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串起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精彩生活

2017-02-26 19:46冯圆
人间 2016年32期
关键词:手工制作养老模式社会工作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农村留守老人资源短缺,养老问题比较突出。经调研,农村留守老人在精神、物质生活方面都处于匮乏的状态,为改变这种匮乏的状态,当地政府结合地方经济特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为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添姿添彩。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手工制作;集体工作;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27-02

一、引言

筆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江西省D县Z村委的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调研,在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需求基础上,再以观察者的身份详细了解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的发展历程,并运用社会工作的视角进行反思总结,进一步推进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的发展。

江西省D县Z村委会位于鄱阳湖边上,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2亩。千百年来,这里的人都是靠鄱阳湖捕捞为生。随着打工潮的到来,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大城市谋生。他们一旦在大城市扎根,便把父母孩子接到城市生活,只剩下老年人留守在这空落落的农村。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可见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社会热门话题。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

通过对Z村委会的农村留守老人的访谈,农村留守老人的各方面需求如下:

(一)农村留守老人以独居为主:Z村委会有农村留守老人将近100人,基本都是老人在家。村里小学已经关闭,适龄儿童绝大部分去城市上学。中青年除个别村干部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外出打工。

(二)农村留守老人收入来源严重缺乏:Z村委会土地较少,所以农村老人的庄稼收入几乎为零,只能维持自给自足的状态。大部分留守老人的生活费来源于儿子的养老费用,一年2000左右,有的甚至更少。在当地,2000元只够一个普通人生活两三个月左右。所以2000元对于老年人是非常窘迫的,何况他们还要应对农村复杂的人情。

(三)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状况欠佳:农村留守老人健康观念较落后,加上老人经济能力有限,只要不会严重影响到老人的正常生活,他们不会轻易去医院。对于养生这方面,老人们知道的更是少之又少。他们一般都是随便应付自己的饮食,几乎不会购置物品,食物都是来源于自己的菜园。长期的劳作加上饮食的不规律,Z村委会的老人身体状况不太理想,因为癌症去世的老人逐年增多。

(四)农村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匮乏:老人们留守在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他们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菜园里。有些老人信佛,每逢初一十五会去寺庙为家人祈福,也有些老人是基督教的信徒,每周日去参加活动,除了这些,留守老人们没有其他的活动。通常没事的事情,他们就会在家里坐着,能听懂普通话的老人就看看电视。由于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老人们倍感孤独,每天期待着快点过年与孩子们团聚。

农村留守老人在经济、医疗、娱乐等各方面面临着多重问题,导致老人生活质量欠佳。当地政府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他们的养老模式。

三、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模式初级探索

自2009年开始,Z村的适龄儿童陆续转入县城就读,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村里只剩下老年人了。留守老人生活无人照料,生病只能独自忍受,甚至有些留守老年人由于无法忍受孤独喝药自杀。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引发的问题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村委会组织村干部开会讨论留守老人的养老模式。

Z村的经济产业为珍珠、贝壳手工制品,可是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逐渐流失,本地产业日渐萧条。当地政府为提高中老年的就业率,大力支持发展珍珠、贝壳手工制品。通过对该类企业的资金、政策支持,小型手工艺制作坊如雨后春笋版遍布了整个乡镇。手工艺制作坊的老板主要由未外出打工的中年农民转型而来,这些人由于常年在本地从事农业,没有多余的技术,外出打工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们通过政府的帮助开办家庭式的手工作坊。手工作坊的产品绝大多数工序需要人工进行,所以这些作坊就可以聘用当地的老年人。在作坊开办的初期,老年们纷纷加入其中,一段时间内,村里大街小巷都没有人影,老人们都坐在家中认真制作的手中的工艺品。他们只要在作坊那里登记名字,就顺利成为该作坊的员工,然后每隔两三天来作坊领取原材料,制作好之后就把产品送回作坊。留守老人们仿佛回到了“大跃进”时期,每天你追我赶,力争做出最多的产品,拿到最多的钱。他们天没亮就起来煮粥,炒两个菜,然后一天都吃这些。做完这些事情,天就亮了,老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天气暖和的时候就把桌子搬到外面,天气稍冷点就边烤火边做工。一个月下来,老年人兴高采烈的去老板那里领取薪水。拿到八九百的老人们笑开了花,回家的路上逢人便炫耀,而那些拿到两三百的老人们抱怨自己怎么就不努力些,然后想着下个月一定要多挣点。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年人再也不是无所事事,坐在家里发呆,而是生活有目标了,充实了;他们也不再完全依靠子女,看着子女的脸色要养老钱了,而是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可以自由支配。可是,问题出现了。老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了,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开始呈现不良趋势了。他们除了一起聊着“今天的产品很好做”、“我今天做了20块钱”,慢慢的就出现了“我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了,晚上根本就做不了,真是老了”、“我的胃最近好难受,没吃什么就觉得撑得慌”、“我都好久没去女儿家看看了,每天都在忙”、“这些东西太沉了,我现在腰不行了,扛不了这么重的东西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慢慢的偏离了政府的初衷,他们又开始了重新的探索。

