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子作文:扬起“真写”的风帆

2017-03-02 20:09潘朝阳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策划习作学生

潘朝阳

在《语文教学通讯》(C)2007年第7~8期的《作文大家谈》中,潘新和教授以“真写·放胆·发表”为题阐述了习作教学中三对需要解决的矛盾——真写和假写、放胆和小心、习作和发表。在提出第一对矛盾后,潘教授指出:“写作教学,实施的不是真写作,而是伪写作;练习的不是真能力,而是伪能力。学生的言语认知,基本上是假性认知,是一种负诱导,其结果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不喜欢写作、讨厌写作的学生。”不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假写”贻误下一代;唯有“真写”方能造就学生的真知、真能。

为了以“真写”取代“假写”,培养学生习作的真能力,“点子作文”教学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它就是满足学生的策划欲求,给学生策划权,针对问题,出点子、说(介绍或者评议)点子、写点子、用点子,以纵横开阖的策划思维打开学生的生活之窗,使其获取富足的生活表象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开启个性化的言语思维,多元对话,使其有感、有思、有为而作,带着真实的策划任务,面对真读者,选用真文体,进行真习作,为策划对象服务,不仅训练思维,而且发展言语。该习作训练方式就是要以“真写”实现學生在习作活动中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真策划营造真情境

小学生的策划主要有三种类型:真实策划、虚拟策划和综合策划。策划是学生认识世界、干预生活的手段,为习作获取大量生活表象、释放个性化思考的实践平台。在“点子作文”教学的组织上,常常是策划在先,习作在后,以策划激活思维,以思维发展言语,又以言语推进策划。策划使学生置身于任务情境,以策划者的身份关注社会、自然和自我,以很强的责任担当策划理想的可能生活,带给学生左右逢源的话题和欲说不止的表达欲望。

(一)真实策划情境

如防患未然型、问题解决型、产品设计型的策划都属于此类。为了分解学生策划的难度,我们推出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流程:

前六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指导学生想出有价值的点子,为后期“点子作文”的习作和修改做铺垫。“形成文字”阶段就是学生将策划成果及其策划体验、策划小故事等写成“点子作文”。该教学模式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课型:

1.预防、保护类课型

预防、保护类策划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比如预防近视、交通事故,保护前年古塔等。这类“点子作文”教学的课堂结构往往是:

2.改进类课型

改进类策划的目的是改进眼前的各种不良现象或行为习惯,比如:“跟大人闹别扭,怎么办”,“如何挡住不良诱惑”。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很像医生给病人治病,先观察“病情”,接着分析“症状”,再“对症下药”,有时还可以预见“药效”。其课堂结构往往是:

(二)虚拟策划情境

放飞想象,引导假想、想象都属于此类。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人物、景物或者问题进行假想、联想、想象,衍生出新的想象或者思维空间,适机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童话故事等,在想象世界中完成策划和习作两大任务。

1.假想式

当学生置身于假想情境后,我们引领其针对策划对象,凭借直觉找出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点,然后由此及彼地推理,做出预测,把过去、现在、未来放在一起思考,最终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式。

2.想象式

凭借问题情境或者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捕捉或者放大疑点,激发他们大胆地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过程中构建一个新的故事框架,让故事人物拥有新的经历,所遭遇的困境得以化解,最终产生新颖的故事结局。

此类教学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课型:

如预见类课型,学生喜欢当预言家,预言未来,放飞梦想。利用这种生命资源,我们尝试让他们预见自己异常关注的事件,比如:预计期末检测的成绩、当一回预言家。

再如设计类课型,学生喜欢天马行空般的遐想,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或者把自己假想成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人物,重新演绎一次事故中的悲剧人物。比如:挑战大作家王尔德,创编童话故事。

(二)综合策划情境

1.纪实型和想象型的融合

它集合纪实型和想象型的优势,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捕捉问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策划事件,又可以由现实世界跳进想象世界,为言语表达营造一个有效的“教学场”。

2.“点子作文”教学与教材习作教学的融合

通过这种整合,统整众多的优质课程资源,更有创意地完成教材习作任务。

在“真实”的策划情境中,学生作为策划者的身份意识很强,行使自己的策划权,主动策划,与生活世界、文本世界或者内心世界对话,针对问题进行具体策划,所出的点子既诞生于策划情境,又能为策划对象服务,蕴含着强烈的目的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后期的习作活动提供充沛的动机资源和素材资源。

