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康熙
小学作文存在的各种问题由来已久,这也是作文教学深受人们关注的原因。改革,是为了革除弊端,为小学作文教学找寻正确的出路。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无论采取哪种教学的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心理、遵循儿童语言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一些专家对儿童作文的建议与要求,正是顺应儿童语言表达与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因此,改革作文教学,真正让作文成为儿童“自由表达”与“个性化表达”的需要,最为重要的,还是得研究儿童语言表达的心理,研究儿童语言表达与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找到一条既适应儿童表达心理、又能满足儿童表达需要、能够让儿童以积极的状态“自由表达”的有效路径。这里,重点谈一谈与儿童语言表达相关的六个方面的内在机制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儿童观察的机制——“自由”与“个性”,需要珍视
“观察”是儿童认识事物与感受事物最为重要的方式,而且,它与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不仅仅是表达的内容,而且观察时所获得的感受与体验又是表达的目的与动力,并且有时观察的顺序与观察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表达的顺序与方法。当然,这里的“观察”,不仅仅是观察的结果,还包括运用各种感官去认识事物的过程,自然也含着观察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但是,儿童的观察又有着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对神秘好奇的事物充满着观察的热情。面对这样的事物,他们往往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加以关注。第二,儿童的观察注重的是感官的刺激,如特别的色彩、特别的样貌、特别的声音、特别的味道、特别的行为等等,而对这些表征背后的东西,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第三,儿童的观察,往往关注于事物的局部,对事物的背景与整体容易忽略。
儿童观察的内在机制,形成了儿童观察与成人观察的差别,由此又会造成儿童表达上的一些问题。但,这是儿童成长中的问题,既需要慢慢引导,又需要格外珍视。下面,是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写坐船游西湖的作文:船开了,一群小鱼游上来了,有几十条吧,他们不停地游,我数不过来了。有一条小鱼的尾巴好像去了一块,游起来很吃力,特别慢。一定是其他的鱼咬掉的,它可真可怜,又没有妈妈在身边。我忽然发现船身上有几条影子,晃来晃去的。一会儿,船就停了,妈妈领着我下了船。
用成人的标准来看,这一定算不上好作文:游西湖,却没有完整的经过;船上的游客、湖面的风光、还有清爽的微风之类,都没写,只写了一条缺了一块尾巴的小鱼,还有莫名其妙的“影子”。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却是最真实的表达:一上船,他就关注那几条小鱼了,至于那些大人们觉得“美好的”东西,根本没看到,就是看到了也没有在意,你让他写什么呢?如果硬让孩子去写,那只有编,只有说假话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伤害孩子表达的信心。怎么办?要珍视要珍视孩子最真实的表达。真实的表达,就是自由的表达;真实的表达,一定也是充满个性的表达。
如果用这样的眼光再来看这篇小作文,我们的感觉就会大不相同:对小鱼,观察得多仔细!孩子的同情心多强烈!那几条影子,也不是一般人能看见的!带着这样的眼光来指导修改,就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充分肯定,然后顺着孩子的思路指出不足:那几条影子,是鱼的影子,还是水面反射的阳光?有这样的疑问吗?有没有研究一番?如果把这些疑问与研究的过程也写下来,读者就清楚多了。既然是游西湖,總得观察观察湖面的美景吧,再出去旅游时,可别忘了,不然就太可惜这个机会了。这样做,摸着孩子的心思,孩子自然就开开心心,信心十足,既明白写的问题,又感觉到了旅游中的遗憾,时间久了,不喜欢作文都难。
二、儿童表达的机制——“自由”与“个性”,需要拓展
每个孩子,都是有强烈的表达愿望的,这个,看看孩子们在课下时没完没了的说话,言辞激烈的争论,还有课堂上的窃窃私语就能发现。但是,为什么一到我们的作文课上,孩子们就如霜打的茄子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的内容与孩子们表达的需要是脱节的。
孩子们最喜欢表达、最想表达的,是什么?首先,如果不是话题需要,一定不会回忆过去的某一件事情!现在,儿童作文总体来看,还是以记叙文为主的,而且,大都是以回忆过去的事为主的,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难度之一,不容易记起来,即选材是个问题。难度二,记忆中的事多已久远,还要求写真实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那么容易。难度三,就是记起来了,可能早已没有表达的热情了。吴忠豪教授提出“改变记叙文为重点的习作教学倾向”,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儿童最喜欢表达、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事?是思想上形成震动、情感上产生波澜的事件或景物。如给自己带来强烈感受或深刻影响的事物,让自己的心灵产生碰撞或思想观点发生改变的事物等等。他们最喜欢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惊愁悔惧,感慨叹惜之感情,最喜欢表明自己对某人某物的褒扬与贬抑之态度,最喜欢对某事发表一些议论、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进行申述与争辩等等。只有在这样的话题中,他们的情绪才会被调动起来,他们才要么是眉飞色舞夸夸其谈,要么是俯首帖耳窃窃私语,要么是捶胸顿足声泪俱下,要么是面红耳赤声色俱厉……在这样的表达中所流露出来的,才是儿童的本真,儿童的心迹。
儿童表达的内在机制对于作文教学意义重大。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就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如何达到这一目标?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就作了更加明确的说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是以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前提的,在这个前提之下,供学生训练表达能力的内容应该是更加切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这里不是反对让学生写回忆性的事物;相反,许多话题还是真正能够引起学生们深切的回忆的。这里想说的是,作文教学的内容,不能只盯在一个地方,而应当适当地拓展,拓展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所有的能够引发儿童表达愿望和表达兴趣的内容,都纳入到作文教学中来。用杨再隋教授的话说,就是“一切皆可入文”。诚如是,作文教学的面貌,学生对于作文的态度,一定不是现在的局面。请看下面的一个教例:
