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
——学生权利的舞台——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革新模式谈起

2017-02-26 04:58江苏省启东市惠丰小学徐冬林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应用题权利案例

江苏省启东市惠丰小学 徐冬林

课改
——学生权利的舞台——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革新模式谈起

江苏省启东市惠丰小学 徐冬林

新课程改革恰似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的校园,犹如雨露——滋润着祖国的花朵。本文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具有真正的“权利”。

参与;质疑;活动;创新

新课程改革恰似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的校园,犹如雨露——滋润着祖国的花朵。广大小学一线教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具有真正的“权利”。

一、参与的权利

叶澜教授曾经坦言:“教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共同体的交往,要求在交往中富有人文气息,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都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特别是精神上的满足。”可见,只有让学生拥有参与的权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案例1:当学生学习了“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后,我们先出示“14×30”让一位学困生计算,她得出“320”后,大家都说:“算错了!算错了!”这位学生失望地低下了头。这时,我微笑着说:“很好,今天的新知识已经掌握,只是忘了进位!”我走近他,为他鼓掌,顿时,男孩神采飞扬,又信心百倍地计算出正确答案。老师善待学生的错误,他们才能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

教学案例2:我在执教“一步计算应用题”时,就设计了一组开放题:①有25个桃;②还剩8个桃;③有19个梨;④吃了13个;⑤现在有多少个?⑥一共有多少个?⑦原来有多少个?⑧又买进15个。要求学生把相应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搭配起来编应用题,看哪个小组编的又对又多,从而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

二、质疑的权利

明代人陈献章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从小就培养学生对知识有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养成在学习中多问的习惯。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一点都不错。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在很遥远的年代,一个小伙子想渡过一条小河,但由于昨晚已经涨水了,所以他不能用平时的办法过河。于是,渡河成为一个问题的对象,“渡河”就成为原始问题的x,这个人心中想起他曾沿着一棵倒下的树渡过其他几条河,于是,小伙子迅速寻觅一棵合适的倒下的树,这就成为他新的未知数y,他找不到合适的树,但有大量的树立在河边,他希望其中有一棵能倒下来,他能使一棵树倒下来横跨这条小河吗?这是个了不起的念头,并且这里有一个新未知数:用什么办法能弄倒这棵树使之横跨小河?养成这样追根究底的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各抒己见,把问题弄明白。

教学案例3:我在执教“三角形的认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大胆提出质疑,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发问:“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但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稳定性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立即投入师生互动中去,他们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而三角形却“稳如泰山”。

三、活动的权利

“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学生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纸上谈兵那是徒劳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操作、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为依据,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教学案例4:我在执教“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钉子板、小正方形、两副三角板、几根小棒等学具,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拼一拼,再让他们分析、讨论长方形的特征。这样设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抓住问题的关键,寻找说的依据,从而在讨论时准确地表述。

活动总在动态中进行,符合儿童好奇爱动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也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四、创新的权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杨振宁教授说过:优秀的学生倒不在于他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每个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孕育着创造力,如同一粒沉睡在土壤中等待萌发的种子,我们得为这颗珍贵的种子培养土壤,唤醒它们,催发它们。创新学习不是冷冰冰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习者有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无精打采、忧心忡忡、萎靡不振、烦躁苦闷等不愉快状态下思路阻塞,最不利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

教学案例5:我在应用题教学中先展示习题:一辆公交车原有乘客35名,到甲站后,下去12人,上来15人;到乙站后,又下去13人,上来10人,问:现在车上有乘客多少人?一步步计算:35-12+15-13+10=35(人)。当时有学生这样分析:甲站车上多出15-12=3(人),而乙站少掉13-10=3(人),因此最后公交车上总人数还是35人。全班热烈鼓掌,表扬他不被现象迷惑,能找出规律迅速判断。

可见,学生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进行的,不管是教师的期待、激励,还是师生间真情的交融,或者是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

教无定法,贵在有效。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学生在学习中也要心中有人、目中有人;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是一个生动、能动的生命个体,有着无限的学习潜能,真正把课堂当作自己的舞台,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猜你喜欢
应用题权利案例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我们的权利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权利套装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