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水、平浪与祈雨:清代小圣信仰的历史考察

2017-03-06 06:48胡梦飞
临沂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信仰天津

胡梦飞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镇水、平浪与祈雨:清代小圣信仰的历史考察

胡梦飞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小圣,又称“平浪元侯”,因其人物原型明代清河县书生滕经在天津落水成神,故小圣信仰在天津尤为盛行。为推动信仰的传播,证明其正统性和合法性,民间伪造了众多有关小圣的封号和传说。由于天津为海盐产地,盐业运输艰难,小圣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盐运保护神的角色。除平浪和镇水外,官方和民间还赋予了其祈雨的功能,并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庙会风俗。在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小圣信仰的地域逐渐扩展,形成了以天津为中心,辐射直隶、山东等地的信仰祭祀圈。

清代;天津;盐神;平浪;小圣信仰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信仰风俗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等内容。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信仰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而且与上层建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展民间信仰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视角。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研究由于涉及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开展相关研究更是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小圣,又称“平浪元侯”,姓滕名经,河北省清河县的滕蒿林村人,在天津落水成神。小圣信仰是清代天津及其周边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之一,其形成及发展既有大多数民间信仰的共性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依据相关史料,在论述清代小圣信仰形成及发展的同时,分析其盛行与天津盐业运输的关系,探讨信仰扩展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区域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小圣信仰的形成及发展

“小圣”虽也称为“平浪侯”或“平浪元侯”,但不是明初封为“平浪侯”的晏公,而是另有其神。关于小圣庙的记载,最早见于康熙《天津卫志》:“小圣庙,一在城外东南隅,明崇祯五年敕建。一在河东盐坨,有石牌坊。”[1]68光绪《重修天津府志》记载河东盐坨有小圣庙:“小圣,海神也。旧有庙在天津河西,初名灵应宫,明崇祯三年,因开运河敕建,庙前石坊额曰海晏锡庥,明潞王题。国朝顺治六年移建,康熙间,敕封护国济运显应平浪元侯,康熙三十三年重修,乾隆间,敕封平浪王。”[2]29《畿辅安澜志》记载平浪元侯庙:“又名小圣庙,《长芦盐法志》:“小圣,海神也。旧庙在天津西,始封平浪侯,继封济运显应平浪元侯。顺治六年,津人移建于此,康熙二十三年重修,又阜财、丰财二场亦俱有庙。”[3]44

民国《天津县新志》记载了小圣神的来历:“神,滕姓,名经,年二十三落水成神,故称小圣,盖海神也。旧有庙在河西,始封平浪侯,继封护国济运显应平浪元侯,商舶往来屡荷显应;顺治六年,复建庙河东,栋宇宏敞,陈廷敬、余泰来皆有碑记,载碑刻志。”[4]698成书于乾隆四年(1739年)的汪沆所著《津门杂事诗》中有小圣庙一首,其小注云:“小圣庙在河东盐坨,祀海神平浪元侯。俗传神姓滕,讳经。”[5]40

