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平山小学 张 菊
猜想,给学生的思维插上灵动的翅膀
江苏省海门市平山小学 张 菊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数学既要教证明,又要教猜想。”将猜想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使数学课堂因猜想而精彩。
猜想;小学数学;思维
猜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能力,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将猜想有效渗入数学课堂,就是让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凭借直觉对未知知识进行的假设和推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收获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技能。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启数学大门的一把钥匙。因此,恰当有效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诱发学生猜想,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优化问题的设计,以满足他们求知的需要。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首先在大屏上出示了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教师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吗?”学生们听了老师的提问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引发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也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充分的铺垫。然后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个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画了一个圆,提问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对于不规则的图形,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数方格”的方法,但由于视觉上的差异,学生们的答案不一,于是开始争执起来,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很快学生想到,如果像上面的平面图形一样能够求出圆的面积就好了,全班学生都认可这个方法。教师趁势说:“既然圆也是平面图形,那是否可以化曲为直,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进而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问题一抛出,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争着说出自己的猜想,有的学生猜想可以转化为长方形,也有学生猜想可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还有学生猜想可以转化为正方形……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呢?学生们进入了新一轮的探索中。
上述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猜想的欲望,增强学生的求知热情,促使学生进入新知的探究中,提升了学习的效果。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学生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认知经验的影响,有时不能把握知识的本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有了猜想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验证猜想的真伪,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考虑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打算让学生猜想后进行验证。教师首先让学生拿出三角尺,让学生说说每个三角尺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知道一个三角尺的3个内角是30°、60°、90°,另外一个三角尺的3个内角是45°、45°、90°,通过计算,发现三角尺的内角和都是180°。如果现在就告诉学生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还是显得有些牵强,于是教师让学生猜想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有的学生猜想还是180°,有的学生认为不是180°,教师趁势让学生动手进行验证。为了让结论更有说服力,教师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去探究内角和。学生们动手验证想到的方法有:①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②将三角形的三个角用剪刀剪下来,然后看是否可以拼成平角。③将三角形的3个角折在一起,看能否拼成平角。不管哪种方法,学生们最终都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上述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验证猜想的准确性,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顺利地完成了知识构建。
猜想不是乱想,更不是毫无根据地想,数学课堂中的猜想应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拓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密切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过程中内化新知,掌握方法,丰富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猜想的方法,使猜想更加合理化。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演示了圆被割拼成长方形的过程,然后问学生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有学生说:“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所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的半径,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接着对学生们说道:“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学生们深受刚才的启发,说:“也可以将圆柱割拼成长方体,然后进行推导。”其他学生也欣然表示同意。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实践,通过操作得出了结论。
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要学习的新知进行分解、加工,让学生经历了猜想、假定、验证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猜想在学习中的价值。
总之,猜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也是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讲究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提升学习的效果。
[1]孙娟.猜想——引发学生思考的诱因[J].内蒙古教育,2016(33).
[2]黎兴贵.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方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6(23).
book=49,ebook=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