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

2017-03-02 20:33王瑞英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手提袋袋子习作

创课感言

老师轻松,学生快乐,共筑幸福美好课堂。

宋运来点评

乡镇教师不简单,

简单事件简单教。

包里东西是何物?

你猜我猜一课堂。

一个猜字担两头,

一头担着好奇心,

一头挑着言语筐,

一边猜来一边说,

一边说来一边写,

说好写好课堂。

这样课堂不复杂,

回家仿课我也行。

【创课缘起】

近一段时间,我在努力尝试创新作文教学,思考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以日记本作为写作的土壤,作为试验田,课堂作为我的主阵地。日常生活中,有了什么新奇的写作火花,就迅即地抓住机遇,在课堂上实验。那天下午第三节是我的语文课,本来想在黑板上画几个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来个“神奇的圆”作文训练,眼看上课时间到了,拿什么画圆呢?没有圆规,随手画又怕画得不规范,我在办公室里抬眼一扫,看到了一个铝壶,何不拿壶盖在黑板上画圆?可是拿个壶盖进班被同事或学生在校园里看见了会有什么想法呢?我的办公桌上正好有個破手提袋,于是我就用手提袋装着壶盖去上课了。课堂效果却大出我所料,“神奇的圆”还没出现,却生成个“神奇的手提袋”。

【创课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这一创新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所创设的情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条理地写下来。

【创课思路】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老师拿出手提袋,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积累素材,为学生打开习作思路.2.活动体验。交流表达这一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看到老师双手在胸前拿着手提袋,说出自己的疑问;第二是挑战学生的思维,问学生想知道袋里装的是什么吗?谁想看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来亲眼看,其他学生隔着袋子看,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写作资源,让写作成为学生真切的需要。说是写的前提,只有表达清楚,才能写得流畅。3.拟定文题,快乐写作。这一环节的安排,放手让学生自由命题、自主选择、自由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放胆习作。4.习作讲评,分享快乐。“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这里采用学生的优秀作品启迪学生的习作思路,把阅读、习作、交流组合在一起,力求体现“导在无痕间”,这是习作指导的最佳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上课,师直接在胸前双手拿着手提袋。

2.设疑:看到老师同学们想说什么?

3.交流:请你说一说,刚才所看到的、想到的。

生:老师,您拿一个手提袋干什么?(哈哈大笑)

生:老师,您拿了个手提袋干吗?您很喜欢这个手提袋吗?我感到疑惑不解?

生:老师,您这个手提袋用几年了?

生:老师,袋子里装的什么呀?

生:老师,您又耍什么花招?您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呀?(哄堂大笑)

生:一上课,老师神神秘秘地走上讲台,手里还拿了一个手提袋,同学们一见就哈哈笑了起来,我感到一头雾水,老师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4.激趣:

师:同学们,谁想知道袋子里装的是什么?猜一猜。

【设计理念】

“心动的缺席”和“智性的缺失”是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两大因素,学生是否“喜作”,在一定程度取决于他们对作文的态度和生活素材的积累和敏感度。如果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主观上缺乏写好作文的动机,再加上生活积累不足,往往对身边的写作素材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学生的胃口,有了兴趣的激发,有了素材的积累,就能为学生打开作文的思路。

二、活动体验,交流表达。

1.过渡: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充满疑惑,需要开动你的小脑瓜。

2.要求: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想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如果实在想不出来也可以4个人小组一起讨论讨论,讨论时,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小组内同学们讨论时的表现?(板书:神态、动作、语言)

3.讨论:同学分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

只有充分的体验,才会有真切的感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第一是好奇,第二是挑战。有着这样的心理准备,就会积极参与,体验才会深刻,为下面的习作做了铺垫。

4.汇报:(1)请同学们先说一说自己思考的结果。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生1:是语文课本。

生2:是语文参考书。

生3:是文具盒。

生4:是苹果

……

(2)谁想知道袋子里装的是什么?请举手。老师要找一个坐姿端正的同学来看秘密。

生1:老师面带神秘,微笑着说:“想知道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有的站起来把手举得老高,唯恐老师看不到,嘴里还喊着:“我!我!”老师又说:“看谁坐得端正就叫谁。”大家立刻坐下来,规规矩矩地坐着,期待着老师能叫到自己。只见老师不慌不忙,左挑挑,右选选。突然,老师干脆地叫到:“晁毅森!”话音一落,只看到晁毅森“噌”地站起来,脸像三月里的桃花,合不拢嘴。就要冲向讲台,说时迟,那时快,旁边的胡子冰和前面的康耀阳几乎是同一时刻紧紧地抓住晁毅森,拦住他不让他去看那袋子里的秘密,大家对晁毅森真的是嫉妒羡慕恨哪。

