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探索

2017-03-06 06:48保红霞
临沂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应用型政治

保红霞

(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117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探索

保红霞

(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117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又是各大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教学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机制、改革教学手段、完善教学环境的教学建议,以求推动国家素质教育的长效发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学现状;教学建议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趋向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为适应社会发展潮流,许多高校纷纷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面。不言而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许多高校建设发展的目标。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息息相关,更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密不可分,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性支持与方法论指导。在此种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如何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二者相辅相成良性发展,成为许多教育同仁不可回避的课题。笔者综合分析研究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力求在对此现状的把握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引起教育界对这项课题的重视,于实质上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化成具体的操作构图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1]。而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走在了应用型人才知识技能培养的最前面,充分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及发展过程中思想道德引领的作用。近年来,许多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于为区域性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之上。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自1999年全国高校进行扩招以来,应用型本科院校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他们的教学目的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坚定爱国爱党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期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为此,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力度,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成为了各大高校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满堂灌”与单向输出成为惯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只一味硬塞给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单向式的知识传授方法不仅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2]而高校教师素养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难以取得实质性进步与发展。加之教材编写与实际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差,使得教学内容重复出现,学生求知欲越来越低。陈旧的教学内容、呆板的教学方法、不合理的考核机制、滞后的教学手段、沉闷的教学环境,这一切都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举步维艰。近几年来,社会转型、文化价值的冲突与碰撞,更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泛功利性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是雪上加霜,教学愈加艰难。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虽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但正如温家宝所言:“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3]故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只能上下而求索,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子。因为我们不仅要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的大师级人物,更要培养大量技术型、应用型的优秀人才。这不仅仅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会做事,更应该会做人,修身养性。”[4]相信许多的教师都有相同的感受,现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个人的成功是以占有财富及其社会地位为标志,这种思想在大学生中大有市场,大行其道。有的学生理论知识相当过硬,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在对其综合素质进行一番考察之后发现:这些学生功利性强,缺少合作意识,将自己的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实现了教书的职能,而没有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样的教育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给学生处世的技能,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更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必备素质。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还能为高校各项工作提供思想保证,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大学期间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必要性,更有其重要性。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价值取向、观念形成等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我们必须树立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的人才观,才能为民族进步、国家强盛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建议

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这应该是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研究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切实推动素质教育的长效发展,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科学改革,建议如下:

(一)更新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便已接触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理论与基本知识,现有的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存在很多同初高中阶段学生课程重复的部分。青少年是一个主动意识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容易接受新知的社会群体,教材内容的重复性,势必会引起他们对教师教学的疲劳感和对教材的厌倦感。鉴于此,大学教师必须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对于重复出现的理论知识可以略讲或者让学生课下自学。当然,这不等同于不讲。因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要求人才必须具备一定深度或广度的知识。学生如果对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置若罔闻,一味求新求异,则会使大脑中的记忆存储产生断片或者碎化现象,不利于学生长期的理论求知与发展,温故而知新即此理也。只有立足于先前理论,才会有创新与发展。学生自学,必然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所取舍。这样,既可避免教师一棒子教育之下的盲目性,又能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针对当前时事热点和教材编写中未涉及的新颖的内容,教师应恰当及时引入教学中。一方面,便于学生对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把握,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则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使他们不再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简单的空洞的说教,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改善教学方法

总体而言,现今许多高校都把应用型教学作为办学定位,因此,需要积极推进课堂建设,倡导特色化的教学模式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重大任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若发现学生消沉、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应当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但笔者调研发现: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仍旧坚持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观性与创造性。“填鸭式”教学不仅没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更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所欲为,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学生在期末考核中可以取得高分,但在实际生活运用中很有可能陷入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尴尬被动局面。这有悖于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方针,无法从实际上取得“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故而,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相应的话语权,让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交流的场所。同时,伴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人人网、qq、微信、陌陌等聊天工具应运而生,我们的教师在课上与学生实时互动,也可适当在课下与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及时帮学生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项问题,建立一种新型的、友好的师生关系。

(三)优化考核机制

当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不断社会化、市场化,这是高等教育科学化、合理化和可持续化的需要。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考核机制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革新与完善。此前,不论是主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是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统一的考评机制都是以考试卷面成绩为主,以学生平时的出勤、作业完成等情况为辅。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之下,出现了一批平时课堂只为签到,考试之前投机取巧的学生,使课程开设的目的无法实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高校开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然而,落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机制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同虚设,难以从根本上为学生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必须完善考评机制,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我们可以采取“2+1”的教学模式,即每周两节课的理论,外加一节课的实践,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四)改革教学手段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下,我们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积极借助网络载体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才能积极应对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新挑战。然而,伴随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网络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冲击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权威性,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教师站在科技的前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网络,并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可能结果不会如此差强人意。这就又对我们的教师在个人素养与技能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强大的理论知识储备,还应掌握相应的网络技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借助网络载体完成相应教学任务。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理解新媒介的价值,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新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路人。当然,新媒介的应用与教育,不是我们简单地将教学内容呈现于PPT之上,对教学内容不假思索地进行位移。而是在教学过程当中,灵活地将一部分内容转变为图片与视频,聚焦学生的目光,使其在解读与观看的过程当中,获得一定的感官体验,从而活学活用,活思活用。因为大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以理论为主,过分抽象化、政治化和理想化,不适应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不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定位,急需改革,所以我们的教师也必须有国际视野和与时俱进的眼光,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及时对自我进行完善和知识更新,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的深化与发展。

(五)完善教学环境

环境是每个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学环境的完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更是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融知识、素质和能力为一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道德环境,指引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但只是单纯在学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应用”是一种适应社会需要并有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强调学以致用。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创设相关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同时,还有实践方面的经历,不停留于“纸上谈兵”,而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高校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层面上如果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用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用理论教学打牢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当校内实践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和场所时,我们有必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一系列实习实践活动,师生共同实习实践,教师对学生进行动态的观察与科学的指导,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健康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成为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各大高校也曾或多或少开展了暑期调研、实习或者社会调查活动,但缺少教师的指导监管,学生多是托关系给其签字盖章、编造实习活动经历,实习实践活动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学校必须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杜绝此等弄虚作假现象的出现,有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发展。

总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只要各高校的教师都能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视与研究,紧跟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并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一定可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为国家输出一批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2]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OL].新华网,(2005-01-19)[2016-08-25]. http://www.jl.xinhuanet.com/shangye/2005-01/19/content_3591207.htm.

[3]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N/OL].新华网,(2009-01-04)[2016-08-30].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 2009-01/04/content_10601461_1.htm.

[4]潘懋元.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1.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in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ing Mode Background

Bao Hong-xia
(Department of Marxism,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Nanjing Jiangsu 211171,China)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pplication-oriented training mode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most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for mos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roving the actual effect of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s an urgent problem.Therefor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the author deeply analyzed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and mad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upda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bettering the evaluating mechanisms;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ans and perfecting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ideology and politics;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teaching suggestions

G641

A

1009-6051(2017)03-0118-06

10.13950/j.cnki.jlu.2017.03.014

责任编辑:曲筱鸥

2017-05-12

保红霞(1970—),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应用型政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