二、真性情驱动真策划

策划和习作都是富有高难度的创造性劳动。策划是明线,言语(习作)是暗线。策划和习作合二为一,学生在策划中悄然参与习作的准备阶段、习作阶段、评价阶段和修改阶段。策划者的使命感,策划者的角色体验,让学生的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策划能力和言语能力。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真性情、思维成果——点子如实地转化为言语成果,真正实现借策划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隐形任务,保证学生以“真我”的身份,以我眼、我情、我思去观察、想象和策划,以真性情驱动真策划,完成策划任务即完成习作的准备工作。

(一)真观察

真观察教学针对“假观察”。许多学生名曰“观察”,实则目中无物、走马观花,脑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物象,介绍时胡乱地说或写,内容空洞,次序混乱,让明眼人一听(看)就知道观察无甚收获。当学生接受策划任务后,就生怕一马虎就露馅,漏洞百出,经不起同学的验证。为了完成策划任务,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策划对象上,一心想有所作为,自然地成为认知主体,试图用精准的真观察减少甚至避免策划过程中的妄想、妄为、妄谈和策划成果的无聊、无理、无用。

1.观察一种静物

静物观察容易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和保持在固定的观察对象上,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做持久、细致地观察。我们组织观察成果交流时,容易检验观察的可信度,借机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

【案例1】三年级《保护“行道树”》之观察环节

我先后安排了看树皮、看树冠、评哪棵树最苦、安慰行道树、为保护“行道树”出点子。观察环节为:

(1)看树皮

师:同学们,看看谁的眼睛最会观察,请看行道树的树皮,它怎么了?

生1:第一棵行道树的树皮朝着马路的地方好像被人狠狠地剃了一刀,真长啊。

师:有多长?

生2:有两个胡弈泽那样高。

生3:有3米多高吧!

师(摸着树皮被削掉的树干部分):露在外面的“骨头”,多可怜啊!如果这是你的手臂,把你伤成这个样子,会——

生4:我会哭!

生5:我大声喊叫:救命啊!救命啊!我快不行啦!

师:多可怜的树啊!我们再看看其他地方(手指向树皮被削过的地方)——

生6:有人锯过了,有好几道口子;有人划了几下,好几块树皮已经掉下来了。

生7:有人在树根上用锯子锯过了,这不是要了这棵树的命了吗?

其他同学听了,点头赞同。

(2)看树冠

师(来到西端一棵行道树旁):请大家抬起头向上看看树叶(手指向那些被砍掉、被锯掉、被剪掉的树枝)——

生1:这棵树上大大小小的树枝一共被锯掉三十根。

师:你们怎么知道都是被锯掉的?

生2:被锯掉的伤口都是平平的。

生3:我看到的也是这样的。

师:哦!

接着,继续观察第2至4棵树被破坏的情况。

上述观察指导中,我不仅重视细致、有序地观察,而且重视观察与思维的结合、观察与表达的结合。因为观察着的人,总是思考着的人,试图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去把握事物的特征与本质。观察的结果及时地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可以使观察更充分、精确、深入。(陈果安.现代写作学引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147.)

2.观察一个场面

场面观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同时观察许多人。既要顾及全体,又要突出重点。同时要注意整个场面的气氛,分析特定场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场面观察比静物观察要难,需要观察者有自己的观察角度和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案例2】五年级《红绿灯下的“病人”》

多年前的一个寒假,一个雪霁后的下午,我带领几位班里的小记者关注连续降雪后的城区交通情况。结果,才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就发现严重的堵车问题。我组织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数一数各个路口有多少辆车。

学生数了一会儿后,我们得出一些数据,其中东、西、南三个路口最多,足足有六七百辆汽车。

(2)看一看有哪些堵车带来的不文明现象。

吴安琪同学的日记中记录了当时的一些场面:

有好几个小伙子看着马路上的车都没法开动了,便在车道间任意穿梭,将红绿灯当成摆设,红灯在上面闪耀,他们还说说笑笑地走过斑马线。而摩托车司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不停地朝着前面张望,一脸焦急,两只眼睛寻找着眼前的空当。他们见到空当后绝对不客气,哪怕有一条窄窄的缝隙,就会像条水蛇一样一个劲儿钻,完全不把红绿灯放在眼里。

眼前的每一个行人都抢着仅有的一点缝隙,对堵车好像一点也不感兴趣一样。你看,有钻车缝的,有从汽车夹缝里勉强穿过的,有踩花坛的……不文明的现象数不胜数!

