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姹姹
摘 要:初中阶段唐诗、宋词、元曲包括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是编者在浩瀚的古诗词中精挑细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如何让学生能够和教者一起领悟古诗词的真谛,是笔者和每一位语文工作者亟待思考和实践的工作。本文在对诗歌文本固定解读的常规教学模式提出质疑的基础上,以《归园田居》其三为教学实例,探究“着一词”而“得趣”、寻找“破译”陶渊明诗歌情感的“密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其田园诗的情趣与理趣。
关键词:“着一词”而“得趣”;批判性阅读;多元化解读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诗歌篇目璀璨夺目,其中“田园诗”开创者——陶渊明的诗文占据了一席之地。从《桃花源记》至《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五柳先生传》,诸多的诗文都给我们展示了田园中的悠然风光和其超脱物我的隐逸情怀,处处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无限热爱。
笔者参照了绝大多数教学设计和一线工作者的课堂设计,发现教学重心均在结合陶渊明为官生活的背景基础上,着重品读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醉心田园风光的悠然情感。较为单一的情感体验,是否符合教材设计的初衷呢?
中学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251页的“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不易了解的词语,在教师讲明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去体会。
正如爱默森所言:“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很显然,课堂中主张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以及对诗歌主旨作多元化挖掘才是对学生情感的尊重。
一、教学思维的两点质疑
1. 是闲适悠然亦或苦中作乐?
参考有关陶渊明的传记和作品,读者不难发现,其归隐之后亲自耕种,生活颇为贫苦。
《五柳先生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归园田居》其二: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五: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自祭文》: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綌冬陈。
萧统《陶渊明传》亦有记载: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一个静默中之所以伟大的人,应当要给其淡然超脱背后的艰辛以正名,正因为陶渊明面对艰难困苦能表现出轻松洒脱,才是真正不易。如若在教学过程中能和学生做情感的多元化解读,才不枉了其诗歌情感的厚重感。
2. 是颂其超脱、贬其逃逸亦或隐逸中兼济天下?
我们知道,仕与隐是中国古代文人给自己设计的两条人生道路,前者是为了行义道以济天下,后者是为了明节守志以善其身。一直以来,在文人的文化想象中,隐的地位要高于仕,尤其是庄子哲学把隐逸行为理论化之后,隐的生活便成为文人崇拜的对象。当然,颂其“隐逸”便是绝大多数课堂的最终落脚点了。然而,当代的中学生却并不持相同意见。在笔者以往的课堂上,就有学生提及:陶渊明正如周敦颐笔下的“隐君子”,完全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私行为了。于是也出现了课堂中诸如:“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此类的论辩题了。
如何理解其隐逸情怀,不妨从其背景入手。在陶渊明时代,这类为隐而隐的人为数甚众,深为陶渊明所不齿。但他自己又是几出几隐:先是为州祭酒,未几辞归;后又仕于江州刺史桓玄,中间借居忧而再次还里耕植;再又出就参军、县令,最终归隐。萧统《陶渊明传》中指出: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然东晋门阀制度的影响,其仕途始终处于较为尴尬的位置,加之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本性,最终选择了“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归隐。其一生受儒家思想、老庄思想和魏晋玄学的影响,最终选择归隐,其实是他兼济天下之心并未找到可以存在的位置。
课堂当中教者也不妨追问:一味归隐追寻自身的精神家园,为何后世之人视其为“圣贤”呢?