无论是《天津新县志》还是汪沆的《津门杂事诗》,虽都指明小圣姓滕名经,但对滕经的出身来历都没有详细的记述。民国《清河县志》记载:“滕经,性聪敏,双手写字,目观八行。年十二补弟子员,当时号为神童。嘉靖二十三年,乡试不第,归,至天津坠河死,时年二十三。数月驸马显圣,嘉靖敕封北河平浪小圣。清康熙敕封护国镇海显佑济运平浪元侯灵应尊神,至今沿河多有庙宇,香火不绝。”[6]185民国十三年(1924年),前清举人王彤甲所撰《元侯龙神庙碑记》更是详细记载了小圣信仰的由来:“邑城之东滕蒿林村,旧有龙神祠一所,在县城为龙庙。考《县志》,侯名经,姓滕氏,年十二补弟子员,当时号为‘神童’。明嘉靖二十三年,顺天乡试,归至天津,坠河死。死尸浮,面如生。数月驸马显圣,嘉靖敕封北河平浪小圣。清康熙敕封护国镇河显佑济运平浪元侯灵应尊神。至今沿河多有庙宇,香火不缺,是岂偶然者哉?侯生为名士,殁作圣神,不但为滕姓光显,即业托桑梓者,一皆蒙其普照。”[7]720“滕经,本县滕蒿林村人,性聪敏,双手写字,目观八行。十二岁补弟子员,当时号神童,嘉靖二十三年乡试不第,归至天津坠河而死,时年二十三岁。”[8]91“元侯姓滕名经,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顺天乡试不第失河落水,二十三岁而终。尸浮水面,面色如生,数日显灵,因而惊动嘉靖皇帝,敕封他为北河平浪小圣。”[9]403由此可见,小圣是明嘉靖年间一位姓滕名经的年轻人,因为失足落水而成神。其信仰大概始于明代中后期,发展于清初,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是其信仰最为盛行的时期。考证明清官方史料,并无加封“小圣”或“平浪元侯”的记载,故嘉靖、康熙所加封号当为民间伪造,借此增强神灵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滕经是河北省清河县的滕蒿林村人,至今在当地还保留有族人纪念他的元侯祠。元侯祠始建于嘉靖二十三年至隆庆六年间(1545-1567),原名为小圣祠堂。祠堂修好后,小孩放在祠内不哭不闹、无病天灾。几百年来人们祈求小圣拯救子孙、防水患,保一方平安。同治年间在旧县城为其立“大王庙”,庙门有“元侯祠”匾额,由当地名儒王殿甲亲自书写并赠送。庙内有匾文曰:安澜永济、润国泽民、江汉朝宗、风波显应、水府耀灵、海邦普润、永庆安澜、力障狂澜、默徉群黎、海晏河清、公庆安澜、安澜佑民、佑民泽普、祖功默佑、深荷庇佑。1966年之前,神庙基本完好。祠内为学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神像被拉倒,此处成了大队会议室。1977年,因房危被拆除。1987年,重修北房三间,现成了滕氏家庙。王甲殿书“元侯祠”匾,在文革中大队饲养员作床板,幸免遭焚,现又挂在门眉。[7]662元侯祠已被清河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天津盐业与小圣信仰的盛行

天津是小圣信仰最为盛行的地区,之所以盛行与天津发达的盐业密切相关。作为水神的小圣,本身就具有保障水上运输安全的职能,而当时食盐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水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小圣逐渐被从事盐业运输的盐户、纲民奉为盐业保护神。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天津盐业发达,被誉为盐业保护神的小圣庙也荣极一时。先是从河西迁到河东盐坨附近,因为这里也是许多盐商与盐业机构的聚集地。将小圣庙迁至此地,一是为了尊神能够更好地保护盐坨,另外也是方便纲民们祭祀。由于清代中前期天津盐业的发达,人们对小圣庙的祭祀也达到了顶峰。

天津海门盐坨小圣庙,又称平浪元侯庙,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修。清人陈廷敬《海门盐坨平浪元侯庙碑记》记载:“海门者,海水之所出入也。兹土南距海百余里,日潮汐两至,至时水势澎湃汹涌,逆河流而上之,一出一入若由户达,故名海门。津门者,众流之所汇聚也。……旧有神庙居河之西,威灵赫奕,无远弗届,凡南北仕宦商旅之往来兹途者,靡不祭,祭必虔。故舟行一遇急流怒浪、危湍惊澜,必仰呼于神,如或见之神綦灵矣,由是祀无虚日,庭不能容。当夫海之未有明禁也,商舶往来,樯帆相望,几于蔽日,且盐行任重途远,非巨舰弗胜,非神力弗达。苟有慢心,竟日不能移咫尺;一念虔,百余里可俄顷至,故纲人每致敬而有德于神,尤甚于仕宦商旅也。群议复建庙于河东。……其一切工费,悉取给于纲中。专祀始建于顺治己丑季秋,迨今三十余年,戴神惠于不替。”[10]368余泰来《海门盐坨平浪元侯庙碑记》亦云:“天津近在畿辅,甸服之地,为古渤海郡;上应天文,析木天津之缠;百川朝宗,合流归墟,实当北海海门要冲。岁运漕米,江、淮、吴、楚千万艘,咸赖利涉;而煮海榷鹾,凡北地盐政,统赖兹土,昔人所赋‘积雪中春飞霜暑,露其效灵于海若’者,尤大彰明较著焉。……夫元侯,职司巨海,较四渎称雄长,利国惠民,厥功甚伟,厥利维普,凡舟楫帆樯往来出没于洪涛巨浸中,无颠危倾覆之患,得以充实天庾,佐水衡,济边储,以无忧仰屋者,惟神庥是赖。……庙始建津之河西,今顺治间。改律河东,介在盐坨,以灵佑榷鹾,为诸商崇报尸祝故也。”[10]368-369