生2:……老师宣布,让晁毅森去看那袋子里的秘密,话音刚落,教室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同学们都很不服气,有的同学说:“老师,您怎么不让我去?”有的带着嫉妒的语气说:“晁毅森,你也别想去!”此时的我,心已经碎了一地。这时的同学们就像生气的老虎一样,看见晁毅森要去看那袋子里的秘密,拉的拉,扯的扯,反正就是不让晁毅森去。连我也使出了洪荒之力,死死地抓住晁毅森不放。老师就像看热闹的孩子,在旁边笑着,整个教室就像锅里沸腾的水。

生:……最后,晁毅森终于逃脱了我们的“魔爪”,可是没走两步,又被坐在第一组的张原豪牢牢抱住了,刘振宇、李硕等好几个人也沖过去拉着晁毅森。老师看到这种情形,收敛住笑容,绷着脸说:“好了,好了,放开吧。”又加上晁毅森用出九牛二虎之力的挣扎,才得以逃脱。

生:……接着,老师神秘地把晁毅森带到一边,还悄悄地说了什么,更让我们大家好奇不已,再加上羡慕嫉妒恨,同学们恨不得长个长颈鹿的脖子,把脑袋伸过去。个个还埋怨老师不公平。很快,老师和晁毅森回到讲台上。老师轻轻地拿起袋子,一边慢慢地拉开手提袋的拉链,一边说:“大家隔着袋子看,晁毅森从袋口看。”晁毅森迫不及待地朝袋子里看了一眼,长长地“哦”了一声,同学们的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一个个问晁毅森:“装的是什么?”晁毅森说:“好东西”。同学们的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大家更加感到好奇、神秘了。

【设计理念】

说是写的前提,只有表达清楚,才能写得流畅。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小组交流讨论的情况进行一个汇报,重点针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做具体的描述,这也是小学生把文章写具体的训练重点。

三、拟定文题,快乐写作。

1.师:这节课其实大家都事先知道要上作文课,如果就写这节课,你们想想可以取个什么题目呢?

从这堂课的角度命题:《开心课堂》《一节特别的作文课》《“特殊”的作文课》《一节意想不到的作文课》《非同寻常的一节课》《一节快乐的语文课》……

从这个手提袋来命题:《破烂的手提袋》《神奇的手提袋》《神秘的手提袋》《一个手提袋的故事》……

从老师这个角度命题:《爱耍花招的王老师》《随机应变的王老师》《神秘的王老师》《爱卖关子的王老师》……

虽然有的题目不是很恰当,但是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2.写作提示:(1)注意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心理活动,在小组交流时同学讨论的场面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

(2)也可以以自己的心理变化为线索。

【设计理念】

这一环节的安排,我不做过多的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去命题、自主去选择、自由去表达——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因为我没有硬性规定习作套路,学生习作的自由度非常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放胆习作。有了思维的激活,有了情感的碰撞,学生就能写出富有个性与灵性的习作来。

四、习作讲评,分享快乐。

1.选择好、中、差三种类型的作文予以点评。(讲评原则:优秀习作坚持发现“特点”,树立榜样;中等水平的习作坚持寻找“缺点”,促进提高;一般习作坚持挖掘“亮点”,激发兴趣。)

2.指名学生上台朗读作文,师生相机点评。

【设计理念】

“讲评”重于“指导”。“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它是有了“学生作文”这个文本之后,实打实的“指导”。这里采用学生的优秀作品启迪学生的习作思路,让他们在对优秀的“原生态”作品的欣赏中领悟到习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修改与完善。把阅读、习作、交流组合在一起,力求体现“导在无痕间”,这是习作指导的最佳策略。

【创课所得】

一、搭建思维活动的平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始,老师在黑板上直接双手拿手提袋,激活思维,产生疑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此时最想知道老师要干什么,老师顺应学生强烈的参与心理,请学生说出心中的疑惑,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激活思维的平台,学生的一切思维活动都应该是自主的、而不是被动的。

二、创设思维体操的语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老师手拿手提袋”看似简单,但在思维体操运动时,只有让学生产生极大的疑问,使思维发散开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畅所欲言。学生思维活动、言语表达需要“场”的效应,需要情感上的渲染,让他们融入其中,自觉地应用言语进行互动、交流。“师拿手提袋”就是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语境场”:个人思考、同桌研究、小组讨论。在这样的语场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思维能力、言语形式,都已经有机地融合到每一个环节中。

三、打开快乐作文的通道

《神秘的手提袋》最重要的就是较好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写什么”“为什么写”这两个“瓶颈”问题。为学生构建了一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参与其中,感受其中,乐在其中。交流的内容就是习作的内容,活动的前后经过就是叙述的顺序,活动中学生讨论最热烈的场面就是习作的重点。

评委有话说

王瑞英老师的课朴素不饰雕琢如她的人一样朴实无华。在猜猜说说,说说写写中完成了一次习作之旅。教师指导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发生,习作方法在写作过程中渗透。

——宋运来

猜你喜欢
手提袋袋子习作
远行的诗意
沉寂中的一抹蓝
手提袋
手提袋
取米
取皮球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