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新机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2017-03-07 06:42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程 序

(武汉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端科研、管理和应用型人才。面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高校研究生培养需要探索新模式,以前瞻的理念、改革的机制、国际的视角、宽松的环境和健全的保障机制,促进研究生培养与国际市场接轨,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接,并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服务。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1](p16)具体而言,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培养研究生的形式、结构与途径,主要探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诸多因素(包括课程、科研、培养机构、导师、学制等)的最佳组合与构成。[2](p18)

研究生培养模式内涵,一般认为包含三个层面:(1)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作为指导,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理念和社会需求共同指导下构建的,所培养的人才既要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理念又应满足社会需求。(2)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结构”与“过程”相统一的属性,其培养过程应体现其本质特性的诸要素协调组合。(3)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介于办学模式与教学模式之间的概念范畴:办学模式主要探讨由谁办学、怎样办学及办学特点等问题,涉及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体制等诸方面;教学模式是研究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构成。

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多种分类,以学位类型为标准可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模式;以培养目标为标准可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模式;以培养过程活动要素为标准可分为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和教学式模式;以组织要素为标准可分为学校型、学院型、跨校型和虚拟研究生院多种模式。[3](p57)

二、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

我国现行研究生制度基本上沿袭了西方文理科大学培养研究生的传统模式。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结合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发展道路,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保证了研究生教育基本质量,研究生教育规模从小到大。[4]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3699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为2596所;研究生培养机构793个,其中,普通高校576个,科研机构217个;研究生招生66.71万人,其中博士生招生7.73万人,硕士生招生58.98万人;在学研究生198.11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4.2万人,在学硕士生163.90万人;毕业研究生56.39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5.5万人,毕业硕士生50.89万人。[5]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培养人数最多、培养专业最多、服务社会高端人才最多的研究生教育大国。

(二)我国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研究生培养经历了效仿德国模式、学习苏联模式、借鉴欧美模式等探索阶段,从单一的功利性、学历型的学位教育,发展到比较适应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科研型、应用型、多元化的高学历人才教育。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有外国模式的痕迹,又有中国模式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1)博士生培养主要是导师制模式,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通过专业传授、课题研究、科研实践和论文指导来完成培养过程,这一培养模式有利于对研究生进行因材施教,有利于研究生研究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2)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是学术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专业模式,通过高校规范的专业化教学和科研实践,培养高素质科研管理和应用型人才,硕士生就业渠道拓宽,专业适应性较强,能对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3)专业硕士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扩展模式,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启动专业硕士培养,当前招生规模已占研究生总数的半壁江山,涉及经济、管理、理工、法律、教育、农医等多个学科的40多种专业和方向,形成了全日制培养和在职培养互补的教学式培养格局,适应了国内各行各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客观来讲,我国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研究生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上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不够明晰。在传统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得不够清晰和鲜明,培养方式较为简单,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专业划分过于细化,科研实践机会较少。大多数学生进行研究生学习的目的是拿学位文凭,改善就业条件,这种思想观念下,必然会出现研究生动手能力较差,科研创造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要求的局面。

第二,选拔形式不够灵活。我国研究生招生长期执行全国统考制度,英语、公共政治是必考科目,并且有全国统一的分数线。这种招录方法的确能将一些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学生选拔进来,但不利于某些具有专业特长学生的选拔培养,也不利于具有创新能力学生的选拔。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但生源状况不够理想。

第三,培养方式不够科学。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程序基本趋同,培养方法大同小异,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应用,重学术素质、轻创新能力现象。研究生只要完成规定学分,做好一篇论文,即可完成学业;课程结构一直按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一定比例来设置,侧重点不够,且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课程不多,学生自主选择性不强,动手机会少;教学形式上,有些课程的教学还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缺少互动与交流,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畅通。

第四,考评制度不够完善。研究生考评机制不够健全,评价内容和方法不够合理。学位论文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备,学校及导师对研究生能力的评价,大都以发表论文作为标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缺少全面考核。

