新媒体从业人员在资本逻辑的影响下,不再重视为道德教育提供主流价值文化的有效输出,与之相比,更加注重的却是资本利益的增长,意图通过增加道德教育信息的数量供给以实现利益的增长,并主张利用以广告为中介的商品消费实现新媒体对人的控制,促使新媒体道德走向泛娱乐化道路。其次,表现为资本逻辑影响下虚假信息猖獗导致了传统道德冲击。部分新媒体后台运营人员在资本逻辑影响下,不仅不发挥群体模范作用,反而利用公众对富有娱乐性和新鲜刺激感的舆论事件的追捧,进行低俗的炒作,甚至出现为迎合公众乐于探求社会负面、敏感事件真相的心理,而对事件本身大肆渲染,发布众多虚假浮夸的垃圾信息。这些背离事实真相的问题,将引发公众只相信自己所认可的“真相”、排斥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怪圈的出现。可以说,这种新媒体道德文化风气中的负能量制约着道德教育的功能发挥。

另一方面,资本逻辑将会暴露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监管不够的现实问题。新媒体资本逻辑带来的功利化和泛娱乐化倾向,会对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进一步暴露当前道德教育监管不足的问题。由于新媒体的隐匿性和开放性特点,部分公民网络从众心理泛滥、猎奇心理凸显、道德行为理性不足,而道德教育信息也存在质量良莠不齐、信息严重失真和不良信息泛滥等问题。因而,这种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监管的不足主要在于:首先,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主体的监管难度较大。新媒体技术引发的道德教育多主体发展趋势,意味着多元主体之间在道德素养、心理和教育理念、原则、方法等方面存在差距,增加了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监管难度。其次,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载体的监管力度不够。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载体平台搭建、道德教育信息发布渠道建设、受众接收信息反馈通道建设过程的监管仍然存在不足。

三、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信息碎片、机械复制和资本逻辑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已经并且必然衍生出的现实问题,为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深刻影响着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实效。认清并适应新媒体的这种发展实际,探索新媒体条件与道德教育的更有效结合,坚持聚拢碎片、个性体验和风气转变的“组合拳”,是新形势下创新优化道德教育的重要路径选择。

(一)聚拢碎片:整合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信息。

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教育信息碎片化问题深刻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而,针对载体技术缺陷和模式选择失衡的问题,必须坚持调整道德教育模式并优化道德教育载体,不断聚拢碎片,整合道德教育信息。

1.调整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模式,坚持虚拟与现实相统一。

新技术的发展有时会给人带来新的枷锁,限制人的真正自由,因而,为了守住人与人之间“对话式”的交流模式,必须同时坚持现实社会交往。新媒体的技术缺陷决定道德教育的模式选择必须坚持虚拟与现实相统一,“思想教育应强调网络虚拟环境的教育功能,统筹线上/线下领域”,[13]加之道德教育存在特殊性,现实道德教育必然是主流,虚拟道德教育理应配合现实道德教育。坚持虚拟与现实相统一,就是坚持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统一,就是坚持道德选择教育与道德供给教育相统一。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作为真正的人生活,要先认识到什么是道德,才有可能在认同的基础上把这种认知转变为情感,继而才能够坚定信仰、信念,并最终在个体行为中予以外化体现。

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现实道德教育是主流。道德教育是一个适应人的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动态过程,个体知、情、信、义、行各个发展环节环环相扣,这使得现实道德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对个体的道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根据不同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道德内容和方法,以及更好地把握受教育者的内化与外化程度,从而使道德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实效性更强。因而,现实道德教育在整体道德教育中必然要占主要地位。

另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网络道德教育模式是补充。这种补充作用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首先,要把新媒体平台视作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新载体,即新时期进行道德教育的全新平台;其次,要注意加强公民在新媒体世界中的礼仪规范教育,即教育公民文明上网。只有现实道德教育与虚拟世界道德教育相互配合,共同搭建道德教育的“网上网下同心圆”,才能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2.优化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载体,坚持增量与提效相统一。