我在接手每个班级(中高年级)的教学时,都要引导学生展开一场“我们要不要上网”的大讨论。在讨论开始之前,告诉学生们讨论的目的:“要”还是“不要”,要老师允许你们上网还是禁止你们上网,完全由你们说了算。最终要看有多少同学的理由说得充分,道理讲得清楚,说服力强。当然,特别是要想办法说服老师。然后提出要求:为了使你的理由更有说服力,你可以到网上查阅你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听听家长或其他人的见解。稿子形成之后,我们搞一个班级演讲赛。你的稿子,就是演讲稿。
可以想象孩子们的心情与表现。还没有下课,他们便讨论在一起,当然不只是讨论理由, 还有组织串联。两天以后,稿子形成了,许多孩子的稿子会越过千字,这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写的,是真正的“自由表达”和“个性表达”,所以,字字包含著诉求,句句表达着渴望。
目前的儿童作文,说理性、抒情性、说明性的文章还是很少的,即便是有,也不能真正触动孩子们的情感,不能真正激发孩子们表达的愿望。儿童作文必须从拓展内容入手,从儿童的生活中寻找能够触动他们思想情感的材料,寻找能调动他们表达的需要和欲望的材料。这,应该是当前和今后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这方面,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的一些老师也在进行着这方面的探索,如让孩子向大家介绍某一实验的操作过程让大家学着操作,向家长介绍某一产品的使用方法,向同学们写好书(好电影)推荐,看看谁的推荐更有效,让孩子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或某些人的言论发表看法,领着孩子针对互联网上的某一事件学写跟帖评论,等等。内容就在孩子眼前,而且许多事情就涉及孩子自身,他们怎会无动于衷?
三、儿童交流的机制——“自由”与“个性”,需要回应
儿童与成人一样,都是渴望交流的,都是心中有话,就想对别人讲的。心中有话想说,并且有了听的对象,才有了说话的行为;因为感受到了对方积极的回应,说话也才有了积极性,也才有了交流的继续进行;回应者越多,说话者的积极性便越强。这便是儿童交流的内在机制。儿童作文也是一种交流,也只有得到积极的回应,才会变得更加积极、更有趣味。 当前,许多儿童对写作是索然无味的,甚至紧张害怕,除了上面讲的“内容”等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孩子们的作文完成之后,老师或同学们的回应状态了。作文的批改,是最常见的回应方式。有些老师批改很简单,“眉批”“总批”都不写,只打一个分数或评价;有些老师批改详细,细到每一句话每个标点,成功之处圈圈画画,不妥之处还要亲自动手,“眉批”、“总批”写得密密麻麻,热情洋溢。两种回应,两种效果:前一类老师的批改,基本起不到回应的作用;后一类老师批改的作文,孩子们会热情得多,特别是那些得到好评的孩子。但是,这种积极的回应方式却很少有老师坚持使用。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代价太大,一本作文要批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另一个原因更重要,就是所起到的实际效果并不能让老师们满意。如果仔细观察孩子们的反应,你会发现,面对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大部分的学生并不会字斟句酌地研究老师的批改和评语,仅是粗粗看一遍完事。有些同学,甚至连看一遍的耐心都没有,更别说按老师的意图修修改改了。毕竟,这些未成年的儿童,对于写好作文的心情,不会如成人那样迫切,对于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也是很少能体会得到的。看来,如何回应,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许多老师的成功做法,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早在几十年前,丁有宽老师为孩子的作文寻找“闪光点”的做法,就点燃了许多后进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是一种极富爱意的回应,丁老师不仅在作文本上这样回应,而且还有意地在课堂中,大张旗鼓地回应,让小作者个个激动不已。
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将作文训练与编班报相结合,创设了一种新的回应方法:他将学生作文融在轮流编稿、改稿、出报、读报、议报的系统活动之中,一篇作文能够得到数次的回应,真正的让学生作文起到了“交流”的作用。孩子们为交流而写作的积极性自然很高。周一贯老师工作室中的那位年轻老师让学生写“两地书”的做法,特级教师张祖庆也做过,也都是为孩子创设交流的机会,搭建交流的平台,激发儿童写作的热情。
管建刚老师正尝试为学生们的“自由表达”和“个性化表达”创造更多更为有效的交流回应机会:为此,他的作文公开课一般不会现场写作,而是事先让孩子们按他的要求“自由写作”,他在做了认真的批阅之后,直接上作文讲评课。在这个课堂上,他首先会分门别类地列举出每个孩子作文中的“闪光之处”,大到段篇,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老师会绘声绘色地讲解好在哪里,成功在何处。然后,再列举出本次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某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分析,然后让孩子修改。在这样的讲评中,每个孩子的付出都得到了老师积极的回应,每个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每个孩子写作文的热情,当然也就会越来越高涨。
上面几位老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是通过批改作文来完成与学生的交流是不够的。只见作业不见人的回应,不如面对面的回应来得直接;一对一的直接回应,又不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指名道姓的集体回应来得震撼。回应,要面向全体孩子。作文,还是要详细批改的,因为批改的过程,也是回应与交流的过程。但批改的目的与方法要有所改变,要把原来的“批改”变为“批阅”,变为“只批不改”,而且“眉批”与“总批”尽量少写或不写,把作文批改的精力放在发现并圈画孩子们成功之处,闪光之处,进步之处;要把精力放在作文讲评课上,让作文讲评课成为全体孩子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课,成为孩子们最盼望的课。当然,这里的“成功”“闪光”与“进步”的标准,一定不能是传统的评价标准,而应该是为彰显“自由”与“个性”、“真情”与“实感”、“创意”与“创造”而制定的新的作文评价标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