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微课与课堂的有效融合*
——以《隧道施工组织》课程为例
张艳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在信息化教育改革大潮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视频教学”的特点成为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的切入点,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热衷。然而在微课设计制作的热潮背后,微课与实际教学距离远、落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隧道施工组织》课程教学应用为案例,讨论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微课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考和借鉴。
翻转课堂;微课与课堂;有效融合
“小微课、大变革”。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大潮席卷而来,微课以其“短小精悍、视频教学”的特征成为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的切入点,为全国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信息技术企业所热衷,成为近年信息化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伴随着微课资源制作的热潮,如“资源建设投入多、教学一线运用少”、“做微课为比赛”、“以微课视频替代课堂讲授”等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更有效利用微课提升教与学的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时代原生的教学模式,从“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根本出发,对于微课如何与课堂有效融合有其独到之处,值得借鉴。因此,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以实际教学运用为案例,对微课与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融合进行讨论,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考和借鉴。
翻转课堂译自 “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在线课堂、查阅网络或纸质学习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完成对知识或技能的自主学习;宝贵的课堂时间则专注于师生共同基于目标导向的知识或技能的应用、分析、交流、汇报演示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答疑解惑者,从而使学生获得对知识和技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课后时间则用于温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学习下节课将学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示意图
相对于传统的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或技能学习、课后通过完成强化训练或作业来消化吸收知识技能的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教师作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引导者存在,凸显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教学设计全过程化。要求教师有超越课堂的前端意识和“课前-课上-课后”全过程教学的系统思维。并且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课前、课上、课后不同阶段教与学特点,提供有效的学生学习和教师交流反馈途径。
(3)教学方法与手段信息化、多样化。教师针对课前、课上、课后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有效学习。在课前阶段,针对信息化时代学生在心理上亲近网络、新媒体的特点,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将学习内容以微课、慕课等形式通过手机课堂、QQ群、微信平台、云存储等送达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记忆和理解。在课堂阶段,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有效性,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见图2),更多地采用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做中学、实际应用/教授他人的方式进行,教师在其中起教学引导和教学组织的作用,在“做中学、做中教”。在课后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采取线上/线下测试、综合实训提升、虚拟仿真实操等方式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巩固、提升、深化和拓展。
图2 “学习金字塔”理论模型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可以看出,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微课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和学习途径存在,作为某个知识或某项技能学习的载体存在。对于微课的使用贯穿于课前、课上、课后,只要学生想学习该项知识或技能,即可随时随地打开微课进行学习。同时,针对课前、课上、课后不同阶段学习目标的不同,教师应对不同阶段微课学习的方式、程度、要求等区别设计,以期达到各阶段学习目标,实现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在:
课前阶段,针对教学内容预习目标,以任务为驱动,以微课为主要学习内容,配合教材、在线学习资源等,明确学习要求,达到课前完成知识性学习的目标。
课堂阶段,在学生已基本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不同难度等级的实训任务为驱动,着重训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微课在此过程中担当“助学”的角色,即:在学生实训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概念不清的情况下,随时随地打开进行学习以澄清混淆、明辨概念、提升运用。同时,根据课堂实训内容,应配合制作实训演示及技能提升类微课,用以课堂/课后自查温习及拓展。
课后阶段,在学生提升综合运用、夯实巩固基础、拓展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综合实训演示微课及专业拓展类微课作为课后学习的“引导者”存在,帮助学生提升技能及拓展知识。
《隧道施工组织》课程为高职院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在我校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与尝试。课程秉承“翻转课堂”“始终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理念进行课前-课上-课后的全过程教学设计,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做中学、做中教”为主要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解惑者存在(如图3所示)。微课作为课程重要教学手段和学习资源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提供重要保障。在此,以《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教学内容为例,说明其具体教学过程。