创新优化道德教育的新媒体载体,一方面要坚持不断深挖新媒体现有的可利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则要更加重视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政治性和可操作性,紧紧围绕崇高品质并立足时代发展实际展开教育。坚持增量和提效相统一,就是坚持横向拓宽教育平台与纵向提高教育质量相统一,就是坚持道德教育信息数量供给与质量供给相统一。

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要坚持从横向上拓宽道德教育的载体平台。首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载体现有的道德教育资源。新媒体技术发展态势强劲,微博、微信、手机报刊等公众平台的搭建层出不穷,各类信息推送模式广受好评。然而,道德教育类公众平台的搭建还存在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缺少特色的问题。因而,当前应该更加注重现有新媒体资源的深入发掘,使多元平台更好为道德教育服务。其次,要坚持创新道德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建设。新兴产生的各类新媒体互动平台是现代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虚拟场所,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新时期交换信息需要所提供的广阔机会。因而,道德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应该把握住这个时代机会,进一步发展新媒体技术、创新新媒体平台,密切新媒体道德教育主体间联系。

另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要坚持从纵向上提高道德教育的载体质量。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载体的优化应该注重同时实现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而其质量的提高需要从三方面发力。首先,要提高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信息的选用水平。加强平台信息的调控和筛选,使相关文章、观点、评述具备较高的水准且以弘扬正能量为主;其次,要拓宽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信息传播的广域度。受众范围的狭窄将影响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实效,因而,可以通过加强公众平台的宣传力度以及调动平台的公众参与积极性,提高道德教育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最后,可以考虑利用新媒体名人效应。通过搭建学术名师的点评讨论平台,加深受众对于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信息的深刻印象。

(二)个性体验:突出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特色。

针对新媒体技术引发的机械复制现象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人性化与个性化主体能力不足和内容供给欠缺的问题,必须坚持整合道德教育内容并协同道德教育队伍,探索个性体验,突出道德教育特色。

1.整合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内容,坚持主导与多元相统一。

摆脱现代技术对人控制的关键在于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但我国社会文化环境越来越受到泛娱乐化、功利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冲击,这决定了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要向多元化发展,有一个必然根本性的前提条件:在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上,促进社会道德文化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因而,坚持主导与多元相统一,就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多元道德观念教育相统一。

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要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主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先进文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4]它是面向社会大众的道德教育,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在新媒体条件下,利用政府官方网站和微博、微信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远意义传播开来,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社会大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使更多的群众能够认识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自身在现实、虚拟双重世界的信仰、信念,认清资本逻辑的危害,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整体道德素质,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要以多元化内容建构为展望。这种多元化内容建构,有助于受众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道德教育信息,主动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水平。首先,要广泛继承中国传统优秀品德。中华传统美德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锤炼、道德规范的践行以及整体利益价值的追求,其核心范畴“仁义礼智信”起源于儒家的五行德目,当下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有必要促使其向新媒体网络世界拓展,引导网民文明用网。其次,要适当借鉴西方现代道德精神。在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廓清现代西方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优势、误区和陷阱,对优势予以借鉴,对误区保持警醒,促使公众在新媒体平台有更和谐的体验环境。

2.协同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队伍,坚持个体与集体相统一。

新媒体的交互性模糊了传统道德教育的主客体概念,而加速了主体间性——每个人都是道德教育主体观念的形成。因而,秉持以人为本和实践育人的原则,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研究对象应该由“宏观教育事件过渡到微观教育细节,从主流大众移位到弱势群体”,[15]同时,其研究方法也应该从“元叙事走向小叙事”,更加注重个体、多元、局部与微观。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社会主流道德发展状况的宏观把握也不能松懈。协同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队伍,应该坚持个体与集体相统一,坚持微观与宏观相统一,坚持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要坚守宏观强协同的道德教育。这既是一种协同社会多元主体的道德教育理念,又是一种面向全体公众的价值教育活动,与社会意识形态安全紧密相连。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为社会道德教育多元主体的协同创造了条件,丰富了新时期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首先,应该进一步利用新媒体开展大范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有效把握社会整体价值导向;其次,可以利用诸如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微博进行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通过建立官方红色网站宣传社会中的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方向转变。