由以上两则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当地盐户、纲民对小圣之崇敬。天津虽不是神灵的桑梓之地,但却是小圣信仰最为盛行的地区。沈峻《津门迎神歌》云:“复有恬波称小圣,立庙瀛壖禋祀敬。未闻报赛举国狂,始信欢虞关性命”。[11]151天津依河傍海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官民平息风浪、护佑航运的现实需求无疑是导致小圣信仰在天津盛行的主要原因。

三、小圣信仰的扩展及影响

小圣信仰的扩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神灵职能的扩展,一是信仰地域的扩展。神灵为人类所创造,在神灵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不断根据自己的需要赋予神灵新的职能。除了震慑水患、平息风浪的职能以外,官员和民众还赋予了小圣祈雨的功能。清代著名学者、治水专家陈仪在任营田观察时,就曾多次至天津小圣庙祈雨。其《小圣庙祈雨文》记载:“恭惟我侯冰雪凝神,烟霞作骨,初焉,蠖屈埳并之,鼃笑之,倐尔龙腾,北溟之鱼化矣。结灵姻于夙契,事类洞庭;传生靣于韶年,颜疑灌口,俗称小圣,爵着元侯。御蜃气之楼台,羽扇纶巾,周公瑾雄姿絶世;靖鲸波之疆圉;霆声电目;狄襄武面具惊人。呼吸而潮汐安流,叱咤则风云变色,是用韬涵万族,霖雨群生。兹当季夏之已临,何意邭膏之久阙,苗则槁矣。……人天虽隔,神理非遥,敢竭悃诚,代生民而请命。仰祈慈鉴,施膏泽以来蘓落,咳唾于九天,如珠如雾,枯焦于大地既足既濡,侯其许之,期以五日,谨告。”[12]389《小圣庙祈水文》云:“维年月日,祷于平浪元侯之神,日忆昔岁,行在酉午月,愆阳,良苗萎于氛埃,灵河匮其浥注,农人仰天而嗟,职行田来止,蒿目怆神,徬徨五夜,不揣冐昧,輙敢斋沐抒词,告哀于元侯,乃蒙恕其唐突,鉴兹恳欵,墨渖未燥,油云乍兴,浃夜连朝甘澍滂沛,遂尔开畦分白,接轸回青,岁复有秋,民乐其利。……兹者奉简书督理营田,即功于陡河之涘,畚锸殆就,而天泽久愆,来麰已卜无秋,秔稻尚多未播,闾阎愁疾,官吏忧惶,视酉夏之旱抑又甚矣。……伏惟我元侯妙性通灵,刚肠激发,云旗掣电,叱咤而起雷霆,羽扇廻风,咳唾即为雨露,是以王长百谷,韬涵万灵。凡居东海之滨,尽属何服之内,矧兹块土,潮汐所通,近在五十里之间哉!所望鉴我丹诚,拯其困悴,飞蜃楼之片霭,便是慈云;滴马鬣之一丝,尽成甘露。没犁泥滑,百种咸滋;拍岸波通,千畦俱满。转丰凶于呼吸,贻乐利于仓箱。职将殚述神功,扬扢灵迹,家家尸祝,毋宁估客之筵,岁岁蒸尝,徧是鸡豚之社,予怀明德,粒我烝民,惟侯其右享之。”[12]389-390《元侯龙神庙碑记》亦记载:“夫记历有年所矣,而近今犹有大张其灵,为四方身经而目视者。前丁巳夏秋之交,直隶一带处处水溢为害。吾邑居运河之西,地居洼下,犹难免为渠浸。乡人大恐,共赴神祠默祷,而河之西堤都免横决。越三年,庚申天旱无雨,齐冀二省,赤地千里,乡人又大恐,相率赴神祠求雨,而删棵降甘霖,都获丰收。”[7]720