场面观察的方法很多。上述观察中,我指导学生运用“切分法”观察堵车场面,分两个层次观察特定场面中的不文明的人和车,从而认识整个堵车场面的混乱无序,为后面分析造成堵车的原因,想出治堵点子做准备

积极的思维只有在观察中才有可能进行。真观察是提升“点子”公信力的前提,观察提供说服讀者。让其信服并使用的信息资源。学生经历真观察后,才能袒露真性情,拥有真见识、真内容、真体验,占有充分的第一手资料,以生命的本真状态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和言语潜能,为正确的策划提供明确的问题源和思维方向。环境观察,仅举二例。

(二)真体验

观察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观察的延续和深入。体验,是感觉基础上产生的思维和感性活动,是作者身临其境所有的具体感受。(周姬昌主编.写作学高级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69.)真体验环节是学生经历真观察环节“身过”、“眼过”的基础之上的“心过”,凭借策划体验和言语体验深度介入生活,让所思所虑都洋溢着一个真我,所说所写都跳跃着一颗率真的童心,魂兮归文。

1.介入型体验

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做策划,全身心地投入策划情境,处于策划事件的旋涡之中,以直接体验为主,设身处地地为策划对象出点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感受正在发生着的一切,见景生情,以情悟理,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映。我们注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体验时间和场所,引导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视角去感受和体验由策划过程而展示在面前的生命世界,获得大量的记忆表象和真切的感觉,从而形成自己的表象世界,运用自己的生活智慧去认识、分析、策划对象,获取、评判策划成果。

【案例3】五年级《一起呵护龙德寺塔》

在课前,学生先以古塔保护者的身份亲自到塔山公园观察龙德寺塔的现状,要求学生将古塔的身体健康状况写在自己的观察日记里。这是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察体验。

课中交流观察日记。当郑晟昱同学读日记《你好吗,千岁老人》读到有人在古塔上乱涂乱画时,我问学生:“除了这些乱涂乱画的破坏外,大家还看到了哪些破坏现象?”

这时,许多同学愤愤不平地介绍了自己亲眼看到的古塔被破坏的丑景。让学生交流古塔被破坏的现状,可以凭借丰富的记忆表象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直接体验,使情感体验变得有厚度,增强对古塔的怜惜之情。

我看学生补充了不少情况,就开始启发学生思考,破坏古塔的破坏力有哪些,哪一种破坏力更强,就问:“现在,大家一定知道了破坏古塔的力量有兩种:一种是天灾,一种是人祸。一起来比较一下,哪一种的破坏力量强?”

“拜塔的人点蜡烛,产生的高温让砖块热胀冷缩。破坏力很强。”

“长在古塔身上的树木破坏力很强,如果哪边的树木长得多,哪边的古塔重一些,古塔就会向哪边倾斜。我们都知道古塔在古代的时候就向东南方向倾斜。所以说,古塔上的树木的破坏力也是很强的。”

我暂时不想让学生直接比较上述两种破坏力的强弱,就跟学生介绍杭州雷峰塔倒下的故事。讲完后,问学生:“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对于古塔来说,是天灾的破坏力强,还是人祸的破坏力强?”

学生顿时气愤填膺,其中有一个说:“破坏力是人祸强,天灾是没有几次的,次数很有限,而人祸可能是连续不断的,时间久了,破坏力就很强很强。”

“是的,人祸的破坏力太强了。今天的龙德寺塔也遇上了人祸!怎么办呢?我们先听一听有一位同学的经历和做法。”

请出吴天蓝先读她的日记《龙德寺塔的健康状况》(略)

组织学生复述吴天蓝同学的所见和所想后,我又抛出了一个新话题:“我们怎么来预防人为破坏呢?”这是基于学生直接体验之上的一次思考和策划,他们容易针对实际情况,打开自己的思路,有话可说,为后面写预防措施的“点子作文”做好铺垫。

2.旁观型体验

以间接体验为主。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考虑周围人群的评价标准,按照策划的要求确定自己的关注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体验的角度和方式,推己及人,视人如己,理性思考要多于情感体验,理性成分要浓于情感色彩。

【案例4】四年级《“纸金牌”》

我给学生读《读者》中的故事——《99枚纸做的“金牌”》之前,问学生:“听到这个题目,想过没有这些‘金牌是奖励给谁的?”接着,又设疑:“把纸做的金牌奖给冠军,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带着疑问听故事。讲到“现在,有了笔巨额捐款,许多白血病儿童的生命就充满了希望、充满了阳光”处,问学生:“这话句意味着什么?”

