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红+程媛+赵丽
摘 要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八项具体指标可以概括为教育场馆建设、教育装备配备、师资合理搭配三方面。义务教育均衡根本在于教育质量均衡,教师流动制度可以共享优质师资,学区连片共建能分享教育设施,远程在线培训能够推动教研改革,教育信息化可以互递网络资源,校本课程实践能够互补学校特色。县域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是基础教育的愿景。
关键词 教育均衡 优质师资 在线培训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1.075
Abstract County compulsory education balanced eight specific indicators can be summarized as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facilities, equipment, education and reasonable collocation of teachers.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fundamental education quality equilibrium, teacher mobility system can shar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the school district to build a contiguous share of educational facilities, remote online training can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education information can pass cyber source, the practi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an complement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unty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balance is the vision of basic education.
Keywords education balance; quality teachers; online training; education information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2012年1月教育部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县域义务教育均衡达标,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一步,也是消弭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资源距离的重要举措。
1义务教育县域均衡的指标解读
教育部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八项具体指标可概括为三大方面:标准化校舍建设,教学装备配备情况,师资合理搭配。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用系数表示,“小学和初中的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的县,方可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 ①系数越低表明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差距越小、越接近教育资源均衡。
“2015年7月全国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的县 (市、区)的数量实现总目标的28.59% ,距离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县 (市、区) 比例达95%的目标还差66.41% ,甚至3个省仍是0通过率。”②未来四、五年里,义务教育均衡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侧重,在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和资金拨付上必将有所倾斜。数量均衡指标容易达到,而国家对偏远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最终追求是提升教育质量。所以,在政策性保障下探寻义务教育县域均衡的质性策略是基础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问题。“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使办学条件均衡、师资结构和水平均衡,使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都得到良性发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享受到均衡的优质教育。”③基于全人发展理念,义务教育均衡是初级目标,优质均衡才是最终指向,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硬件设施相近,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同样接受优质师资教学,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为人”的教育。
2义务教育县域均衡的策略探寻
2.1 教师流动制度,共享优质师资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优质师资奇缺。定岗定编定校机制让多数老师产生“从一而终”的固化职业思维,优质师资不流动,导致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更加薄弱,与优质学校的绝对差距和实际差距越来越大。打破传统人事机制,让“学校人”成为“系统人”,“校管校聘”成为“县管校聘”,优秀教师的智力资源变成“行业资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师资流动配置,这样优秀教师才能作为基础教育宝贵的资源被共享,让更多的孩子获得优质的教育服务。
对于薄弱学校来说,接受镇里县里优质师资是一条出路。在教师流动机制建立过程中,可以主动联络兄弟学校,走“1+1”大于“1”的“南南合作”之路,两所薄弱学校联合共用师资可能会产生教育教学转机。解祥先校长就创造性地打破传统村小独立管理的方式,“采取‘小联合、大流动的方法,即村小之间2-3所进行联合授课,中心校设村小音、体、美、英等学科教师流动授课组,中心校派车、乘客车与骑车相结合进行全镇流动授课。”④这种主动改革,创造性地发挥优质师资的效用,值得推广和借鉴。“传、帮、带”是一种优质带薄弱的思路,“追、赶、超”是一种薄弱改进的思路,在基础教育县域均衡政策下,建立流动的教师制度,让“人”的因素灵活起来,教育质量将会随之改变。
2.2 学区连片共建,分享教育设施
