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韩 倩
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韩 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去领悟,更要在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寻找。”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数学活动或者数学现象,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这无疑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新课改推行的十余年里,广大一线教师对教学生活化的理解逐步深入,参与度逐步提高,教师们积极搜寻生活事例,创设生活情境,力图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期达到生活化教学的要求。但是,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准确认识,教师不合理地引入生活事例,看似建立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实则偏离了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当前,教师对生活化问题情境的设置以及生活化事例的选择有以下误区:
1.选择的事例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部分教师选择的事例与儿童生活实际相脱离,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范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比如,在讲解“百分数”时,选择了银行存储利率的例子,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
2.选择的事例不能跟随时代发展
部分教师仍然沿用多年前的事例,毫无时代性和创新性可言,学生不能产生亲切感,不能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比如,“黑兔白兔”、“修一条水渠”、“加工一批零件”等经典教学事例。
1.注重从生活中挖掘教学事例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教师在讲授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应注意联系具体的生活原型,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运用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资源引起学生求知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讲授“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些数学名词间的数量关系时,对于速度的定义“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路程量”,很多学生都会感到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交流,询问同学们上学的方式、路程的远近、花费的时间,然后再引入速度的概念,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来解释抽象的数学知识,效果良好。
2.创设故事型教学事例
寓教于乐是值得教师研究的永恒主题。在教学时,选择生活化的教学事例,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的距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创设故事型事例进行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某种特殊情形下发生的故事,并不要求所有的故事情景及内容都是真实的,但是应注意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
1.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轻松、民主、谈话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把提问分成几个层次,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题目让普通学生回答,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回答,也可以让他们把别人的回答重复一遍,力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高。对于爱插嘴的学生,不能因其扰乱课堂纪律而限制其思考,可以给他更多的机会进行阐述,说不定会有更新颖的想法,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
2.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比如,认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两边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区分。
3.数学作业生活化
只有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达到内化。在每单元的知识学完后,可以组织学生思考本单元所学知识与我们生活中哪些问题有关,举例子来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使数学知识向课外延伸,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后,让学生联系房屋的装修,测量自己家的厨房、卫生间,算出需要多少地砖、瓷砖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提倡生活化教学,能够把学生从教科书中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中解救出来,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使课堂增加了生活的味道。提倡生活化教学,让我们的数学教师多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内心的真实想法,使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引导教学前行的方向。
book=8,ebook=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