学生答道:“这些白血病儿童的健康有希望了,能治好了!”“这笔巨额捐款对于这些白血病儿童来说,太重要了!”

我继续读故事,当读到“就在杰德捷泽扎克准备离开儿童医院的时候,媒体记者蜂拥而至。但杰德捷泽扎克没有接受任何一位记者的采访,留给他们的只是微笑”处,问:“这时候,奥运冠军杰德捷泽扎克的表情,你们看到了吗?”

等学生回答后,又启发学生道:“你从这微笑中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奥运冠军杰德捷泽扎克微笑的原因,体验他的高尚情操。带着对冠军的敬意,学生们继续关注杰德捷泽扎克的下一个表现——“他打开身边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面装了99枚‘金牌,都是用纸做的,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金牌。”当学生听到此处,我让学生猜一猜这块金牌的样子。

他们猜测后,我又提出了新问题:“这些儿童医院孩子做的金牌的样子应该是各种各样的,颜色可能也不一样。但是请大家想一想:一样的是什么?”让学生在猜测中领会儿童医院白血病孩子对冠军的感恩之情。接着又叫学生思考:“白血病孩子为什么会想到用纸做‘金牌?”让学生揣摩白血病孩子的做法是否有创意。

在讲述爱心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多次让学生猜想,有助于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集中注意力研究故事人物的行动背后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从而用心体验故事人物的高尚品行。

不论是哪种体验方式,目的都在于减少学生体察生活的“盲区”,敏化他们的感官功能,擦亮他们的双眼,使他们能动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五官感觉获得第一线的生活信息,摄取大量生活表象的基础之上反复酝酿自己的情思,使生活素材转化为习作素材,为后面的习作教学储材、蓄势。当然,学生体验的方式远不止上述介入型和旁观型两种。具体的体验方式视体验时空而定,比如想象情境中的虚拟体验,在真实情境中的现实体验,等等。

三、真策划呼唤真表达

前期的“真观察”和“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创意,完成策划任务,进入“准习作”的亢奋状态。表达阶段的重点就是将策划的意图和成果诉诸读者对象,使其乐于接受。如此,作者和读者之间真正完成对接和沟通。要想让“所写”超过“所想”,以策划主体的角色定位树立学生的表达主体地位,通过实现策划效益的最大化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势在必行。

(一)“真实身份”成就表达主体

细致的观察和缜密的思考推动策划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的策划目的越明晰,其策划者的角色体验久越强烈,表达动机也随之愈益强烈。在不同的策划情境中,学生的身份可以细分为劝说者、倡议者、建议者、宣传者、投诉者……这些身份赋予学生较准确的身份定位。我们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表达动机,围绕策划事件,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序列回顾策划缘起、过程和结果及其相关故事。策划意图和表达意图的真诚是作者动笔习作的出发点,作者和读者互相沟通的基础。虚假只能招致质疑甚至否定。

【案例5】三年级《保护“行道树”》之“行道树”倾诉

观察行道树之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棵行道树,如果被车撞了几次,会怎么样?如果自己被人锯断了手臂,会怎么样?让学生化身为行道树,以行道树的身份想象自己受伤害后的巨大痛苦,再让他们倾诉自己的苦楚。他们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为后期保护行道树出点子埋下伏笔。

当然,这是一种假想身份的体验。真实身份的体验,比如策划节约零花钱的方案,梳理自己的零花钱消费习惯,找出自己的问题,再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

(二)“真实功能”吁求表达形式

“点子作文”有济世利人的真效用,是有目共睹的。形态从属于功能,每一种文章形态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意识的设计。(刘业超.文心雕龙通论(下编).人民出版社,2012:1162.)文章的功能类型决定语词的运用、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使用、句式、段式、文體的设计。学生在构思中必须考虑文章写给谁读、读者为何读,让文章成为交际的手段和桥梁。

【案例6】四年级《塔山因我而美丽》

多年前,我带学生去塔山公园游览,领略美丽的秋景,此时学生是游客的身份,运用描写、叙述的表达方式介绍起公园美景来,自然选择游记这种文体。接着,学生发现乱刻乱划乱丢乱弃现象,自然产生愤慨之情,想告诉游客要注意文明,爱护公园,呵护千年古塔。此时,他们的身份转变为劝说者,运用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因为不文明的游客和园林管理中心的管理人员不在眼前,只好选择书信这种文体记录自己的不满之处,表达不满之情,阐述相关的建议。