县城里学校较多,有的学校面积狭小,甚至连开学校运动会的大操场也没有。学区划片,很多家庭经济条件贫困的孩子受学区限制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装备。在洒满阳光的操场上奔跑,在设施齐备的教室里上课,在图书充足的图书馆读书,这是儿童和少年对学校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打破传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学校建设思路,一些设备资源学区化,校址相近的学校可以共建共用教学设施、场馆和设备。积水成渊,把原来各学校的独自设施设备劣势转变为优势,合力合资、共建共用。“做大城市教育,做强农村教育”,薄弱是学校在社会转型期的必经阶段,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政策正是缩短教育薄弱期、向教育优质迈进的有力举措。
学区连片建设,分享优质教育场馆和设施,还要在教育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上多下工夫,如图书、仪器、体育场所、局域网的建设等。“在广大农村,即便在城市,也不需要每所学校都建一个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建一个劳动技术中心、置一套劳动设备、搞一个军训基地、建一个中心网站、搞一个局域网等。对这些设施,各区域内应该实现一定程度上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⑤教育场馆和设备的分享,有利于各校之间信息沟通,也有利于师生扩大交往和沟通,长远看来,分享是一种有效利用资源的好办法。
2.3 远程在线培训,互动教研改革
薄弱学校是可以改变的,薄弱师资更是可以改变的。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可以自学、或者通过进修培训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学研究是利用现有资源,发现身边教学现象的研究。在理论水平不足的时候,善于发现和书写的教师可能以流水账格式记录教育生活。囿于时间和地点偏远因素,农村教师专业培訓的机会不多,而互联网开通,远程在线培训是方便迅捷的教师理论提升和专业成长平台。远程在线培训,可以是教师学员自己选课、也可以是根据需要定制专题课程,满足了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
在线培训可以把优秀的教育资源和课程以最直观的形式进行讲解、交流、分享,是“电里有个话”时代的演进,真人在线、正在进行时的交流互动,教育智慧的分享与介绍,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实现“与名人面对面”效果。远程在线培训是教育信息时代教师交流和共进的一个优质平台,路程不在远近,共通的思想和愿望把远在天边的教育人拉到近在咫尺。
2.4 教育信息化,互递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以迅捷方便、信息量大、呈现方式多样的特点,引起教育领域巨大变化。大数据、信息化已经成为国际格局里的不可或缺,教育是无法躲避和拒绝信息化进程的。在传统教学里讲着“1+1=2”时,学生可以用现象学例子反驳这一成理了。所以,教育应该以开放姿态面对信息化冲击,迎接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转变。县域范围内,县、乡、镇、村屯互联网在学校中的拥有率存在很大差别。县城教师和乡村教师,对电脑的使用和理解也大相径庭。在调研时,有的乡村教师直接说:“那台电脑是给那些年轻的教师上网玩的,我们不用那个,上课不用电脑也可以上得很好。”说得没错,不用电脑可以把课上得好,但是电脑绝对不只是用来玩的。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省市域、县域、乡镇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偏僻农村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会在网上查找信息,搜集有用知识,听名师网上优质课。让农村教师加入网络群,与优秀教师对话,及时了解学科和教育最新信息,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案例。
2.5 校本课程实践,互补学校特色
以往的教师配置政策往往从城市、重点校支持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出发,忽视农村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文化。“薄弱学校师生并不缺智慧和创造力,缺的是一种激励的机制和向上的氛围。”⑥在三级课程体制下,校本课程给农村学校带来了一丝活力,利用地方风物和传统技艺可以开发出来很多丰富的课程,这些课程是农村学生身边事物,因为熟知所以容易产生兴趣,也发挥了农村教师建设课程的积极性。农村校本课程以其地缘性、乡土性为基本特征,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技艺,这些是城市学校望尘莫及的。所以县域教育均衡中,城市学校也要虚心向农村学校请教成功校本课程的形成与实施。
追求学校特色建设,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的迫切需要。因此,均衡发展不能理解为乡城整齐划一,千校一面,各自保持自己的特色,在优质师资、先进设施、优质资源共享的理念下才能实现公平又有特色的学校发展、教育发展。
3 义务教育县域均衡的愿景展望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说“可能平等地受教育,这只是求得公平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它的充足条件。人们有可能同样受到教育,但并不是说,他们都有同等的机会。平等的机会必须包括同样成功的机会。”⑦教育公平,是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低标准,无论地域、无论出身、无论性别甚至无论年龄,都同等机会地接受优质教育、有同样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才是教育均衡的最终指向。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而社会各股力量、尤其教育人士更应该在好政策中办好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性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DSGB140);项目负责人:孙玉红
注释
① 教育部网站.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EB/OL].www.jyb.cn,2012-05-28.
② 宋乃庆.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J].中国教育学刊,2015(9):7.
③ 孟晓东.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选择[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2(1):40-43.
④ 解祥先.农村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项策略[J].小学校长,2007(6):33-34.
⑤ 关松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6):25-28.
⑥ 刘耀明,熊川武.论义务教育内涵性均衡发展的边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6-40.
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