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盛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加速这个要求的实现,许多教育学者把多元智能理论引进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小学英语阅读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方法,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出发,分析目前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几种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多元智能理论;教学现状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英语作为沟通工具愈发显得重要。在2001年中国教育部将英语纳入小学的基本课程中,《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语言体系。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快速实现新标准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浅析其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这样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介绍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他认为:“每个人应该同时拥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音乐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由于个体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所以个体在能力发展和学习途径也有所不同,并且通过相互作用的影响或者多种智能的结合才能解决学习问题。”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听说读写唱的全面發展,恰好迎合了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心思想,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授课效率,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突出的智能表现,加以利用提升学生学习的品质。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据不完全调查分析表明,90%的学校对英语阅读没有标准和要求,其中有80%的学生对英语没有兴趣,学生对于阅读的基本认识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过分地强调阅读结果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基本必备的阅读技巧,小学英语阅读和高等阶段学习强调的重点不同,小学英语阅读是英语基础的奠定期,然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阅读的数量而忽略阅读技巧的培养和锻炼,导致小学生羞于开口讲英语或者是不敢说英语,从根本上遏制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进步。老师的专业素养有欠缺,一般情况下,小学老师学历基本是大学本科,对于英语专业的素养要求不高,所以老师单词量有时不能够满足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的需求,另外几个重要原因是老师对单词发音不准确和老师对自身阅读量没有定量的标准。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方法
1.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感知多种智能
提高自身素是对老师英语能力素养的基本要求,只有老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才能帮助学生发现其自身优点,让学生对自己的智能有一定的认识,为提升自己学习兴趣做好充分准备。这一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实际经验对学生讲解智能是可以开发的,其目的是告诉学生英语智能是可以培养并鼓励学生敢于阅读。老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智能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用英文介绍自己的特长,必要情形下老师可以恰当地补充其潜在优点,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2.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培养多种智能
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为创造有利于开发学生智能奠定发展基础,老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内容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又可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智能。比如在设计一堂以“安全”为主题的课程内容,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征和智能分组,分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意愿,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权,这是对学生潜在智能的保护;其次在分组过程中根据任务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阅读,阅读结果要在课堂上展示,激发学生敢于表现的智能,最后在授课的最后阶段老师应该组织学生回读,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重复阅读,并纠正学生中常见的语音错误,通过以上的授课方式,将会对学生阅读智能培养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3.灵活布置作业,激发多种智能
多元化智能理论可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所以在布置和安排练习作业突破传统的书面作业,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不同作业,从另一方面缩短学生智能之间的差距。多元化的作业就要求老师足够理解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和潜在智能,只有这样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才有真正激发智能的意义。比如老师可以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布置短文章写作,对于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布置阅读和识音标的作业并通知家长监督,需要注意作业量需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让学生感受到压力,也不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阅读不仅对于英语这一门学科重要,在任何一个学科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是一门促进多智能教学的有效途径。从上述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英语阅读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意义所在,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全面学生有着直接促进的作用,但是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还需要各界学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提出的方法仅供商榷。
参考文献:
[1]屠桂芝.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0):229.
[2]刘忠喜.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的小学英语教学[J].教育探索,2014(12):54-55.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