如萧统所言: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苏轼也言: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如若在课堂中让学生能理解其出仕或归隐背景,对其价值取向的理解就更清晰了。
当思维的迷茫感解决了之后,就该回到课堂当中,教者该着手思考以怎样的方式删繁就简,让学生能理解、体验、感悟并思考了。
二、教学方法的三点探寻
1. 质疑一声“带月”和“戴月”,感悠然之情趣
《教师教学用书》第253页指出:《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之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故在教学设计中,走近其“情趣”是第一步。
在《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探究:“带月荷锄归”一句,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有“戴月荷锄归”一说,你更偏重于哪种说法?这个问题提出之后,课堂中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意见纷纷呈现出来。有学生觉得“戴月”更为合理:“披星戴月”,意为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但更多的学生选择“带月”,一天劳作是辛苦,但晚间行走在田间小路,还有一轮明月伴随回家,如其朋友。教者在当中也作适时点拨:正如近代文学家梁启超所言:自然界是陶渊明深爱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诗中这轮“月”,有如《饮酒》中那丛“菊”,春之兰,秋之菊,山间之朗月?松间之溪水,在陶渊明笔下,均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其悠然的情趣就彰顯出来了。课堂从此发散开来,诗歌的意境之美,学生能体会到,就不言而喻了。
正如《教师教学用书》第247页所言:陶渊明的诗歌用语十分平淡自然,这首诗朴素如随口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如若教者能从细微的词语当中引发开来,是否会更得真趣呢?
正如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所说: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初探一首诗歌的情感之后,应当走更精致的路径,继续“曲径通幽”。
2. 细思一句“惜”与“不足惜”,叹悠然背后之艰辛
继续谈《归园田居》其三该留心的第二个词:惜。此词也是体味陶渊明田园诗悠然闲适背后的艰辛的关键点。原句为“衣沾不足惜”。“不足惜”是“不值得可惜”的意思,实则是在“可惜”的基础上,诗人以后文提及的“愿无违”作为自我安慰的。“不足惜”,实则有“惜”的成分,不然诗人也不会提及“惜”字了。
其实,笔者在课堂当中并未真正关注到“惜”字,而是在课堂起初有学生讲到“戴月”一说,借势在“叹悠然背后之艰辛”这一环节,大量引用了陶渊明的诗歌如《饮酒》组诗、《归园田居》组诗、《五柳先生传》等相关诗句,让学生进一步对其“艰辛”作体会,效果较好。但细细思忖,能否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作此解读,毕竟原有文本中挖掘出来后学生情感体验方面收获更实在。
笔者在“国培计划”(2016)初中语文“送培到县”湖南省蓝山县公开研讨课之后,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谢先国教授请教,交流之时,方感“惜”字是一处不可忽视的精彩了。
老子《道德经·二十八章》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贺麟在《自然与人生》当中也提及:将自然内在化,使自然在灵魂内放光明,如像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南山,武陵渔夫所追寻的桃源,以及一切诗和画里面描写的自然景象,都可以算得在灵魂里放光明的自然。
“诗无尽解”但亦可解出最佳“诗兴”,“课无尽言”亦可启更多“心智”。“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是“新课标”赋予教者的课堂的终级目标。故探寻陶渊明的诗歌中的更多哲理,笔者在最后一个环节,依托“愿”字,作了师生思想的继续交流。
3. 再问一声“愿”是“何愿”,惜隐逸田园之一生心愿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及到“愿”的疑问,在适当的时候,知人论世。从表面上看,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起来,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参照了《教师教学用书》第251页的做法:除按课文注释理解外,引导学生广泛讨论,把《归园田居》中另外四首诗介绍给学生。学生当场体悟,思维活跃。
笔者并未就此停止追问。设疑“愿”有“小愿”和“大愿”一说,继陶渊明之后,萧统、王维、苏轼等广大的陶诗爱好者为之景仰,如若归隐以实现其“愿”,应当还有“大愿”。后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桃花源记》,尤其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课堂的情感再次升温。学生当场感叹:其虽远离官场,实则兼济天下。其“大愿”是《大道之行》一文中的“大同社会”。
正如王国维先生谈“治学三境界”一般,巧析字词,层层感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境。
其实,陶渊明的诗文,以最易之字,写平常之景,抒诚挚之情,却释至真之理。笔者在近几年《归园田居》其三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了探究“着一词”而“得趣”的方法,从而寻找到了“破译”陶渊明诗歌情感的“密码”,让课堂在感悟田园诗的情趣与理趣中妙趣横生。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