小圣信仰的扩展还体现在其信仰空间的扩大上。随着其职能的日益多元化,小圣信仰逐渐由天津扩展到直隶、山东等地区。乾隆《通州志》记载通州小圣庙有两处:“一在州北门外,一在张家湾。”[13]325行唐县小圣庙在县城南郭外祀郜河神,康熙十年(1671年)建。[3]413定兴县大沟小圣庙以祀河神,五月端午致祭。[3]291清苑县小圣庙在县城东南隅,临府河上,以祀府河神。“小圣之名颇为不经,而此土多有之皆以为河神。今在清苑县者,每岁商贩往来府河,秋日致祭,盖即祀府河之神也。”[3]326小圣信仰还扩展到山东的利津、垦利、东营等地。当地方言“圣”与“僧”发音相近,因此附会说水神为曾往西天取经的唐僧的儿子,叫做“小僧”。旧时的大船都在艄公住的舱内设神龛供奉小圣泥塑像,每餐都敬头碗饭。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境内还曾有小圣庙,每年都会举行庙会。[14]195

小圣信仰对所在区域的社会生活亦产生了深刻影响。王彤甲《元侯龙神庙碑记》记载:“今夫一乡善士,为人排难解纷,救灾除患,犹使一乡之人瞻仰之,倚靠之。且祖门一视不妄,况神明之载在四典,为一邑生色。而灵应牒著故里大都,数百年后犹蒙其拯溺、救济,供荷神庇,则人之瞻仰悟祷,犹当何如也?……余胞兄姜溪公曾作《缘布续》,又曾为《乞雨文记》,此碑记亦尝欲成其事,乃病故未遂。乡人又以此托余,余故不文者,然义不容辞,因切数先兄之意以成之。夫人生当末造,历气所至,水旱之灾,在所不免,岂山于斯粥于斯?虽神明亦有隋深资里者欤?不然,何其应之果验也?戊午秋已,共乐捐助,扩充寺园,每于麦秋毕,焚香叩谢,此虽近于巫祷,然崇德报功,亦实情有不容意者。兹十四村人等,共议刻石颂德,卑人诚知侯之笃于故里,使数百年以后之人尚被佑如此,则人之并生斯世,乡族戚谊之相关者,更当尤深相顾矣。诚如是也,风俗归厚,犹为侯有以正其德,不独捍灾御患之谨以厚其生也,其不益欤?是为记。”[7]720-721滕蒿林村作为神灵的桑梓之地,民众小圣为乡土神和地方保护神,对其倍加崇奉。“据说,坐船时,船公先问有清河人没有,没清河人不敢开船。只要船上有清河人,保准风平浪静,不出事故。”[15]526元侯祠作为卫运河两岸百姓信仰的圣地,在人们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定期举办纪念活动朝拜小圣,祈求生活幸福,日子平安,祈盼生意兴隆,事业发达。

天津河东的小圣庙还形成了隆重盛大的庙会。清人华鼎元《梓里联珠集》载:“每年五月初旬,游人着倾城而至。二月廿一、二、三日有胜会,闺人成集津门,妇女戴七星花,以通草为之。”[16]82汪沆《津门杂事诗》咏小圣庙:“丛祠金碧俯河流,慑伏天吴驾赤虬。五月新坨人似蚁,船船箫鼓赛元侯”。[5]40清人蒋诗《沽河杂咏》称:“二月连朝有胜会,刹那五月赛元侯。津门士女倾城至,戴七星花结伴游。”[5]40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当年小圣庙会的盛况。“每逢庙会,信众施主、香客游人成群结队而至,抵庙献牲置供,焚香燃烛,虔诚叩拜,许愿还愿,以祈小圣海神德润众生,功占三界,保佑人们航海安全、无风浪之险。庙中香火盛极一时。戏班艺人前来献艺,助兴娱神,人神同欢,观者如堵,水泄不通。许多商贾小贩前来赴会,陈列货物,搭棚营业,分行列肆,叫买叫卖,招揽买主,香客游人纷纷选购所需商品,生意十分兴隆。”[17]1081小圣庙会也因此成为天津著名的庙会之一。

