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燕
创新整合点
适当选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①课上播放Flash动画“绳子抖动”和视频“简谐运动”,将教学内容以实例展开,使学生对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②a.演示自制PPT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利用正弦线画y=sinx,x∈[0,2π]的图象的方法,使问题变得直观,易于突破难点;b.演示几何画板课件,呈现随着等分点的增加,出现的变化情况;c.演示平移任意角正弦线所得图象。通过a、b、c三步演示,结合设计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研究过程的参与程度,突破学习难点。
③演示PPT课件,呈现由正弦曲线得到余弦曲线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图象变换方法;呈现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的异同,进一步明确图象的特点;帮助学生寻找确定图象的关键点,为“五点法”作图做好铺垫。
④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对例题的教学进行变式与深化。使用信息技術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必修)》(人教A版)第一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学习,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图象的研究做准备,是《三角函数》一章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
学情分析
从学生知识看,在《数学(必修1)》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等,熟悉研究函数的基本思路,学生清楚研究函数性质必须借助函数图象,对本节内容的学习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和三角函数线的基础上,在以往研究函数图象经验的指导下,可以实现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特征进行探究。
从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看,通过以往对函数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了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教师启发式引导,学生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单位圆中的正弦线画函数y=sinx,x∈[0,2π]图象;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能利用图象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逐步把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形状特征,明确图象间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获得,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等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数形结合思想、由特殊到一般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与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
教学环境与准备
PPT课件、几何画板课件、Flash动画、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境
通过播放Flash动画“绳子抖动”(如下页图1)和视频“简谐运动”(如下页图2),使学生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有直观印象,揭示课题,给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定义:①函数y=sinx叫正弦函数,定义域为R;②函数y=cosx叫余弦函数,定义域为R。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以实例展开,使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同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环节2:图象画法
师:我们研究函数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归纳定义,画出图象,观察图象,总结性质,继而进行性质的应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使用研究函数的基本思路来研究三角函数。
(1)代数描点法作图
问题1:用代数描点法作函数图象的步骤是什么?如何用代数描点法作图?
学生列表、描点、连线(如图3),并发现点、的纵坐标可由三角函数值表查出,但数值不够精确,导致描点后所画图象误差大,考虑几何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使其发现使用代数描点法画图,误差较大,从而引出几何描点法的必要性。
(2)几何描点法作图
问题2:如何用几何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平移正弦线的方法(如图4),在坐标系中描点 ,再验证为正弦函数y=sinx图象上的点。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分析正弦函数图象上的点(x,y)与单位圆中的圆心角x及其对应的正弦线y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描出正弦函数图象上的一个点C,为用几何描点法作出y=sinx,x∈[0,2π]的图象做准备,为攻克难点做准备。
问题3:如何用几何描点法画出y=sinx,x∈[0,2π]的图象?
学生知道需要描出更多点,教师用自制PPT课件演示作图过程。学生用几何描点法作出y=sinx,x∈[0,2π]的图象(如图5),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x轴上取点O1,以O1 为圆心作单位圆交x轴于点A,以A为起点将单位圆12等分;
第二步:在x轴非负半轴上,以O为起点取长度为2π的线段,将线段12等分,每个等分点对应刚才的一个角;
第三步:单位圆中作出角的终边,作出相应正弦线;
第四步:平移正弦线,使起点与x轴上的点重合,得到13条正弦线的13个终点;
第五步:用光滑的曲线把上述正弦线的终点连接起来,得y=sinx,x∈[0,2π]的图象。
教师演示自制PPT课件,呈现用平移正弦线的方法作出函数y=sinx,x∈[0,2π]的图象过程,在演示过程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过程,攻克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课件(将单位圆12等分),呈现用平移正弦线的方法绘制函数y=sinx,x∈[0,2π]图象的过程,通过设计问题,学生口答,提高学生对研究过程的参与程度,更为有效地攻克教学难点。
接着,教师演示几何画板课件,学生观察随着等分点的增加,出现的变化情况。
问题4:刚才是把单位圆12等分,下面看看增加等分数,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几何画板课件(如上页图6、图7、图8)发现:随着等分数(n=16、35、100)的增加,点越来越密集,精确度越来越高,越接近曲线形状。
师:我们已经将单位圆100等分,点非常密集,接近曲线形状,所描的点都是具体的点,那么,对于任意角平移正弦线,会怎样呢?
教师演示几何画板课件(如图9、图10),呈现平移任意角正弦线的结果。
设计意图:利用正弦线画y=sinx,x∈[0,2π]的图象,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师通过演示PPT课件和几何画板课件,结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参与程度,有效地攻克教学难点。
问题5:怎样才能得到y=sinx, x∈R的图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因为终边相同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即sin(x+k·2π)=sinx,k∈z,也就是给x加上2π的整数倍所得正弦值与原来一样,所以y=sinx,x[2kπ,2(k+1)π],k∈Z且k≠0的图象与函数y=sinx,x∈[0,2π]的图象的形状完全相同,只是位置不同。于是,只要将函数y=sinx,x∈[0,2π]的图象向左、右平移(每次2π個单位长度),就可以得到正弦函数y=sinx,x∈R的图象。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由y=sinx,x∈[0,2π]的图象得到y=sinx,x∈R的图象,教师对学生的猜想追问依据,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可以从正弦线“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解释,也可以从诱导公式解释,继而利用PPT课件演示平移的过程,对猜想予以验证。
(3)图象变换法作图
问题6:如何借助正弦函数图象作出余弦函数的图象?