因为文章所要传达意图的不同,形成各式各样的表达功能。而表达功能的不同,需要不同形式的思维方式、语言组合、篇章结构。调查某条河的水环境后自然会形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在报端读到“两会”代表写的提案时,自然会萌发写提案的冲动。文体就是特定语境中有具体目的或功能的动态交际行为。需要是创造之母。学生需要什么文体,他们就会做出自己的文体试验,模仿或者自创合适的某种文体。

(三)“真实评价”完善写作行为

习作活动主要分准备、构思、完稿、评价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致力于完成由物到意的转化,后两个阶段致力于完成由意到文的转化。真实评价,就是心中装着读者,针对真实读者,注重评价过程和形式的经营,通过评价环节真正推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超越,以评促写。

学生自评,就是学生模拟读者,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评改自己的习作。这样,由原先的“自我中心”向“读者中心”转化,消除思维定势,拓宽视野,容易发现问题。

读者评价,即请真实的策划对象来评价,可以跟读者面谈,也可以将习作转交给读者阅读,接受读者的检验和评价。这样可以在切磋中调整观察或思维角度,丰富信息量,规范语言,调整表达方式。

教师评价,教师给学生启发、答疑、赞许、指正,告诉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习作方法和对学生习作质量的期待。

这种面对真实读者的多主体评价可以规范学生的习作行为:在构思时,面对预设的读者精心地策划“怎么写”;写成后,强化作品意识,面对真实的读者虚心倾听,字斟句酌,商量切磋,不断修改,提高质量。

【案例4】六年级《做个理财高手》

2010年清明节那天,学校要组织四至六年级学生赴东阳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远足。前一天,我先让学生阅读我前几届几位学生的东阳横店春游理财报告,让他们学习人家的理财经验,产生理性消费的想法。接着,让他们计划自己的春游开支,并写好自己的理财计划。之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是否合理可行。结束东阳横店的红色之旅后,学生记录下春游中的实际开支,再次评价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并请家长评价开支是否合理。回到学校后,在小组中、全班中评出大家认可的理财高手。

理财高手在准备春游

六(4)班 张飒爽

我们马上要去春游了,去东阳横店。去春游,理财很重要。来看看我是怎么理财的吧!

1.纪念品

我喜欢收藏纪念品,但一定要物美价廉才行。我不希望买昂贵的,我还是小学生,不要与人家攀比这个。也不要买特便宜的,便宜没好货嘛。可以买一把羽毛扇,既可以解热,又美观。

2.食物

我想带些有营养的食品去,但得带充足。不去景区买,因为那里很贵。带些高能量的食品,能让我不会过度劳累。带一些果汁或牛奶。我想这会有利于自己的身体。

这就是我的理财方法。适量花钱,快乐春游!

春游理财报告

六⑷班 张飒爽

活动自评:我不是理财高手,因为花钱没计划性,总是经不起一些小小的诱惑。(自控能力较差)

以后,要继续努力!不要因为小小的诱惑而控制不住自己去乱花钱。

同学评价:以后花钱要学会有计划性,买些价廉物美、并有用处的东西,还要学会货比三家哦。

家长评价:买东西一定要实惠并有用,不要大手大脚地花钱,也不要贪小便宜,在购物前一定要考虑一下,学会列清单。

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互相交流,促使学生多次反思自己的春游理财行为,提高自己的理财意识,促进其合理可行性。学生既在消费实践中学会了理性消费,减少浪费现象,又充分体验到春游前撰写理财报告的现实意义和春游后反思自己理财行为的必要性。尤其是交流与展示,增强了学生策划和习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点子作文”教学以“真写”为首要追求,立足于策划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真策划”,展示“真性情”,“真观察”,“真体验”,迎来“真表达”,吐真言抒真情,让真知、真能实现言语的正确动机和言语的内容、形式的统一。今后,还要在“真写”的基础上探索“巧写”和“志写”,解决长期以来学生习作缺乏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和持久动力等弊病。

猜你喜欢
策划习作学生
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习作展示
《海洋岛屿与国防》栏目获省优秀选题策划奖
聪明的学生等
因影像 更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