另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要尝试微观单主体的道德教育。这是传统单一主客体道德教育的新转化,是利用新媒体私密空间进行个体道德教育的新模式,更加注重一对一、对话式的具体教育,是细化理念在道德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新媒体条件带来的这种更具针对性的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个体的成才成长和道德品质的锤炼,还有利于促使从局部道德水平提升带动全民道德品质塑造,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并进而促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风气转变:重构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环境。

新媒体发展隐含的资本逻辑对文化领域的侵犯使我国的道德教育环境愈发复杂,同时使道德教育环境显露出了监管短板,因而,针对文化环境复杂和过程监管不够的问题,必须坚持改善道德教育环境并加强道德教育监管,重构道德教育环境。

1.改善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环境,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统一。

万事万物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环境就是针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身处的由其他各相关事物所构成的联系网络,是围绕并影响中心事物的诸多周边事物的合集。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关乎于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道德价值引导的教育活动,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然而,资本逻辑带来的复杂道德环境给当下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意味着坚持将净化国际国内发展大环境与道德教育发展小环境相统一,即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势在必行。

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要坚持维护国家和平发展、和谐稳定的总体道德环境。环境是由众多子系统共同构成的,道德环境是其中之一,而新媒体条件下的道德教育环境则是道德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同时,道德环境总是受到社会有机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务必要以宏观视野去审视道德教育背后的深层力量与总体场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与和谐安定的国内环境是道德教育的有力保障,不断弘扬国家各项事业尤其是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科技领域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精神,是新时期优化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

另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要坚持优化道德教育的周边道德环境。道德教育的周边环境是指能够直接对道德教育活动施加影响并与之发生交互作用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周边环境主要包括四点内容:以新媒体运营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核心的行业环境,即各种职业道德和相关工作惯例;“同言而信,信其所亲”——给人的发展以深刻烙印的家庭环境;以校风、教风、学风为反映的校园环境;以网络流行语为代表的语言环境等。唯有不断优化这些环境,传播正能量和价值引导,才能实现新媒体条件下的道德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2.加强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监管,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统一。

新媒体的资本逻辑将会引起道德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变,进而凸显道德教育的监管不足现状,目前主要表现为新媒体环境的监管力度不够及新媒体道德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强两个方面,可能会诱发科学技术控制人问题的产生。因而,当前应该注重加强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环境的监管,而这可以将坚持德育与法治相统一,即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统一作为着力点。

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要坚持加强公民的法治道德观念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相结合,以遵纪守法为代表的道德品质既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涵,又是法治教育的应有之义。新媒体条件下开展道德教育,培育公民的新媒体网络法治道德观念,就是培养公民的自律精神、守法品质以及维权意识,就是从道德的本质层面应对新媒体道德乃至社会整体道德中存在的各类非正常道德心理及不道德行为问题,它是加强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环境监管的重要途径。只有公民不断自觉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才能真正实现新媒体网络环境的“天朗气清”。

另一方面,新媒体条件下要坚持落实道德教育的环境监管。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自律不能应对的现实问题理应交由法律来解决。加强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环境的法治监管和制度保障,是解决新媒体道德问题及构建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和谐生态的必然选择。当前,应该更加重视对新媒体本身的监管,切实整治信息发布以及评论空间,对于涉嫌虚假、造谣、暴力的网络信息要及时截留,对于故意危害国家安全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信息也要及时彻查,并在现实中严格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从而使那些居心叵测、妄图利用新媒体从事不法行为的人受到法律的严惩,还新媒体条件下道德教育一个高效、自由的空间。

[1]易连云,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4]苏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 2657408.pdf,2017-01-22.

[8]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杨威.论阶层分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10]罗东凤.微传播环境下信息传播问题刍议[J].传媒,2015,(1).

[11]王晓升.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化危机——一个后现代视角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5,(2).

[12]鲁品越,王珊.论资本逻辑的基本内涵[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5).

[13]蒋广学,王志杰.“互联网+”环境下青年思想教育的传承创新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

[14]王学俭,李东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路径和机制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3).

[15]张应强,赵军.后现代主义与我国的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6,(6).

责任编辑 张 豫

G416

A

1003-8477(2017)08-0184-08

王学俭(1955—),男,兰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婷(1992—),女,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7年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专项“立德树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7LZUJBWZY06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条件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