三、创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路和对策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构建具有国际视野、以创新人才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我们探求新的思路和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理念。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显著提高,人才培养结构更趋合理,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在高校建成一批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基地和新型智库,创新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6]这就要求研究生教育应面向国际市场,突出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高校要以开阔的视野和胸怀,促进研究生教育与世界教育接轨,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科学研究和市场应用接轨,成为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科学定位,聚焦创新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在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应围绕国家战略目标,深化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企业和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构建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全面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在导师培养目标方面,应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结合专业发展和教学科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制定出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在研究生自身发展目标方面,应根据个性特点、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制定个体的具体目标。

(三)统筹布局,构建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机制。

按照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是强化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重大工程领域、重大社会问题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二是建立高校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科研任务的合作机制,结合国家科技任务,加快科技创新前沿的领军人才培养;三是建设高校与地方及企业联合培养基地,推行高校、行业、企业“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加快培养有实践能力、宽口径、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四是完善导师责任制,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五是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大力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6]

(四)注重能力,完善多元化的研究生招录制度。

研究生招生应建立起灵活多样的选拔机制。应继续扩大高校招收研究生的自主权,在招考专业、招考科目、招考方式、录取比例等方面,给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以更多自主空间;支持在职人员以非全日制方式攻读专业硕士学位,鼓励跨学科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式培养模式;改进研究生招录考试以总分为录取标准的方法,公共课采取“水平考试”,专业课考试重在能力,建立起以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选拔机制,挑选优秀的本科生直接进入研究生层次培养。

(五)优化结构,形成科学的研究生课程和教学体系。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科研实践。可借鉴国外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从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入手,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两个方面来改革。一方面优化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比重,适当减少必修课数量,增设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和跨学校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设计符合自身素质发展的课程计划。另一方面优化教学活动:全程把控培养过程质量,将培养计划具象到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科研实践、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推广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采用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小组研讨、思辨交流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研究型教学、参与型、辩论型课型,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7](p254)

(六)科学考评,改进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方法。

改进研究生培养考核评价,需要改变单一学术性评价方法,建立起多元性、差异化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一是专业课程学习成绩考核上,改变以知识获得的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方法,增加对知识运用的考核指标;二是学科总成绩考核上,改变以论文发表数量和学科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增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考核指标,包括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术论文的创新特点、课题研究的创新内容,科研实践的开发应用;三是研究生素质考核上,以研究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四是在科研成果的考核上,重视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可将研究生课题的批转率和贡献率作为评价内容,科研实践考核上,将科技成果转化率作为评价标准。[6]

(七)营造氛围,创设研究生培养的人文环境。

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创造性,学生是否处于一个富有创新氛围的校园,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热情,甚至影响创新能力的提高。[8](p22)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9]二是设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学校提供专项创新项目资金,导师选择创新型课题,研究生合作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对通过评审的创新课题给予创新奖,完善研究生奖助办法,提高奖助覆盖面和强度,将奖助的评定与研究生学习、科研表现结合起来;[10](p222)三是建设大学科技园、产业创意园和创业试验区,孵化和扶植一批创新型科技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创新研究的高科技基地;四是构建研究生科研中心,由相关学科教授、导师协同指导,创立多个学科领域交叉、多个研究方向融合、多个创新团队联合、多种教育资源共享、多元化投资渠道支撑的宽广平台;[11](p489)五是举办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为研究生提供课题研究思辨、论证和交流平台;六是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社会性科研创新活动,参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七是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来高校,为研究生进行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的主题讲座,促进高端学术交流;八是营造高雅的、正能量的高校文化,倡导高校学术自由、学术争鸣、师生共研的大学学风,以高校严谨的治学精神、民主的学术氛围、和谐的育人环境、强烈的文化自信,培植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聚集创新能量,形成创新合力,使研究生培养成为我国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高地。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陈卓,周萍,等.研究生培养模式国际化改革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3(2).

[3]李盛兵.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J].教育研究,2005,(11).

[4]中华人民共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Z].http://www.moe.edu.cn/srcsite/A22/s7065/201701/t20170120_295344.html,2017-01-20/2017-10-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jyb_sjzl/sjzl_fztjgb/201707/t20170710_309042.html,2017-07-10/2017-10-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Z].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2017-01-19/2017-10-15.

[7]印桂生,董宇欣.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

[8]孙卉.对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5,(33).

[9]周济.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演讲[R].http://www.edu.crn/20060714/,2006-07-14.

[10]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李小昱,王为.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启示[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