四、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为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自2013年以来,手工艺制作坊改变以前老人自取材料的方式,直接在作坊内设置职位,让老人们在作坊内工作,特别是针对留守的独居老人。这种集体式工作解决了农村留守老人初期养老模式的诸多问题。

第一,老人之间的交流也增加了。老人们在家里吃完早饭,和年轻人一样,八点到作坊上班,开启一天的工作。他们坐在一起工作,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老人们拉拉家常,说着家里的一箩筐事情,好不开心。听着家里的喜事大家一起开心,要是老人家里遇上了難题,老人们一起出谋划策,排忧解难。遇上没有来的老人,中午下班后,个别老人会前往未来的老人家里探望,如有需要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第二,老人的健康状况大幅度上升。首先,老人在家里做手工,起早贪黑,导致视力急速下降。集体式工作后,老人们八点上班,六点下班,中间还休息一个小时,大大减少了工作时间,对老人的视力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原材料为贝壳类,分量很足,老人们长期背负重物导致腰疼,很多老人因此驼背。把工作地点改为作坊后,老人们不需要经手这些材料了,减轻了老人们的负担。再次,手工作坊为留守老人们准备午餐,相比之前一天喝粥的情况改善了不少,这样保证了老人们的营养供给。

第三,老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一个水平。在手工制作坊工作后,老人们每周有一天的假期,遇上特殊情况也可以请假,时间很自由。每逢假期,老人们会去镇上采购些物资,或是弄弄菜园,又或是一起去基督教堂或寺庙。在节日期间,老人们会去看望自己的孩子,和她们一起过节。这在之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五、总结与展望

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出门在外的儿女们的心病,他们的幸福指数直接关乎着国家的稳定,所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模式是非常必要的。Z村是千万个农村的一个普通村落,但是他具有独特的特色。当地政府利用地方优势发展出适合Z村的养老模式——手工艺制作坊,经过六年多的探索,这种养老模式极大的丰富了留守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不过在项目实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的地方。

第一, 手工艺制作坊的集体式工作虽然可以丰富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但是地方政府无法顾及个别老人的问题。有些老人面临疾病、孤独感等问题时,没有专业的人员介入,极易出现老人自杀行为。第二,对于一些高龄老人,他们眼睛视力不好,手脚不灵便,无法参加手工艺制作工作,当地没有完善的养老院等类型的养老机构。

第三,手工制作小组管理松散,这不利于老人的潜能开发。

针对以上的局限,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非常有必要。首先,继续沿用政府的做法,成立留守老人手工制作小组,不过社工需要跟进小组,利用优势视角挖掘老人的潜能,极大的调动老人们的积极性,帮助老人找到个人存在的价值感。其次,对于需要关注的个别老人进行个案跟踪,为其进行情绪疏导、资源链接等。最后,促进当地敬老院等养老机构的建设,缓解农村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

作者简介:冯圆(1990.12-),女,汉族,江西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硕士。

猜你喜欢
手工制作养老模式社会工作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高职学前手工制作课程动手实践能力探究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手工制作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