四、结语

小圣信仰形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由于天津为海盐产地,盐业运输艰难,小圣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盐业保护神的角色,故其在天津地区最为盛行。而为增强神灵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民间伪造了众多有关小圣的封号和传说。除平浪和镇水外,官方和民间还赋予了小圣祈雨的功能,并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庙会风俗。随着信仰的盛行,其信仰地域逐渐由天津扩展到直隶、山东等地。和官方信仰不同,小圣信仰并未受到过多的政治干预,官员在信仰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微乎其微,神灵本身的职能成为推动信仰跨地域传播的主要动力。神灵为人类所创造,并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民间信仰的多功利性还表现在人们根据功利的需求,强行给他们崇拜的神灵增加职司方面。”“许多神灵原本只专司一职,逐渐在人们的信奉之下转变为一专多职神,要为人们做更多的事,以满足人们的多种要求。”[18]6小圣信仰亦是如此,神灵职能的多样性导致了信仰的传播和盛行,而不同社会群体的现实需求则是推动神职拓展的主要原因。从小圣信仰的形成及发展,我们亦可以从中探知中国民间信仰发展的基本规律。

[1]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上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清]沈家本,徐宗亮.光緒重修天津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天津府县志辑第1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3][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王守恂,高凌雯.民国天津县新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天津府县志辑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5]李志强.中国北方俚曲俗情[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6]张福谦.赵鼎铭.民国清河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7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7]李洪贵,赵杰.清河文史辑览[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8]赵杰.清河文史资料[M].清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

[9]石玉春.邢台历史文化辞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10][清]黄掌纶,等.长芦盐法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蒋维锬,刘福铸.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1辑[G]//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12][清]陈仪.陈学士文集第9辑第17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3][清]高天凤,金梅,等.乾隆通州志[M]//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19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4]山曼,等.山东黄河民俗[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

[15]刘迎祥.清河之最[M]//邢台市地方志丛书,北京:人民日报社,2003.

[16][清]华鼎元,张仲.梓里联珠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17]傅立民,贺名仑.中国商业文化大辞典(下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18]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

Controlling Water,Flatting Waves and Praying for Rain:Historical Review of Xiaosheng’s Religion in the Qing Dynasty

HU Meng-fei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

Xiaosheng is known as“Ping Lang Yuan Hou”.The archetype of Xiaosheng was Tengjing who was a scholar from Qinghe County in the Ming Dynast.He drowned in Tianjin and then turned into a god.Thus,Xiaosheng religion in Tianjin was particularly popular.The folk people forged numerous titles and legends to prove its legitimacy and legality,which promote the religion.Tianjing was origin of sea salt,but the salt transport was very difficult.Xiaosheng,in some extent,played a role of protector for salt industry.In addition to flatting waves and controlling water,Xiaosheng also shouldered responsibility of praying for rain.The custom of Temple fair with a stro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as also formed.With 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citizens,the area of Xiaosheng’s religion gradually expanded into a circle centered in Tianjin and expanded to Zhili, Shandong and other places.

The Qing Dynasty;Tianjin;salts God;Xiaosheng’s religion

K892

A

1009-6051(2017)03-0078-07

10.13950/j.cnki.jlu.2017.03.009

责任编辑:曲筱鸥

2017-04-03

胡梦飞(1985—),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和运河文化史。

猜你喜欢
信仰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战“疫”必胜!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天津卷
《天津造纸》征稿启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天津之眼》
不灭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