图3 《隧道施工组织》教学组织过程示意图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将教与学的着眼点从课堂45分钟延伸到课前课后,并根据知识和技能学习从 “知识记忆初步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融会贯通”的一般学习规律,在“课前-课上-课后”学习的不同阶段设定不同学习目标,即:课前阶段主要完成对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关键线路、计算规则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初步理解,上课时间用于对时间参数概念和计算规则的运用实践和深化理解,课后用于对时间参数计算这一核心技能的进一步综合运用和巩固提升。各阶段具体教学组织过程如下:
教师制定学习目标,发布主要学习资源,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通过对教学微课、教材等相关资源的学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求解过程等,完成《预习任务单》并在上课前提交老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单和交流辅导情况,了解学生预习的整体状态,并总结学习难点、易错点等,融入后续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老师交流辅导达到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解释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关键线路的概念;
②能正确理解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的规则。
*学习资源:
①《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课前学习微课;
②教材中“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内容;
③爱课程网-资源共享课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同济大学陈建国教授)模块三第3单元“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教学视频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2187.html。
*学习任务:完成《预习任务单》,并在上课前通过课程QQ群或微信群上交至教师。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交流讨论。
教师以目标为导向、项目为驱动,结合课前预习情况设计课堂教学。通过交流讨论、项目实训、展示汇报、教授他人等主动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解惑者存在。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
*学习目标:
①能根据工序间逻辑关系和各工序流水节拍,正确计算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
②能根据各工序时间参数,正确绘制施工组织关键线路。
*学习资源:
①课前学习微课、课堂实训案例演示微课;
②教材中“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一节内容;
③在线与教学内容相关学习资源,如爱课程网、筑龙路桥等。
*学习任务:根据预习所掌握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基本概念及计算规则,完成实训项目,并向全班学生演示汇报(随机选1-2名学生),接受和回答全班学生的提问。
*学习方法:项目实训(实际应用)/做中学、汇报演示/教授他人。
通过课后综合实训及评价测试,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技能掌握情况作出评价,针对普遍弱点及不同学生发现的问题通过固定的答疑时间以召开研讨会或个别指导方式对学习内容加以巩固、深化理解,并鼓励和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自主查阅资料拓宽知识面。
*学习目标:能根据复杂工程工序间逻辑关系及流水节拍,正确绘制双代号网络图、计算各工序时间参数,绘制关键线路。
*学习资源:
①课前学习微课、课堂实训案例演示微课、课后提升拓展微课——《职业资格考试中的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解读》;
②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中关于“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的内容与实训案例(其中重点内容已融入课前、课堂教学及微课中);
③在线与教学内容相关学习资源。
*学习任务:
①完成《课后综合项目实训任务单》;
②参加答疑研讨会,反馈交流学习情况。
*学习方法:项目实训(实际应用)/做中学、自主学习、交流研讨。
即:针对课前知识学习的目标,其学习微课主要内容侧重知识的讲解、内涵的解读、概念的辨析、重难点的分析、计算基本规则的讲解;针对课堂实训的提升技能的目标,其学习微课的主要内容则侧重实例计算过程的演示和讲解,而且微课讲解实例的选择,须考虑与课堂实训内容的配合,可为课堂实训的演示讲解,以供课堂上未理解学生课后研究学习之用;针对课后提升巩固拓展环节,可与课后实训任务配合,为难度提升实例演示讲解,供学生拓展训练提升,同时,更多结合行业职业资格考证内容设计,帮助学生与行业接轨,拓展知识面、夯实专业基础。
即:在课前-课上-课后各个教学阶段,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都需精心设计,依托与学习内容相匹配的学习任务,来引导、推动、督促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需将每个教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情况纳入最终课程成绩考核,以此为手段来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对于一门课程而言,要保证每个学习内容的课前-课上-课后都有配套的微课学习资源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制作大量微课。在经费来源不能充分保证的前提下,如何设计制作出高质量、效果好的微课,对教师是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不断加强对微课设计制作技术的学习与提升,把微课设计制作作为信息化教育改革下教师必备技能加以训练和完善,以提高在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自由游泳”的能力。
[1]Chiu-Lin Lai,Gwo-Jen Hwang.A self-regulated flipped classroom approach to improving students’learning performance in a mathematics course[J].Computer&Education,100(2016):126-140.
[2]张波,摘掉帽子,让“微课”变微课——微课的“落地难”与“软着陆”对策分析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 (2):17-19.
(编辑:郭桂真)
G434
A
:1673-8454(2017)04-0019-04
云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对接岗位技能的隧道施工组织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2014Y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