学生思考,并口答:由于y=cosx=sin(+x),而y=sin(+x),x∈R的图象可以由正弦函数y=sinx,x∈R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因此只需将函数y=sinx,x∈R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就可以得到函数y=cosx,x∈R的图象。余弦函数y=cosx,x∈R的图象,也叫余弦曲线(如图11)。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形式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从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思考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继而使用PPT课件演示平移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应用图象变换作出y=cosx,x∈R的图象的方法。
问题7: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有何异同?如何区分?
学生思考,并回答: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形状相同,位置不同(如上页图12),当x=0时,sinx=0,cosx=1。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形式引发学生思考正余弦曲线的异同,为正余弦函数的性质的学习做准备。采用学生判断之后教师操作验证的方式,利用PPT课件直观呈现,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认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形状特征,区分图象间关系。
(4)“五点法”作图
问题8: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很快画出正弦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图象?
学生思考后得到认知:先很快画出y=sinx,x∈[0,2π]图象,再平移即可。对于画出y=sinx,x∈[0,2π]的图象,代数描点法误差大,几何描点法精确但步骤繁琐,要寻求新的方法。
师生共同探讨后得出结论:找出体现图象形状特征的关键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取点原则是保持图象形状,不改变性质。这些关键点是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和与x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0,0)、(,1)、(π,0)、(,-1)、(2π,0)(如上页图13)。
设计意图:引出五点法画图的必要性,明确y=sinx,x∈[0,2π]与y=sinx,x∈R图象间的关系。利用PPT的动画功能,凸显“五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图象特征,为“五点法”作正余弦曲线做准备。
师:只要描出这五个点,y=sinx,x∈[0,2π]图象的形状就基本确定了,以后先找出这五个关键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能得到函数的简图,这种作图的方法称为“五点法”作图。当精确度要求不太高时,常采用五点法。下面,请画出y=sinx,x∈[0,2π]的图象。
学生利用五点作图法为大家演示作图(如图14),完成后阐述作图体会及作图的注意事项,其他同学补充(或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教师对其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明确作图的注意事项。
问题9:你能类比刚才的作法,作出y=cosx,x∈[0,2π]的图象吗?
学生观察图象,得出五个关键点是(0,1)、(,0)、(π,-1)、(,0)、(2π,1)。
师:请画出y=cosx,x∈[0,2π]的图象。
学生动手作图(如图15),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类比正弦函数,学会用“五点法”作y=cosx,x∈[0,2π]的简图,巩固“五点法”作简图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环节3:效果检测
教师出示例题1:画出函数y=1+sinx,x∈[0,2π]的图象;学生作图。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研究函数y=1+sinx,x∈[0,2π]与y=sinx,x∈[0,2π]的图象之间有何联系,将定义域扩充为R呢?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动画验证学生的猜想,并总结:函数y=1+sinx,x∈[0,2π]的图象可由函数y=sinx,x∈[0,2π]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定义域扩充为R后道理相同。教师进一步深化:y=k+sinx。
设计意图:例题1采用了学生动手作图、反思研究、总结、深化四个环节,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作图巩固“五点法”,通过反思研究复习图象变换,通过变式培养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学生作图后,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功能,对学生的猜想进行验证,并对例题的教学进行深化。
环节4: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顾今天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从知识、能力、思想方法、情感等方面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①知识方面:四种图象作法中,代数描点法作图误差大,几何描点法作图精确但步骤繁琐,“五点法”作图重点掌握;初步掌握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形状特征,清楚图象间关系。
②思想方法上: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抽象到具体思想、类比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反思学习过程,在学生们的思考、交流中完成本节课的小结,突出概念与方法。
环节5:课后作业
通过作业,巩固“五点法”作图的方法。
教学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本节课以9个问题为主线贯穿始终,以问题解决为教学线索,在教师的主导与计算机的辅助下,使学生思维由问题开始,由问题深化,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
“几何描点法作图”学习对学生来讲是有困难的,设计问题3、4,引发学生思考。先设计问题3,引导学生思考,“利用单位圆中正弦线的知识描点C(,sin)”,为难点的攻克做好铺垫,再设计问题4,利用课件逐步演示,并结合适时的提问使学生参与其中,逐步攻克难点。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几何描点法作图”的学习是必要的:我们借助正弦线作出了比较精确的正弦函数图象,有了图象才能观察出某些点是“关键点”,才有“五点法”作图。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特征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象间关系是难点,为此,设计了问题6、7,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变化不断追问,使学生充分熟悉图象特征并明确图象之间的关系。
“五点法”作图是重点,通过问题8、9,探究“五点法”作图。启发学生“找出体现图象形状特征的关键点”,学生容易找出“五点”,但不明白为什么是这“五点”,通过追问,使学生明确理由。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五点法”作图是必要、方便、有效的(当精度要求不高时)。为使学生掌握“五点法”作图,安排作图1、2使学生初步练习,例题1起到熟悉、巩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